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秘密和耻辱——日本社会的交流结构

分享到:

定价:¥20.00

  •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 页数:359页
  • ISBN:7-100-04035-3
  • 主题词:秘密耻辱日本社会交流结构
  • 人气:146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FONT></STRONG>

<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3>            编 选 说 明

</FONT>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创建(1985)以来,在努力致力于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作为研究机构,更重视推动日本学研究的发展。此次出版的“译丛”正是其中成果之一。

  中心社会研究室一直从事日本社会的研究,也不断跟踪了日本的社会学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到把该领域日本的代表性著作翻译到中国来,具有很大的学术和文化意义,因而策划和准备了此次共10册的《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在策划之中,以研究室成员为中心,组织了课题组,和中日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意见交流,并选定了合适的原作,委托了合适的译者。

  过去,关于近现代日本社会的日本人的著作也不是没有介绍过来,但数量十分有限,而且也不系统。鉴于这种情况,课题组着眼于大量的最新成果,同时更从建设“中国的日本学研究”这个根本的原则、方针出发,进行了选编。最终本译丛大致包括了以下三种著作:即1.属于社会学一般理论的。2.关于日本社会的社会学理论分析的。3.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现代日本社会特质的。

  本来选择就不可能是绝对的,社会学的领域又从理论到现状分析,非常广泛和多重,应该参考的著述不胜枚举。但是,我们在奉行上述方针原则时深信,我们所选的和现代日本社会分析以及日本的社会学研究理论探索相关的这些著作,每一本都是重要的文献和研究素材。

  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中日双方也在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日本论和中国论的交流。但是,在中国的知识界和文化界,日本人的学术著作以原汁原味的形式被直接利用还是很少的。从这一点看,作为日本人对日本社会的自我分析和自我理解,此次该套研究专著译丛的出版,必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衷心期待,本译丛不仅为日本学研究者和有志青年学生所利用,也为中国的学术界、文化界所接受,在各种形式和各种层次上得到利用。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前主任教授 本丛书顾问

                    野村浩一(日本立教大学名誉教授)

                            2002年8月10日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总序

</STRONG></FONT>

  翻译、出版这套《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缘故。

  一个是社会学研究本身的缘故。

  社会学诞生于近代的欧洲,在我国是一种“舶来”的学问。自70年代末社会学得以恢复以来,我国社会学界大量学习和引进了欧美的社会学理论和实践,但对邻国日本的社会学很少进行系统的了解。日本和我国同处亚洲的东方,又同属蒙古人种。由于这种地缘和人缘的因素,日本的社会学研究应该是可以直接给我国的社会学研究提供借鉴作用的。实际上,日本社会学者在运用社会学原理探索日本东方式社会结构方面是作出了很大成就的。在农村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学上,50年代就出现了福武直和有贺喜左卫门等杰出学者。近年来以富永健一的现代化论为代表,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新的成果。学习、借鉴日本社会学的这些新成果,无疑对我国的社会学研究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举措,这正是我们翻译和出版这套《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的主要意义之所在。

  另一个是日本社会研究的缘故。

  日本是我国的一个发达的邻国,日本的发展进程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古代中国人对日本的关注,可以说主要出于对受中国文明影响的异族的文化人类学式的兴趣,近代中国人对日本的探索,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试图通过日本的崛起验证东方文化对抗西方文化能力的文化比较,现代中国人对日本的研究,虽然还延续着近代的动力,但随着现实需要增长和学问的发展,开始步入了全方位的学术研究阶段。通过研究日本社会的基本结构、变化过程去理解日本社会现象和日本文化特征,已经被人们当作了认识、理解日本的基本途径。要了解和研究日本社会,当然首先应该参考日本学者对自己社会的研究。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很奇怪,我们更了解其他外国人对日本社会的研究,比如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赖肖尔的《日本人》以及中国人自己的《日本国志》(黄遵宪)、《日本论》(戴季陶)等等,几乎全是日本研究者必定读过的,而日本人对自己社会的研究我们知之甚少。其实,战前姑且不论,战后日本的社会自我研究是有了很大发展的,除了已经介绍到我国来的《依赖心理的结构》(土居健郎)和《纵式社会》(中根千枝)等名著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著作不断问世。尤其是90年代以后,可以说在社会学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引起社会反响的研究力作。如果能够及时地把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到中国来,对我们认识日本社会也同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推动作用。

  出于上述缘故,我们有幸得到日本学术界的协助和国际交流基金的支持,和商务印书馆合作,隆重推出《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这项大型的学术工程,争取把9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学领域出版的主要最新学术成果翻译介绍给中国学术界。

  此次日本社会学名著的翻译,鉴于人力物力的限制,首先翻译介绍10种日本社会学名著。这些著作的选定,反复征求了日本社会学专家的意见,入选的基本都是90年代以后出版的最新学术著作,在日本学术界均有很好的定评,甚至是学术畅销书。在类别上也涉及了社会学的多个分枝,如社会学理论、家庭研究、社会文化研究、社会经济研究、性差研究、城市研究等等。虽然10本书不足以全面网罗日本社会学界的最新成果,但也大致可以反映日本社会学界的最新学术进展。

  担任此次《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学术顾问的分别是日本著名学者、原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方主任教授野村浩一先生和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学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教授李强先生。担任译丛翻译的译者,都是曾毕业于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硕士课程的研究生,他们大都已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课程。

  我们相信,这一批日本社会学名著的翻译,不仅可以直接帮助我国对日本社会的研究,对我国本国社会学的研究也会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周维宏




             <FONT size=4><STRONG>本 书 序</STRONG>

</FONT>

  惊愕于“日本论”的喧闹,一位西欧的学者讥讽道:“在欧洲虽也有英国人的英国论,法国人的法国论,但都不像日本论这么多。大概天下没有像日本人这样热中于议论自己国家的人了。”  

  这种说法当然有些失之偏颇。因为西欧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他们的基本尺度并不是英国或法国这样的国家尺度,而是“西欧”这种超国家的尺度。就像对日本人来说,“日本论”具有自我认识的意义那样,对西欧人来说则是与西欧社会论或西欧文明论具有同样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比较,西欧人在自我认识上花费的精力,则远非日本人可比。用拟人式的说法来说,不仅是人类,社会也会进行自我认识,“日本论”正是这种社会层次上的自我认识的表现。所以,“日本论”的流行,并不是出自于日本人国民性的特殊现象。

  即便如此,日本人议论日本社会,蕴含着诸多的危险,这也是事实。对于“日本论”可能起到意识形态的功能,以前已经有许多人指出来了。但这个问题并不是只要对日本社会采取批判态度就能解决的。“日本论”所包含的危险,在颂扬日本或批判日本的这种价值论层次之前,在认识论的层次上就已经可能出现。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是在与他人的差异之中认识自我的。在这种结构之下日本社会所进行的自我认识,是把日本社会看作是一种在和其他社会的差异之上才具备了同一性的存在的。此时,尽管同一性是在差异之上才成立的,却出现了因为已经有了同一性才会出现差异的判断,容易形成一种认识论上的颠倒。

  而在战后的“日本论”中,导致日本社会同一性形成的差异,也是和西欧社会之间的差异,是把西欧看作“普遍”、把日本看作“特殊”的差异。回顾一下“日本论”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对日本进行否定评价的观点和进行肯定评价的观点一直是在进行相互竞争的。这两种观点虽然对日本的“特殊性”作出了相反的评价,但在把西欧看作“普遍”及把日本看作“特殊”这一点上,并没有决定性的不同。然而,现在对这种基本认识,必须进行反省了。

  因此本书在留意以上各点的同时,试图分析日本社会赖以存在的交流结构。此时,与传统的交流论立足于“信息是如何传送的”这一角度相反,本书此处将采用“怎样才能不让信息传送”的角度。

  根据传统交流论的观点,发送方如果不有意识地表达信息,信息是不会发送到接受方的。反过来也就是说,发送方必须有意识地表达全部希望发送的信息。比如,要让对方认知自己的人格,就必须有意识地表达全部自己的人格。然而,现实中即便不这么费力地去做,也能够让对方认知自己的人格,因为对方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主动地理解自己的人格。这种接受方的主动理解,在带来理解的不一致的反面,也提供了一种构筑复杂社会关系的可能性。

  一旦出现在他人的面前,发送方就超越了自己的意志而将各种各样的语言性、非语言性的信息发送给了接受方。即便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也不做,对接受方来说,这也是一种表现发送方的信息。所以,不发送信息的可能性,已经不是由发送方个人意志所决定的事项了。不发送信息,反过来说就是保持秘密,和发送信息一样,是在发送方和接受方的关系中决定的一种社会过程。

  在可称之为战后“日本论”的经典的《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谈到,“真正的罪的文化,是一种基于内在的罪的自觉的善行,而相反,真正的耻的文化,是基于一种外在的强制力的善行。”这一主张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带来了战后日本论发展的一个契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来评价本尼迪克特的这一命题,我会通过本书的全部阐述来说明,但耻辱的本质是可以从与秘密的关联上来把握的。

  那么,秘密和耻辱是如何相关联的,和日本社会的结构又有什么关联?本书下面就开始对此展开分析。

显示全部后记

  我们经常听说人和人的“相见恨晚”,而自从事研究这种职业以后我曾亲身体验了和书的“相见恨晚”。即便是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深切地体会了这一点。因为本书是我和一本书,或者说是几行的文章相逢后才有了问世的机会的。没有这次的相逢,也许本书不会问世。所说的这篇文章,就是H.M.林德的《耻辱和自我意识》中的下面一节:

  “在西欧文明中,耻辱是和裸体相连的,这是一般的看法。在德语的Scham或Schamgefuhl的词义里也有赤身裸体的意思。而且Scham这个词也是专指生殖器的复合词的一个部分”。(Lynd[1958=1983:20])

  我正式开始研究日本社会,是在几年之前,当时不知道如何着手来分析日本社会。于是想先来看看本尼迪克特研究的耻辱问题是什么样的现象,就拿起了这本书。

  现在也还记得,当读到这篇文章时眼睛像被固定住了一般。耻辱这个词在指生殖器的复合词中是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仅在德语里,在日语里也是一样。“如果不分东洋西洋,在指示生殖器这个‘秘密’的部分时都使用了‘耻辱’这个词的话,秘密和耻辱之间大概有什么本质性的联系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大概可以把耻辱和秘密联系起来分析吧”,读这篇文章时我想到了这一点。

  当然,这种尝试能获得多大成功,一点也没有把握,但姑且方向是确定了。以后就是脑子里装着“秘密”和“耻辱”这两个词,拼命地到处查阅文献。这样的结果就是本书的完成。本书以这两个概念为关键词,把日本人的交流得以实现的结构作为“秘密的社会技术”来把握。

  性和性器官是秘密和耻辱的重要接点,对笔者来说,也是考虑秘密和耻辱时的原型。但是在反复考察之中,开始觉得有必要打破这种原型。如若不然,就不能完整地说明耻辱现象。本书已经论述过了,必须把秘密作为实体来理解。本书的第一章是在“秘密和耻辱——日本式交流初探(1)”(《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系纪要》63号1991年)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其他的都是新写的。在现代日本的分析上及其他地方,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将是我今后的课题。

  此外,在执笔本书之时,曾在几个研究会上报告过设想、得到了大家宝贵的意见。对耐心倾听本人的稚拙议论的诸位由衷表示感谢。大学时代的恩师、中央大学(前东京大学)的吉田民人先生给我教诲良多,在此也谨表谢意。劲草书房的富冈胜先生也给我很多关照。记得富冈先生建议我执笔写书,是在八年之前。当初,是准备把过去写的论文结集的,中途改了主意,所以出版晚了很多。此间富冈先生不仅耐心等待,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真不知该如何感谢。


                            正村俊之

                            1995年4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正村俊之是日本社会学界的后起之秀,他的这部《秘密和耻辱》是有定评的学术力作,作者从社会交流中“秘密”和“耻辱”这两个范畴出发,解剖了日本社会中交流结构的特色,并在和西方社会的对比上批判地吸取了前人的成果,得出自己独特的结论。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并不局限于社会学式的共时研究,而用历史的历时研究方法对日本社会的传统和今天的存在做了深刻全面的阐述。该书虽然理论性强,但由于作者掌握了概念的内涵,用平易的话语娓娓道来,有可读性。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章 秘密和耻辱

  1 作为秘密的精神病理的分裂症

  2 秘密的类型

  3 秘密的作用

  4 作为耻辱的精神病理的恐惧症

  5 耻辱的形态

  6 耻辱的文化

第二章 义理和娇情

  1 义理的多样性

  2 义理的普遍性

  3 义理的结构

  4 娇情的理论

  5 娇情的原型

  6 模拟的娇情

  7 耻辱的发生条件Ⅰ:对人关系层次

第三章 里和外

  1 关于里和外的定论

  2 模拟的逻辑:部分和整体(部分和部分)的推理

  3 媒介的逻辑:代表和代理

  4 日本社会的构成

  5 耻辱的发生条件Ⅱ:社会结构层次

第四章 行为的意图性和非意图性

  1 行为的结构和世界观

  2 日本、中国和西欧的“自然”

  3 “自”的结构

  4 自然和人为

  5 社会预期的不确定性

  6 耻辱的发生条件Ⅲ:世界观层次

第五章 情和无私

  1 东西差别的起源

  2 古代社会和情

  3 从古代到中世的转变

  4 中世社会和无私

  5 近世情的复权

  6 日本的近代国家

第六章 秘密的社会技术

  1 西欧和日本

  2 作为表现的掩盖

  3 反转的逻辑

  4 日本社会的变迁



后记

人名索引

事项索引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