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西方史学史研究(第2辑):知识史与历史认知 平装

分享到:

定价:¥9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本印时间:2023年06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68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2388-1
  • 读者对象: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
  • 主题词:思想史史学史西方国家文集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关注知识转向,研究知识史的新特点、新趋势

自“知识史”作为一个术语出现后,为“知识”撰史,日渐成为西方史学的新方向。什么是知识史,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与以往史学有何不同,对史学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冲击?《西方史学史研究》第2辑的主题即是“知识史与历史认知”,其中收录的多篇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读和思考。观点新颖,前沿性强,反映出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关注的敏锐性,及其对此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力图在传统的史学史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拓展史学史研究的思路。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吴晓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史学史(尤重希罗多德研究)、古代希腊宗教文化(含古希腊与中国先秦仪式比较研究),曾在哈佛-燕京学社、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及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著有:《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希腊思想与文化》等。译有:伊利亚德著《宗教思想史》第1卷;古朗士著《古代城市——希腊罗马宗教、法律及制度研究》;哈里森《古代的艺术与仪式》;瓦纳尔•耶格尔著《早期基督教与希腊教化》。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若干篇。
陆启宏,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欧洲近现代史、西方史学史。主讲《世界文明史通论》《近代的世界》及《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等课程。出版有专著《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历史学与人类学》等,另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若干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西方史学史研究》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学术辑刊,本书稿为第2辑。“西方史学史”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个“发明”和独特的研究领域,在当今全球化趋势和反全球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下,这个学科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西方史学史研究》即是为这一学科精心打造的一个平台,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强调跨学科的交流和研究。第2辑的主题为“知识史与历史认知”,重点对知识史进行了专刊介绍,提供了国外对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本辑主要设置了专论、“知识转向”、彼得•伯克与知识史、专题论文、书评、札记、前沿动态等栏目,收录文章二十余篇。

显示全部目 录

专论
学术长河生生不息:张广智的史学史跨域研究……   邹振环
“知识转向”
敞开千重门:朝向知识的转变………  赫尔格•乔海姆、大卫•加里•肖著 庄泽珑译 刘山明校
流通、剧场和对公众知识的探求 :史学编纂潮流与分析框架………………  约翰•奥斯特林著 郭在田译 何炜校
启蒙运动、信息、哥白尼式延迟:一项知识史的冒险 …………………… 克利福德•西斯金著 李小龙译 黄璐校
为“知识”撰史:西方史学的新动向………… 庄泽珑
彼得•伯克与知识史
知识及其历史 ………… 彼得•伯克著 李小龙译  黄璐校
以“知识”重观“历史”——简述近期欧美学界有关“什么是知识史”的讨论……  章可
书生江海寄飘零——《16—20世纪知识史上的流亡与客居》导言……………… 彼得•伯克著 周兵译
流亡者与侨民对知识史的特殊贡献——《16—20世纪知识史上的流亡与客居》读书札记………………李顺平
博学者的危与机——彼得•伯克与他的《博学者》………………朱联璧
专题论文
新文化运动的“五四”起源——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的再思考………………  张仲民
历史中的因果关系:一件事情比另一件事情更重要吗?…………S.H.里格比著 吴英译
伽达默尔和柯林伍德论时间距离与理解……小林千夏、马蒂厄•马里昂著 陈慧本译 郑祥瑞校
古奇、汤普森论说梯叶里浪漫主义史学渊源疏证………………李勇
作为一种历史书写形式的西方史家自传——兼谈历史知识的建构问题…………………………………………邓京力  佟文宇
 “萨尔普遍史”的出版史——一个知识史的视角………………张一博
书评
汤因比:新史学潮流中的弄潮儿——《人类的明天会怎样?——汤因比回思录》的思维方式与叙事风格……邹兆辰
民族国家与史学转型的交缠:评刘龙心《知识生产与传播》……张翼
札记
知识的定义、特点以及知识分类的方法…………杨瑞
前沿动态
知识史新书两种…………何炜
微观与宏观/全球之间——对西方史学界近年来相关研讨的介绍…………冷昉暄
征稿启事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在过去的十年,有大量精力被投入到探查边界,或至少是描绘轮廓,其针对的是那个无定形的、不断扩张的、被称作“历史”的版图中新出现的子领域。已经有数量不菲的子领域被或多或少地惯例化了,彼此之间被或多或少地分隔开。有些是我们熟悉的近邻,有些则刚刚问世:思想史、文化史、军事史、技术史、科学史、城市史、殖民地史、环境史、全球史、概念史。仅举几例。再添加一个会产生任何影响吗?“是的,当然了。”那些人回答道,他们已经为这一假设投入了时间、精力和硕果累累的职业生涯,即某些东西可以被有意义地贴上“知识史”(history of knowledge)的标签。更准确地说,他们的意思是,这个特殊的镜头可以向我们展示别的镜头无法展示的东西。从历史上看,许多这样的倡导者来自德语地区的机构,但是知识史也在其他地方被机构化了,比如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和瑞典的隆德大学。知识史发展的原因在于它使人着迷,且引发改变。
知识史能提供哪些科学史和思想史不能提供的东西,关于这一点已经有过激烈的争论。知识史意味着什么样的学科运动,完全取决于你从哪一个角度观察它,或者从哪一个方面触及它。从科学史的视角来看,知识史意味着一种扩展,通过这种扩展,更多的主题、对象、人物、场所被囊括到研究中。由于回避了“科学”概念,许多人也松了一口气,“科学”似乎为一种非常特别的知识形式赋予了优越地位,它隶属于西方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大致处于16世纪至今。然而,知识似乎没有这样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而是允许历史向其他时期开放,比如中世纪;也向新的地区开放,比如后殖民的场合,并由此向其他行动者开放。另一方面,从文化史的视角,即彼得·伯克与其他学者借以切入知识史的视角来看,这个新学科或许意味着一种聚焦,或者说是对更广阔领域的一种细化。本期约翰·奥斯特林(Johan Östling)的文章对其中一些分界线的监视提供了一份概览,但本篇导论将转向其他方向。
如果说,就近来知识史的兴起而言,最有趣的语境不是学科性的冲突,或者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整个学术半球中的重新分配,而是关系到一个历史性的时刻(historical moment),那会怎样呢?换言之,我们正在观察到的,并不是一次学科重组的演习,即打破一些藩篱并重设其他藩篱,而是把学术界以及社会和政治领域中的几个历史过程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时刻,或者甚至是一个事件。历史学家喜欢识别这样的时刻,把它们从历史的洪流中分离出来,并赋予它们一个可识别的形状。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波考克(J. G. A. Pocock)的“马基雅维利时刻”(Machiavellian moment),它是政治事件和理论反响的混合体,并且在大西洋政治思想中形成了整个共和传统。另一个例子是J. 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的“语言时刻”(linguistic moment),从华兹华斯(Wordsworth)到史蒂文斯(Stevens),在以英语为母语的浪漫主义诗歌中展开。如果我们把这期《历史与理论》的内容视作“知识时刻”(knowledge moment)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需要做类似的演练,问问我们应该把学术界内外的哪些事件纳入其中。另一个类似的比喻,一个更加针对学术界的比喻,是“转向”(turn)。这意味着,学术实践发生了比往常更深刻、影响更深远的改变——一些过去被摈弃,一些新的未来被创造。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转向”仍然是“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一个由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于1967年为分析的语言哲学而发明的术语。然而不久以后,这个转向的概念就涉及对语言学家费尔迪南·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之著作的接受,后者以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形式在人文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持久影响,并且在史学理论中,这一转向集中于海登·怀特(Hayden White)的著作。无论语言转向是否已经结束,近来,有一系列其他转向紧随其后,它们或多或少是被有意选择或设计来取代语言转向的:“物质转向”“文化转向”“实践转向”“全球转向”“视觉转向”,等等。我们认为,我们察觉到了一个学术性的“转向知识”(turn to knowledge),或一个“知识转向”(knowledge turn),它关联到一个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世界中发生的“知识时刻”。
——摘自《敞开千重门:朝向知识的转变》第1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