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

分享到:

定价:¥19.00

  • 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 页数:353页
  • ISBN:7-100-04265-8
  • 主题词: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途径
  • 人气:249

显示全部序言

<STRONG><FONT size=3>        《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

</FONT></STRONG>  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就在于人的未特定化,因而人有超越自然的文化。哲学家深信,人不但生活在物理的世界中,同时也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所以,亚里士多德“人是逻各斯的动物”这一经典定义,可作如下新解: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
  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于是,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这种复杂的依赖关系,或许可以通过稍稍修改一下康德的著名公式来表述:“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
  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举凡人类的器具用品、行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皆为文化之符号或文本。文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符号的创造。从符号的角度看,它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representation)。符号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因此,从根本上说,表征一方面涉及到符号自身与意图和被表征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又和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和解释密切相关。这么来看,所谓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所以一些文化学家坚持文化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
  无论从什么意义上看,文化总是和传播密不可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文化史家把文化传播的漫长历史做了精致的分期。大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在口传文化阶段,面对面的在场交流形式与语境,既使得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又使得传统的权威得以维持;印刷文化阶段,信息不再依赖于在场,它贮存在可移动的媒介(印刷物)中,使得不在场的交流成为可能。印刷文化出现,在跨越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动摇了传统的权威。由于读者和作者不在同一时空里,阅读活动较之于面对面交流,更加带有批判、怀疑和“改写”原本的倾向。本世纪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遂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生活。毫无疑问,古往今来,没有一种传播媒介像电子媒介这样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
  电子媒介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现象。首先,它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通过时一空分离或时一空凝缩,“地球村”应运而生。一方面是本地生活越来越受到远处事件的“远距作用”;另一方面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我们一他者、本土―异邦、民族性一世界性等范畴,不再是抽象的范畴,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次,电子媒介在促进文化的集中化的同时,又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零散化和碎片化。再次,电子媒介一边在扩大公共领域的疆界和范围,将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但同时它又以单向传播、信息源的垄断以及程序化等形式,在暗中萎缩和削弱潜在的批判空间。复次,电子媒介以其强有力的“符号暴力”摧毁了一切传统的边界,文化趋向于同质化和类型化,但它又为各种异质因素的成长提供了某种可能。最后,电子媒介与市场的结合,必然形成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被动的文化行为,这似乎都和口传文化和印刷文化判然有别。
  晚近一些有影响的研究,主张把媒介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连用,或曰“媒介文化”,或曰“媒介化的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的文化情境,显然,我们对它知之甚少。
  有鉴于此,本丛书着力于译介晚近西方传播和文化领域中的代表性论著,旨在拓宽视野,深化理解,进而推进本土化的研究。
                           周宪 许钧
                       1999年9月序于古城南京

显示全部后记

  本来这本书应该在一年多以前就出版的,若是这样,就不用“译后记”之类的啰嗦了。但既然没有按其“本来”的情况发展,有的事情就应作些交代。我从南京大学周宪教授那里收到这本书是1999年。在2000年底译完后就按计划寄到了商务印书馆,译稿寄出后,心里感到一种特别的轻松。但十分不幸,应该说是十分有幸,在书稿还未付印之前,美国已经出版了罗尔新的修订本。商务印书馆的徐奕春老师电话告诉我需要重新翻译,并很快将罗尔的原著挂号邮寄给我。时值我正在攻博的最后阶段,博士论文我必须高度集中,同时我也非常希望罗尔的这部有价值的理论著作早日翻译出版。我的好友正方路先生“雪中送炭”,放下他手头的所有工作,替我补译了大部分的修订部分。最后我通读并校订了全部译文。
  子曰:逝者如斯夫!一晃又去近三个秋冬。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想特别感谢周宪先生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给予的多方指导和无私帮助,他为我惠寄材料,又多次电话与我交流,让我获益匪浅。我的研究生王庆同学不辞辛劳为我查证了大量的资料,令我感动。我还应感谢商务印书馆的徐奕春先生和李悦先生,他们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鼓励。
  参考书目条目,考虑到翻译成中文意义不大,因为懂英文的读者不需要翻译,而其中绝大部分书又还没有中文版,所以,保持原样,更能方便能阅读英文的读者查阅。
  罗尔的这部著作,不敢说理论上有多深刻和体系上有多完备,但在通篇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当下人类生存困境的关注和焦虑,充满了作者对我们这个星球富有哲理的沉思。这,最令人难忘。
  翻译本辛苦,翻译包罗万象的文化理论著作更是如此。
  这些交待,算是个纪念吧!

                         董洪川
                  2002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博士楼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詹姆斯•罗尔(James Lull,1950—),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州立大学信息学教授、墨西哥科利马大学文化研究项目兼职教授。著有《透视家庭:电视观众的人种学研究》(1990)、《流行音乐与信息》(1992)、《媒体丑闻》(1998)、《信息时代的文化》(2002)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媒介与文化学研究的入门读物。作者展示了现代大众媒介是如何与意识形态、情感、霸权、社会规则、权力、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作者将全球性文化融合的主流理论与其最新的发展趋势巧妙地连接起来,并对当今的文化和信息研究提出了重要的批判性观点。

显示全部目 录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全球性的差距
 社会阶层
 技术差距
 结构与潜能
 结构理论
 传播与联结性
 关于本书
第二章 意识形态和意识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与大众媒介
 形象系统
 观念形象系统
 媒介的形象系统
 意识
 潜意识
 时空意识
 家庭的时间、空间和位置
 文化的作用
第三章 霸权
 媒介的角色和通俗文化
 全球性的帝国主义霸权
 反霸权:真的做别人告诉我们的事?
 结论
第四章  社会规则与权力
 规则
 社会中的规则
 规则的例外
 规则和文化
 权力
 权威的边界  
 电子媒介的特权  
 公众形象与个人习惯:媒介,规则与宏观/微观问题
 规则透视
第五章  媒介受众
 直接影响
 有限影响
 利用与满足
 一种利用与满足方法
 功能主义传统
 大众受众
 大众社会
 大众受众再思考
 受众和技术变化
 碎片和分割
 两极化
 结论
第六章  文化
 意识形态与文化
 情感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
 种族与文化
 内部文化模式
 社会阶层与文化
 习性
 结论
第七章  象征性权力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
 大众接受
 大众情感
 情感“标签”  
 媒介化的感情
 故事、体裁、话语
 象征性权力的文化功用
 文化和物质世界
 大众文化资本:黑金
 狂欢节文化
 结论
第八章  变化中的意义
 媒介与文化帝国主义:简略的评述
 无法确定的区域
 传播源头:制度化的多样性
 传播渠道:无法管理的技术
 传播信息:意义的影子
 结论
第九章  全球化与文化领域
 传播接受者:全球文化的制作
 全球文化的混合体
 形象国家
 全球文化的动力学
 解域化和移民
 文化融合与调解
 “全球地方化”
 结域化和放逐
 循环的迁移
 通向后现代性
第十章  文化、超文化、感觉
 在文化冲突中幸存
 新的传播技巧与文化个性化
 超文化
 文化范畴
 文化现实化
 感觉
 没有文化的经验
 结论

注释
术语汇编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