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 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丛书

分享到:

定价:¥35.00

  • 编者:
  •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 页数:632页
  • 开本:32
  • ISBN:7-100-04149-X
  • 主题词:国家地方民众互动社会变迁
  • 人气:107

显示全部序言

《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丛书》总序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在程应鏐、张家驹、魏建猷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引导下,半个世纪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形成了求实、创新的风格,一方面着意培养扎实的史学功底,另一方面注意增强创新意识,扬长避短,占领学术前沿。目前历史系已拥有二个博士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1982年,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4年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近代社会研究所。2000年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2001年在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并于同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为唐力行教授。目前学科分为三个方向: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下层社会和帮会研究。各方向带头人分别是唐力行、苏智良、周育民。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以转型期中国社会研究为中心,形成了以下四个特点:
    一、整体中国与区域社会研究相结合。区域史研究是国际史学界的新趋向。我们重点研究的江南区域(含上海、徽州)是社会转型颇具特色的地区。区域社会是整体中国的一部分,是整体中国的细胞形式,解剖某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社会,本身就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整体中国的认识。而且下层民众是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区域社会中的,我们要眼光向下,关注历史上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组织结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以及他们与社会大变动的关系等等,重建社会生活的实态,都离不开区域史的研究。例如《江南儒商与江南社会》、《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商人与文化的双重变奏——徽商与宗族社会的历史考察》、《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旧上海黑社会研究》等区域性研究所构筑的社会实态,都有助于加深对整体中国的认识。我们在进行整体中国研究时,也注意充分利用区域资料,力图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例如《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中国帮会史》、《中国会道门》等。
    二、长时段与短时段相结合。我们认为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开始。无论是区域社会的研究、秘密社会的研究还是近现代社会问题或知识分子的研究,都不能局限于1840年后社会急剧变迁的一百年,而应该把社会急剧变迁的短时段放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较长时段中去加以考察,才能克服传统研究局限于一个较短时段的缺陷,使研究更具深度和力度。因此,我们突破了仅仅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社会变迁来考察转型期的社会,而是提出了明清以来中国近世社会的概念,跳出近代史,又回归近代史。如《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又如,对中国近代区域社会经济的研究,其视野展拓到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鸦片战争以来江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的历史延续性和阶段性;再如中国近代下层社会的研究,从清初以来游民社会的形成入手,并进而研究鸦片战争以后游民社会组织的变化;至于民间会道门的研究,则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段。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研究也是如此,关于毒品问题的研究一直追溯到鸦片流入中国之初始。关于知识分子的研究则下延至当今。即便就一个较短的特定时段而进行的具体研究,如《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捻军起义史》等,也是把它们放在历史流变的大框架中,在具体而细微的研究中为其作历史定位。
    三、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研究相结合。传统史学的研究局限于社会上层,而将社会下层排斥于研究的范畴之外。社会下层是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方面。下层民众在历史长时段的基本状况与社会大变动时的实态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与社会发生相互作用的?这些研究对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关于下层民众,诸如农民、市民、游民等阶层,家庭、宗族、帮会、土匪、教门等下层社会组织乃至毒品、卖淫等社会问题,都与下层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知识分子、商人等群体既与社会下层有联系,又频繁地在社会上层活动或直接居于社会上层,通过对于上述各个社会群体的研究,可以比较全面地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全貌,展现转型期社会各类社会群体的分化、重组及其心态。
    四、注意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创新。转型时期的社会研究,是一个具有跨学科特征的综合研究课题,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尝试引进新的理论与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把研究推向深入。如区域社会经济的研究不是就经济史谈经济史,而是以商人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作为研究切入点,从家族制度、商人组织、商业精神等方面探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使经济活动变成活生生的人的活动。对于游民帮会的研究,我们也不是简单地罗列帮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活动,而是既考虑到游民帮会的共性,又充分考虑到区域社会的特点对于各地帮会的特殊风貌的深刻影响。对于知识分子的研究,在把握近代思想发展的总脉络的同时,更加注意知识分子的个性特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原则下,我们充分吸收并运用区域研究方法、社会学、政治学、谱牒学、心理学等等研究方法,使研究路子越走越宽,不断创新。
    在长期的史学研究实践基础上,我们不仅注意史学方法的继承和创新,而且注意培养严谨扎实的学风,从最基础的史料工作做起。以商人作为切入点的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以游民帮会、会道门作为切入点的下层社会研究以及毒品、卖淫等近代社会问题、知识分子的研究,都没有现成的系统整理的史料,大量的工作都带有原创性,需要从最基础的史料工作做起。我们曾经编纂了《明清徽商资料选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等。每个专业方向的形成,几乎都经历了十几年的积累,有的甚至是二、三代人的积累。我们的不少学术成果,已经为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引用并受到欢迎。
    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的同仁们辛勤耕耘,成果迭出,正在发扬并发展多年来我们形成的研究特色。为加强与国内外史学界的学术交流,我们在上海市教委和商务印书馆的鼎力支持下,拟出版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丛书,陆续推出同仁之研究成果。希望我们的成果能为史学园地添加几分春色。

                             唐力行
                           2003年12月

显示全部后记

    建国以来,我们的史学研究基本上没有摆脱传统史学的路子,将研究集中在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政治精英和重大历史事件上。近20年来,社会史研究在我国蓬勃兴起,学者们以社会史的新视野重新审读历史。研究者的目光开始向下,关注长时段的文化、心态、习俗、信仰、仪式、组织、结构、区域、普通人的生活、地方制度对国家的制衡等等,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社会史学会从1986年起每二年举行一次年会,检索这些年会讨论的主题,便能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史研究渐趋深入的轨迹了。在迄今已举办的9届年会中,我有幸受学会的委托先后主办了其中两届。回顾这两届年会的往事,颇多感触。举办1998年召开的第7届苏州年会时,我在苏州大学工作,当时为筹集资金、召开筹备会议、编发简报、联络海内外学者等,整整忙了两年。筹备工作中最为困难也是最为重要的是确定会议主题。会议主题应该具有延续性、导向性和超前意识。前面几届会议的主题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社会史的理论(又比较集中于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亲属制度(包括妇女、人口、家庭、宗族)和区域社会的研究。这些会议一步步地把我国社会史的研究引向深入。社会史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蔚为大观,研究者心中的社会史研究对象已日渐清晰,尽管对社会史研究对象之争永远不会停止,但是将它作为会议的主题已没有必要。亲属制度与区域社会两个主题,都是由人群组成的,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就会形成文化和心态。它们均与更深层次的大众文化、大众心态相关,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并从深层制约历史的进程和方向。把大众文化与大众心态引入会议的主题,一方面有利于我们与国际社会史学界接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深化对亲属制度和区域社会的研究。由此,我们确定会议的主题为家庭•社区•大众心态与社会变迁。苏州会议的贡献在于使我国史学界开始重视隐藏在历史深层而又深刻影响历史走向的心态问题,从而将社会史的研究引向深入。
    举办2002年的第9届上海年会时,我已调至上海师大工作。初到上海,要筹备这样一个大规模的会议,困难可想而知。怎样才能使我们这一届年会承上启下,为社会史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我们认真地作了讨论和思考,最后确定会议主题为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应承了我国史学界从传统史学目光向上的研究到前一阶段社会史目光向下的研究,再进而提升为上下结合的自然发展大势。在社会史研究已与国际接轨、已为史学界所认可、接受,并逐渐成为史学界的主流时,为了更好实现社会史的整体史的研究目标,将地方、民众的研究与国家的研究上下结合起来加以考察,研究他们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应当说是社会史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同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国家、社会、民众互动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在理论上有所建树的主要有哈贝马斯、杜赞奇、施坚雅、吉尔茨、韦伯、黄宗智、黄仁宇等。中国本土社会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借鉴西方社会史理论的同时,又应该注意在本土社会史研究中抽象出本土的社会史理论。因此会议取得了共识:当务之急是扎扎实实的本土研究,是要潜下心来从社会史的基础资料工作做起,从田野工作做起。这些工作是艰苦的,又是必要的,是社会史发展的基础所在。
    苏州、上海两届会议都得到了中国社会史学会的指导、苏州大学与上海师大两校各级领导的帮助、与会国内外学者的支持。我的同事与学生们为二届会议的筹备和举行付出了极大的辛劳,没有他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很难想像会议能顺利进行。由于本届会议国内外群贤毕集,提供了103篇论文,而我们的论文集篇幅有限,大部分论文未能入选。为弥补这一缺憾,我们在书后附有部分论文的提要。对于未能入选的作者,我们谨致以歉意。本论文集由唐力行主编,申浩、王仲、王健、洪煜等参与编辑工作。论文集的出版得到商务印书馆著作室常绍民主任、朱绛先生的鼎力支持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的资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唐力行 1946年生,江苏省苏州市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16—20世纪上半叶)研究。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先后主持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江南农村宗法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19世纪苏州与徽州历史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国家权力下的乡村统合——16至20世纪徽州乡村社会权力关系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等。著有《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商人与文化的双重变奏——徽商与宗族社会的历史考察》、《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江南儒商与江南社会》、《徽州宗族社会》等著作,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参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多次获得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史学家唐力行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全书收入了中国社会史学会上海年会中涌现岀来的40篇较有见地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即:社会转型期内,国家政权、地方政权和民众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本书代表了我国社会史学界的整体水平。

显示全部目 录

“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评述(代序) 唐力行等

徽商与杭州汪王庙的变迁
 ——兼论国家、民间社团、商人的互动与社会变迁          唐力行
五缘文化与家族史、谱牒文献研究                  吴仁安
苏州乡绅与近代宗族保障                      张翔凤
明清时代之宗族与宗教                     臼井佐知子

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
 ——以中国史研究为中心                     森正夫
均包湖米:湘湖水利不了之局的开端                  钱杭
晚清田赋改革:国家与社会的互动
 ——从清丈到地税,从传统到现代                 刑丙彦
国家、地方社会与地方自治
 ——清末川沙自治个案研究                    黄东兰
略论田业联谊会                       单强 昝金生
近世以来华北农村青苗会组织的成长与村民自治             张思
社群心态的解读
 ——围绕1933年的浙江乡村调查而展开               朱小田
20世纪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                张佩国
从中央苏区“扩红”看国家、地方组织和民众的互动          周榜师

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原初形态及其演变                许纪霖
清末广州居民的集庙议事                       邱捷
“独立社会之起点”
 ——苏州市民公社的衍变及现代意义                 李明
从苏州铁机工人罢工案看国民党政权建立后商会权力的沦丧        王仲
评老上海同乡团体的社会功能                    郭绪印
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民众新建的社团及其活动倾向            潘君祥
从清末民初教育团体看国与民的互动                 张元隆
从泉漳会馆看上海闽商的兴衰                    高红霞

晚明江南的社区失范问题
 ——“民抄”董宦事件的个案研究之四               吴建华
晚明“天学”传播的儒学化                     吴强华
明清江南士绅阶层的群体意识、组织活动与阶层自律          徐茂明
试论早期现代化推进力量配置中的矛盾性
 ——以张謇为个案的分析                     严翅君
试说“三教合一”的不同层面                    严耀中
魏校的捣毁淫祠令
 ——广东民间信仰与儒教                     井上彻
明清江南城乡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从城隍、解钱粮等信仰活动谈起                 申浩
祀典、私祀与淫祀: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考察之一         王健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风俗调查与改良活动述论            严昌洪

论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结构的演变与帮权网络的特征           刘宏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先导与传统塑造
 ——长崎新地中华街社区与春节祭之形成           廖赤阳 王维
华人社会、殖民地国家与妇女:香港一例               叶汉明
日本前近代社会的养子与社会变迁                  官文娜
“人的解放”与近代中国女性陋俗文化的演变             梁景和
二战时期中国“慰安妇”受害者身份类型初析             陈丽菲
从1950年婚姻法看中国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读内尔•戴蒙德《变革家庭:1949—1968年中国城市与乡村的政治、爱和离婚》
                                 孙正娟

从《鹿洲公案》看清初潮汕地区的社会生活              张秀蓉
《徐渭集》所反映的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        李玉梅
生活方式与近代伦理变迁                      李长莉
“跑警报”
 ——西南联大社会生活的一章                   吕文浩
徽州的民间语言与民间歌谣                      卞利
中国消防史上的一座“德政碑”                    李俊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禁毒与贩毒                    邵雍
振兴工艺:清末“再就业”工程的一个断面              池子华
上海近代出版业对都市人口的吸纳与整合               陈昌文

关于国家、地方、民众相互关系的理论与研究状况的概述       徐松如等

论文摘要
会议部分论文列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