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相关图书

图书搜索:

易卜生——艺术家之路平装

分享到:

定价:¥53.00

  • 著者:4461 译者:
  •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本印时间:2007年03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615页
  • 开本:16
  • ISBN:7-100-05277-7/K•971
  • 读者对象:对易卜生及其戏剧感兴趣的所有读者
  • 主题词:易卜生
  • 人气:385

显示全部前言

  比约恩•海默尔教授穷其毕生心血,汲汲于对易卜生的研究,并且为这项工作作出了巨大的实质性贡献。他的鸿篇巨制《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现在已由石琴娥教授从挪威文翻译成中文出版。这不啻于为他漫长的易卜生作品研究工作戴上了一顶王冠。海默尔的这个文本是迄今为止一系列易卜生传记巨著中最新问世的一部。它因循沿袭着将注意力聚集于生平同写作之间的关系这一传统,在此同时又发掘探究每一部作品的创作类型、它们的文学史背景并且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连贯性之中来理解,这样他就敢于在他认为有必要的地方大胆地发出带有他自己特色的响亮声调。
  第一部易卜生传记是亨利克•杰格尔(Henrik Jæger)所著的《亨利克•易卜生:一幅生平画面》,早在1888年就已问世。这部传记在一种完全特殊的意义上来说是具有权威性的,因为它是同作家本人一起合作著写并由作家亲自提供信息和参考资料来源的。在某种程度上,格奥尔格•勃朗兑斯(Georg Brandes)所著的《易卜生》(1898)的情况亦其如此。该部传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将注意力瞄准了戏剧作品本身,按照文学美学观的基本原则来理解分析剧作。而那种文学美学观的现代化范例正是他自己187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所做的那个著名讲座里曾鼓吹的那些主张,其要旨在于:文学的现代化程度取决于它提出来的辩论问题的多少。杰哈德•格兰(Gerhard Gran)所著的《亨利克•易卜生》的副标题为《生平和著作》(1918)。该书着重介绍了自叙体和美学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个剧本里的蛛丝马迹。直到1928—1929年,哈夫丹•科特(Halvdan Koht)的两卷本《亨利克•易卜生——一个作家的生平》问世,后来又以《易卜生的生平》(1931)为书名出了英文本。该书不仅由于依据实证主义需要而材料翔实详尽、叙述浩繁琐细,并且由于其介绍形式栩栩如生和引人入胜而成了一部被广泛流传、影响巨大的传记。哈夫丹•科特不仅是挪威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之一,而且也是最后一个曾经同亨利克见面晤谈过的易卜生传记作者。20世纪70年代,英国人米歇尔•梅耶尔(Michael Meyer)出版了《易卜生——一部传记》。该书是迄至当时被征引最为广博的易卜生生平介绍,并且是使用“传记”这一流派专门名词的第一人。1981年,丹尼尔•哈康逊(Daniel Haakonsen)在他以《人和艺术家》为副题的易卜生传记里将注意力聚焦在生平和作品之间的同一关系上,这是自从杰哈德•格兰的时代以来在挪威历史的传记学派里所司空见惯的通常写法。这本传记的杰出特色还在于收集了一大批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图画和照片,这就使得读者也能得到关于易卜生、易卜生舞台剧的剧照以及易卜生同时代的状况的视觉概念。在梅耶尔取得成功的尾波之中,又紧随不舍地冒出了罗伯特•弗格森(Robert Ferguson),另一个侨居在挪威的英国人。他著写了一部他称之为是“一部新传记”(1996)的传记,这部传记迅速地被翻译成了挪威文和德文。弗格森对易卜生的探讨研究并不见得像书名所示意的那样有什么新意可言。正好恰恰相反,他同样是将生平和作品联系在一起,其表现手法也是因循沿袭了通常的传统。而总的来说,他对于他的作家生涯从更近的角度所进行的反映和探讨反而均嫌不足。这恰恰又正逢此类传记丛书被当成一个流派来进行辩论的时期,此类传记丛书通常是由一位作家对别的作家大书特书一番,所以往往会导致新的和出人意料的视野效果。
  话说到此不妨补充一句:易卜生是一个十分难写的传记体描叙的对象,因为他的一生既缺乏五味俱全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多少戏剧性的经历,或者正像那位挪威抒情诗人安德烈•伯尔凯(Andre Bjerke)在他的那首讴歌易卜生的诗里所描述的那样:“你怎么写出了激情似火的篇章,而你的生活却如此平淡无奇?”然而恰恰正是在这里我们触及到了症结之处:一部关于易卜生的传记几乎可以归类于内心的传记,描写的是这位作家胸怀之中的智力积郁和沉淀,正是这种沉积物在他的作品之中宣泄得淋漓尽致。海默尔的这部传记是第一部有中文版译本的易卜生传记。该书作者强调说这部著作并不是一部生平描述,而是通过他的作品来对易卜生进行探讨,因为正是在这些作品之中才能找到后代人所关心和在乎的那个易卜生。也就是说首先是作品本身才能讲给大家听那位著写它们的作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因此作品介绍在海默尔的这部著述里占有主要的位置和宏大的篇幅。海默尔本人指出:他在对作品逐一写出评论时大体上是按照年表次序的原则来排列的,然而出于要反映出作品之间内在关系的考虑亦难免有所提前或挪后。作为传记来说,海默尔的这本书查阅起来是很方便就手的。每一个章节从写作伊始就被构思成为互不相连的、自成一体的单元式论文,可以独立成篇、从整书上下文所占的位置里单独地抽出来含英咀华。这就大大方便了读者按各自所需来定向查找有关资料,因而该书兼有作为一本信息资料丰富详尽的参考工具书的功能。从整体来看,海默尔的这部传记不失为是一部内容广博、史料翔实的著作,它必将对于理解易卜生的作品、它们的问世过程以及所获得的认可和反响等历史状况起到辅导作用。作为一个出色的从事易卜生研究的行家里手,他胸有成竹地剔除掉那些晦涩难懂的行话术语,而以简明易懂的语言阐明了每一部剧作文本的理解同当时历史的来龙去脉之间的关系,并且把那些从解释学观点来看最至关紧要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既然易卜生的作品是最早被翻译成中文的,海默尔的这部传记著作谅必可以作为有价值的诠释注解性补充读物,并有助于所有求知欲旺盛的读者寻根究底,诸如进一步了解每部作品的有关情况、它们在易卜生写作生涯中的地位、它们同其他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戏剧中所居的位置等等。
  石琴娥教授将此著作从挪威语原文翻译成中文版本,为在中国更广泛地传播易卜生及其作品作出了贡献,从而在知识的创造性领域里建立了永久性业绩,因为易卜生在这个国家曾发挥过如此巨大的作用以至于被称为现代中国的话剧之父。

                      挪威易卜生中心前主任
                   克努特•布吕恩希尔德斯瓦尔
                      (Knut Brynhildsvoll)
                       2006年11月于奥斯陆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比约恩•海默尔(Bjørn Hemmer)现系阿格德尔高等学院挪威文学教授。他曾任特隆海姆和奥斯陆大学挪威文学教授,2001—2003年期间曾担任格里姆斯塔、易卜生和哈姆生研究项目的学科负责人。海默尔曾发表过多部论述易卜生的著作和文章。1987—1997年期间,他曾任《当代易卜生研究入门》编辑。1995年出版《南方和文学》一书。此外,他还评述过克努特•哈姆生(Knut Hamsun)、威尔海姆•克拉格(Vilhelm Krag),恩瓦尔•巴康(Engvald Bakkan)和厄斯坦恩•勒恩(øystein Lønn)等作家。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易卜生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他的戏剧在全世界各地的剧院历演不衰,他的睿智和深刻为人津津乐道,他对人性的理解和讽刺入木三分。然而人们对他本人的生活却知之甚少。   比约恩•海默尔所著《易卜生——艺术家之路》一书并不是一部简单的易卜生生平传记,而是一部心灵史,它追随易卜生踏进文学和剧院的世界并且陪伴他一起走完这段漫长的人生。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广博而深入地论述易卜生写作生涯的一部著作,征引浩博、见解独到、文笔豪放。作者对易卜生的每一部作品均了如指掌,既一气呵成地反映出易卜生的写作生涯和作为艺术家的成长道路,又对易卜生复杂多变而富有挑战性的戏剧作品提出了许多独特见解,将他作品中的迷人魅力和大家风范表现得淋漓尽致。

显示全部目 录

挪威驻华大使的贺词
前言
致读者
绪论
第一章 易卜生——我们时代的作家
第二章 易卜生的学徒时代
第三章 登高望远的视野——《在高原上》
第四章 有产者的婚姻——爱情的死亡
    ——《爱情的喜剧》
第五章 易卜生的男子汉——《布朗德》
第六章 易卜生的还是索尔维格的培尔?
    ——《培尔•金特》
第七章 易卜生走向现实主义之路
    ——《青年同盟》
第八章 易卜生和历史剧
    ——从《凯蒂利纳》到《皇帝与加利利人》
第九章 易卜生和现实主义问题剧
第十章 易卜生和意大利——《从斯基恩到罗马》
第十一章 三部舞台剧——三个发展阶段
     ——《社会支柱》、《玩偶之家》和《群鬼》中的辞藻和现实
第十二章 软弱无力的强权——《人民公敌》
第十三章 一个在奇异世界里昏头转向的孩子
     ——《野鸭》——兼谈语言多义性的危险
第十四章 从海尔茂之家到罗斯莫庄的莫勒福斯溪流
     ——易卜生和个人自由的危机
第十五章 美人鱼——《海上夫人》
第十六章 将门千金的最后溃退
第十七章 创造者的道路——《营造商苏尔纳斯》里的创造力与破坏力
第十八章 世俗生活重新复活——《小艾约尔夫》
第十九章 在死人的王国里
     ——《约翰•加布里埃尔•博克曼》
第二十章 短暂的复活日
     ——《当我们死人醒来时》
第二十一章 艺术家的道路
跋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易卜生生平及作品年表
附录三 易卜生主要剧作故事梗概
附录四 易卜生主要戏剧作品和作品中主要人物中外名字对照表(仅限在本书中涉及的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