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自能阅读 初中自能语文丛书

分享到:

定价:¥17.00

  • 著者:3764 
  • 出版时间:2007年06月本印时间:2007年06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85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7-100-05236-X/G•744
  • 读者对象:初中学生自学、初中老师、家长辅导
  • 主题词:自能阅读
  • 人气:305

显示全部前言

  自能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能够阅读,能够读懂文章。这是早在几十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提出的要求。在当前知识剧增的信息时代,自能阅读,其含义应当除了“自己能够读懂”之外,还要增加一个新的要求,即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教育部最近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7至9年级学生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但是,据调查,目前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或者说,中学语文教学尚未完全摆脱“少慢差费”的困境。怎样才能让中学生学会自能阅读,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当然方法很多,各有各的高招。本书要着重介绍的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中语界兴起的一种能迅速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的阅读教学方法——高效阅读法。高效阅读法以其开拓性、前瞻性、科学性与实用性,赢得了广大中学生的青睐。也被北京市教委号召在基础教育界推广。2004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特批成立了“高效阅读法推广与研究”专题组,2006年5月,中国教育学会又批准“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为“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其目的就是要在全国语文界推广这种确有实效的“自能阅读”、自能“高效阅读”的教学方法。以期对每一位中学生有所帮助。
  高效阅读法的基本原理有三条:
  一、规律化是高效速读的重要途径。
  所谓规律化,实际就是条理化、系统化。我们的知识结构越是归纳为定理法则、定义公式,越是有条理,有系统,有规则,我们就越好学,越容易理解;其适用性也就越普遍,越有用,就越能闻一而知二,举一而反三。有了规律化,若再加以系统训练乃至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技巧,当然就可以在阅读中如同用公式解数学题那样,如同用王码将汉字输入电脑那样,如同使用程控电话机那样,既迅速,又准确。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高效阅读作为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一个课题,能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实现规律化呢?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存在,它存在于已知与未知事物之中,一切已知都曾存在于未知之中,一切未知也都为已知提供了探求其规律的宽广领域。在上古时代,一切客观规律都属未知;在未来时代,一切未知又都可能成为可知的客观规律。只要我们掌握了汉语文读物的阅读规律,阅读速度、阅读效率是可以大大提高的。过去那种只有“读书百遍”,才能“其义自见”的低效率读书方法,理所当然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关于辨析文章思路问题,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这是一项基本功。从高效阅读的要求来看,则是要根据叶老的教诲,动动脑筋,寻找到辨析文章思路的规律,从而达到既快又准地辨析思路的目的。根据我们的研究、实验,已经把握住的有关规律是:文章的构架是文章思路的外在形式,构架理清了,思路就自然理清了。因此,要解决快速准确地辨析思路的问题,首先要掌握文章的结构规律。尽管文无定法,文章的构架也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如同一切事物一样,文章的构架也是有其基本结构模式的,模式就是规律。根据规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篇议论文,无非就是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无数个基本模块排列组合而“搭”成的。这样一来,只要搞清了文章的构架,诸如“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一篇议论文,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从几个方面来说”,“再往细处说,第二句跟头一句是怎样连接的,第三句跟第二句又是怎样连接的,第二段跟第一段有什么关系,第三段跟第二段又有什么关系”(叶圣陶语)等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只要学生把握住了文章的构架规律,一篇原本需要两三节课学完的课文,在十几分钟内即可比较准确地辨析清其构架与思路,在此基础上再研究讨论其他问题,一节课就可学完,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是以学生自己阅读理解为主,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二、量化是高效阅读训练的有效手段。
  实践证明,要解决阅读效率不高的问题,光靠在阅读本身内部找出路是不够的,要站得更高一点,跳出阅读本身的小圈子,看看影响、约束着阅读能力的因素都有哪些,从而找到有助于迅速提高阅读效率的途径。譬如,中学生阅读效率低仅仅是因为阅读能力低吗?诚然,阅读能力低的同学都是阅读效率低的,但是,阅读效率低,完全是由于阅读能力低所造成的吗?大量实践证明,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同一位学生,他的阅读效率有时就高一些,有时就低一些。这是与他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有直接关系的。为什么有的学生平日读书总是效率那么低,读过去几遍也没什么印象,而一到考试前突击复习,效率就突然高了呢?在这里,效率观念起了极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利用青少年好胜心强的特点,把阅读训练搞成竞赛形式,强化训练,就会增强其时间、效率观念。时间、效率观念一增强,阅读速度和效率就会相应得到提高。譬如参加实验的一名学生,原来每分钟阅读效率只有15字,经过训练后,达到每分钟290字,提高了将近20倍,就是由于利用了他的这种竞争心理,调动了他的非智力因素而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
  要进行竞赛式的阅读训练,最关键的一条,是实现训练的量化。没有量化,就难以竞赛。所谓量化,就是在训练中要有量化的统计。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往往是在开始阶段,只是对事物的经验型的估计,进一步是定性的研究和描述,最后研究它们的量的规定性,转入科学的定量分析。只有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在充分利用数字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高效阅读训练实现量化,一则可以通过反馈数据,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二则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根据需要和可能,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更好地控制训练过程,在训练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训练和目标服从整体的目标,以达到总体的最佳训练效果。
  当然,快速理解训练能否实现量化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目前的语文教育基本还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教学方法。它历史悠久,从而证明了它的合理性和生命力,但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各种矛盾同时出现:有认字问题、语法问题、修辞问题、理解问题、写作技巧问题、分析与综合等问题,学生很容易顾此失彼。加之教学方法缺乏科学的系统性(比如像数学那样严格地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中便容易字、词、句、段、篇、语、修、逻……面面俱到而难以进行量化处理。为满足高效阅读量化训练的需要,我们对中学生应有的阅读能力分解为若干种能力点,使每一个能力点的训练都能进行量化处理。这样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方法,就实现了快速理解的量化训练。实验证明,诸如快速归纳段意训练、快速提炼中心思想训练、快速辨析思路训练、快速鉴赏与评价训练等,都是可以实现准确量化的。由于实现了量化,每次训练都可在计时的全过程中,通过“读”(计时阅读)、“答”(笔答测试题)、“判”(根据统一标准判分数)、“算”(计算出精读速度、正确率和精读效率)四个步骤,严密而精确地掌握每个参训者的有关数据。效率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进步的幅度、在全体成员中的位次等都一目了然。参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采取措施,不断力争上游,使竞争机制在阅读训练中充分发挥威力,极大地激发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迅速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目的。比如,快速归纳段意训练,训练前,一般在每分钟能归纳对三分之一段,训练后可达每分钟1段,少数人可达每分钟2段,乃至3段、4段。单项训练数据上去了,综合训练效果理应同步上升,是毫无疑问的。
  三、系统化是高效阅读的根本保证。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要实现高效阅读训练科学化,必须搞清阅读包括哪几方面的具体能力(或曰“能力点”)。整体性是系统论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把某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事件、进程都不是杂乱无章的偶然的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组成其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各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的总和,不能反映整个的特征和活动方式。同样,我们的“学习也不是盲目尝试而偶然获得成功,而是由于对整个情况有所顿悟(一种突然的领悟和理解)的结果”(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语)。研究高效阅读问题,也只有对阅读能力有了整体的了解和认识,才有可能在这个“整体”中去把握其中一个个具体的能力。目前,语文界对阅读能力的构成,说法尚不统一,在这里,我们只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概括出的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构成是:
  (一)提要和概括能力。即归纳段意能力,提炼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从复杂长句、段、篇中提取要点的能力和按照阅读需要从读物中筛选信息、选取材料、分类归纳、分析综合的能力。
  (二)划分层次,辨析思路的能力。即分段分层,理解段落篇章结构的能力,对段落(或句群)层次的辨析能力以及理清线索,理清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段落或篇章思路的能力。
  (三)准确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能力。即对关键性词语、句子的准确理解的能力。
  (四)评价和鉴赏能力。即分析鉴赏作品选材、剪裁艺术的能力;领会鉴赏作品结构艺术的能力;辨析、体会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体会鉴赏作品语言特色的能力;理解文学形象特征,体味优美意境,理解文章中的景、事、物的表现作用,以把握作品主题的能力。
  (五)快速阅读能力。初中要求达到每分钟500字。
  根据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构成,我们将“自能阅读”这个总题目分为九章设计了专题练习。这九章的内容,涵盖了上述五个方面的能力构成,由于每项练习均能实现量化,并且每个单项练习都有相应的技巧(规律)指导,所以在经过系统的练习之后,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肯定会有大幅度提高。
  以上说的是在老师带领下集体练习的效果。如果自己单独练习,虽然缺乏集体练习的竞争气氛,但如果自己善于从自己练习的数据中不断比较,不断总结,自己跟自己比,也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只要熟练地掌握各项练习的技巧,坚持不间断地练习,效果也同样会令你如愿以偿的。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程汉杰,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北京市特级语文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全国优秀教师。曾参加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和幼师语文教材的编写,有《初中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实用快速阅读法》《中学语文全书•阅读卷》《中学生作文例话》等多种课外教育读物出版。
  程汉杰自1995年起创立“高效阅读法”,并在教学中加以推广,把学生的阅读速度、记忆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此成果获北京市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现已在全国25个省、市和自治区的中小学推广,在教育界产生了良好的效应。中央及地方二十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了这一新型教学法,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摄制的电视教材《高效阅读》两集,已向全国播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也吸收了该项成果。北京市教委批准开通了“汉杰高效速读远程教育网(www.gxsd.net.cn)”。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1961年,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课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也就是要让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此套丛书即是秉承这一宗旨,遵照新课标,精选知识能力和语料编写而成。丛书共分六册:《自能阅读》、《自能写作》、《自能学习汉字》、《自能运用词语》、《自能运用语言》、《自能文学欣赏》。   本书要着重介绍的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中语界兴起的一种能迅速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的阅读教学方法——高效阅读法。全书共分九个章节,围绕中学生的阅读的五种能力,分别设计了专题训练。每项练习均能实现量化,并且每个单项训练都有相应的技巧(规律)指导。以期经过系统指导和训练,使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大幅提高。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提要与概括
  第一节 归纳段意
  第二节 提炼中心思想
  提要与概括训练
第二章 议论文思路辨析
  第一节 议论文基本结构模式
  第二节 议论段基本结构模式
  第三节 议论文“分论”类型
  议论文思路辨析训练
第三章 记叙文思路辨析
  第一节 记叙文基本结构模式
  第二节 记叙段基本结构模式
  第三节 记叙文“分叙”类型
  记叙文思路辨析训练
第四章 说明文思路辨析
  第一节 说明文基本结构模式
  第二节 说明段基本结构模式
  第三节 说明文“分说”类型
  说明文思路辨析训练
第五章 文中语句理解
  第一节 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
  第二节 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文中语句理解训练
第六章 鉴赏与评价
  第一节 鉴赏选材剪裁艺术
  第二节 鉴赏构思艺术
  第三节 鉴赏表现手法
  第四节 鉴赏语言特色
  第五节 初步评价文章
  鉴赏与评价训练
第七章 快速阅读
  第一节 计时阅读
  第二节 程序阅读
  第三节 辨体阅读
  第四节 从线式阅读到面式阅读
  快速阅读训练
第八章 变速阅读
  变速阅读示例
第九章 整体阅读
  整体阅读训练
训练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