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东亚近代史理论的再探讨

分享到:

定价:¥18.00

  • 出版时间:2002年08月
  • 页数:197页
  • ISBN:7-100-03478-7
  • 主题词:东亚近代史理论探讨
  • 人气:96

显示全部序言

  在处于急剧变化的现代世界中,东亚在经济发展方面特别突出,引起了世界的注目。另一方面,东亚经济的发展是最近时期的事,还存在许多问题,国际政治秩序尚未形成,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从这一点出发,强调东亚在经济上、政治上的不成熟性的见解也很强。对于东亚经济的评价相差很大。到1997年7月东亚通货、金融危机出现时,其缺陷典型地表现出来了。1993年,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东亚的奇迹——经济增长和政府的任务》(《The East Asia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东洋经济新报社,1994)的调查报告,赞赏了东亚经济的发展。不过,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通货、金融危机波及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发展为“东亚经济危机”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转而认为东亚经济的缺陷是引起危机的原因,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并予以过分限制性的条件。但是,这种政策不符合东亚的实际情况,反而招致使危机深刻化的结果。

  关于东亚经济的评价经常极大地动摇着对东亚经济的研究。对东亚经济的研究依然停留在肤浅的水平,被随意使用于现实的急剧变化。其原因是什么呢?

  现在,在世界上,资本主义的广阔经济圈是以欧洲共同体为中心的欧洲,北美(NAFTA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其中,东亚的资本主义与西欧、北美相比,时期较新,变化也很激烈。其研究水平与西欧经济及北美经济相比处于低水平也可说是不得已的。另一个条件是经济学,或广义地说社会科学具有偏向于欧洲的特点。因为社会科学、经济学是在欧洲形成,在欧美发展起来的。因此,不论怎样都有以欧洲为中心的偏向和缺陷,存在着无意识地以欧美为标准来思考其他领域的倾向。

  日本的社会科学和经济学形成以来已经超过100多年,但至今仍有着很强的输入的学术的性质。例如有不断关注于欧美的研究动向,并追随其后的倾向。因此,日本的研究动向受欧美研究动向的制约,研究的主题、倾向及内容在日本继续发展下去的情况较弱。日本的研究人员,尤其是研究欧美的日本研究人员有对于日本人的研究不加评价的倾向。

  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以河野健二、饭沼二郎为首的研究小组的集体研究的成果,1967年以《世界资本主义的形成》为题,1970年以《世界资本主义的结构》为题(均由岩波书店出版)公开发表。这是把产业革命以后的世界资本主义包括周边部分把握为三层结构的优秀研究著作,但在日本并未被看做研究对象,集体研究也中止了。同样在1967年,A.G.弗朗克的《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发表,1969年的《Latin America Underdevelopment or Revolution》发表,根据上述两书的主要论文编辑的日译本题为《世界资本主义与低发展》(大崎正治等译)于1976年正式出版,于是新从属理论在日本十分流行。I.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的三层结构理论,其原文《The Modern World-System》出版于1974年,日译本《现代世界体系》Ⅰ、Ⅱ(川北稔译)于1981年出版。以后,世界体系论十分流行。日本的世界资本主义理论采取了引入欧美理论的形式(其具体经过,由集体研究者之一的角山荣在《中央公论》2000年3月号上的《从经济史到生活史》一文下篇作了介绍)。一般认为新从属理论和世界体系论缺乏关于东亚的知识,也不了解对东亚的研究,要运用它来理解东亚现代经济,是导致推迟对东亚资本主义理论化的巨大原因。向外国的研究成果学习是必要的,但应当采取独立自主的态度。

  经济作为整体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其一个经济的侧面,所以与社会的其他侧面有联系。东亚地区的广阔经济圈,由于与其他欧洲、北美广阔经济圈相比,社会状况相当不同,资本主义类型不同,在欧美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理论不能充分说明东亚经济的方面很多。用其理论勉强说明东亚资本主义时,许多场合与现实出入很大。当然,社会科学、经济学有欧美式的偏向,但在世界上也有普遍适用性,所以若不充分遵从其理论和方法,就不能把握东亚资本主义的状况。现在只有吸收近代社会科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调查、分析东亚的现实,继续努力把东亚资本主义结构加以理论化。

  还有一点。东亚经济在急速发展,变化又激烈。研究工作要付出很大努力来追赶其变化。因此,要加强对现实变化的研究,有时会出现研究的变化大于现实变动以上的倾向。为避免超出现实变动的一个做法是以长期的视野来捕捉现实的变化。但是,对东亚经济的历史研究非常不够。既忙于对东亚经济现状的探讨,有时又顾不上对历史的研究,在历史学的现状方面也存在问题。历史学是按国别进行研究的,把东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的研究较少。研究人员对自己专门研究国家以外的国家不大关心,一般也缺乏知识。由于历史研究人员对现状不大关心,所以现状的研究和历史研究的联系有时较弱。

  在日本,说到东亚大多不包括日本。不仅是学术界,在新闻媒体和一般人的意识里,一说到东亚大多是指日本以外的东亚。日本人具有这种意识有种种原因。日本在经济上是发达国家。其他的东亚各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一步步发生变化),日本人的趋向欧美(脱亚意识),把近代东亚的历史按日本帝国主义和半殖民地(中国)、殖民地(朝鲜、中国台湾等)、占领地(东南亚)的对立这种框架来理解的思想方式是强有力的,在学术领域被分为日本和它以外的东亚,相互之间不大进行研究交流,历史教育方面也被分为日本史和世界史,而世界史事实上是不包括日本的外国史,而外国史是以西欧为中心,东亚的叙述很少,除中国以外,只是片段的叙述等等(关于日本教科书里的这种缺点,请参看中村哲编著《历史是如何教授的?——来自教科书的国际比较》日本广播协会图书,1992年,中村哲“加深国际相互理解的历史教育的必要性”载《唯物论与现代》24号,2000年1月)。

  但是,日本的历史是在东亚地区中形成的,从其他东亚方面来看,把日本排除在外,要理解它的历史是困难的。特别是有关近现代更是如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日本排除在外来思考东亚,或对东亚来说把日本理解为外在的,这种思想方法会削弱和歪曲日本人对东亚的理解。

  还有,所谓东亚历来大多是指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中国台湾等地区,不过,我认为应把东亚看作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地区名称,而把过去说的东亚地区称做东北亚。最近,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在加强,己形成一个经济圈,一般认为今后这种倾向会越来越强,而且根据最近研究的进展,已阐明历史上的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关系,比过去所认识的更强。


  本书是我从1992年到2000年之间发表的有关东亚的论文汇编。也是《近代世界史理论的再探讨——来自东亚的视点》(青木书店,1991年,中译本书名改为《近代东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已由商务印书馆于1994年翻译出版)一书的续编。1990年代在世界、在东亚、在日本都是激烈变动的时期。本书收录的内容有一部分虽已陈旧,但也没有改写。只是在统计数字上把执笔时的数字按接近其后时期的数字在括弧内表示出来。

  最后我要对帮助出版本书的樱井先生表示感谢。樱井先生脱离了多年来从事出版工作的青木书店,创办了自己的出版社。为祝贺他自立门户,对于由樱井书店出版本书我感到高兴。祝盼樱井先生今后更加活跃。


                             中村 哲

                           2000年9月19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中村哲(Nakamura Satoru)


1931年 生于日本爱知县冈崎市

1955年 京都大学文学部日本史专业毕业

1959年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助教

1966年 龙谷大学经营学部副教授

1969年 京都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

1970年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6——1993年 京都大学经济学部教授

        (经济史、日本经济史、亚洲经济史)

1994——2001年 福井县立大学大学院经济、经营学科教授

现在 鹿儿岛国际大学教授、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主要著作:


《明治维新的基础结构》未来社,1968年

《奴隶制与农奴制的理论》东京大学出版会,1977年

 (中译本 中国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世界资本主义和明治维新》青木书店,1978年

《近代世界史理论的再探讨——从东亚的视点出发》青木书店,1991年

 (中译本《近代东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商务印书馆,1994年)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者中村哲是日本著名经济史学家,著述等。本书是他近年研究东亚政治、经济、社会史的结晶。作者认为自亚洲四小龙兴起及中国等东亚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不敷使用,必须根据事实的变化重新构筑新的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此抛砖引玉。本书纵论东亚百年历史,以批判的视角看待欧美中心的经济理论,论据翔实,笔锋犀利,观点新颖,不失为一部东亚近代史的力作。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东亚资本主义史的探讨——根据最近的研究

  前言——分析的视角

  第一节 东亚近世、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新潮流

  第二节 小农社会论

  第三节 东亚经济圈论

  结语——东亚资本主义形成的诸阶段、诸特征

第二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东亚和日本资本主义

  前言

  第一节 朝鲜——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开发专制型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化

  第三节 东南亚——从殖民地经济到东亚太平洋经济圈的开端

  结语——几个论点

第三章 日本资本主义化和中小工业——日本资本主义形成的一个特质

  前言

  第一节 日本工业生产中中小工业的比重——国际比较

  第二节 中小工业发展的诸条件

  第三节 中小工业存在形态的特征

第四章 东亚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

  前言

  第一节 东亚资本主义研究的视角

  第二节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外围看

  第三节 东亚资本主义形成的内在条件

第五章 从20世纪资本主义到21世纪资本主义

  前言

  第一节 现代的历史地位——从20世纪资本主义到21世纪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第二节 真正的资本主义的世界化倾向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成熟在人类史上的意义

  第四节 东亚中的日本资本主义

  第五节 21世纪的可能性

  初次发表出处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