您的位置:首页> 党建进行时
党建进行时
“为时代立大传,为人民出好书”
走进商务印书馆第三党支部探访“辞书精神”
2023.08.03来源:《旗帜》2023年第7期作者:赵品 贾泽娟浏览人次:12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商务印书馆第三党支部共有26名党员,主要从事汉语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和汉语语言学著作期刊,国际中文教育、学生教育、传统文化类图书的编辑出版。2019年、2021年被评为中国出版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被命名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

 

即将出版的 《现代汉语大词典》 工作团队代表,他们用新时代辞书精神实现出版报国的梦想

 

  今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时,指着展台里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说,“这几个版本我都用过”,“那时候去陕北插队,在地里干活时我兜里就揣着一本《新华字典》,休息时就拿出来翻两页,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新华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国民字典”,伴随着几代人成长,承载着浓浓的记忆。1953年诞生以来,已经修订出版到第12版,累计发行量超过6亿册,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殊荣,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是商务印书馆的百年初心使命。近日,记者来到王府井大街36号,走进古朴典雅的商务印书馆,前往负责辞书编纂修订的第三党支部,探访他们如何在践行初心使命中打造独特的支部文化——“辞书精神”。

  谈到辞书精神,支部党员都会不约而同提起《辞源》这部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大型辞书。《辞源》诞生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之际,当时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及《辞源》的编纂者陆尔奎等先生们,“既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性,也清醒地意识到思想文化的接续和传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虽然深知编纂《辞源》是一项艰巨的开创性任务,但商务印书馆的老前辈们自觉扛起文化救国责任,呕心沥血历时八年,“罗书十余万卷”,终于编成了这部通过语言文字的路径探寻中国文化之源的扛鼎之作。

  “辞书精神,骨子里是爱国精神。”青年编辑曹婉动情地说,“书成之后,陆尔奎老前辈积劳成疾目力受损,导致双目失明,在那个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年代里,他以个人的双目失明为代价,换来了《辞源》这个中国文化转型期的标志性成果,这种以文化传承复兴为己任的爱国精神,以一股穿越时空的强大力量鼓舞激励着我们,成为支部独特而珍贵的精神财富!”

  “辞书精神,还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负责现代汉语辞书编辑的李智初谈道,“《新华字典》出版70年了,参与的人成百上千甚至更多,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最后没有几个人能留下名字,但是大家都不后悔!”他介绍,《辞海》修订版1979年出版,5000多位专家参与,而署名的只有数百人;《辞源》的编纂出版跨越百年,从第一版到第三版,参与其中的人不计其数,但署名的寥寥无几,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甘当无名之绿叶,隐藏功名于岁月。商务印书馆原总编辑陈原先生曾这样总结:“编字典、审字典这活儿,苦啊!那不是人干的,是圣人干的!有的人一干就是几十年甚至一生,没有一点圣人精神是做不到的。”从事20多年辞书编纂的李智初笑着说:“圣人咱做不到,但在工作中还真体会到了‘舍弃小我、找到大我’的感觉,所以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时,真有一种很激动的亲切感,无论治国还是治典,都需要忘我的奉献精神啊!”

  “沉下心不浮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清贫寂寞,团结协作集体攻关……”,这些是支部党员口中的高频词。年轻的老辞书人朱俊玄和同事们感慨道,老话讲“宁丢祖宗田,不丢祖宗言”,这个“言”就是中华文脉的“砖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编纂辞书就是为中华文化“夯地基” ,“砌墙砖”,辞书人正是通过一字一词一句的推敲斟酌,培护好中华文化的语言文字根脉。

  辞书精神表现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细节之处见精神,敬畏每一个汉字,推敲每一个标点,是辞书人的独特气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责任编辑陈玉庆的案头,放着一本被称作“彩虹书”的工作用书,里边用不同的颜色分门别类标注读者疑问、查考记录等。她说,辞书编辑必须有股“偏执”的认真劲,来不得半点马虎。

  负责古代汉语辞书的徐从权坦言,“一字一字抠、一句一句写、一遍一遍改、一本一本查,每天都是这‘四个一’,感觉既枯燥又快乐!”他说,对辞书人而言,“枯燥”是个褒义词,代表纯粹、规范、专注、稳定,以谨严的精神训诂,以科学的态度求证,每有所获,成就感满满,很快乐!

  “辞书工作其实很接地气有意思!”陈玉庆说她和同事们经常聊网络和生活中的“潮言潮语”,比如网络生活新词“互联网+、大数据、点赞”,社会生活新词“光盘行动、垃圾分类”,语文生活新词“小清新、大爱、冷笑话”,等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修订时及时反映了这些语言生活的变化,增收新词新义500多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辞书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谈道,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强调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为辞书精神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盛世修文、赓续文脉,是辞书人的幸事!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纵观辞书精神穿越百年的发展历程,既有不变的坚守,也在融入时代“活水”中不断丰富完善,最大的特质是与时代同进步、和国家共命运、为文化续薪火!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197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即将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分别伴随着国家“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的发展历程,是国家发展取得历史性飞跃的文化成果和时代见证。

  “森森兮千丈之松,矫矫兮云中之龙。言满天下兮,百龄之躬!”这是商务印书馆馆歌《千丈之松》的歌词。伴随着厚重而典雅的旋律,商务印书馆辞书人在时代变迁中始终坚守不变的追求——“为时代立大传,为人民出好书”!

 

【记者手记】
最是精神有力量


  最是文化久且长,最是精神有力量。每个党支部都应该建设自己的支部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凝心聚力,更好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辞书精神”是商务印书馆第三党支部独特而厚重的支部文化,进入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支部建设的宝贵财富,善于建设传承弘扬支部文化,是提高支部建设和业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