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相关图书

图书搜索:

雅典的泰门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

分享到:

定价:¥11.00

  • 出版时间:2003年11月
  • 页数:188页
  • ISBN:7-100-03785-9
  • 主题词:雅典
  • 人气:2024

显示全部序言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总序
    莎士比亚研究在新中国有过不平坦的道路和坎坷的命运。解放后不久,大家纷纷学俄语,学英语的人数骤减。研究英国文学,要看苏联人怎么说。“文革”十年,莎士比亚同其他西方“资产阶级”作家一样被打入冷宫。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文基础上修订补足的《莎士比亚全集》。随之又出版了一些个别剧的不同译本,如方平译的《莎士比亚喜剧五种》(1979年)和卞之琳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1988年)。梁实秋的译本,现在大陆上也可以读到了。评介和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从“文革”结束后才逐渐多起来。
    但是,目前多数人学习、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是通过中译文来进行的。精通英语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不是没有,然而他们人数不多,年纪却老迈了。最近若干年,才有一些年轻人到英国或美国去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
    1981年我就想到有必要在中国出版我们自己注释的莎士比亚著作。谈起来,许多朋友都赞成。1984年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筹备和成立时,我自告奋勇,联系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开始编写莎士比亚注释本。商务印书馆大力支持出版这套丛书。到1993年底已出书15种,而且第一次印刷版已全部售完。这证明这套丛书是很受欢迎的。
    要知道,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他又是英语语言大师,学习、欣赏和研究他的原著,是译文无法替代的。商务印书馆以它的远见卓识,早在1910年和1921-1935年间,就出版过几种莎士比亚剧本的注释本,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那时的教会学校学生英文水平高,能读莎著;不但大学生能读,连有些中学生都能读。可从那时以后,整整50年中国就没印过原文的莎士比亚。
    世界各国,莎著的注释本多得不计其数。如果唯独中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如果没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十分不利。近年来,中国人学英语的越来越多了,他们的英语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读者市场。
    有了注释本,可以为明天的莎士比亚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群众基础。而译本显然不能提供可靠的基础。
    莎士比亚是十六、七世纪之交的作者,他写的又是诗剧。对于现代的读者,他的英语呈现着不少的困难。不要说掌握了现代英语的中国读者,就是受了一般教育的英、美人士,在初读莎士比亚原著时也面临许多障碍,需要注释的帮助。
    莎士比亚的时代,英语正从受屈折变化拘束的中世纪英语,向灵活而丰富的现代英语转变。拉丁语和法语当时对英语影响很大。而莎士比亚对英语的运用又有许多革新和创造。
    主要的困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注释要提供帮助的方面:
    (一)词汇:许多词汇虽然拼法和现在一样,但具有不同的早期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另有一些词拼法和现在不一样,而含义却相同。莎士比亚独创了一些词。他特别喜欢用双关语,在他创作的早期尤是如此。而双关语是无从翻译的。这是译本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注释本的原因之一。
    让我们举《哈姆莱特》剧中,男主角出场后最初讲的几句话为例:
    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on—
    Hamlet[Aside]: A little more than kin,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let:Not so,my lord.I am too much i'the sun.
    ●梁实秋的译文如下:
    王:现在,我的侄子哈姆雷特,也是我的儿子,——
    哈【旁白】:比侄子是亲些,可是还算不得儿子。
    王:怎么,你脸上还是罩着一层愁云?
    哈:不是的,陛下;我受的阳光太多了。
    ●卞之琳的译文如下:
    王: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子,我的儿——
    哈【旁白】: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王: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罩着你?
    哈: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朱生豪的译文如下:
    王: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
    哈【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这里,主要困难在于莎士比亚让哈姆莱特使用了kin和kind以及son和sun两组双关语,kind 一字又有双关意义,翻译无法完全表达,只能各译一个侧面。结果,梁和卞两先生还得用注释补足其义,朱译则连注释也没有。这种地方,能读原文注释本的人才能充分领略莎氏原意。
    哈姆莱特在旁白里说:比亲戚多一点——本来我是你的侄子,现在又成了你的儿子,确实不是一般的亲戚关系啊;然而却比kind 少一点——kind有两层意思,一是“同类相求”的亲近感,一是“与人为善”的善意感,我同你没有共同语言,我也不知道你是安的什么心。这话只能对自己说,在舞台上假定对方是听不到的。哈姆莱特的第二句话是公开的俏皮话:哪里有什么阴云呀,我在太阳里晒得不行呢。sun是跟clouds相对;太阳又意味着国王的恩宠,“你对我太好了,我怎么会阴郁呢?”sun又跟son谐音,“做你的儿子,我领教得够了。”原文并不是像梁实秋所说的那样晦涩难解。可是含义太复杂,有隐藏的深层感情,所以无法译得完全。
    (二)语法。有些现象,按现代英语语法的标准看,似乎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并不错,是属于中世纪英语的残余因素。例如有些动词过去分词的词尾变化、代词的所有格形式、主谓语数的不一致、关系代词和介词的用法等方面,都有一些和现在不同的情况。注释里说明了,可以举一反三去理解。
    (三)词序的颠倒和穿插。词尾屈折变化较多的中世纪英语本来对词序没有严格的要求。伊丽莎白时代继承了这种习惯。同时,诗的节律和押韵要求对词序作一定的灵活处理。莎士比亚的舞台语言以鲜明、有力、生动为首要考虑。有时他就把语法和句法放在从属的地位。在激动的台词中,由于思路、感情的变化,语言也常有脱出常规的变化。这些地方,有了注释的指点,理解就容易得多。
    (四)典故。莎士比亚用典很多。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国民间传说、历史轶事……他都随手拈来。其中有一大部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乃是常识。但中国读者就很需要注释的帮肋。
    (五)文化背景。注释可以提供关于基督教义、中世纪传统观点、文艺复兴时期新的主张、英国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除上述以外,还有莎剧中影射时事,以及版本考据诸问题,在注释本中可以详细论述,也可以简单提及。
    世界文豪莫不是语言大师,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一位大师的文笔,当然非读他的原著不成。出版莎士比亚注释本,首先是为了让中国读者便于买到和读到他的原著。不过我们自知现出的十几种在版本、注释和其他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多提意见,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裘克安
                               1994年3月

显示全部前言

    莎士比亚是英国诗人、剧作家,也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作家。根据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镇圣三一教堂的教区档案记载,莎士比亚的出生洗礼日是1564年4月26日。他逝世于1616年,享年52岁。一般认为他的生日和他的死亡日期都是4月23日。
    莎士比亚的故乡是一个景色十分优美的小镇。他的父亲是一个皮革商人。埃文河畔有一所很好的文法学校,现在这所学校依然存在,莎士比亚曾在这里学习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并接触了罗马诗人维吉尔、贺拉斯,特别是奥维德等人的古典作品,以及普鲁图斯和泰伦斯的剧作,也读过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陆一些作家的剧作。虽然莎士比亚没上过大学,也算不上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但是按他那个时代的标准,他已称得上博览群书了。1584年到1592年他在伦敦写剧本,可能是某个巡回剧团的成员,并很快成为当时招人妒忌的著名戏剧家。1594年他成为内务大臣剧团的演员、剧作家,并担任过一些次要角色,如《哈姆莱特》中的鬼魂。1599年他成为寰球剧院的合伙人。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位后,内务大臣剧团正式改为国王剧团,经常为宫廷演出。1611年他回到斯特拉福德镇,死后于1616年4月25日,葬于当地的教堂里。
    流传下来的莎士比亚戏剧共37部。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亨利四世》,剧中人物福斯塔夫已成为世界文学创作中一个最完美、最深刻的喜剧形象。《无事生非》和《第十二夜》代表了他喜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有口皆碑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最后他写的《暴风雨》等传奇剧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美丽、宽容、和解的幻想世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生说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永远”。
    《雅典的泰门》大约写于1607年至1608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后一部悲剧,从风格上看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该剧没有留下任何演出记录,可能在当时没有上演,所以直到1623年才根据作者不完整的手稿收入他朋友为他编的戏剧全集对开本。由于戏剧结构不太完整,前后情节连接不够紧密,人物趋向概念化,故事缺乏高潮等原因,多数评论家猜测该剧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尽管如此,《雅典的泰门》还是具有莎士比亚戏剧的深刻性,它对人类的贪婪和忘恩负义进行了最冷酷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与同时期的《科利奥兰纳斯》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与莎士比亚较早的几部悲剧相比,在《雅典的泰门》中,作家显得更悲观一些。在这部剧中情感与理智仍然在斗争,然而情感变得老朽、粗暴和卑鄙,理智变得自私和冷酷。由于泰门用激烈的言词批判了整个私有制社会,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尔虞我诈,剖析了金钱的本质,揭示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并预示了人日益加剧的异化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堕落和灾难,《雅典的泰门》引起了马克思的极大兴趣,并多次引用其中某些段落为他的理论作注脚。被人们引用得最多,也是最精彩的是泰门在倾家荡产、饱尝世态炎凉之后,对金子的作用发出诅咒的那段著名独白:“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4.3)
    一般认为《雅典的泰门》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希腊作家普鲁诺克(46?—125?)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此书有诺斯(North)的英译本,是莎士比亚所熟悉的,他的《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以及其他一些剧中的部分情节也取材于此。莎士比亚还可能参考了希腊讽刺作家琉善的散文作品《泰门,或厌世者》,或者在创作《雅典的泰门》之前读过一个关于泰门的旧剧。
    作为戏剧,《雅典的泰门》并不成功,然而,在结构上《雅典的泰门》有其明显的特点和优点。除前后两场宴会形成鲜明对比外,针对社会的腐败和人的卑鄙行为,莎士比亚描绘了各不相同的三种愤世者,或者说面对人类丑恶行为的三种态度。(1)艾帕曼特斯是个典型的“性格乖僻的哲学家”,他的愤世嫉俗由来已久。他固执己见,拒绝承认人类的美德;他孤芳自赏,安于不幸之中,从不抱任何期望和幻想。他的愤世是他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2)泰门的愤世与他自身的遭遇有关,他对人类的悲观和绝望就像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他唯一的选择是诅咒金钱,诅咒人类。最后他远离人群,孤独地死去,摆脱了龌龊的人世,他是丧丧失了信心的理想主义者。(3)艾西巴第斯是个将官,他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至少他对自己没有失去信心,采取主动行动去惩罚罪恶。他给雅典人的是橄榄枝和宝剑,“战争孕育和平”。他在许多方面都与泰门截然不同。在这三种态度中作者显然肯定了艾西巴第斯,遗憾的是悲剧的这一主题没有充分展开。
    除艾帕曼特斯和艾西巴第斯外,泰门的管家弗莱维斯也是一个重要的陪衬人物,与泰门形成对比。金钱虽然主宰了雅典许多人的灵魂,但是在泰门的仆人们中却有一些正直善良的人,在主人走后依然恋恋不舍。弗莱维斯一开始就劝告泰门不要相信那些酒肉朋友,当泰门一怒之下离开雅典之后,他像肯特对待李尔一样,到处追寻主人的踪迹,为他服务,给他以爱,以固执的诚实来对待人类存在的渺茫现实。相比之下,泰门性格中的弱点也就一目了然了。
    《雅典的泰门》以说教为主。泰门幻想的破灭和他的一系列行为构成了该剧的主题。早在第一幕,诗人就预言了泰门的败落。泰门正直、无私,不惜借出万贯家财来满足朋友的需求,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他对社会一无所知,又听不进别人的忠告,花钱如流水,他的大方简直是挥霍无度;当终于倾家荡产时他反而认为是一种幸运,可以借此来考验一下自己的朋友,体味一下友谊的温暖,所以他又是非常愚蠢的,这同时也注定了他的毁灭。四幕三场标志着泰门性格的堕落。他认为:“在我们万恶的天性之中,一切都是歪曲偏斜的,一切都是奸邪淫恶。”所以他对那些坏蛋和恶人们比对体面的人和那些令人“尊重的”诗人、画师等更客气。他把金子分给那些公开向他索要的窃贼和娼妓,而对那些来向他谄媚并希望得到回报的人大加痛斥。当元老们到他的洞穴,谦卑地、诚心诚意地请他回雅典时,他仍然偏激地认为他们的动机与那些谄媚的人的动机没什么区别。
    为了讽刺人的贪婪,在《雅典的泰门》中莎士比亚似乎故意用漫画手法把泰门所蔑视的人塑造成单一性格的人。人物形象格式化是《雅典的泰门》缺乏生动性的—个关键。诗人、画师和前几场戏中的一些吃赞助者都是典型的见利忘义、阿谀奉承的无耻之徒。而窃贼、娼妓、献媚的大臣和食客等众多没有名字的人物被贴上标签分别代表各种职业的人,实际上都是社会上各种类型人物的代表,或者各种贪婪嘴脸的抽象画像。一些评论家认为这是该剧的一个不完美之处。
    在莎士比亚的几大悲剧中,主人公都有发自内心的震颤,而在泰门的悲剧中没有《奥瑟罗》或《李尔王》中的亲情冲突,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感情冲突,没有《麦克白》中的道德冲突,也没有《裘力斯•凯撒》中为某种理想奋斗而产生出的激情。因此该剧缺乏引人入胜的戏剧性。泰门不需在爱情和责任中进行选择,他的忠诚没有受到任何压力的考验。他没有父母,没有子女,也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应该遵守的人际关系。开始泰门表现得极端慷慨,甚至是挥霍。他的愚蠢和荒唐比李尔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李尔的悲剧由于有其他人的因素卷入,愚蠢与幻想破灭之间的直接关系得到了缓解;而泰门的下场完全是他自己的愚蠢造成的,在找不到任何解脱的情况下他才走向另一个极端。虽然人们这样抛弃他是可恶的行为,但是由于没有任何人类亲情关系,该剧显得不那么生动可信,泰门也不像莎士比亚的其他悲剧人物那样引起观众的同情或敬畏,相反他是作为一种道德堕落的象征。这也是《雅典的泰门》在历史上几乎很少上演的一个原因。
    在《雅典的泰门》中虽然可以听到绝望的呻吟,但是从悲剧的批判性和揭露性来看比《李尔王》却强烈得多。莎士比亚不仅对愤世的态度进行了最无情的剖析,同时也对人的贪婪和人性的堕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拒绝用同情的眼泪来平息这种愤怒,在揭露社会的冷酷无情时采用了辛辣的讽刺,而不是某种情感的宣泄。
    为了帮助只熟悉现代英语的读者阅读和欣赏《雅典的泰门》,按行码顺序作了较详细的注释。本注释本承蒙裘克安先生细心审校与修改,也受到商务印书馆的同志的大力支持,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注释者:王丽莉
                     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
                       1997年12月31日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大约写于1607-1608年。雅典富有的贵族泰门慷慨好施,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些阿谀奉承的“朋友”,无论穷人还是达官贵族都愿意成为他的随从和食客,以骗取他的钱财。泰门很快家产荡尽,负债累累。那些受惠于他的“朋友们”马上与他断绝了来往,债主们却无情地逼他还债。泰门发现同胞们的忘恩负义和贪婪后,变成了一个愤世者。他宣布再举行一次宴会,请来了过去的常客和社会名流。这些人误以为泰门原来是装穷来考验他们的忠诚,蜂拥而至,虚情假意地向泰门表白自己。泰门揭开盖子,把盘子里的热水泼在客人的脸上和身上,把他们痛骂了一顿。从此,泰门离开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的城市,躲进荒凉的洞穴,以树根充饥,过起野兽般的生活。有一天他在挖树根时发现了一堆金子,他把金子发给过路的穷人、妓女和窃贼。在他看来,虚伪的“朋友”比窃贼更坏,他恶毒地诅咒人类和黄金,最后在绝望中孤独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