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马克思和涂尔干平装社会学名著译丛

分享到:

定价:¥43.00

  • 著者:1593 译者:
  • 出版时间:2008年07月本印时间:2008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771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05445-4
  • 读者对象:社会学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
  • 主题词:社会学理论逻辑第二
  • 人气:216

显示全部前言

  这是一个四卷本著作中的第二卷。我自然希望读者能完整地阅读全书,但我意识到这也许是不可能的,因而为便于阅读我使每一卷都独立于其他卷。
  因为全书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一些重要方面后续各卷都必然以其前一卷的论点为基础。本卷正是在第一卷《实证主义、预设与当前的争论》的框架和论点的背景下形成的。在第一卷中,对于科学的性质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当代社会学中理论争论的状况,对于好的理论所应具备的特质,以及对于实证主义社会学可能具有的客观性,我都作了一些论述。在此我不可能全面综述我的有关论点,但我将尽量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以便使读者更充分地理解本书。当然,在本卷中我会时时回到上卷的主题中去;一些在上卷中只作了抽象思考的问题,将在本卷中予以具体分析。不过,对很多问题也不能一概如此;况且,本卷之具体情况也需要某种抽象。不用说,对于读过前卷的人,这种抽象就大可不必了。
  在第一卷中我同时展开了两场论战。首先,在当代关于科学的理解中有一种明显的实证主义倾向,它既存在于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当中,也存在于实际科学工作者身上,而这一倾向正是我所反对的。实证主义信条的核心之点是事实陈述在本体论意义上可以与非事实陈述或一般性相分离。从这一信条出发就必然得出如下结论:哲学或形而上学问题在真正的经验科学中无关紧要,理论争论只有诉诸经验实验才能得以解决,证实或证伪的方法论技术具有关键性和根本性意义。与之相反,在我看来,在科学中一般思考和具体思考都是不可或缺的;我还认为,与“方法论的”或“经验的”逻辑不同,“理论的”逻辑所指的是影响具体描述的一般假定。这种对理论逻辑的更为一般的关注正是整本著作的焦点。
  争论之二是针对非实证主义框架中的理论观点而展开的。我认为,社会学理论中一些新近的争论都试图把理论观点还原——“合并”——成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非经验信条。例如,理论经验主义(theoretical empiricalism)就试图将社会学理论还原成方法论假设,把冲突理论还原成关于经验世界在某个特定时期的相对均衡的假定,把反功能主义观点还原成关于科学模式的性质的假定,把试图在知识社会学中实施着一项“强纲领”的意识形态批判还原成理论家们的视角中的政治成分。
  相反,我认为科学可被看作是一个多层次连续体:从最一般的形而上预设,到较具体的意识形态的假定和模型,再到更经验的假定和方法论信念,直至纯粹经验性的命题和“事实”都包含于其中。我还认为,这些层次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的任务就在于说明这些层次的不同内容和相互关系。进一步说,只有像这样多层次地理解科学,才能解决唯心主义与实证主义(或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之分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出每一个科学陈述都是经验环境与形而上环境之交互作用的产物。图1是我对科学连续体的勾画:在第一卷中我曾描述了这一连续体,在此为了阅读的方便我对它作一些复述。
  作为第二场争论的一部分,我得出的结论如下:最近这些理论争论不仅是还原论或合并论的,而且都忽视了社会科学论证中最一般的因素。我把这些因素称为“预设”,并把它规定为任何社会科学家关于人类行动的性质及其何以会聚集成为模式化的安排的假定。预设涉及的是行动和秩序的问题。首先,在这里我不得不简化某些已经在先前花费篇幅讨论过的复杂问题。我认为,可以从工具的理性化方面来规定行动,也可以强调行动的不合理性的规范的或情感的方面。前者是唯物主义的,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而在这两者之外当然还有一种较全面的综合性多元论观点。其次,理论还要说明秩序问题。社会秩序是个人协商的结果,还是具有特殊的或突发的属性的集体结构?个人主义理论往往能揭示出经验互动中的某些重要因素,但却忽视了行动所由发生并规定行动性质的不可见的参数。另一方面,在这种强调集体秩序的理论中,个人行动仍会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关于行动的性质之假定决定了对这种集体秩序将会作何描述。唯心主义行动理论常常赋予集体秩序以某种规范的形式,这种观点的可取之处是把集体结构与个人志愿结合起来,因为规范秩序是以内在的、主观的信念为基础的。但就其自身而言,这种观点夸大了集体对个人的回应。相反,如果像唯实论所假定的那样行动是工具化的和合理性的,那么集体结构就会被说成是外在的和物质的——因为如果动机总是经过计算的和讲求效率的,那么行动就完全取决于外在压力。在这种理论中主观性和动机问题被置之不理了,因而对秩序的说明也只能是决定论的。对集体秩序问题的这两种解释构成了社会学唯心主义与社会学唯物主义的传统,这两种传统与纯属认识论意义上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传统是判然有别的。当然,从理论上说,同样可能对集体秩序作综合的多元论解释。正是在这样两场论战的背景下我才提出某些技术性论点,这些论点初看起来可能会使未读过第一卷的人感到迷惑。这些论点涉及:(1)科学理论中的“合并”的危险性;(2)在最一般的预设层次上多元论的重要性;和(3)在这一预设层次本身“还原”的危险性。不过,在前面的概述的基础上下述论点就较容易理解了。(1)合并论试图以科学连续体中某一特殊层次为基础建立其他所有层次。例如,“冲突社会学”就是一种合并论,还有“批判社会学”和拥护或反对“功能主义社会学”的观点也是这样。换言之,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些论点都体现了合并论方法的危险。(2)在最一般、最广泛的科学推理层次即预设层次上,多元论思想要优越于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片面理论。这两种一元论的独到之处使它们得以成立,但其自身的致命弱点又使得它们令人难以接受。(3)在预设层次上,一元论思维往往为某种形式的还原论——把行动问题还原为秩序问题——所掩盖。社会学中的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们常常——实际上几乎一直——认为,只有以某种规范论或工具论的方式说明行动才能得出集体主义而非个人主义的结论。这种还原是虚假的。行动问题与秩序问题是相对独立的,尽管一旦它们得以确立,又会发生深刻的互相影响。对行动的规范论或工具论解释既可以是集体主义的,也可以是个人主义的。
  在第一卷中我还提出了其他一些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非实证主义思想未必就是相对主义的,它自身也可以具有某种客观性。某种一般的和广泛的理论标准——多元性——是保持这种客观的、普遍的观点之基础。我希望在下文中能证明这种客观性。我用一种不能再简单的方式概述了第一卷中的有关论点。但我相信,这种概述将足以使读者了解我对马克思和涂尔干所作的下述分析的背景。闲话少叙,言归正传,下面即开始对古典社会学奠基人的考察。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杰弗里•C.亚历山大(Jeffrey
C.Alexander),美国当代著
名社会学家,耶鲁大学社会
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
会思想史、知识社会学、政
治学等。其他论著有《行动
及其环境》、《新功能主义
及其后》和《社会生活的意
义》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是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理论史著作,也是作者建立其新功能主义研究纲领的开端。此第二卷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与涂尔干社会理论的发展过程,提炼出双方作为社会学唯物主义和社会学唯心主义的代表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及其发展。作者指出,即使是在这两种成熟的古典理论中也存在着深刻的对立和模棱两可之处,而其追随者正是由此出发来修正这些古典传统的。   作者杰弗里•C.亚历山大为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思想史、知识社会学、政治学等。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作为解释的一般理论论证:“解读”的关键作用”
   第一部分  集体秩序与行动的两可性
第二章  马克思的早期阶段(1):从道德批判到外在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解释中的还原与合并
   2.“早期著作”:从规范的对抗到功利性计算
   2.1道德批判与诉诸普遍规范:起点
   2.2自然需要与诉诸个人利益;最初的转变
   2.3异化与服从物质秩序:在1844年手稿中对政治经济学
   的模棱两可的接受
   2.3.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挑战:作为类存在之
   确证的哲学多元性
   2.3.2权宜的解决:“自然人”与政治经济学的工具论
   逻辑
   2.3.3悬着的线索:异化的主观基础与向共产主义转变
   的问题
第三章  马克思的早期阶段(2):对道德批判的批判与唯物
   史观的起源
   1.转变时期
   1.1对文化“普遍性”的抨击与哲学的终结
   1.2改变“异化”的地位:在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中对主观性的抨击
   1.3晚期马克思主义中的残余范畴:无法解释的规范性行动
   2.成熟时期:《共产党宣言》关于合理行动与强制秩序的理论
   3.结语:解释的失误与马克思的真正贡献  
第四章  涂尔干的早期阶段(1):从自愿性道德向作为外在
   强制之道德的模糊转变
   1.对涂尔干的解释中的还原与合并
   2.涂尔干的早期著作:对自愿性道德之探索的失败
   2.1社会危机与对作为对策的集体主义之探求
   2.2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集体主义取向的道德
   2.3涂尔干关于道德秩序的自相矛盾的观点:理论上的模棱
   两可与转向反意志主义的决定论  
   2.3.1行动问题:涂尔干对利己主义合理性的模棱两可的批判  
   2.3.2秩序问题:转向集体控制的曲折途径
   2.4非意愿性道德与涂尔干之最初的社会学
   2.5结语:机械秩序以及涂尔干与工具论传统的关系
第五章  涂尔干的早期阶段(2):作为调和工具性秩序与
   自由之尝试的《社会分工论》
   1.作为机械秩序之矫正的“物质个人主义”:早期社会学论文关于分工的观点  
   2.《社会分工论》中的经验发现与理论矛盾  
   2.1第一卷:关于现代性的工具论与规范论的对立
   2.1.1作为预设问题的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转向工具论的个人主义
   2.1.2作为已经分化的道德共同体的现代性:探求意愿性秩序的最后努力
   2.1.3向现代工具论的妥协:作为强制力量的非契约团结  
   2.2第二卷:分工的工具性-集体性原因
   2.3第三卷:涂尔干的批判唯物主义的残余范畴
   3.结语:作为向斯宾塞和马克思复归的《社会分工论》
   第二部分  通向集体秩序的两条不同的途径
第六章  马克思的后期著作:关于工具性控制之解释的精致典范
   1.历史的发展与革命的滞后  
   2.《资本论》论行动和秩序  
   2.1工具性行动与商品形式
   2.2强制性秩序与资本主义的“规律”  
   2.3虚假意识与反映性的上层建筑  
   2.4服从的真正根源:“看不见的线”——劳动力的物质再生产
   2.5真正的意识: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工具合理性
   3.后期著作在经验研究中的地位
   4.后期著作在伦理问题上的地位  
   5.“社会”决定论:行动和秩序的合并以及马克思关于
   个人的理论
第七章  涂尔干的后期著作(1):向作为精神力量之道德的转变
   1.对《社会分工论》的批判:中期阶段以及涂尔干对
   道德秩序的最初理论重建
   1.1作为理论批判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1.2《社会主义》和《自杀论》:作为道德和感情的交换与联合
   1.3涂尔干的变革的理论性质和理论原因
   2.使道德精神化:作为意愿秩序之模式的宗教
   2.1“启示录”:涂尔干对神圣性的研究
   2.2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对其中期著作的影响
   2.3新理论的巩固:涂尔干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
   《社会学年鉴》的创立
   3.结语:涂尔干无意中的表白
第八章  涂尔干的后期著作(2):宗教模式与唯心主义社会理论
   1.规范社会:制度的等级
   2.文化与神圣的个人
   3.家庭与职业:特殊主义精神的两个领域
   4.作为超验表象的国家和法律
   5.教育:一种现代制度的宗教性质和历史发展
   6.道德经济学与唯心主义的缺陷  
   7.结语:“社会”事实的欺骗性:作为行动与秩序之
   合并的社会学唯心主义  
   第三部分  单维理论及其不满
第九章  社会学唯心主义古典理论中的模棱两可及其修正:
   涂尔干与“涂尔干主义”
   1.涂尔干的“次要思想”:理论合并与残余的功利主义
   2.作为范式之修正的“涂尔干主义”:唯心主义的工具化  
第十章  社会学唯物主义古典理论中的模棱两可及其
   修正: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的“次要思想”:作为道德团结和自愿行动之
   产物的革命
   2.作为范式之修正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规范化  
   3.结语:单维理论的危机与超越它的必要
注释
马克思和涂尔干的著作目录
著者—引文索引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