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平装

分享到:

定价:¥76.00

  • 著者:98204 
  •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本印时间:2015年05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52页
  • 开本:16册数:1
  • ISBN:978-7-100-11261-1
  • 读者对象:史学史研究者,近代史、新清史研究者,历史爱好者
  • 主题词:族群意识历史书写
  • 人气:163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甲午惨败后,原本封闭的“天朝”已经被彻底打碎,每一个对国家、种族和故乡还有感情的人,都要面临着巨大的、难以回答的但是又必须尽快回答的问题——“我是谁”?“中国是什么”和“中国怎么办”?以学术史的眼光来看,为回答该问题而出现的三个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国史叙述模式、种族史叙述模式、现代地方史志叙述模式,对此后中国的历史叙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一书对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过程做出了分析,对近代以来中国史学的理论体系做出了归纳和总结,有助于读者对中国史学发展方向的宏观认识。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姜萌,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讲师,在《史学理论研究》、《山东社会科学》、《孔子研究》等刊物发表各类论文十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历史事实是唯一的,但是对于历史事实的呈现和理解会随着历史叙述模式的改变而改变。在中国传统社会,只有一个主要的历史叙述模式,即基于儒家“三纲五常”伦理观念构建的,以帝王将相为书写主体的历史叙述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虽然在具体的历史事实上会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对于历史事实的理解却鲜有分歧。但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历史叙述模式之权威性受到质疑,并很快被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取代。姜萌博士的《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一书对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做出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由于族群意识的影响,清末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对中国传统历史叙述模式的替代是从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传统历史叙述模式演变成三个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国史叙述模式、种族史叙述模式、现代地方史志叙述模式,这三个模式在理论上各成体系,在清末亦皆有所实践。该书对上述三种历史叙述模式对中国近代以来史学的深远影响做出了客观的叙述、分析和评价。

显示全部目 录

引言
第一节 由“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引出的问题 1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7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16
第一章 “求国家之兴衰何由”
—中国现代历史书写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国家危机与西方历史学初入中国 34
第二节 变法自强与重写中国历史意识的出现 58
第三节 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共同因素的形成 82
第二章 “助爱国思想之发达”
—现代国族意识与中国史书写
第一节 中国现代国族意识的萌生 101
第二节 国族考量与国史书写之酝酿 115
第三节 清末国族史书写模式的主要特点 145
第四节 国史书写在清末的实践及其问题 173
第三章 “中国历史者,汉人之历史也”
—种族意识与汉族史书写
第一节 清末汉族种族意识的觉醒 202
第二节 汉族史书写的发轫 214
第三节 清末汉族史书写理论的形成 235
第四节 汉族史书写在清末的实践及其式微 258
结语
在认知与认同的交融中书写中国历史 288
附录 
乡土意识与国家情怀—清末乡土史志书写的特点及其问题 306
主要参考文献 328
后记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