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

分享到:

定价:¥22.00

  • 出版时间:2002年06月
  • 页数:429页
  • ISBN:7-100-03470-1
  • 主题词:西方东方伍廷芳中国近代社会演进
  • 人气:180

显示全部序言

  “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文章要有气势,一上来就要不同凡响。”

  “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

  这是我做学问的箴言,也是我给每一届博士生所上第一课的内容。以上三句话实际上包含着三重意思。其一是学术研究上的创新意识;其二是学术研究中的宏观把握;其三是学术研究中的微观分析。同时,这也是我评判每一篇博士论文能否通过、优劣与否的一把尺度。

  五年前,我的弟子张礼恒在选择“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时,我就告诉他,该课题的研究是极有意义的。伍廷芳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他是一个生在非常之世,走着非常之路,有着非常之功的人。他同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人物存在着既是又不是的相似相近之处。剖析伍廷芳的思想与行动,既可展现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又可透视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奇变”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诸种择取心态,从而实现对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化运动中的角色、功能定位。同时我还告诉他,该课题的研究难度极大。伍廷芳的经历太复杂。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所有的内政外交活动几乎都有他异常活跃的身影,研究他等于在研究整部中国近代史。如何能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透过其复杂的经历,准确地把握他,恰如其分地评价他,难度可想而知。值得欣慰的是,张礼恒博士以其山东人特有的那种吃苦耐劳的韧劲,硬是啃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当初我在审阅这篇论文时,就认为基本上达到了我对博士论文的要求。后来各位通讯评委和答辩委员也给了与我相同的评价:“这是一篇富有创新意义和填补史学空白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在,张礼恒博士的论著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我作为他的博士导师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在此谨就这部书稿谈三点看法。

  首先,本书视野开阔,蹊径独辟。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诸民族彼此孤立,相互隔绝的历史,全球开始呈现出一体化的端倪。世界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1840年的鸦片战争,表明中国社会已经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的循环圈内。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成为近代历史双向互动的发展流向。以往中外史学界在论及此种趋向时,多从单一的方向即从东方到西方的角度探寻中国被动地学习西方的历程。其实这种思维视角存有极大的缺憾。它并不能涵盖中国近代社会的全部历史。中国走向世界固然是从被动中开始的,但也更应该看到,中国走向世界是在自觉中进行的。礼恒在该书中,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理论预设,以从西方到东方为整体框架,以东西文明的碰撞、融汇为背景,以伍廷芳这个有着特殊经历的文化边缘人为主线,运用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传播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知识,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近80年的中国近代史,充分展现了伍廷芳在近代中国从事的外交活动、法制建设、铁路建设、文明构想等内容,揭示了他与时俱进的性格特征:以离异传统文化始,以高扬传统文化止,但其离异与高扬既非严复式的,又非孙中山式的,更非辜鸿铭式的,而是以西洋文明作为参照系,以合乎人类社会演进的趋势为旨归,撷采东西方文明的精华,融合铸造一种更具生命力的新文明。表现在政治理念上即是主张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在多边力的选择中,创建一个崇尚司法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正是由于这种鞭辟入里的分析,作者正确地提出,伍廷芳虽有几十年的洋务生涯,但不能称其为洋务派;虽在经历上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其中西文明观却与辜鸿铭迥然不同;虽也向往、孜求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但在实践手段上却同孙中山革命党人存有歧异。总之,这种宏大理论建构下的个案研究,是“由博而约”的写真,为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次,本书创新而不越规范。本书既恪守史学论著的写作程式,又流溢着浓浓的创新意识。如作者在对伍廷芳与容闳进行比较研究时指出,前者的悲剧色彩远远重于后者,原因就在于生活的时代不同,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格上的歧异。这是很有见地的新观点。又如作者详细梳理了伍廷芳中西文明观的形成、内涵,并在该问题上同辜鸿铭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科学性多于情绪性、开放性多于封闭性、兼容性多于排拒性是其中西文明观的基本特色。这些观点在史学界还是首次提出。在探讨伍廷芳在清末新政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实践时,作者的论述抓住要害,分析深刻而有创造性。在“宋案”、“姚案”处理中的抗争与受挫,作者认为标志着伍廷芳这个典型的法律至上论者在近代中国的最终失败。文章立论公允,极具说服力。

  再者,本书史料丰富,考订细致。尽管不能穷尽资料,但能否做到尽可能多地占有第一手资料,这是衡量一本史学论著优劣与否的重要指标。张礼恒博土是一个勤奋、踏实的人。该书尽管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写就,但实际上是其十余年来史学研究的结晶。作者为研究该课题作了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找寻史料的足迹蜿蜒于北京、天津、南京、济南、上海等城市。由于有翔实的史料作基础,作者才能够对有关史料进行细致的分析、考订,并由此得出了若干新观点,推翻了一些长存于史学界的臆测性结论。如关于伍廷芳的出生日期问题、伍廷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留英同学问题等,作者都得出了与前人不同且令人信服的结论,体现了一位年轻学人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于立志终生为学的人而言,一个课题的完成宛如取得了一场战争中一次战役的胜利,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堡垒需要去攻克。我期望着在不久的将来读到张礼恒博士的新作。是为序。

                               夏东元

                        2001年12月序于沪上临渊斋

显示全部后记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原本就是艰难的,更不要说后人与前人之间了。当我确定以伍廷芳为研究对象,并着手研究时,这种感觉与日俱增。历史掀起的漫漫风沙,早已将古人的脚印掩埋,以讹传讹的史料记载,更给古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显得扑朔迷离,真伪难辨。此时此刻,任何天才的历史学家都会陷入失去谈话对象的孤苦之中。后人与前人之间真的无法对话,真的难以沟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可重复性固然是历史的一大特性,连续性则更是人类历史不绝如缕的命脉所在。当我们依循着马克思主义的理性之光,穿过漆黑的时空隧道,就能逐渐走近前人,实现同前人的对话。

  对伍廷芳进行研究是困难的。首先是其经历复杂。伍廷芳“一生而历二世”(福泽谕吉语),横跨清朝、民国两个时代,几乎参与了19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所有的内政外交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改革、辛亥革命、南北洋军阀统治、护国、护法运动,均有其异常活跃的身影。如何透过其复杂的经历,准确地把握他,恰如其分地评价他,自然是困难重重。其次,研究者将面对整体近代史研究的高起点与伍廷芳研究的低起点之间的矛盾。建国以来,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是卓有成就的,无论在通史、专史方面都涌现出一大批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专著、论文更是数不胜数。如何在这样一个高起点上推进近代史的研究,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正如大师级科学家牛顿只能诞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而不能出现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是一个道理。有趣的是,在我感受近代史整体研究高起点痛苦的同时,又领略到学术研究低起点的苦楚。历史学研究如同其他学科的研究是一致的。前人的研究,搭成了后人研究的阶梯,后人正是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去逐渐接近认识真理,摘取史学研究王冠上的明珠的。然而,当我展开对伍廷芳的研究时,却失去了前人的恩泽。迄今为止,海内外史学界对伍廷芳的研究存在着严重不足,在大陆只是近年才有数篇有关伍廷芳阶段性研究的论文发表。张云樵《伍廷芳与晚清政治改革》和林达•欣(音)《转变中的中国:伍廷芳(1842—1922)的作用》(博土论文,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1970年)代表了目前史学界对伍廷芳研究的最高水准,且前者存有史料有余、理论分析不足的缺憾,至于后者则未能出版面世。面对此种学术基点,欲图建构学术研究的高楼大厦,任何杰出的设计大师都会煞费苦心的,对学术研究的新兵而言就更是如此。由于研究对象涉及到宗教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法学和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有关知识,这对于理论素养并不深厚的我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势成骑虎,只有勉力向前。

  研究伍廷芳又是极有意义的。这就是我明知难度大却又锲而不舍的缘由。伍廷芳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他在80年(1842—1922年)间,走过了一条从西方到东方的道路。他以逸出传统文化始,以高扬传统文化止,但其逸出与高扬既非严复式的,更非辜鸿铭式的,又非孙中山式的,而是以西洋文明作为参照系,以合乎人类社会演进的趋势为旨归,撷采东西文明的精华,融合铸造一种更具生命力的新文明。表现在政治理念上即是主张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创建一个崇尚司法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就是他虽有几十年的洋务生涯,但不能称其为洋务派,虽在经历上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其中西文明观却与辜鸿铭迥然不同,虽也向往、孜求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但在实践手段上却同孙中山革命党人存有歧异的根源所在。剖析伍廷芳的思想与行动,既可展现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历程的艰难与曲折,又可透视面临社会整体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诸种择取心态,从而实现对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化运动中的角色、功能定位。

  逝者如斯。七年前,学生历尽千辛承蒙导师夏东元先生不弃,收入门下。七个炎暑酷冬过去了,先生的高堂宏论,如黄钟大吕,绕梁三日。先生论学,倡导大家风范,“创新”二字,须臾不忘,“视野要开阔,规模要大”,“文章要有气势,一上来就要不同凡响”。在微观研究上又强调学有专攻,“要有自己的一块阵地”,“由博而约”,“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以学生之鲁钝,虽不能行之于万一,然“临渊斋”的谆谆教诲,将使我受益终身,没齿难忘。在本文的选题、史料准备、理论框架和通篇结构安排等方面,先生都给予了热忱启迪与精心指导,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刘学照教授、忻平教授在我求学期间也曾给予了诸多帮助。复旦大学的叶世昌教授、南京大学的蔡少卿教授、茅家琦教授、苏州大学的段本洛教授、上海大学的林炯如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郭绪印教授曾就本论文的修改提出了诸多中肯意见。

  胡卫清、石霓、张连国、林广、李建彬、孙邦华、李坚、黄爱梅、黄小燕、刘振前等学友从各方面给我以帮助。原工作单位的赵润生书记、夏曰云、姚广振、张贵桥、岳玉玺、李泉、窦凤莲、武发禄、王云等老师,在我读书期间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在该书的修订、出版过程中,程玉海院长、曹胜强处长、陈萍处长给予了大力扶持,图书馆的许磊小姐花费了大量时间,帮助订正书目。尤其是该书的责任编辑朱绛先生,为该书的出版提出了诸多具体而精当的意见,体现了一位编辑的严谨性和强烈的责任感。

  最后特别要感谢的是妻子王希莲。在我三年读书期间,她只身一人凭着微薄的工资,照顾着年老体弱的母亲,抚养着年幼的儿子,并利用工作之余打印出了论文的初稿,使我顺利完成学业。在该书的修订过程中,又是她伴我度过了一个个无眠之夜,终于有了该书的问世。

  对于所有爱我、关心我的人,谨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张礼恒

                     2002年元月于书房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STRONG>张礼恒</STRONG>  山东聊城大学历史系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1963年6月生于山东省安丘市。1985年获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199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土学位。著有《丁惟汾评传》(合著)、《山东近代爱国人物》(合著),参编、主编教材5部。近年来在《近代史研究》、《民国档案》、《东方文化》、《华东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前正在进行“清代驻外公使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课题的研究。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曾历经满清和民国的伍廷芳是一位改革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对中西文明所先后采取的不同态度影响了他的一生。本书将伍廷芳的人生、思想经历放到中国乃至世界近代社会文明,发展演进的背景下进行考察,放到当时的文化边缘,人群体中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了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新式知识分子在文明冲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复杂心态和艰难抉择,并从中透视出中国近代化进程与众不同的特点。

显示全部目 录

序  夏东元

导论:中国近代文化边缘人群体透视

第一章 一个新人的诞生

  一、变化世界中的历史与个人

  二、西学东渐中诞生的新式知识分子

  三、创办报纸:近代舆论意识的觉醒

  四、留英习研法律:近代政治意识的自觉

  五、离港北上:再造文明之梦

第二章 边缘人的跋涉

  一、出任幕僚,赞襄洋务

    (一)进入李鸿章幕府

    (二)洋务运动中的法律顾问

  二、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行政先驱

    (一)中国铁路的艰难起步

    (二)中国近代铁路的总管家

  三、由政治边缘向权力中心过渡

    (一)斐然的成绩成为过渡资本

    (二)废除科举等改革为新式知识分子提供过渡契机

第三章 伍廷芳的中西文明观

  一、伍廷芳中西文明观的形成

  二、伍廷芳中西文明观的“文明”内涵及评判标准

    (一)儒学与基督教比较论

    (二)中西政治比较论

    (三)中西文化、教育比较论

  三、“同途异辙”——伍廷芳、辜鸿铭中西文明观之比较

第四章 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催生者——清末新政时期伍廷芳的法律思想与实践

  一、出任修订法律大臣

    (一)“清末新政”的出台

    (二)“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拉开修律序幕

  二、伍廷芳清末法律思想与实践

    (一)删改旧律

    (二)增设新律

    (三)创立法律学堂,加强法制教育

  三、“创榛辟莽,前驱先路”——伍廷芳与中国法律近代化之关系

第五章 高扬以法治国的旗帜——中华民国初期伍廷芳的法律思想与实践

  一、司法改良“是为缔造民国一大机纽”

    (一)欲收回治外法权,必先自改良司法始

    (二)司法改良“关系商民安居与国家富强”

  二、以司法独立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伍廷芳民国初法律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 求索真文明

  一、伍廷芳与革命党人关系:合作—疏远

    (一)双方合作的基础

    (二)参与主持南北和谈

    (三)由合作到疏远

  二、伍廷芳与革命党人关系:疏远—皈依

    (一)徘徊于南北军阀之间

    (二)投奔、皈依孙中山及革命党人

  三、盖棺论定

余论:“V”字形道路的启示

附录1:伍廷芳生平大事记

附录2:同治年间封建官员对铺设铁路意见表

附录3:光绪年间(1890年前)封建官员对铺设铁路意见表

附录4:1887年(光绪十三年)5月—1888年(光绪十四年)4月开平铁路公司收支情况表

附录5:1887年(光绪十三年)5月—1888年(光绪十四年)4月开平铁路公司客货运收入百分比表

附录6:伍廷芳仕清履历表

附录7:1875—1900年清朝驻外使节

附录8:1901—1911年清朝驻外使节

附录9:中外条约有关领事裁判权条款

附录10:辛亥革命期间各独立省区表

附录11:辛亥革命期间主要人物、机构、团体“拥袁”一览表

附录12:征引、参考书目举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