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货币论 上卷 货币的纯理论

分享到:

定价:¥13.00

  • 出版时间:1997年02月
  • 页数:309页
  • ISBN:7-100-01649-5
  • 主题词:货币上卷理论
  • 人气:114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2>         <STRONG>   <FONT size=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FONT></STRONG></FONT></SPAN>

<FONT size=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TRONG>            出版说明</STRONG></SPAN>

</FONT><FONT size=2><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SPAN><SPAN lang=EN-US>1981</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年至</SPAN><SPAN lang=EN-US>200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SPAN><SPAN lang=EN-US>200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末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SPAN></FONT><FONT size=2><SPAN lang=EN-U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SPAN></FONT><FONT size=2><SPAN lang=EN-U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SPAN lang=EN-US>2003</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年</SPAN><SPAN lang=EN-US>1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月</SPAN></FONT>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           中译本序言</STRONG></FONT>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具有深远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的兴趣和活动是多方面的,但就其主导方面来说,他是一个以传统的货币学家起家,然后转而以建立非传统的就业、产量一般理论为主攻方向的经济学家;是一个最初信奉萨伊定律、歌颂自由放任的自由资本主义、然后转而倡导政府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他的三部主要经济著作:1923年出版的《货币改革论》,1930年出版的《货币论》和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就业通论》),在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方面,前后差异很大。可以说,它们是他的经济学说不断演变、发展的总过程的三部曲:一方面,这三部著作,彼此有着巨大的变化和差异,可以独立成书;另一方面,它们却有着前后继承关系,可以找出凯恩斯经济学说从《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到《就业通论》的发展线索。

  《货币论》一书在凯恩斯的上述三部曲中,是一部过渡性的重要著作,在凯恩斯《就业通论》的形成进程中,有它的独特地位。这里只就有关此书的下列几个问题简要地加以介述:

  第一,关于凯恩斯经济学说不断演变和发展,特别是《货币论》的时代背景问题;

  第二,关于凯恩斯的治学风格,以及《货币论》一书的主要特点;

  第三,关于上述“三部曲”中,《货币论》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货币论》这部著作的过渡性,以及它为《就业通论》作准备的发展线索。

  ……  

<FONT face=黑体><STRONG>

          二、凯恩斯的治学风格

</STRONG></FONT>

  凯恩斯生逢大英帝国由鼎盛转趋衰败,坎坷多艰,江河日下的危困时期,又是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的时期。他的资产阶级立场驱使他对英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障碍究竟何在,以及如何解救这一中心问题,不断进行探索、探索、再探索。这就是凯恩斯为了救治英国资本主义病症,不断规划诊治方案的三部曲:

  第一步“探索”:是他的《货币改革论》;

  第二步“探索”:是他的《货币论》;

  最后一步的“再探索”:是他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凯恩斯在这种不断探索、寻求救治方案的过程中,表现出他如下的治学风格:

  (一)注重经济现实。凯恩斯是一个以货币学家起家的经济学家。货币金融这个领域,相对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说,是更接近于经济现实的。凯恩斯所从事的经济研究,大都针对当时英国及国际上的重大的经济现实问题。他的上述主要著作“三部曲”如此,即使他早期出版的第一部专业著作《印度的货币与金融》,战后初期出版的《和约的经济后果》,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所发表的战后国际金融方案等等,也无一不如此。

  二是对问题采取比较现实的态度。他承认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严重问题,战后情况改变了,过去的老办法行不通了,必须改弦更张。因此,他对解救问题的办法采取自由派的开明态度,反对全盘回复战前的旧体制和旧办法。这样,他在当时的经济学界处于“异端者”的地位。

  三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出谋划策的立场始终如一。他认为,只要采取正确的经济政策,病症就可以得到救治,英国经济就能保持兴旺。他在重视经济政策的同时,还重视对经济“病症”的“诊断”。在上述“三部曲”中,每一著作都是既有政策建议,又有理论诊断。

  (二)多产与善变。凯恩斯的著作既有通俗性的论文和小册子,又有学术性的专著;此外,还有大量书讯和演讲词。英国皇家经济学会把他的全部作品编辑成《凯恩斯选集》,计30大卷。

  凯恩斯的上述专业著作“三部曲”,前后差异很大:《货币论》与《货币改革论》相比,《就业通论》同《货币论》相比,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都是各成体系,成为独立的专业著作。在不到二十年的岁月里,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发生了三次划阶段性的变化,每次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大,可以说前后判若三人。

  (三)凯恩斯的整个学术生涯贯彻着激烈的论争。争辩的矛头指向当时执政当局所推行的政策和传统的经济学教义。以二十年代的长期慢性萧条而论,论争就十分激烈。

  例如,战后初期英国经济严重失调,处于慢性萧条的困境,英国统治阶级力图从这种困境中摆脱出来。《货币改革论》主要是适应这种需要而出世的。在此书中,一来反对当局采取的通货紧缩政策,认为这一政策使物价水平不断下跌,招致产业萧条;主张容许温和的通货膨胀,试图用这种货币政策去解救经济衰退。二来反对英国朝野提出的恢复金本位,并回到战前金平价的政策,主张改采管理本位的货币制度。

  例如,1925年4月英国保守党内阁财政大臣丘吉尔作出恢复金本位制的决定后,凯恩斯很快就写了《丘吉尔先生政策的经济后果》一文进行争辩,指责丘吉尔“是在故意扩大失业”。

  又如,英国整个二十年代的失业率,除1924年外,从未低于10%。这是长期慢性萧条期间最令人困恼的病症。1929年5月英国普选,凯恩斯代自由党撰写大选宣言——《关于扩张计划》,阐述了劳合•乔治提出的每年由政府支出一亿英镑,使50万失业工人获得就业机会的扩张计划。劳合•乔治为了采用公共工程政策作为失业的治疗剂,四处游说。凯恩斯和汉德森合写了《劳合•乔治能做得到吗?》的一本小册子,对劳合•乔治所作的努力表示支持。他认为通过政府财政支出,举办公共工程,能够对救济失业产生积极的效应。在关于救治失业对策问题的这次论争中,凯恩斯首次跳出了货币调节的传统领域,进入财政政策领域;同时,在讨论财政政策的效应时,他还粗略地提出了储蓄对投资的关系等理论。这些理论可以说是日后《通论》中有关重要论点的萌芽。

  论争,这是凯恩斯贯穿于他的许多论著中的理论特点。

  可以说,《货币改革论》是二十年代初期大论争的总结,《货币论》是二十年代中期和晚期大论争的总结,《通论》是三十年代前半期大论争的总结。

  ……


                           刘 涤 源

                         1985年3月于武汉大学

显示全部前言

  我在这本书的第三篇和第四篇中,提出了一种货币理论基本问题的新研究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找出一种方法,不但可以用来描述静态平衡的性质,而且可以用来描述不平衡的性质,同时还要发现货币体系从一种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种平衡状态的动力规律。这就是本书上卷关于“货币的纯理论”中的主体。在下卷关于“货币的应用理论”中,我力图将质的方法和量的方法结合起来,对于所讨论的量值的量级尽可能地善加估计,所根据的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现存事实。在本卷中,我也叙述了现代货币与银行体系的主要特点,并讨论了实际领域中的货币管理的方法与目标。

  当我校阅本书清样时,深感其中大有缺点存在。原先写作时,一边在做旁的工作,前后共费去好几年的功夫。我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中逐步发展和改变,结果是各部分相互之间并不完全协调。结束时和起始时的看法相去很远。我恐怕这样的结果就会使本书中有很大一部分代表着我抛弃已往惯有的观念和寻求现有观念的过程。有许多已被摈弃的余物仍然掺杂在字里行间。因此,我要是把这书重新写过的话,就可以写得更好、更简短得多。我感到自己很象一个在丛莽中用力钻的人。现在我已经钻出来了,并看到自己本来可以采取一条更直的捷径;原先在途中困扰我的问题与疑难对我说来和当初所认为的意义已经不完全一样了。但我仍然希望能适当地把这本书就其现阶段的价值贡献给全世界,纵使这只代表着一种资料汇编而不代表一本完成的作品,也在所不计。

  其次,我还设法把这一兼具纯粹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系统论文和许多可以独立成为专论的专题讨论结合在一起,这样做也许是不聪明的。这些半离题的讨论中最重要的是关于指数的第二篇和关于投资率变动的第六篇。其中尤其是第二篇,使本书第三篇和第四篇中的基本理论探讨的主要进程推后了许多页,有些读者也许会宁愿跳过这几章,或者先跳过去然后再回头来看。    

  我的另一个不利之处是没有任何规范足资借鉴,以便正确地安排和整理不同的论题。阐述这类问题的最好途径,只有通过一系列的著作家的经验才能渐次地发现。不过,我的研究范围虽然是世界各大学都开课的问题,但十分奇特的是:据我所知,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没有印行过任何论文,对于现代世界所存在的表征货币的理论与事实作系统而彻底的研究。我希望能利用我现在已经得到的经验,以较小的规模提供一些东西,尝试着发现解释这一问题的最佳道路。

  我相信,正确地理解本书的论题对于世界的福利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如果我能作出贡献的话,这也是得力于我在剑桥工作时的讨论与交谈的气氛。D.H.罗伯逊先生对于某些基本问题提出了犀利的见解,没有他那些概念的帮助,本书就不可能成为现在的形式;同时,本书之所以能逐渐发展而最后定形,并得以避免许多错误,最应当感谢的是剑桥大学君主学院的R.F.卡恩先生。他的细心和明敏在许多地方的字里行间都留下了痕迹,索引也是由他编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人都在不同阶段中对我提供了帮助,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H.D.亨德森先生。

  当本书大部分已付印后,我被派到财政部金融与工业委员会工作,该会由麦克米伦勋爵任主席。因此,下卷中所提的实际建议只是代表我在该委员会工作开始以前的意见,而不代表该委员会将来作报告时的意见。

  本书承印者爱丁堡的两位克拉克先生极为耐心,对校样校对准确;由于不断进行修改和增补致使他们的校样曾长期保持铅字版的形式,谨此致谢。

                        J.M.凯恩斯

                       1930年9月14日于

                        剑桥君主学院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FONT size=3>上卷 货币的纯理论


         <STRONG>第一篇 货币的性质</STRONG>

</FONT>

第一章 货币的分类

  一、货币与计算货币

  二、正式货币与银行货币

  三、表征货币

  四、货币的形式

  五、流通货币

  六、历史例证

  七、管理货币的发展

第二章 银行货币

  一、银行货币的“创造”

  二、流通货币主要是银行货币

第三章 银行货币的分析

  一、收入存款、营业存款与储蓄存款

  二、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

  三、存款与透支

  四、相对于交易额的存款量


          <FONT size=3><STRONG>第二篇 货币的价值</STRONG>

</FONT>

第四章 货币的购买力

  一、购买力的意义

  二、货币购买力或消费本位

  三、货币的劳动支配力或报酬本位

  四、工人阶级指数

第五章 次级物价水准

  一、批发物价本位

  二、国际贸易本位

第六章 通货本位

  一、现金交易本位与现金差额本位

  二、“一般物价客观平均变化”是否存在?

第七章 物价水准的分布

第八章 关于购买力比较的理论

  一、购买力比较的意义

  二、近似法

   (一)类似的人的收入的直接比较法

   (二)比较等值综合商品价格的间接法

    1.“最高公因素法”

    2.极限法

    3.“公式的结合”

    4.链法


          <STRONG><FONT size=3>第三篇 货币的基本方程式</FONT></STRONG>


第九章 某些定义

  一、收入、利润、储蓄和投资

  二、可用产品和不可用产品

  三、资本的分类

  四、对外收支差额和对外贸易差额

第十章 货币价值的基本方程式

  一、货币价值的基本方程式

  二、利润的性质

  三、新投资品的物价水准

  四、物价水准与货币量的关系

第十一章 平衡的条件

  一、零利润的条件

  二、利率或银行利率

  三、膨胀与紧缩

  四、变化的因果方向

  五、企业家的行为

  六、对外平衡的条件

  七、由于报酬的“自发”变化而产生的物价水准变化

第十二章 再说明储蓄与投资的区别

  一、储蓄与投资

  二、一个例证

  三、关于过度储蓄的理论

  四、上述说法的总结

第十三章 银行利率的“作用方式”

  一、传统学说

  二、银行利率的一般理论

  三、银行利率的某些特殊方面

  四、银行利率对于对外平衡的作用

  五、银行利率与货币量的关系

第十四章 基本方程式的其他形式

  一、“真实余额”数量方程式

  二、“剑桥”数量方程式

  三、“费雪”数量方程式

  四、“剑桥”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五、“费雪”方程式与第十章的基本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FONT size=3><STRONG>第四篇 物价水准的动力学</STRONG>

</FONT>

第十五章 工业流通与金融流通

  一、工业与金融的区别与定义

  二、决定工业流通量的因素

  三、决定金融流通量的因素

第十六章 货币购买力不平衡原因的分类

  一、货币因素所引起的变化

  二、投资因素所引起的变化

  三、工业因素所引起的变化

第十七章 货币因素所引起的变化

  一、货币供应改变在工业方面所产生的后果

  二、存款总量的变化在不同种类的存款之间的分布

  三、移转问题

第十八章 投资因素所引起的变化

  一、信用循环的定义

  二、信用循环的创生与生命史

第十九章 信用循环的某些特殊方面

  一、商品膨胀的“辩护”

  二、商品膨胀的发生

  三、信用循环的正常道路

第二十章 信用循环纯粹理论中的一个练习

  一、标准情形

  二、八条结语

  三、一般化的情形

第二十一章 国际不平衡所造成的变化

  一、作为货币不平衡原因的相对物价水准和相对利率

  二、对外投资收付差额和黄金流动之间的关系

  三、对外投资的净国家利益

  四、国际因素所造成的变化难局

  五、金汇兑管理下的同类现象

  六、国际贸易本位不存在时的同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