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

分享到:

定价:¥32.00

  • 出版时间:2000年08月
  • 页数:619页
  • ISBN:7-100-02825-6
  • 主题词: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
  • 人气:739

显示全部序言

                序


              陈 捷 先


  清朝是帝制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是中国由旧变新转捩时代,也是整个中国史上的承先启后时代。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民族,数千年来,由于中原与边区有着文化背景的不同与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各民族不能溶和为一体,国家的领土也经常分裂而不能统一。

   然而自满族建立清朝、入主北京以后,他们在中原尽量沿袭汉族的制度,以汉人治汉地,稳固了统治权。在边区则尊重各族的传统,依各族特点设置将军、大臣、土司,或建立旗盟、伯克等制度,有效地管辖了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同时又由于主政者重视边区土地的开发,人口的迁徙,水利的兴建,交通的开辟,以及农业商业的促进,文化技术的提升,因而拉近了边区与中原的距离,改善了各族人民的生活,缓和了彼此的对立关系,也强化了国家认同的意识。清朝政府的这些极为灵活而又富有巧思的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疆土开拓以及文化交流等等方面,都作出了空前的贡献。此外,盛清帝王的崇尚文教,使中华文化得以整理与复兴。清朝中衰后的内外动乱,却又开启了国家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而自强维新等运动,则引导中国步上近代化之途。清末的对外和战关系,更逼使“天朝”跻身于世界“蛮夷”的行列。凡此种种特殊历史事象,却是历朝历代不多见的,或是根本不曾有过的。

  清朝在我国整个历史的长流中,确实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时代。不过,人毕竟是人类社会的主体,一切历史的活动都是由人策划出来的,由人参与行动的,由人进行工作的,没有了人,历史上的一切建树与成就都是不能完成的,不能创造的。所以要了解历史,研究历史,都得对若干个人先作了解,先作研究,即通过对众多人物心灵、感情、道德、生活、才能、贡献等项的了解研究,然后才能对一个时代有更为明确而深入的认知。因此,人物传记资料显然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对于清朝历史研究而言,当然也不能例外。

  清朝的人物传记资料,正像清朝有关的其他资料一样,真是浩瀚无涯,数量实在非常庞大,其中有官修的,私撰的;有刻本的,有钞本的;有汉文的,有满文的;有汇集成编的,有散存各处的;有可信的,有伪作的。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有人将70多种清人传记汇编资料作了粗略的估计,认为有文字记录的清朝人物约有4万多人,当然这是不完全的,因为方志与族谱中还有数不清的传记主人翁,若是再把官方档案与清人文集中的有关人物资料一起合并来计算,为数必在10万以上,这应该不是夸张的说法。

  清朝人物传记资料虽有很多,但是在内容方面的问题也是不少的。例如官方为臣工立传,往往只记他们的作官历程、升迁事迹,简略而又刻板。这些官员的生平特色以及他们与时代的关系,有时候见诸于官文书档中的反而较多。至于私家撰述的人物传记则又多为颂谀之作,隐恶扬善,夸耀沽名,常常不是当事人生平事功的实录。加上清朝人物传记资料又有刻意窜改、销毁等的事实,所以在搜求、审定、辨别与利用上,又增添了不少的难处。

  对于这批汗牛充栋而又缺陷多端的清朝人物传记资料,要想轻易的寻得并从中获取可信可用的研究文献,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冯尔康教授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他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一书即将问世,这部书可以给我们作参考,可以作为我们研读与利用清人传记资料的指南。全书的优点很多,以下仅是荦荦大者:

  第一、《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除前言、索引、后记外,另有14章130余个小子目,约40余万言,确是一部巨著。书中不但评介并探讨了一般为人熟知的清人传记汇编资料,如《清史列传》、《清史稿》、《国朝耆献类征初编》、《碑传集》正、续、补编、《八旗通志初编》、《清儒学案》等等,同时广泛地叙述了清朝历史档案中的若干人物的文献,以及方志、族谱、年谱、文集、笔记、日记、尺牍、题名、像传等中有关人物的事迹资料,可谓包罗万象,无以复加。仅以列传体的传记专著部分来说,作者便分为官修列传体专著、私修综合类传记专著、贵胄达官类传记专著、学林类人物传记专著、文艺类人物传记专著、遗民与有政治理想人物传记专著、女性传记以及宗教界人物传记专著8项来作介绍论述,不论地域、贵贱、宗派、学科与性别,将有清一代人物传记资料尽收在作者的可读性高、可靠性更高的文字之中。此书内容之丰多美备,实在是前人书中未见的。

  第二、冯教授的这部书,不但内容丰富,论述面广,同时他对如此庞大数量、纷繁类别的清人传记资料,又能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写出很多相关的问题。他先对清人传记资料作了一番扼要的叙述,俾使初学者能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又谈论到自古以来传记资料即被大家重视的种种原因,借以强调这类资料的重要性。至于若干传记资料的制作经过、分类问题、功能价值以及如何利用等事,则在多个场合中不断地说明,对于初探清人传记门径的人来说,这些资讯是绝对有助益的。书中又有专章阐述传记体裁、传记笔法与传记读法,书末另附有清人传记史料书名及著者人名索引,更无异是清人传记学海中的盏盏明灯,使读者不致迷失方向,而在黑暗中无助的摸索,浪费时间。总之,冯教授的这部书是清人传记史料的最佳工具书,而且具有辅导人作深入研究清代学问的功能。

  第三、冯教授的这部巨著,还有一项优点,就是书中提出的许多看法,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他从宏观上掌握并运用史料而完成了这部著作。他对于若干清人传记资料的来源、制作秘辛、资料的优长与缺实等等,都作了详尽的考证与公允的论析。他又凭借多年研究中国社会史的深厚功力,讨论了清人传记与社会历史资料的关系,并比较了某些类书中传记资料与方志传记资料在数量与内容上的详略情形,所有这些多是前人未发之语,也给未来读者在提问、思考、启发等方面,作出不少贡献,这是难能可贵的。

  冯尔康先生是江苏仪征人,现为中国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他是一位默默耕耘型的学者,治学态度谨严认真。他不但名闻中国大陆,在台港以及世界各地史学界,他的学术成就也是备受大家推崇的。他的著作等身,尤以《雍正传》、《清史史料学》、《曹雪芹和红楼梦》、《古人社会生活琐谈》、《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诸书,堪称传世之作。这部《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是他在《清史史料学》等书的基础上向深处开拓的另一成果,给清人传记资料这门专业学问作出了深入的有益的并新颖的剖析,他这部巨著的问世,必将为学界所欢迎。冯先生万里外来书,要我写序,对我而言,这是极为荣幸的事,所以也就毫无迟疑的写下了以上个人的想法,作为对冯先生新书的祝贺,也作为此书出版的推毂之资。


            1998年春于加拿大卑诗省西温哥华山边屋


显示全部后记

  拙作写竟,颇有轻松感,也多少有一点欣慰之情:总算写出来了。纂著这样的东西,需要见识的书是非常地多,它既要有研究,又要求掌握各种信息(尤其是新信息),使其兼具学术性和工具性。所以撰写的时候,绍述一类又一类传记图籍,要将新鲜的内容讲出来,不免时有冲动,努力去作;可是越写越感到知识的不足,时间的不够用,别的书稿也在等着去作,压力也就与日俱增。现在勉强完卷,长长地舒一口气:暂时解脱了。

  回过头来再看全书,深知有不协调、不准确的地方。如第二章介绍的书籍很多,对其中的多数书采取简约的写法,而那些书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开始写,怕撰著分量过大,不得不然。可是到了后面,未见得重要的书,使用的文字倒不少,过录了相当多的原文,致使前后差异,多少失去平衡。本书基本上是按照文献体裁的类型,分出章节,交代它们所具有的人物传记材料,可是具体到一部部图书上,有的难于划归哪一类,因而本书将某些同类书放置在不同类别去解说,如档案章里讲到档案中的题名资料,第十三章又有题名专节,再如一些笔记型的书,有的写在第二章,有的则放到笔记专章,这是纂著时对某书侧重观其某一方面所致,于是出现标准不够一致的毛病,这亦是一种不准确。再一方面是对书籍内容理解上可能有误,这在眼下尚未发现(发觉就会改正了),不过一定会有(希望不多)。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的人物,本书虽有时代的取舍原则,具体做时,会因材料丰富的缘故多写了一些。行文规范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偶有不一的地方。这一切,留待以后去弥补,所以前面说是“暂时解脱”。此种作品,要不停地补充新信息,没有止境的时候。

  我友陈捷先教授慨然赐序,为不像样的拙作增色,特誌,以表谢忱。

  拙作的纂著,得到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的赞助,该会沙其敏先生给予颇多的关注,于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写作此书,利用南开大学图书馆库本库、特藏部、线装书库的图籍,得到许多热情的管理先生和小姐的帮助,尤其是焦艳婷小姐,协助我查找年谱、日记两章的图书,且帮助复印资料,没有他们提供的便利,不可能在现时把书写出来,怎么能忘记他们呢!言谢亦未足表达感谢之情。我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北中央研究院郭廷以图书馆、淡江大学图书馆、中央大学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阅览图书、档案文献,得到许多先生、小姐的关照,于此一并致谢。

                   著 者

             1997年12月7日于南开大学顾真斋


               补后记

  拙作有两位责任编辑——任寅虎先生和丛晓眉女士,就在我看校样的一个多月前任先生不幸仙逝。他是我的朋友,我非常悲痛。对拙著他付出很多心血,而竟不能见其面世,我的内心更感到凄苦。书此,谨表示我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插图,对于拙作这类的书籍,有其非同一般的重要性(见书中说明,这里不作赘述),故我原来作了多达数百页的插图资料,我也知道图书的成本制约,不可能用那么多,我那样做的实际意义就在于尽一个作者的责任心。现在选用了30余帧,聊表我对插图的重视。

  这次看校样,用力用时最多的是给索引词条加注页码,为此将书翻了几遍,越翻越知道有漏列词条及该注页码而未注的疏漏,不无憾焉。

  北京商务印书馆在拙稿交达之后,很快作出接受出版的决定,我在高兴的同时,实在对该馆有感谢之情,一并书于此。

              著者 1999年8月6日


显示全部目 录

序                   陈捷先


前言 本书写作目标和原则

  一 本书主旨

  二 研究传记史料的意义

  三 清人传记史料概况

  四 清人传记史料载体分类与本书章节结构

  五 清人传记史料整理、研究概况及利用方法

  六 本书写作的几项原则


第一章 清代以前传记载体及其分类

  一 传记名称的由来

  二 古人重视人物传记资料的记录及其原因

  三 传记史籍的分类

  四 传记体裁

  五 传记笔法

  六 传记读法


第二章 清代列传体传记专著

 第一节 官修列传体传记专著

  一 清代官修列传制度

  二 《清史列传》

  三 《满汉名臣传》和《国史列传》

  四 《国史贰臣传》和《国史逆臣传》

  五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和《钦定蒙古王公功绩表传》

 第二节 私修综合类传记专著

  一 私人纂修列传体传记

  二 《国朝先正事略》

  三 《清代名人传略》

  四 《清代人物传稿》

  五 《清代七百名人传》

  六 综合类地方人物列传

 第三节 贵胄达官类传记专著

  一 贵胄传记专著

  二 方面大臣传记专著

 第四节 学林类人物传记专著

  一 学术思想史专著中的传记

  二 儒林传

  三 特科和鼎甲人员传记

  四 《畴人传》

 第五节 文艺类人物传记专著

  一 诗人传记

  二 画家传记

  三 书法家传记

  四 梨园传记

 第六节 遗民和有政治理想人物的传记

  一 明遗民传记

  二 鸦片战争殉难人物传记

  三 太平天国战争时期人物传记

  四 辛亥时期死难人物传记

 第七节 女性传记

 第八节 宗教界人物传记专著

  一 《新续高僧传四集》

  二 《续比丘尼传》

  三 《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清代篇》


第三章 碑传体传记专著

 第一节 综合类碑传集

  一 《碑传集》

  二 《续碑传集》

  三 《碑传集补》

  四 《碑传集三编》

  五 碑传集的版本

  六 《辛亥人物碑传集》

  七 清人碑传集的特点

 第二节 综合类传文、碑文汇集

  一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耆献类征》)

  二 《国朝贤媛类征初编》(《贤媛类征》)

 第三节 区域性碑传集


第四章 清人传记的别体——年谱

 第一节 年谱及其体例

  一 何谓年谱

  二 年谱的类型和体例

 第二节 清人年谱的编纂

  一 年谱的作者

  二 年谱的资料来源

  三 清人年谱写作特点

 第三节 清人年谱的史料价值

  一 人物传记史料

  二 社会历史的全面史料

  三 年谱史料的缺陷

 第四节 年谱的出版和工具书

  一 丛书中的《年谱》和《年谱丛书》

  二 附刻和单刻本年谱

  三 年谱的研究与工具书


第五章 清人阶段性传记著作——日记

 第一节 清人日记的写作

  一 日记的渊源与清人的热衷纂写

  二 清人日记的作者和日记类型

 第二节 清人日记的功能

  一 作者自我砥砺的现实功用

  二 人物传记的详细史料

  三 日记的社会历史史料价值

  四 日记史料的特点

 第三节 清人日记的出版

  一 日记的“示人”与“不示人”

  二 日记的出版


第六章 清人尺牍及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

 第一节 尺牍的写作与出版

  一 尺牍的由来、名称、程式和类型

  二 清人尺牍的写作

  三 清人尺牍的出版

 第二节 清人尺牍的传记史料价值

  一 尺牍作者的传记素材

  二 收信人和信中人物的历史资料

  三 尺牍的社会历史资料

  四 尺牍史料价值特写:幕宾许思湄年谱

 第三节 语录的传记史料

  一 语录及其载体

  二 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

  三 语录的出版

  四 附述言行录、谚语


第七章 族谱中的人物传记史料

 第一节 含有清人传记的族谱的编写

  一 族谱的写作

  二 谱牒立传的原则与传记分类

 第二节 族谱的清人传记史料

  一 平民女子

  二 仕宦、命妇和她封承受人

  三 士人

  四 农民

  五 商人

  六 皇族、贵族

 第三节 族谱传记的利用

  一 族谱传记史料的优点

  二 族谱的梓刻和收藏

  三 族谱工具书


第八章 纪传体清代通史中的人物传记史料

 第一节 《清史稿》的人物传记史料

  一 《清史稿》传表的写作与分类

  二 《清史稿》的传记史料价值

  三 《清史稿》表的传记素材

  四 《清史稿》列传的误失

  五 《清史稿》的传记工具书

 第二节 《清史》、《清国史》的人物传记史料

  一 《清史》的传记史料

  二 《清史稿校注》

  三 《清国史》的传记史料


第九章 文集、资料汇编中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

 第一节 文集中记叙文对历史人物研究的史料意义

  一 文集的作者和数量

  二 文集中的文体和传记

  三 文集序跋和记叙文的传记史料

 第二节 诗词、诗话、图咏中的传记史料

  一 诗歌的人物史料

  二 诗图的人物史料

  三 诗话的人物史料

  四 词话的人物史料

 第三节 历史人物研究资料汇编

  一 以史料为主的人物传记资料汇编

  二 评论和史料兼具的人物传记汇编


第十章 地方史志中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

 第一节 清代地方志人物传的编写

  一 方志传记理论的讨论与传记分类

  二 清人方志的编纂与传记史料来源

  三 民国以来地方史志的兴修与人物传记

  四 专门志和地方人物专志

 第二节 地方史志的清人传记史料价值

  一 地方史志人物传记史料特点

  二 几种社会类型人物的传记史料

  三 方志传记与其他文献传记人物数量、内容详略的比较

  四 少数民族人物史料

 第三节 台湾地区史志及其人物传记史料

  一 清代台湾方志及其人物传记的编写

  二 近世史志人物志的问世

  三 史志传记分类与史料价值

 第四节 地方史志的丛书和工具书

  一 方志丛书

  二 方志的收藏

  三 方志工具书


第十一章 历史档案中的人物传记史料

 第一节 档案传记史料的形成与类别

  一 档案:官文书的实用性与学术意义

  二 清代档案的数量和收藏

  三 档案传记文献的类型

  四 传记档案的形成

 第二节 履历、名册的传记史料

  一 履历档的传记史料

  二 名册的传记史料

  三 其他文体的档案传记史料

 第三节 档案中成著的传记史料

  一 国史馆传稿的史料价值

  二 内府收藏的谱牒传记史料


第十二章 笔记图书中的清人传记史料

 第一节 清人笔记的写作与传记的表达方式

  一 笔记的纂写

  二 笔记的内容及其对人物叙述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笔记的人物传记史料

  一 多种社会类型人物的记录

  二 第一手史料

  三 善恶并书的史料及其真实性问题

  四 笔记人物史料的细致性与生动性

  五 笔记中有关传记研究的学术史史料

 第三节 清人笔记的出版与丛书、类书

  一 笔记丛书

  二 笔记类书


第十三章 题名录、像赞的传记史料

 第一节 题名录的传记史料

  一 职务题名录的人物传记史料

  二 贡举年表(题名)的人物传记史料

  三 非专著的题名史料

  四 缙绅录的传记史料

  五 题名录的传记史料特色

 第二节 图像传记史料

  一 图像的绘制与表现形式

  二 画像的人物传记史料意义

  三 清人画像专著


第十四章 清人传记史料的工具书

  一 《清代传记丛刊》

  二 单纯清人传记史籍工具书和辞典

  三 历代人物传记史籍工具书和辞典


后记


补后记


书名暨著者人名笔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