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金元文化山梦游记 陈原文存

分享到:

定价:¥8.00

  • 出版时间:2002年01月
  • 页数:121页
  • ISBN:7-100-03261-X
  • 主题词:金元文化梦游
  • 人气:114

显示全部前言

    这是一部虚拟的游记,很有趣,很好玩,近于消闲读物,但是它所描绘的一切却不是捏造的,对我们来说,也不是陌生的。
    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苏维埃文化工作者从封闭社会——至少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自我封闭的社会——接触到光怪陆离的西方世界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作者采用了旅行记体裁,加上幽默的笔调,读来特别显得轻松;但是书中说到的所有事实和数宇,都是有根据的,从当时的美国报刊就可以搜集到。
    自然,作者的批判性倾向也很明白,行文无可避免地带着四十年代战后初期苏联围剿现代主义形式主义世界主义的时代烙印;不过作者没有挥舞横扫一切现代资产阶级文化艺术的大棍子,却是通过深刻细致和敏感的观察,给读者提供了二十世纪下半期泛滥西方世界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多数读者和观众关注的出版和电影方面的现象。
    作者很聪明,他在书中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也没有在字面上作过什么结论。也许他想让读者自己根据他提供的素材作出判断,所以他取了一个比较朴素的书名:《美利坚帕纳塞斯山》(American Parnasus)。五十年前中译文在《世界知识》杂志连载时,我把它改写成《金元文化山梦游记》——帕纳塞斯原是希腊中部一个山名,传说这就是九个文艺女神居住的仙山,故称“文化山”,而“梦游记”一词则是我按照原文体裁强加上去的。
    我让这部五十年前的旧译重新面世,当然不只是为了它有趣和好玩,而是因为作者半个世纪以前所描述的文化现象,亦即西方称作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pop文艺,pop歌曲等等)的东西,如今每日每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畅销小说,好莱坞电影,流行歌曲,还有五花入门与市场经济共生的广告(诱人的骗人的健康的下流的广告)——所有这一切,通过种种传播手段,近年更通过高新技术(例如多媒体,VCD,DVD,互联网络)时刻盘旋在我们左右,避之不成,驱之不散;加以其中一部分确实被群众所接受甚至喜爱,这就使问题显得更加复杂。
    五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教我们变得聪明些,不会把不同政治制度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传统所产生的一切文化现象,不加分析地一笔抹杀。我们学会了思索。我们学会了反思。我们学会了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和作出判断。因此重印此书,可能对我们的思考有所启发。
    五十二年前我翻译此书时,还不满三十岁,无论政治上或者学养上都很幼稚,大脑充塞着“左倾幼稚病”细菌——想当年,凭着年轻人的一股革命热情,一味膜拜北方那个令人神往的红太阳乌托邦。那时候对这个圣地所进行的一切批判斗争,我是绝对深信不疑的。一件小事可以证明我当时的思路。翻译此书前不久,我还译了凯缅诺夫(R.Kemenov)这位著名评论家的长篇论辩文章《两种文化的面貌》(后收在亡友戈宝权主编并作序的《论现代资产阶级艺术》一书中,1948年上海时代出版社出版),我认为文中好些论点在这部梦游记里得到佐证,因此在这部《梦游记)译本的原序中引用了他的某些论点,主要是说资本主义总危机下的所谓大众文化艺术,都是垂死的、腐朽的、颓唐的、一无是处的麻醉药或毒品。现在我把这篇旧译序附在本文后面,足见译者的浅薄和当时的“风尚”。
    可是就在当时,也不免发生一点小小的困惑。例如在战争中我曾不断从盟军运来的“袋中书”、“畅销书”、“书摘”这些被称为资产阶级腐朽文化成品中,得到过不少有关世界新形势新事物和新文化艺术的信息,交不都是毒品——甚至我竟从一本(书摘)(Omnibook)中翻译过当时是随军记者后来成为大作家的赫尔赛(Hersey)的报告文学《亚当诺之钟》(Bell for Adano,1948年开明书店版)。
    当年我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惑。无知,浅学,膜拜,盲从,没有独立思想哪能解开这些疑团呢!直到五十年后的今天,我才多少懂得凡事都要用脑筋想,要冷静地客观地加以分析。我羡慕今天的读者,他们比之我们当年理智得多,聪明得多,他们能独立思考,不为偏见所囿。可以想见,今天的读者读罢此书,在笑眼朦胧中会思索许多问题的。
    作者署名Roman Kim,不知何许人,当年我曾问过VOKS(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朋友,说是一个新闻记者/评论家的化名,不想公开自己的身份。这位作者是俄罗斯人或不是俄罗斯人,全然不知道;至于他在出书后半个世纪中的命运如何,有没有被战后几次大挞伐的洪流灭了顶,那就更不知底细了。原书用几种西欧文字印成单行本前,曾发表在莫斯科出版的《苏维埃文学》1948年5月号上。现今,杂志早已停办,出版社也解散了,作者不知在何处,连版权归属也无从查考了。
    重印仍用1950年三联书店版的译文,只作了少许文字润色,有几个名词改用今译名,例如“意识的潜流”改用今日通行的“意识流”之类。书中的装饰性插图,是重印时加上去的,大都采自西方的报刊或广告。
    感谢为我在旧书摊买到这个版本的朋友,使我能把这本搁置五十有二年的旧译公诸同好。

                           陈 原
                          2000年初冬

附旧译序
    替独占资本服务的美国资产阶级文化,目前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危机,而这危机是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总危机密切不可分的。这种文化在思想内容上是反动而且腐烂的。这种文化运动依循着两条路线,一条路线向着广大的劳动人民,用腐烂的作品来毒害劳动人民的心灵,使他们麻痹,使他们堕落,使他们失去信心,使他们离开斗争。另一条路线则向着“特选”的文化圈子,即知识分子,使他们沉醉在幻想的世界里,使他们脱离政治斗争,失掉他们所能起的启蒙作用。
    这本用幻想小说的体裁写成的论文,就是把美国资产阶级文化的第一条路线(向着群众的路线)所进行的“斗争”,赤裸裸地加以揭破,无情地加以批判的。如作者所说,“这里所记的全部事实和数字,都有文件佐证。那全是美国杂志书籍上的资料。我的报告是一种不用摄影机拍成的新闻片。”
    在这部新闻片里面,美帝的代言人及其所谓“文化”,完全一丝不挂地裸露在读者面前。你不但知道美国有五十万“作家”,不但看见了袋中书pocket book如何征服了广大的读者,而且看见了并且理解了美国资产阶级文化的各种倾向。比如说,广告的倾向(娜娜式胸衣,罗密欧吊袜带,朱丽叶护肩)混和了人性的堕落(杀人Murde!妻子杀丈夫)——又混和了反苏反民主的意图(纳粹间谍的反苏“著作”成为畅销书)。
    惊奇的事情一幕跟着一幕的展开在你面前。为着适应“大量生产”起见,美帝的“学者”们竟发明了“文学生产合理化”的做法(见本书第七章)。
    本书的最后一章指出了美国进步作家是“不会出卖他们的脑袋的”;他们的事业和人民解放斗争事业联结在一起。
    这部小册于是从一九四八年五月号的《苏维埃文学》译出的,其中有若干章曾在“世界知识”上连载过,现在把连载时所节译的,都一一查对原文补上;至于原文所举许多人名书名,因为译者即将离港,来不及加注了。

                          译  者  志
                      一九四九年四月在香港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金元文化山梦游记》是苏联作家四十年代的作品,它以荒诞笔法揭露资产主义强国美国的文化现象。作者敏锐,传察入微,虽荒诞指点要津却不失准确,在佛去历史尘的今天,仍可给人许多启迪。

显示全部目 录

重印题记[附旧译序]

一 我到了金元文化山
二 精神食粮工业
三 必须彻底争取读者
四 我们在街上测验民意
五 头等文学
六 在老板的办公室里
七 文学生产合理化
八 白电话的袭来
九 我碰到了PHP
十 “谁干的?”
十一 广告
十二 到达“明星”的道路
十三 “剪挂”级
十四 二十一世纪的文学
十五 与鬼魂最后一次的争论
十六 他们不会出卖脑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