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学术(第十三辑) 中国学术

分享到:

定价:¥26.00

  • 出版时间:2003年06月
  • 页数:358页
  • ISBN:7-100-03804-9
  • 主题词:中国学术第十三
  • 人气:169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中国学术》期刊出版说明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

显示全部前言

卷 首 语

    一边听音乐一边编杂志,突然想到,可以把手边的工作比作谱曲——这样一份综合性的文科学刊,其内容是决不可强求整一的,否则就会沦为思想的牢笼,无论对人还是对己;不过,每一期的几个主要板块,仍不紧不忙地彼此呼应着,仿佛自有其快板、柔板、行板、广板的节奏变化,自有其庄严、沉潜、谐谑、温柔的情绪组合……由此,尽管总体上仍属于“无标题”的,但合在一起的几个前后相随的动机,却可以像相映生辉的多乐章那样,交响和映衬出相对完整的艺术形象。
    如果允许作如此之畅想,则本期便要从肃穆的葬礼进行曲开始了,因为发表在整本刊物之首的,是已故钱钟书教授残损的遗作(欧洲文学里的中国)。我们希望以此种形式来追思这位杰出的比较文学家;同时,也想以此文为本期定下调子,以凸现几代学人接续进行的艰难的跨文化研究。——无论遭逢到的是危机还是生机,我们的全部文化努力注定要牵连于此。
    论文一栏,孟悦聚焦于传播与互动中的建筑文化,她比较了从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位于扬州和上海的某些“世界主义”景观,由此探入了介于清、英两大帝国边界上的都市社会;她还展示了这种跨文化的都市空间如何在碰撞的历史中渐次从内地迁往沿海,而此种迁移又体现了多么微妙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意涵。郭伟杰聚焦于民国的传教士建筑,他对墨菲(HenryK.Murphy)等人在中国建造的本土式作品进行了经验分析,而且饶有趣味的是,其中恰好包括我所任教的北京大学之“中国风格”最浓的那部分校园;作者认为,在传教士从思想上推行外来宗教的同时,其建筑作品却和谐地嵌入了中国语境,所以,我们也许尚未完全理解由此显现出的跨文化动力的丰富性。
    另一级转从理论或知识层面来思入文明间的问题。鉴于殖民主义和民族国家之类术语所要捕捉的全球关系正在急剧消失,德里克敏感地追问到了后殖民主义之后的问题。作者认为,当人们企望以“全球化”的概念来重构逐渐模糊的国际关系时,殖民或后殖民之类从现代性中继承下来的术语,却有可能因为妨碍这种重构而变作理解的障碍,尽管它们长期以来在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中占据了中心位置。胡成的文章回顾了早在1920年代就已形成的“半殖民地”历史叙述框架,认为其有待激发的活力曾受到“半封建”框架背后的单线历史观的牵制。
    再一组涉及宋明理学中的传承关系。吴震以“无善无恶”论为切入点,回顾了阳明学到阳明后学的思想展开过程,从而突出了下述观察视角:阳明学并未因阳明的逝世而告终结,相反,阳明遗留下来的诸多理论问题,却因阳明后学一些主要人物的不断解释乃至批判和反批判,使阳明学的问题域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互相交错的复杂样态。郭晓东通过分析诠释《中庸》时朱熹对吕大临的继承和批评,来体会这位宋代思想家在解经方面的多义准则:既要从“学”的层面尽量跟经典文本保持一致,又要从“道”的层面透过文本来建构安顿人生的义理系统;正是前一种要求使他深受吕氏的影响,正是后一种要求使他又对吕氏有所非难。
    本期评论栏的文章,集中处理中国文学的域外接受问题。秦寰明指出,虽然《诗经》是最先进入西方的,但它当时却被当作儒家经典来译介,而西方人真正从文学的意义上普遍了解到中国诗,则要从其受到李白的影响算起。缘此,作者以英、美及法国为重点,专注地循时序详述了诗人李白在西方具体接受历史,并探讨了他何以见重于西方的文化成因。胡晓明针对日本学者冈村繁的《陶渊明新论》提出批评,认为这部著作在概念使用、知人论世、文献考证诸方面,均存在严重的不足和误解。由此出发,作者在“余论”中还以悖论的形式,凸现了外部研究所可能具有的认识局限。
    彭慕兰那本甫一问世就广被引证和议论的《大分流》,本刊早在第五辑就曾有专文评介,而本期通讯栏对此则有进一步的发挥:吴承明以前辈经济史学家的身份,集中讨论了此书对于比较研究方法的贡献;莱斯利•豪纳则从海外旁观者的角度,概要评述了围绕此书的种种激烈反响。此书中文版已由史建云译出,即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印行,因此中文读者很快就可以参验着原著,就此得出自家独立的判断了。
    好了,这一组乐章至此已介绍完皆。——而序曲一旦结束,大幕就要开启,请大家细细鉴赏和评判其中的各个段落吧!
                          刘 东
                      2003年5月于京北弘庐

显示全部目 录

卷首语
钱钟书 欧洲文学里的中国
论 文
孟悦 “世界主义”景观与双重帝国边界上的都市社会
郭伟杰 谱写一首和谐的乐章——外国传教士和“中国风格”的建筑,1911-1949年
阿里夫•德里克 殖民主义再思索:全球化、后殖民主义与民族
胡成 全球化语境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问题的历史叙述
吴震 无善无恶——从阳明学到阳明后学
郭晓东 论朱子在诠释《中庸》过程中受吕与叔之影响及对吕氏之批评
评 论
秦寰明 中国文化的西传与李白诗——以英、美及法国为中心
胡晓明 龙舟舵手与陶渊明——以冈村繁《陶渊明新论》为中心的讨论
通 讯
吴承明 《大分流》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贡献
莱斯利•豪纳 关于《大分流》的争论
书 评
皮埃尔•玛南:《自由主义思想史(十讲)》(张伦)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应星)
季卫东:《宪政新论》(任军锋)
宇文所安:《他山的石头记》(何翔)
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王齐)
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曹树基)
迈克尔•布尔:《声音隔绝城市:随身听与日常生活的管理》(古柏)
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性介入、电影重构和跨国想象》(葛以嘉)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张荣华)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杨祥银)
各期列表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中国学术》辑刊已收入cssci期刊方阵索引,入选文章经过匿名评审,内容涵盖哲学、社会学、中国文学、史学、政治学、艺术理论等学科。另有相关学科最新著作的书评、知名学者讲演稿等。这些文章全面反映了近期社会科学最前沿的学术思潮,并对优秀学术成果的出版予以最及时的评论,具有前瞻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供稿人来自世界各地,主要为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是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