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重返冰河时代:发现史前世界 平装

分享到:

定价:¥108.00

  • 著者:188008 译者:
  •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本印时间:2024年04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57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2314-0
  • 读者对象:专业读者,对考古和史前史感兴趣的读者
  • 主题词:世界史上古史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场史前世界的发现之旅,一段考古学家的成长之路,踏上探寻“我们从何而来”的心灵旅程!


相关推荐:
一本充满激情而又极其博学的书,一个诚实、鼓舞人心、文笔优美的故事。
——布拉德利·莱珀(俄亥俄州历史学会考古馆馆长)
这本书既是一部引人瞩目的个人叙述,也介绍了如何检验和修正假设的过程。作者通过研究一万年前或年代更久远的考古遗址中的少量遗迹来彻底了解古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难度很大,信息量丰富。本书引人入胜,读者会学到很多关于古印第安人及其生活环境的知识,也会了解很多关于史前史考古的知识。
——理查德·莫兰(《加拿大考古杂志》)


这是一次探访生活在冰河时代湖泊边缘的人们的‘穿越’旅行,也是一位发现他们的考古学家的个人旅程。
作者所写的是一部关于考古实践的纪实之作,也是一个人毕生致力于探索久远岁月的故事。
·“穿越”到一万年前,揭开远古人类和神秘巨兽之谜
从多伦多出发,一路向北。那里,曾经生活着猛犸象、巨型海狸和被赋予了神话色彩的麋鹿。
远古巨兽的生存痕迹与早期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他们到底是谁?它们为何灭绝?古生物学家如何进行研究?
本书将带你一探究竟!

·亲临遗址现场,还原考古发掘的真实点滴
在堆满了废纸、塑料、破家电的垃圾场上,畅想五千多年前的冰山湖图景;
参加燧石打制培训班,还原一万年前先民的生活;
清洗成千上万的小石片、用二进制编码记录数百万字节的数据、发掘工作遭遇当地原住民的反对……
考古工作不止有冒险与惊喜,背后更多辛酸和琐事!
本书作者、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荣休高级馆长彼得•L. 斯托克生动而详细地记录了自己参与考古工作、博物馆布展等工作的细节。走出象牙塔,跟随作者入职博物馆、发掘遗址、参与纪录片拍摄,见证考古学家的烦恼与成长,了解史前考古知识,走进真正的考古生活!

·现场纪实、图文结合,踏上属于你的探寻之旅
五十余幅古地图、文物、现场照片
十余篇来自前线的一手考古通讯
更有冰河时代考古自驾游详细全攻略!
对过去的认知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彼得•L.斯托克(Peter L.Storck),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博士,专业为环境考古学。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人类学系荣休高级馆长。著有《重返冰河时代》《费希尔遗址》等。
译者简介:
陈虹,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旧石器考古、考古痕迹学研究(玉石器),出版专著《鉴微寻踪:旧石器时代石英岩石制品的微痕与功能研究》《微研大义:石器微痕研究与思考》等。
刘吉颖,先后在浙江大学获得考古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22年10月加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为旧石器考古、近东考古和科技考古(微痕分析)。
陈冉,先后获得浙江大学学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目前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石制品分析、微痕分析、微植物残留物分析。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在冰河时代末期,一小群狩猎-采集者穿越西伯利亚来到阿拉斯加,他们中的很多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有一个群体,即早期古印第安人出现在了考古记录中。依据放射性碳素测年,他们生活在大约11500年前,并迅速扩展到整个北美洲,在中美洲也许还有南美洲留下了散落的碎石片组。
《重返冰河时代》探索了北美东北部早期古印第安人面临的挑战。作者、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荣休高级馆长彼得•L. 斯托克生动而详细地记录了自己参与考古工作、博物馆布展等工作的细节。这是一本具有启发性的自传性质的书,记录了作者的迷人发现,也带领读者了解了考古学的具体实践及其面临的挑战。跟随作者入职博物馆、发掘遗址、参与纪录片拍摄,见证考古学家的烦恼与成长,了解史前考古知识,走进真正的考古生活。

显示全部目 录

地图、表格、插图、照片 
致 谢   
楔 子  
1 初 章   
2 缈 迹   
3 转 机   
4 破 局   
5 重 返   
6 未 竟   
7 归 元   
8 转 机   
跋记:似曾相识   
附录:穿越安大略冰河时代   
推荐阅读   
获准使用的本人文章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这本书要从一小片空地讲起。空地位于安大略省中南部一家农场后面的一条长煤渣道的尽头,隐藏在一堵破败的篱笆墙后。篱笆因年久失修,长满了茂密的小树和灌木。空地较远一端是平坦的沙地,缓缓延伸到一大片根枝缠结、昏暗阴沉的杉木沼泽地。这片沼泽地继续向东绵延数里至下个小镇,甚至更远。这地方相当僻静,除了篱笆周边的小树林中偶尔传来乌鸦嘶哑的叫声,或是残枝败叶被形单影只的路人踩到后,藏身其下的蚱蜢四处逃窜时发出的沙沙声。乍看这地方似乎与世隔绝,然而远方的道路上不时有汽车和卡车呼啸而过,提醒我们这里并未远离尘世,那些散布在篱笆四周的大树桩和暴露在弃耕的沙地上的玻璃碎片、生锈金属以及砖块也是明证。显然红尘喧嚣曾光顾于此并留下痕迹,但又匆匆离去。只有某个漫步者正在享受这种被遗弃的感觉,以及由此带来的时间静止感。  
除了寂静,这里并不像看上去的那般空空荡荡、平平无奇。这只是一种错觉。漫步者没走几步就会意识到这一点。这片空地以及与之毗邻的杉木沼泽,其实相当于一座博物馆。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陈列着来自过去和不同世界的片段。过去的遗物无处不在,就隐藏在陆地升降过程中积累的沉积物以及被其掩埋的化石中,但它们乱作一团,要么被我们的生活痕迹,要么被薄薄的现代地层所遮蔽。某个瞬间,这种遮蔽会随着徒步者的到来而消失片刻,让他停下前行的步伐,并在无形之中改变他的生活:他发现了一个凸出地面的东西——那东西棱角分明、外形对称,一半露在土外,一半埋在土里。他试着把这个物品从土里拔出来,并清理掉上面的泥土。他一时并不确定手中的东西是什么,后来才兴奋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印第安人的遗物,很可能是一个箭头。就在他小心翼翼地检视手中的物件时,心中不可思议地涌出对其制造者的敬意。切实的重量和触感立刻激起了他与那个早已逝去之人的共鸣,并将他与过去连接起来。他想知道这块石头的主人是谁,生活在多久以前。徒步者陷入沉思,伫立许久,然后小心地将东西装入口袋,转身离去,准备向朋友们讲述这段不平凡的旅程。
可惜他的故事并不完整。如果这位徒步者知道这件人工制品诞生于11000年前而非几百年前,他可能会感到吃惊。毫无疑问,他同样会惊讶于这个他以为的“箭头”其实是用于捕杀驯鹿的长矛矛头,而且其制作者是一个游猎群落的成员。这些人都是冰末期冰退后第一批迁徙至北美的人类的后代。最令徒步者意想不到的是地貌的变化竟如此之大:制作矛头的那家人曾经在这里居住过一段时间,只不过那时候这里并不处于杉木沼泽的边缘,而是冰川湖的岸边。那个湖受冰盖消退的影响而不断向北扩展,其面积远超现今五大湖中的任意一个。这位徒步者所走过的地方恰好是当时的湖岸,这里还孕育出一片辽阔的寒带草原。遮蔽处和河道两侧生长着小群云杉,开阔地带则分布着草地、苔藓和地衣,并向南不断绵延,直至徒步者出生并成长的城市。
曾经生活于此的冰期先民的故事,就藏在徒步者口袋里的小石器上,同时也藏在现代地貌的各个角落,但要被完整地写出来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这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这个过程以及我们所发现的北美先民的故事。
书中所回顾的这段历程以及所讲述的故事都源自我30多年的考古经历。令我更加开心的是,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仍未结束。虽然本书可以算作一部自传,但它并非我的最后一部著作,而更像是一个阶段性报告。而且作为自传,只是我个人的记录,并非教科书。本书记录的事情也只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中叶至今的这段时间,因此我的故事只是整个考古史的一小部分,更是探究人类何时开始移民美洲大陆以及他们如何在此扎根的过程的一小部分,因为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数个世纪。尽管众多学者早就在研究这个问题,而我只是一个后来者,但我相信我所面对的问题或困惑是所有求知者都会遇到的。
任务十分艰巨,包括提出合理的新问题,以及找到与上述问题答案相关的信息,并正确地进行解读。所有这些都很关键,都会影响研究的最终结果。但是前面两点,即提出合理问题和找到相关信息,通常很难在实际的田野工作中付诸实践。某种程度上,情况的确如此。部分是因为对考古记录的发掘日渐深入,部分是因为发现新的考古遗址变得愈来愈难。很明显,如果没有考古遗址及其中包含的信息,后续都是空谈。寻找遗址的问题,即去哪儿挖,以及解读考古材料时遇到的诸多挑战,都非常吸引人。我在与公众的多次交流中发现,所有人的兴趣都集中于上述两方面,这也成为我撰写本书的原因。虽然我的最终目标是描述先民及其生活的世界,但其实这个故事的背后还有另一个故事,那就是实际的考古工作以及考古学一路走来的成败。这两个故事,一个具有科学性,一个具有私人性,二者相互交织。作为科学家个体,自身学识的优势和短板决定了他如何解读他所要研究的那群人的生活方式。有一点很讽刺:由于误解或偏见,过去的故事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那些想要发现真相的人篡改。所幸最终的图景是综合多种个人记载而得出的,其中当然不乏偏颇之处。就此而言,这也是个人故事的意义所在。
作为一名研究北美的学生,后来又以此为业的学者,我曾有幸进入一些非常重要的遗址参观和工作。不过从1970年开始,我的田野工作主要集中在了安大略。安大略面积很大,对当地人而言非常重要,但对整个西半球来说就微不足道了。你也许会问,对于生活在该地区以外的人们来说,研究安大略省的先民很重要吗?答案与研究的进展息息相关。由于不同领域的知识的积累相互促进,所以通常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几十年前,对于安大略(北美东部地区)最早居民的考古学解释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发现:一是在美国西南部发现的北美最早居民的材料;二是在西部平原发现的众多伴有保存完好的动物骨骼的屠宰场。这种情况在过去的15—20年间有所改观。现在几乎所有的北美考古学家都可以用当地或区域性的材料加以解读。现在的考古学家已经意识到,北美不同地区的最早居民可能因其生活环境各异而过着迥然不同的生活。五大湖区和美国东南部部分地区可能确实如此。上述区域在冰末期可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态区,要求当地的居民具备与平原、美国东南部或遥远北方地区不一样的适应能力。近年来对安大略早期居民的考古学研究已经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周边地区。至少就目前而言,安大略的资料为研究五大湖区早期人类生存环境提供了最为详尽的图景。因此这些资料既可以作为解释新发现的基本框架,又可以是其他考古学家质疑的目标。基于上述原因,安大略故事的发展引起了众多考古学家的兴趣。
最后,我写此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借此回馈多年来资助我研究的社会公众。一般而言,公众对公共财政资助的研究项目所取得的成果一无所知,即便是学术共同体面对某些大型研究项目也只是管中窥豹。无论是技术性的还是针对公众的总结性报告都更加罕见。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大部分学者在旷日持久的研究中,已经完全把学术界的需求作为个人唯一的考量。诚然,考古界十分重视个人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这并非毫无道理。考虑到学术研究在时间和方式上的自由,设定标准是必要的,但也存在弊端。要提高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最常见的办法是针对小问题发表论文:论文发表周期短,有助于增加成果,而对小问题的钻研,容易证明其研究的领先性。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者陷入循环的怪现象:不停地发表论文来制造优秀的研究履历,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发表更多论文。除了无法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之外,这种做法的危害还在于可能会让研究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比如只重视计划书和对未来田野工作的规划、将尚未写完的文章摘要提交给会议等等。这种你追我赶的模式只会催促学者们一个劲儿朝着某个方向冲刺,把精力全部聚焦在更小的问题上,有时还会进入死胡同而不自知。如此一来,学者自然没有时间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收尾,无论是撰写经过彻底研究的总结报告,还是为公众撰写通俗读物。
本书试着改变上述状况,或者至少要身体力行。这本书就是我研究工作的收尾,也是我个人研究成果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