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研究

分享到:

定价:¥89.00

  •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 页数:924页
  • ISBN:7-100-03769-7
  • 主题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研究
  • 人气:149

显示全部前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战略性作用。国际经济界、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是突出。据国家工商部门2000年统计,截至1999年我国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5%以上,其所创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和利税的60%和40%多。目前我国大约有1.1亿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占整个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73%以上。因此,研究探索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的规律性,促进其健康成长,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顺利与世界经济接轨问题,已成为我国在新世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本书正是为适应这一时代的呼唤而撰写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革命的深入,国外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动手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研究。美国政府将中小企业发展称为“美国经济的脊梁”,日本经济学家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德国则把中小企业的发展看作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欧盟从1994年开始实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研究与开发工作的《第四个科技发展研究框架计划》,预算为123亿欧洲货币单位,1997年又提出了发展中小企业新战略的政策报告。法国总统希拉克1999年3月11日强调说:“现在重要的是应该看到,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上,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的柱石,这是我们在美国看到的情况,我们也开始在这里看到了这种情况。”希拉克进一步呼吁:“我们必须对涉及中小企业的各种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它们那些不必要的负担,促进它们的发展”。韩国总统在发表新年演说中强调韩国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中小企业,把发展中小企业,克服“景气两极化”作为度过金融危机的重要一环。印度尼西亚政府则计划在国内建立8000个信息站,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以美国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为首的革新者,更是提出了世界经济规模越大,则中小企业经济实体越有力量的理论。然而,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各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都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突出的是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不足,生产消耗高,融资渠道不畅,亏损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为世界经济增添了许多困难,甚至延缓了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都把它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重视。这种超越国界的认识,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重视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搞活大企业,放开小企业”的改革思路。在近几年的人大会上,上海、山东、湖北、黑龙江等地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大声呼吁要重视和扶持中小企业,让中小企业登上“大舞台”。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改制的研究与试点,这几年各种类型中小企业改制的研究报告不少,但缺乏横向的全面系统的综合比较研究;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只是最近两年才开展起来,但大量研究报告都停留在强调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和作用上,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报告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课题组撰写的研究报告:“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载《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8年第50期)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对策建议”(载《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8年第37期);国务院研究室中小企业改革调研组撰写的《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载《研究参考》1997年第28期);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分别在《中国国情国力》1998年第7期和《改革》1998年第5期发表的论文《发展小企业,解决再就业》和《经济形势与中小企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撰写的报告《国有小企业改革思路》(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年第6期)。这些研究报告都清楚地阐明了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意义以及某一类型中小企业的改制思路。但是,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却没有在理论上、发展思路上与实施对策上给予研究解决。本书研究探索的内容,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置的。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为我国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对策;更可为我国各类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战略决策与实施措施,提供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有关中小企业的图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教材。主要介绍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运作技能;第二类是介绍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书籍,这类书以介绍国外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与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多;第三类是企业管理方法的一种翻版,这类书的特点是前部分介绍发展中小企业的意义、作用及中小企业面临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资金困难的困境,然后就把通用的企业管理与方法,加上中小企业的定语,冠名为“中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小企业的用人之道”等等。本书不同于上述三类的写作特点。本书的写作内容与特点是融理论性、实用性、探索性于一体,既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又考虑中国各种类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既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又注重规范研究;既采用分类研究,又注重系统理论探索;既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更面向21世纪。

  本书的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难点和热点问题。全书共计11篇44章。第一篇(1~3章)是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理论的研究。着重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与评价、中小企业的存在理论与功能比较、中小企业的生命模型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二篇(4~5章)是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实证剖析研究。先是对北京、辽宁、江苏、浙江、湖北、广东、云南等七省市14 000多个中小企业发展与面临问题的调查进行总体分析,然后着重从中小企业竞争力、财务融资、信息需求与服务、以及资金、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市场、出口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实证剖析,为进一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第三篇(6~8章)是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制度创新问题的研究。对我国中小企业改制的历史轨迹、山东模式、苏州模式与温州模式,以及完善中小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展开探讨。第四篇(9~12章)是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产业选择与行业定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区域定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关联模式与群落模式等内容展开了研究。第五篇(13~16章)是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模型与战略选择、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体系、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战略、以及中小企业的育成战略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第六篇(17~20章)是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问题的研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内容展开了研究。第七篇(21~25章)是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机制问题的研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以及政策支持体系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第八篇(26~29章)是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机制问题的研究。着重对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特色与战略、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风险投资、以及环境分析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第九篇(30~33章)是关于WTO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的研究。对加入WTO与我国中小企业应对策略、WTO与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机制创新、WTO与我国中小企业绿色战略、WTO与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优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第十篇(34~38章)是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问题的研究。对发展中小企业与治理我国失业问题、乡镇企业、城镇化与农民就业转型、城市传统中小企业分化与城市就业、发展城市社区型中小企业与就业、发展私营中小企业与就业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第十一篇(39~44章)是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着重对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作用机理与演变、中小企业的政府管理机制、中小企业的法律支持体系、金融支持体系、财税支持体系等,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研究。

  本书研究材料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①通过对全国经济年鉴、各行业经济年鉴、乡镇企业年鉴、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小企业年鉴等各种有关中小企业统计资料的搜集、归类、数据处理,从整体上掌握我国各种类型中小企业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吸纳就业、所有制结构、地域结构、经济效益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②通过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发展部对北京、江苏、浙江、辽宁、云南、广东、湖北等七省市14 000多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表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建立了七省市中小企业问卷调查ACCESS统计数据库;特别是亲自参与了对湖北、广东2 000多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考察,掌握了各种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共性与个性,包括财务与融资、产品产销、竞争能力、技术水平、研究开发能力、信息获取渠道、个人资源开发、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发展战略,以及政府支持服务系统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依次展开研究;③项目组负责人近几年分别出访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乌克兰、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机制做过深入调查,收集了大量资料,而且至今仍保持着联系;④项目组成员分别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以及全国各种类型网站上收集了大量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世界各国和地区有关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的资料。

  在此,我们课题组首先要衷心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陈晓田、黄海军副主任和冯芷艳处长,是他们在这三年内对本课题不断地指导、帮助和监督,给了课题组极大的压力和动力,促使我们全力以赴地完成本课题研究。第二,我们要衷心感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研究员,是她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作为重点项目立项开展研究的。而且,当我们课题组被批准立项后,她又对本课题的研究框架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并提供资金,把湖北、广东两省2 000个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的任务交给我们去做,使我们顺利闯过了实证分析这一难关;她还让我们课题组参与北京、江苏、辽宁、浙江、云南、广东、湖北等七省市14 000多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表数据库的建设,使我们在更大范围掌握了全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没有李善同部长对这项课题的热情关心与帮助,我们是很难完成实证分析这项艰巨任务的。第三,我们要衷心感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研究员,是他给我们下达了完成国外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成因与借鉴的专题研究任务,促进课题组完成了《中小企业界定与评价》这项基础性专题研究。该专题研究报告已成为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经贸委起草的与我国第一部《中小企业促进法》相配套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暂行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第四,我们要衷心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中期检查专家组的毛蕴诗、刘建一、陈荣秋、高闯、谭力文等专家、教授,是他们在充分肯定本项目完成进度与质量的同时,提出了课题进一步完善的方向。第五,我们还要衷心感谢国家财政部农财司丁学东司长、诸利民副司长、湖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程守义处长、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郭跃进副局长、湖北省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龙丛轩主任等领导和专家对本课题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此外,我们还要衷心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基金委员会与商务印书馆对本书出版的热情支持与帮助。

  本书是林汉川博士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批准号:7993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研究”(批准号:70124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批准号:02BJL026)和教育部“十五”“211工程”重点资助项目“新世纪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本书具体由林汉川教授主编,何杰、夏敏仁两同志任副主编,负责全书的设计、组织与统撰工作。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以姓氏笔画为序):王银成、田东山、冯德连、叶红雨、任有新、朱国汉、何杰、汪前元、汪涛、余惠芬、李礼、李龙勤、李万想、林汉川、周晖、易国庆、洪正华、夏敏仁、唐本佑、谢升峰、鲁焕生、管鸿喜、魏中奇等同志。的确,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进行系统的开创性研究,不仅是我国在新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加之我们的研究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林汉川,男,1949年生,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级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在10多个学术机构和学术刊物任职。主要从事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制度、中小企业发展机制与政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出版专著20多部。先后有8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系列图书之一,该本对我国庞大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讨和论述。全书11篇44章,约100余万字,系在国内外考察、调查和综合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基础上撰写而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指导我国今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壮大,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与途径,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显示全部目 录

前 言

        第一篇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中小企业的界定与评价

  第一节 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一般界定与评价

  第二节 美、日、欧盟、中国台湾中小企业最新界定标准比较及其成因分析

  第三节 中小企业的一种特殊界定及评价

  第四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及评价


第二章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功能比较

  第一节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评价

  第二节 中小企业特征与分类的比较

  第三节 中小企业功能的比较


第三章 中小企业的生命模型

  第一节 中小企业生命模型的推出

  第二节 中小企业生命模型的经济学逻辑

  第三节 中小企业生命模型的管理学逻辑


        第二篇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实证分析


第四章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剖析

  第一节 北京、辽宁、江苏、浙江等七省市的问卷调查与剖析

  第二节 中小企业竞争力现状与对策剖析——湖北、广东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报告之一

  第三节 中小企业财务融资现状与对策剖析——湖北、广东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报告之二

  第四节 中小企业信息需求服务现状与对策剖析——湖北、广东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报告之三


第五章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第一节 管理困境与对策

  第二节 技术困境与对策

  第三节 人力资源困境与对策

  第四节 市场困境与对策

  第五节 出口困境与对策


        第三篇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制度创新


第六章 我国中小企业改制进程的历史透视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制度演进的政策轨迹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改制的历史透视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改制的实践效果


第七章 中国中小企业改制模式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诸城模式剖析

  第二节 周村模式剖析

  第三节 苏南模式剖析

  第四节 温州模式剖析

  第五节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


第八章 中国中小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

  第一节 职工持股制

  第二节 年薪制

  第三节 股票期权制

        

        第四篇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


第九章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产业选择与行业定位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行业结构与行业集中度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选择与行业定位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行业定位的对策

  第四节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


第十章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区域定位

  第一节 中小企业区域结构调整的动因与原则

  第二节 中小企业区域定位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中小企业区域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小企业区域定位的对策建议


第十一章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关联模式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共生理论

  第二节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共生机制

  笫三节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生模式的优化

  第四节 中小企业的共生战略

  第五节 中小企业关联模式的实证分析


第十二章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群落模式

  第一节 中小企业群落的经典理论

  第二节 中小企业群落理论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硅谷企业群落的实证分析


        第五篇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十三章 中小企业发展模型与战略选择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模型

  第二节 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三节 中小企业发展的阶段战略选择


第十四章 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体系

  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战略

  第二节 中小企业的市场战略

  第三节 中小企业的产品战略

  第四节 中小企业的生产战略

  第五节 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战略


第十五章 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战略

  第一节 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第二节 影响中小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过程

  第四节 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方法

  第五节 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的扩张机制


第十六章 中小企业的育成战略

  第一节 企业家成长机制

  第二节 企业制度创新机制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第四节 企业知识管理创新机制


        第六篇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


第十七章 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

  第一节 管理创新的内容

  第二节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中小企业管理现状剖析

  第四节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环节


第十八章 中小企业的组织创新

  第一节 组织创新的由来

  第二节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趋势

  第三节 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的形式

  第四节 中小企业文化创新


第十九章 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

  第一节 产品整体概念的演变

  第二节 产品创新过程的分析

  第三节 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簇的选择


第二十章 中小企业的市场创新

  第一节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特点

  第二节 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

  第三节 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


        第七篇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机制


第二十一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判断

  第二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轮式”模型

  第三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客体系统

  第四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协调机制

  第五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思路


第二十二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

  第一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模型分析

  第二节 A—U技术创新过程的动态分析

  第三节 技术创新集群的分析

  第四节 技术创新的过程因素分析


第二十三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第一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内容与类型

  第二节 自主创新战略

  第三节 模仿创新战略

  第四节 合作创新战略

  第五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设计


第二十四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技术创新风险的根源与因素

  第二节 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价、决策与防范

  第三节 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第二十五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一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二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建立与完善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八篇 中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


第二十六章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与战略

  第一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 发展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第四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战略


第二十七章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制度创新

  第一节 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产权不清的症结

  第二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产权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第四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对策


第二十八章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与风险投资

  第一节 风险投资的功能及运作机制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风险投资的国别比较

  第四节 大力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思路


第二十九章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环境

  第二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环境

  第三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第四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五节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第九篇 WTO与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


第三十章 WTO与中小企业应对策略

  第一节 WTO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WTO有关具体协议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第三节 面对WTO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第三十一章 WTO与中小企业经营机制创新

  第一节 WTO与中小企业制度创新

  第二节 WTO与中小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 WTO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第四节 WTO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第五节 WTO与中小企业市场创新


第三十二章 WTO与中小企业绿色战略

  第一节 WTO中有关绿色协议

  第二节 WTO与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第三节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第四节 WTO与中小企业绿色战略


第三十三章 WTO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优化

  第一节 WTO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第二节 WTO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第三节 WTO与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第四节 WTO与中小企业政府支持体系


        第十篇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


第三十四章 我国失业问题与发展中小企业

  第一节 当前我国失业的类型和群体分布

  第二节 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与失业

  第三节 中小企业发展与增加就业

  第四节 治理我国失业问题的思路


第三十五章 乡镇企业、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转型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变迁

  第二节 乡镇企业对农村城镇化的贡献

  第三节 乡镇企业、农村城市化与农民就业转型

  第四节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就业转型的对策思考


第三十六章 城市传统中小企业分化与就业

  第一节 城市传统中小企业及其相应的就业体制

  第二节 城市传统中小企业分化与城市居民失业

  第三节 城市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的吸纳


第三十七章 发展社区中小企业与就业

  第一节 社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

  第二节 影响和制约社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社区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第三十八章 发展私营中小企业与就业趋势

  第一节 私营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增长概况

  第二节 私营中小企业的就业分布

  第三节 私营企业就业递增对传统就业制度和格局的冲击


        第十一篇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三十九章 中小企业政策作用机理与演变

  第一节 中小企业政策作用机理

  第二节 中小企业的政策目标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演变轨迹

  第四节 中小企业政策支持的“瓶颈”


第四十章 中小企业的政府管理机制

  第一节 政府管理中小企业的职能

  第二节 国外中小企业政府管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第三节 中小企业政府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政府管理中小企业的主要途径


第四十一章 中小企业的法律支持体系

  第一节 中小企业法律支持体系的特征与基本框架

  第二节 国外中小企业法律支持体系的经验与比较

  第三节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法律支持体系的思考


第四十二章 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现状

  第二节 国外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模式比较

  第三节 我国现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的改革

  第四节 建立与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第四十三章 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体系

  第一节 国外中小企业财税支持政策的经验

  第二节 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行财税政策

  第三节 完善中小企业财税支持政策的建议


第四十四章 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一节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中小企业中介服务体系

  第三节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与创业辅导体系

  第四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