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学术(第十二辑) 中国学术

分享到:

定价:¥26.00

  • 出版时间:2002年12月
  • 页数:317页
  • ISBN:7-100-03678-X
  • 主题词:中国学术第十二
  • 人气:130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中国学术》期刊出版说明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

显示全部前言

       卷 首 语

    自然数列最是枯燥,往往会把历数不尽的兴奋、沮丧和操劳,都埋进那单调的叠加之中。然而“第十二期”这几个字,仍不免使人心头一振——居然都整整三年了!简直要对这个杂志习以为常了!眼下人人都在痛感缺乏传统,而真正值得护持保守的传统,不正是以点滴流走的生命为代价才积攒起来的么?
    论文一栏始自西域研究。饶宗颐基于波斯与印度在宗教及语文上的渊源,以“不死药”为线索,考察塞种散居中国西北边裔“西王母居地”的历史,并认为古代齐地墓葬侈用马阵,亦同于高加索之地塞种葬俗,显出海路交流的一面;足见自大流士以来,中西文化接触十分古远。王尧对长期封存在敦煌石室里的古藏文写卷进行了梳理。他先介绍“吐蕃及诸族藏文文献”,包括吐蕃历史、法律、职官制度》民族关系文献,以及占卜、礼俗、医药文献,其中有些记载可以解决史学界长期困惑的疑点;再介绍“藏译本的存在,以及《史记》故事的编译,佐证了汉藏文化交流的悠久。荣新江对比中古时期来华的粟特商人的情况,指出同时期经陆路来华的波斯人,多为肩负外交和政治使命者,而该国商人则主要经海路来华。作者希望以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往史,来说明由于当时世界主影响,使得唐以后的中国再也不是唐以前的中国了。
    接着研讨新理论的进展。路德•马丁使我们了解到近二十年英美文化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向之一:自韦伯以降,文化差异和社会转换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分析的核心课题,而他所发端的文化主义,多以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来解释全球范围的不平衡发展;不过,那些被用来解释现象的文化价值,其本身却又是需要解释的现象。这种困境可以解释何以不少社会科学家对认知和文化间的关系兴趣日浓,他们期望通过对某一文化所依赖的特定认知类型的分析,来说明该文化何以据有其特定的趋向,并进而对文化如何影响和制约社会结构提供结构性的和可验证的解释。黄瑞祺使我们了解到晚期福柯有关主体/自我的新探索:他是要把自我或生活当成艺术来创作,所以不是要发现自我,而是要发明和创造自我;缘此他反对寻常所谓“自我同一”的讲法,认为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应属分化、创造和革新的关系。从而,他自我创新的修养实践便具有审美价值,其伦理学也属于体验极限和强调越界的个人伦理学。
    最后思入建国初年的历程。郭于华和孙立平指出,诉苦曾是中国革命中重塑普通民众国家观念的一种重要机制。其作用在于,运用诉苦运动中形成和创造出来的种种“技术”将农民日常生活中的苦难提取出来,并通过阶级这个中介性的分类范畴与更宏大的“国家”“社会”的话语建立联系。在此过程中,既通过把苦难的来源归结于旧国家制度而建立了消极的国家形象,也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了积极的国家形象。阶段的建构和持续的阶级斗争实践是以一种作为“部分真实”的阶级性社会分化为基础的,这意味着阶级斗争意识形成的确立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普通民众的国家观念的形成,既非完全脱离农民的日常生活,又为国家统治权力和精英的建构留下了空间。张炼红指出,从延安文艺到文革时期的地方戏曲改造史,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全面推行的戏曲改革运动则是其最关键的一段。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社会政治文化现象,这场意在“改人、改戏、改制”的戏改运动具有深广的历史文化背景:晚清“戏曲改良运动”以降的中国近现代戏曲改革进程;中共主导的从以“秧歌运动”为代表的“延安文艺”到由“样板戏”所标志的文革期间的文艺改造运动;以及这种改造的社会文化背景,即中国主流社会在“现代转型”中对于民间生活(如“游民文化”)所包含的异质成分的消解过程。
    《中国学术》讲坛同样创办三年了,这种我们有条件把通讯一栏扩充为讲坛/通讯。姚大力刊登于本辑的文章,就是他最近向公众发表的讲演。作者挑战性地提出:汉地社会何以在历史上多次接受来自北方诸民族的征服与长时期统治?目前人们对此问题的通行解释,便是汉民族的“文化至上主义”立场。但如果承认在近代的民族国家观念流行之前,异族的征服与统治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曾长期、合法地存在过,则问题应当变成: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是否可能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环境本身中蜕现出来?如果不可能,那又是为什么?基于上述问题背景,此文概述了前近代中国文化中的国家认同及其变迁。马开伦的另一个讲演,可被视为对于第五辑上有关《大分流》的书评的回应:围绕这本书的译介、批评和反驳,几乎成了坊间近来的一大热点。不过,它更可被视为对于一种精巧历史方法论的尝试,因为作者把玻璃的发明这样一个小小偶发机遇,逐渐推演成卷起了巨大历史风暴的“蝴蝶效应”,从而既不回避欧亚近代历史中现实存在的种种差距,又避免把这种差距归结为任何形成的历史目的论。
    评论栏虽然排在最后,但决非最不重要。包茂红从城市环境史、环境种族主义史、生态女性主义史、环境技术史等诸方面,对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新成果进行了归纳,并尝试对其新趋势进行了反思。鉴于当代中国的严重环境危机,这方面的研究必定得到我们的提倡和优选。
    最后,请允许我把刚刚编定的期刊敬献给猝然长逝的父亲刘维,——正是在家父当年影响和激发下,我才逐渐进入、沉迷和漫游在想象的自由空间,并终于要尽自己所能地开拓和维护这样的空间。

                                  刘东
                          2002年末于海德堡大学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辑含中国学术十二辑论文七篇、通讯二篇、评论一篇、书评十三篇。其中饶宗颐《塞种与Soma》一文引用新出土秦简之纪录和追溯波斯文献对中外所谓“不死药”的来源予以探索。王尧的《西望阳关有故人》是对敦煌藏文写卷的评述。另二篇郭于华、孙立平的《诉苦》及张炼红的《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观念和国家体制形成中的个案。

显示全部目 录

卷首语

论文

饶宗颐 塞种与Soma——不死药的来源探索
王尧 西望阳关有故人——敦煌藏文写卷述要
荣新江 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
路德•马丁 认识、社会与宗教:文化研究新方法
黄瑞祺 自我修养与自我创新:晚年福柯的主体/自我观
郭于华、孙立平 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
张炼红 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

讲坛/通讯

姚大力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马开伦 对《大分流》的思考:关于世界的可靠知识

评论
包茂红 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新进展
书评

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陆林)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缪文远)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汪圣铎)
方健:《范仲淹评传》(张其凡)
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戴沙迪)
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林晖)
米歇尔•谢昂:《电影中的人声》(古柏)
苏源熙:《话语的长城:文化中国历险记》(王晓路)
霍华德•希伯特:《菊与鱼:自幕府时代以来日本人之幽默》(张键)
田晓菲:《秋水堂论金瓶梅》(陈丹丹)
卡培法勒:《人民的传说,国家的神话》(赵旭东)
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与全球化》(高宇翾)
塞巴斯提安•希雷特:《巴伐里亚历史图表》(刘新利)

《中国学术》2002年总目
各期列表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中国学术》辑刊已收入cssci期刊方阵索引,入选文章经过匿名评审,内容涵盖哲学、社会学、中国文学、史学、政治学、艺术理论等学科。另有相关学科最新著作的书评、知名学者讲演稿等。这些文章全面反映了近期社会科学最前沿的学术思潮,并对优秀学术成果的出版予以最及时的评论,具有前瞻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供稿人来自世界各地,主要为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是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