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外国哲学(第三十一辑) 外国哲学

分享到:

定价:¥70.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本印时间:2016年06月
  • 开本:16页数:289页
  • ISBN:978-7-100-12314-3
  • 读者对象:大专院校、社科院哲学学科教师、学者、学生,外国哲学爱好者,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各地各级图书馆。
  • 主题词:哲学国外丛刊
  • 人气:276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2014年,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德文版《黑皮本》出版后轰动一时。本书收录有《黑皮本之思索II》的中译本,首次面向中文读者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宗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威望。研究领域涉及西方哲学、基督教哲学、中西比较哲学。著有《基督教哲学1500年》、《西方哲学简史》、等十余部著作。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外国哲学》第31辑由赵敦华教授任主编,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组稿。本辑包含“中世纪哲学研究”、“论人”、“分析哲学研究”、“青年之窗”和“海德格尔《黑皮本》”5个栏目,收入论文7篇,译文1篇。

  “中 世纪哲学研究”刊登了徐龙飞教授的论文《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神学》。作者认为,奥古斯丁从罗马城的陷落出发,分析了一个帝 国衰落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精英阶层不再能够提出任何有价值的思想;他的《上帝之城》最具意义的贡献在于,他建构了基督宗教的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历史神 学,这一历史神学从末世论所决定的启示的历史景象出发,并最终战胜了异教的古典世界所宣称的循环论和线性论的时间概念,他所思考的并非仅仅基督宗教的历史 与救赎、哲学与神学,而是从人类整体出发而对于包括基督宗教及其历史在内的整体的人类历史的思考,他提出了超出循环论的和线性论的全新的历史观,这是过往 和未来同时指向当下的历史观,可称为当下线性时间观的历史观。

  “论人”由两篇论文组成,分别是尚新建、杜丽燕教授的《文艺复兴与人》和韩林 合教授的《人是遵守规则的动物——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人性观》。尚新建、杜丽燕教授的《文艺复兴与人》一文着重探讨文艺复兴所谓“人的发现”的内涵。作者 指出,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这一时期对于人的看法,有着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开始走向世俗化,却依然保持着基督徒式的虔诚。 在信仰的前提下,理性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作为自由的个人,他们发出自由的呐喊:自由是上帝赋予人的生存权利。

  韩林合教授《人是遵守规则 的动物——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人性观》一文,从亚里斯多德、康德、维特根斯坦入手,探讨人何以是遵守规则的动物,重点在于维特根斯坦的解释。作者根据维特 根斯坦的思想,阐释人是遵守规则的动物这一论点。作者指出,遵守规则之事本质上说来是共同体之事或社会之事。如果遵守规则本质上是社会性的,那么相应的能 力不可能是天生的,而是必须通过教学和训练从其他人那里学习而来。

  “分析哲学研究”栏目刊载两篇论文。陈波教授《对蒯因真理观的批判性考 察》对蒯因的真理观进行批判性考察,共有三节,分别讨论了蒯因关于“真”和“真理”的八个论题,蒯因真理观中的诸内在紧张,以及真的去引号说明是不充分性 问题。郑宇健先生的《回顾式必然性——一种涉及进化逻辑的新模态观念》一文,探讨了如下这个基本事实及其蕴义:即任何游戏中的胜负结局的背后都有一个历史 链条,这链条是由双方棋手每一次落子的实际顺序所构成。而对此观念之特殊模态地位的合法性证明,则主要依赖于揭示它与一系列克里普克式后验必然性的标准表 述之间的差异和类同。

  “青年之窗”栏目由年轻新锐的论文组成,分别是李婉莉博士的《萨特与梅洛-庞蒂的时间观念比较研究》和金一韦博士的《克里斯蒂娃意指过程理论研究》。

  “海德格尔《黑皮本》”一栏,刊登了靳希平教授的一篇译作,内容是马丁·海德格尔《黑皮本》之《思索》第二册(1931—1932)的译文。2014年海德格 尔《黑皮本》以德文和法文问世以来,已经在国内外哲学界引起轰动。鉴于《黑皮本》尚未有中译本问世,为了让读者早些阅读到海德格尔《黑皮 》相关内容,《外国哲学》专门开设专栏,刊登海德格尔《黑皮本》重要章节的中文翻译文本。

显示全部目 录

中世纪哲学研究
徐龙飞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神学(上) .......... (1)
论人
尚新建 杜丽燕 文艺复兴与人 .......................................................... (43)
韩林合 人是遵守规则的动物——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人性观 .......( 70)
分析哲学研究
陈 波 对蒯因真理观的批判性考察 .................................................( 104)
郑宇健 回顾式必然性——一种涉及进化逻辑的新模态观念 ........ (131)
青年之窗
李婉莉 萨特与梅洛—庞蒂的时间观比较研究 ................................ (142)
金一苇 克里斯蒂娃意指过程理论研究 ............................................ (155)
海德格尔《黑皮本》
彼得•特拉夫尼编辑 靳希平译 梁宝珊校 马丁•海德格尔:《黑皮本》之
《思索》第二册(1931—1932) ................................................. (172)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马丁·海德格尔:《黑皮本》之《思索》第二册(1931—1932)

彼得·特拉夫尼(Peter Trawny)编辑

靳希平译 梁宝珊校

译者前言

《黑皮本》是海德格尔为公开发表而精心创作的35本思想笔记。第一册丢失,现在能看到的只有34本。《黑皮本》的内容构成为:

1.《哲学思想札记》,15册,命名为Überlegungen,即“思索”或者“想法”,编为《海德格尔全集》第94—96卷,已经出版。

2.《说明》(Anmerkungen),9册,编为《海德格尔全集》第97—98卷,第97 卷已经出版,第98卷,预告2016年出版。

3.《四册本》(Vier Hefte),2 册,

《四册本一:田间路》(Vier Hefte I: Der Feldweg);

《四册本二:通过事情之发生,去达及物与世界》(Vier Hefte II: Durch Ereignis zu Ding und Welt)。编为《海德格尔全集》第99卷,出版中。

4.《守卫》(Vigilae),2册。

5.《小夜曲》(Notturno),1册。

4和5合编为《海德格尔全集》第100卷,出版中。

6.《提示》(Winke),2册,编为《海德格尔全集》第101卷,出版中。

7.《前期准备性材料》(Vorläufiges),4册,编为《海德格尔全集》第102卷,出版中。

  《黑皮本》中德文原文的许多段落常常缺动词,少主语,这也许和海德格尔此书“直白称谓”(einfaches Nennen)的行文追求有关。为照顾中文的行文习惯,译者尽量酌情予以补足(补足的文字放在【】内,以示区别)。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段落,如果勉强补齐,似乎有篡改原文之嫌,因此不敢妄补,保留残句。于是造成这里呈现给读者的译文,有些段落不成句读。好在这里是《黑皮本·思索》中译文的试刊稿。另外,海德格尔此书中的个别概念有一词兼义的情况,难于用一个中文词对译出来。对于这些概念,我们会在脚注中给出它们的其他含义,而在正文中,则将这些含义置于方括号([])内,以助读者形成完整的理解。由于海德格尔思想艰深,行文佶屈,经常自己造字,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故而译文中各类理解错误仍然会很多,望各位读者多提意见,以便修改订正。

 

黑皮本中记下的

就其核心而言

是一种进行直白称谓的尝试

而不是为计划好的体系而作的

表述甚或札记

(因为,人必须什么都敢)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是谁?

为什么我们应该去是?

什么是实存?

为什么存在会发生?

由这些问题出发,再前进一步,统而为一,就是哲学思考。

——

1

我们把那个东西当作恩赐来赞美,就在于它作为危难逼迫着我们。

而危难确实在真实地逼迫我们,也就是说,在逼迫我们远离对处境的呆看和谈论。

 

真正地去探寻那个最高的危难和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最终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处境”置于不顾。

 

离开那些弯路,离开那只会带【我们】回到同一轨迹的弯路;许多十足的迂回绕路——在那条“绕不过—之路”面前,远离且逃避之。

 

人应该来到他自身!

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自身——但他是这样是【一个自身】的:他遗失自身,或从未获得自身,且四处蹒跚无定所,或蜷曲囚坐于某处——我们处在那些可怜的复制品或干瘪、不可理解的模型中——在被杵在那里的

“式样”中,几乎看不到一切这些伟大的存在和存在的可能。

但是:人是如何到他自身的呢?

他的自身及其自身性是通过什么得到规定的呢?

难道这不是已经隶属于某个第一次选择了吗!

根据他不去选择以及他为自己创造替代物的不同的具体情况,人们通过

下述方式看自身:

1. 通过平常的反思;

2. 通过与那个(大写的)你的谈话;

3. 通过对处境的沉思;

4. 通过偶像崇拜。

但如果假定,人进行了选择,而选择确实又把他撞击回到他自身,并炸开了

自身——

也就是说,如果假定,人选择了实存之存在的“祛匿性”,而且通过这一选择他又被置回到人生達在之中,那么,此后难道他不应该继续前行,走入那具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沉默之“存在事件之发生”的寂静中吗?

难道他不应长期地保持沉默,以便再次发现语言的力量和权力,让它们承载起自己吗?

难道不应该把一切框架和隔段和界别都打碎,把所有踏出的阡陌都撂荒吗?

难道不应该让可以回溯到很久以前的勇气来决定其情绪吗?

 

那只站在山脚下不动的人,他怎么会想到要看这座山呢?

除了山壁还是山壁。

但如何来到山上?

只有从另外一座山跳过去,但如何到另外那座山上面?

已然是曾经在过那里了;已然是被置于山上了的,且是被订—置(制)在那里了的。

有谁已是如此了?而仍在是(如此),因为从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排挤掉他。

 

哲学的开端和再开端!

 

2

我们站在無面前——然而是这样的【站在無面前】:我们未严肃对待無和这个“站在”,我们也不知道要严肃对待之——面对那存在——它把我们载到了实存中——之到来而胆怯且盲目。

 

3

必须敢于做伟大的孤独行,缄默地——到人生達—在里去,到那实存变得更为实存的地方?根本不顾一切处境?

很久以来,只懂得跟在“处境”后面狂奔,难道不是愚蠢、迷—失和无根基吗?

“处境”——被冲到海滩上、冲到沙子里的小蚌贝们,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焦躁不安的跳动和跳动者,却看不到那些实存者的波涛和排空怒卷!

 

4

無——它比非—实存更高、更深——它太过伟大且太过尊严,以至于并非随便什么人就被允许——乃至即便是所有人一起都不被允许——这样站在它面前。

非—实存——比無少点儿什么的东西——因为被驱逐出了存在——那虚無掉了一切实存的存在。

 

少点儿什么——由于未决断:既没有在实存处——那样它会变得更实存些,也没有在無这儿。

 

 

文艺复兴与人

 

a

尚新建 杜丽燕

 

  (1)着装的个性化

  人的发现,首先是人的个性的发现。就文艺作品而言,无论是但丁还是彼特拉克,无论是十四行诗,还是小说、绘画等,无不显现出创作者丰富的个性。最重要的是普通民众的变化,从行为举止到言谈语吐,无不充满了鲜明的个性。最为抢眼的莫过于生活中外表的变化。布克哈特描述道,13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施加于人类人格上的符咒被解除了;上千的人物各自以其特别的形态和服装出现在人们面前”。没有人害怕穿着打扮与众不同,人人追求特立独行。服装样式不断变化,赏心悦目,为当时的欧洲之最。布克哈特用了一章的篇幅,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服装、装饰、化装、社会交际等问题。他的结论是“在15和16世纪早期,外表生活的美化和提高是世界其他民族中间所没有的”。

  服装、装饰等问题,何以和人的发现扯上关系呢?

  中世纪的基本特质是禁欲主义。著名的摩西十诫是信徒的行为准则。说到中世纪,总不免会让人想到宽大的袍子、刻板的举止、呆滞的表情。信徒要抑制人的欲望,存天理,灭人欲。就经济社会史而言,中世纪是庄园制。庄园主、贵族与农奴和奴隶的关系是人身依附关系,在法律上,他们是不自由的。被禁锢在土地上的农民,是保守的,墨守成规的。由于生产工具落后,也由于繁重的地租和什一税,农民的生活艰苦而单调。“那些农民所处的苦难而又残酷的境遇,使他们的感觉性变得如此迟钝而又麻木。”天气炎热之时,男人一丝不挂地在田间和妇女并肩工作着。汤普森惊呼,“近代生活中最主要的礼貌是被漠视的”。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劳动仅仅够果腹蔽体时,着装美显得何等奢侈!

  就政治而言,“文艺复兴意味着资产阶级世界的诞生、幼年和少年,换句话说,意味着市民阶级的诞生和初露头角”。在爱德华·傅克斯看来,狭义的文艺复兴,仅把文艺复兴理解为艺术上发生的事情,那么它确实应该介于哥特时代和巴洛克时代之间。广义的文艺复兴,前推到意大利,后延至西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欧洲文艺复兴。只是说法不同而已。他认为,广义的文艺复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手工业即行会占优势;第二个时期则是以商人为主。”广义地看文艺复兴,它就不仅仅是艺术领域发生的事情,而是一次历史变革,它的经济基础与中世纪采邑、庄园经济不同了。最大的不同在于城市出现了。

  十字军东征前的西欧,始终是有城市存在的。但是,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西罗马帝国城市‘遗址’的围墙内,只住有居民和一名军事、行政或宗教首领。城市首先是主教驻地,寥寥无几的世俗人聚居在相对来说多得多的教区周围;一个小地方,也就是交换日常必需品的市场内”。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公元11—13世纪,西欧城市迅速发展起来,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甚为可观。仅在公元1150—1200年半个世纪里,神圣罗马帝国的城市就从200座增加到600座。

  依据当时的法令,加入十字军并且安然返回的农民,不能再返回到庄园,于是大批十字军战士涌入城里。原来作为主教和行政长官驻地的城,逐渐扩展为既拥有主教行政长官的城,也拥有相当数量的自由民的市。或者说,由城(polis)变为城市(city),既有城,也有市。城,本来是军事的、政治的、宗教的,现在城有了市,且市的功能日渐扩大,甚至超过了城的功能,这样城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自由民、贵族、伴侣、国王都生活在城中,使城拥有了世俗生活的内涵。上述这些变化,意味着在信徒组成的信仰集团的生存空间,渐渐出现了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的群体,这些群体逐渐成为市民社会和城市生活的主体——第三等级。

  具体到我们前面的问题,即服装装饰等问题何以和人的发现扯上关系呢?笔者赞同爱德华·傅克斯的观点,服装、装饰的变化,意味着人们美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不是形而上的,而是源自生活,是形而下的。审美观变化的基础是政治、经济、文化、阶层的变化。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变化正在发生,不过根本性的变革还没有发生。“社会的根本改造在于:随着新经济原则的诞生,形成了具有不同利益因而不同观点的新阶级;其次这个新因素或者使社会瓦解,或者以适当的方式改造他们。这两个现象都是进化的必然结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社会存在的整个旧面貌都必定会改变。”这一提法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当经济基础开始发生变化,却没有完成变化时,作为经济基础变化最外在的表现,作为社会存在变化伊始的末梢,审美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变化,它是一种感性的变化。

  在这方面,文艺复兴不是特例。中国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也有类似情况。“文革”结束时,中国的着装被称作“共产主义蓝蚂蚁”,即是整齐划一的中山装、军便服,配以单一的蓝、黑、灰、国防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启了改革开放。80 年代初期,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像火山喷发一样。最初的表现,依然是着装方面。时代的变迁,往往是从末梢率先表现出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各期列表

《外国哲学》于198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至1998年共出版十四辑,开创了改革开发后中国研究外国哲学的新学风、新传统,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经与商务印书馆商议,从第十五辑开始,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承担《外国哲学》的组稿、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