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国债运行机制研究

分享到:

定价:¥9.70

  • 出版时间:1995年04月
  • 页数:252页
  • ISBN:7-100-01857-9
  • 主题词:国债运行机制研究
  • 人气:102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FONT size=3>       《市场经济研究丛书》出版说明

</FONT></STRONG>

  市场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市场对经济的运行,并不是万能的,它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理论界、政府部门和实业界等均积极开展“重新理解市场经济”的研讨。他们对于市场概念、市场作用、市场发展、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宏观基础、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整治市场失灵的方案等等问题,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解。

  根据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国内外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世上并不存在纯而又纯的市场经济,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政府应当采取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并用的政策。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促进效率,提倡公平和扶植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稳定。今天没有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受到政府机构的带有或多或少强制性的指导。只有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才能形成较为正常的市场经济。市场越发达,国家干预越重要。

  为了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我国也正在应用市场这一重要工具,力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为配合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们特编辑出版这套《市场经济研究丛书》,有选择地印行我国学者研究国内市场经济问题的论著,并以编写或翻译形式适当反映国外学者在市场经济领域,特别是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演变、各类市场经济运行以及市场实务操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供读者参阅。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显示全部序言

  本书是作者高培勇同志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培勇同志多年来从事财经科学的教学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在天津财经学院工作多年,颇见成绩。199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在财政金融系攻读博士学位。三年来,他顺利地完成学习和科研的各项任务,于1994年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应聘在母校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我身在师生和同事之列,对培勇同志的成长和进步,甚感欣慰。

  从论文构思以至于扩展成这本专著,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思考和酝酿。作者多年前出版过一本专著《公债经济学导论》(1989年),对国债制度的方方面面,作了扼要的说明。从那时到现在,我国国债状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国债发行和债务金额都已达相当规模,国债认购主体和债权人的构成也有很大变化。国债的举借不仅对个人家庭、企业、单位等认购主体的行为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且对宏观经济运行也会产生相当复杂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不仅在局部而且在国民经济的全局上,不仅是从比较短促的期间而且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较长期间,不仅是利用经济模型抽象地而且是结合我国实际条件现实地进行这样的分析,是有志于国债研究的经济学者所乐意投入精力和时间的。

  从事国债研究的学者,可能有三个方向。一是对国债制度的现状和变化作进一步探讨:比如,国债的发行务件、期限结构和时机,国债制度与政府预算制度的协调,国债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国家对此的控制管理,等等。二是对国债作为一种金融资产的研究:由于未清偿的国债必然是债权人的一项资产,在债券持有人众多、国债交易市场存在的条件下,又是债权人可以取得收益、有可能变现、也有经济风险的金融资产;当国债规模增大,国债对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的影响随之增大,对各类市场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在这一方向上的国债研究,需要对经济主体进行调查和实证,而由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社会和政治条件、甚至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国债对各类经济主体的影响并不相同,此种实证分析非常重要。第三个方向是对国债作为政府筹资的一种方式的研究:国债与政府财政赤字,国债规模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国债与课税,国债与通货膨胀,国债与金融等等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又应当形成什么样的关系?显然这些同宏观经济诸变量如总需求、总供给、货币供应、信用扩张、物价水平等都是密切相关的。

  国债研究的上述三个方向,似可概括为:对国债的制度研究、对国债的微观经济基础分析、对国债运行的宏观经济分析。三者互相关联。对国债的制度研究,目的应在于其改善和优化;但如果对受债人等的行为反应心中无数,如果对政府借债的宏观决策的缘由不甚了解,也就无从改进和完善国债制度。对国债的微观经济基础分析可以比较具体地了解各类经济主体对国债的反应,从而比较切实地把握国债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对国债运行的宏观经济分析,从国债这一侧面探索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可能性与条件。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方能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政策与制度相一致、市场运行与政府调控相协调的情况下,处理好与国债有关的问题。

  高培勇同志这本著作,如其书名所示,乃是对国债运行的经济分析,而且主要是在宏观方面。但作者也并没有忽视国债运行的微观经济基础。本章第2、3章中所考察的国债对收入、消费、投资的影响,实际上就是综合地说明个人家庭、企业、非政府部门对国债的行为反应,只是作者在此并未作实证分析。作者在本书中对国债制度并未作全面的考察,但由于本书的重点在于国债运行的宏观经济分析,势必对政府的国债管理给予重视,因而在第8章探讨了国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实际上对国债管理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制度也作了一些探索。

  这本著作对我国经济学界所进行的国债研究,可以有一定贡献。其贡献主要在于下列三点:在前人的工作基础——包括作者本人以前的研究——之上,提高了一步;从较为宽阔的视野即宏观经济的角度,考察国债运行的全过程;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西方经济学中一些理论观点和分析方式,取得较好成果。

  序言写到这里,对这本著作的介绍和评述似乎可以结束了。但我还想对我们经济学研究中吸取和借鉴西方成果的问题,说几句题外的话。

  国债是一个财政范畴。西方的财经理论中是怎样看待国债的呢?两个多世纪前的古典经济学家,以经济体系自发地能达到均衡为前提,探讨国债对经济在宏观上的影响,基本上得出否定的结论。他们理论的优点是接近现实,缺点在于忽略微观经济活动的复杂多变,因而结论比较粗陋。古典经济学家之后,西方经济学把财政理论分成两大块——税收与财政支出。其中,税收理论与价格和市场理论结合,逐步进入到微观经济层次。20世纪前期的西方经济思潮,把眼光转到宏观方面,把国债与财政赤字以至于总额需求相联系,使国债理论成为宏观经济理论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力图把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的理论观点综合起来,在财政理论上也不例外。综合的基础是什么?他们认为,那只能是利益和损失、福利和牺牲的比较;无论是政府支出、课税,还是借债,都用这个共同的公式来分析和衡量;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按这个共同的标准来行事。当然,这种理论的综合也给他们留下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如:利益与损失如何客观地比较?个人、个体的福利与社会的福利如何统一?对利益和福利的主观评价又凭借什么形式得以明确地表现?等等。西方的财政与国债经济理论,大体上是按这样的道路在发展的。

  对西方经济学在这方面的理论成果,如何评价和借鉴?我只能提一点极不成熟的意见。西方古典的财政理论有相当深入的现实感,值得借鉴。宏观经济学中的财政理论,提供了一种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模型分析,在认识其局限性的前提下,也值得我们借鉴。财政理论中的微观经济分析,较为细致,可以量化,在其自身范围内得出的结论和使用的方法,也是可供参考的。但借鉴必然有限度和选择。我们不能完全接受古典经济学家那些比较粗糙或流于武断的结论——所谓“李嘉图等价定理”就是一例。我们也不能把国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局限于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模型所示的内容,不能把那些本来就难免简单化的理论框架当作亘古不变的东西。我们也不能醉心于财政理论中微观经济分析在逻辑上的完美,而忽略了那些观点必然导向远远脱离实际——无论对西方国家还是我国,都是如此;更不用说由那些理论观点推出的市场机制和议会投票制度可以涵蓋一切经济和政治行为的观点,即所谓“公共选择”理论,更令人惊讶。

  作者在本书中也借鉴了西方的有关理论观点。我认为,他的借鉴是适当的,也是有效果的。

  感谢作者的盛意,要我写这个序言。也期望读者对序言中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多加批评。


                    王传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

                          1994年8月12日

显示全部后记

  1988年,我曾写过一本取名为《公债经济学导论》的小册子,就国债的运用与管理领域的一般性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那本小册子的内容尚欠深入,同中国现实经济生活的联系亦不甚密切,却为我在此之后系统地研究国债问题,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1991年,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在王传纶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不久,我又承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国债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的课题。这样,将博士论文选题与所承接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进行,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如何结合?国债管理制度的设计要有利于宏观经济的运行,但这只有在清晰地把握国债对于经济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办到。而国债对于经济的作用机制问题,在我国还是一个几乎无人涉足的空白之地。基于此,我选定以举借国债的经济影响以及这一影响过程的传导机制作为博士论文的主题。本书即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在王传纶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的。在王老师身边学习3年,我在学业、做人等诸多方面受益良多。借此机会,谨向导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在本书的选题和构思阶段,我还得到了陈共教授、侯梦蟾教授、韩英杰教授、安体富教授和袁振宇教授的帮助。他们所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为本书的写作开拓了思路。论文写成之后,在评阅和答辩过程中,宁学平研究员、项镜泉研究员、高坚高级经济师、秦池江研究员、孙树茜研究员、何振一研究员、杜萌昆研究员、王亘坚教授、姜维壮教授、董庆铮教授、孙羽刚教授、吴易风教授、胡乃武教授、王克华教授、汤贡亮副教授等专家亦对论文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这些意见指导了本书的修订。

  商务印书馆经济编辑室主任吴衡康先生在当今学术著作出版难的境况中,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热诚的支持,并为本书的修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十分钦佩他作为中国出版工作者所表现出来的远见和敬业精神。

  我的朋友黄海波、郑宁军、寇铁军、李万甫、卜祥来、赁薇、张涌泉、罗小明、王乃强、肖红叶、沈鸣、史耀斌、李敬辉等在资料提供、整理,乃至打印、校对、装订方面,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我还要感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提供资助。实际上,本书既是我的博士论文的修订本,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之一。

  最后,不应忘记的是我的父母和妻女。在我读书期间,他(她)们默默地承受了由此而带来的生活困难。对于他(她)们所做出的牺牲,我始终怀有愧疚之感。


                             高培勇

                        1994年8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高培勇,1959年1月生,天津市人。1982年、1985年和1994年先后在天津财经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天津财经学院财政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副教授。

  高培勇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财政理论。他在财政、税收和国债等方面均有著述。主要代表作有:《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上、下册)、《西方税收:理论与政策》、《公债经济学导论》。并在《财政研究》、《金融研究》、《税务研究》、《财贸经济》、《世界经济》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显示全部目 录

第1章 引论

  1.1 主题与背景

  1.2 前人的研究:李嘉图等价定理之争

  1.3 思路、结构与方法

  1.4 对两个概念的说明:国债与国债运行机制


        上 篇


第2章 国债的经济影响:发行期的考察

  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的体制前提

  2.2 即期的税收减少

  2.3 预期的偿债费税

  2.4 均衡利率的变动

  2.5 举借国债与民间消费:初始性影响

  2.6 举借国债与民间投资:初始性影响

第3章 国债的经济影向:偿付期的考察

  3.1 偿债费税的开征和国债利息的支付

  3.2 举借国债与民间消费:继发性影响

  3.3 举借国债与民间投资:继发性影响

  3.4 综合考察:举借国债的长期影响

第4章 国债的经济影响:宏观上的考察

  4.1 举借国债与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

  4.2 举借国债与社会总需求:总量效应

  4.3 举借国债与社会总需求:结构效应

  4.4 小结

第5章 国债的经济影响:从货币供给角度所作的考察

  5.1 财政收支过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一个简要的考察

  5.2 国债的认购主体与货币供给

  5.3 国债的流动性与货币供给

  5.4 国债的偿付活动与货币供给


        下 篇


第6章 中国的国债(1950——1994):总体考察

  6.1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国债

  6.2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中国国债

  6.3 国债规模膨胀探源:无偿性财政收入的相对下降

  6.4 国债规模膨胀探源:偿债费支出的逐年加大

  6.5 小结

第7章 中国的国债与社会总需求

  7.1 可支配收入、偿债费税和利息率:导致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变化的三个传导因素

  7.2 举借国债条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行为

  7.3 举借国债条件下的政府部门行为

  7.4 结合货币供给的考察

第8章 国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8.1 独特的传导作力机制: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

  8.2 国债管理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8.3 深一层的思考:国债管理发挥作用的条件

  8.4 举借国债的数量界限

第9章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本书英文目录(content)

后 记

图表目录

  图2—1 对储蓄的供给与需求:均衡利率的决定

  图2—2 举借国债对民间消费的初始性影响

  图2—3 举借国债所带来的民间消费的变化幅度

  图2—4 S有弹性而I无弹性下的民间投资

  图2—5 S无弹性而I有弹性下的民间投资

  图2—6 预期投资收益率的上升与民间投资

  图2—7 预期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与民间投资

  图3—1 举借国债对民间消费的继发性影响

  图3—2 预期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与民间投资

  图4—1 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极大化

  图4—2 政府消耗性支出增加所带来的乘数过程

  图5—1 财政支出过程对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效应

  图5—2 财政收入过程对货币供给量的收缩效应

  图5—3 社会公众认购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图5—4 商业银行以超额准备金认购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图5—5 中央银行从财政机关直接认购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图5-6 中央银行从社会公众手中间接认购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图5—7 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手中间接认购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图6—1 1950—1958年中国国债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走势

  图6—2 特殊的财政收入形成机制

  图6—3 1981—1994年中国国债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走势

  图8—1 国债管理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表2—1 即期税收减少对人力财富价值的影响和非人力财富价值的影响

  表2—2 预期偿债费税对人力财富价值的影响和非人力财富价值的影响

  表4—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的对比(%)

  表6—1 1950—1958年中国国债发行情况

  表6—2 1978—1992年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表6—3 中国的财政收支(1979—1993)

  表6—4 1981—1994年各种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表6—5 1981—1993年国债购买者结构

  表6—6 1981—1994年各种政府债券发行条件

  表6—7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1978—1992)

  表6—8 来自农业部门的无偿性财政收入(1978—1991)

  表6—9 全国企业留利额和留利率(1978—1991)

  表6—10 来自工业部门的无偿性财政收入(1978—1991)

  表6—11 1981—1990年财政对国有工交企业让利情况

  表6—12 全国预算外资金收入增长情况(1978—1991)

  表6—13 国家债务支出情况(1980—1992)

  表7—1 1981—1990年国内债券、股票发行情况

  表7—2 1981—1988年国内各种债券利率对照表

  表7—3 中国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格局的变化(1980—1990)

  表7—4 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1978—1991)

  表7—5 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结构(1978—1991)

  表7—6 各机构部门的总投资和净投资(1979—1988)

  表7一7 总投资和净投资的部门结构(1979—1988)

  表7—8 居民储蓄和利息率的对比分析(1978—1991)

  表7一9 中国总储蓄的部门结构(1980—1991)

  表7一10 1979—1993年国家财政收支指数

  表7一11 1979—1993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表7—12 1979—1992年国家财政支出主要项目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