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结构与空间 平装

分享到:

定价:¥54.00

  • 著者:57232 
  •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本印时间:2019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62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7950-8
  • 读者对象:城市史研究者,城市规划学者,对中世纪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主题词:城市史研究欧洲中世纪
  • 人气:422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从空间和结构角度对中世纪欧洲城市做出全新解读,注重城市变迁中的权力因素,立意深远,内容翔实。本书为作者竟十年之功完成的欧洲中世纪城市史研究力作,深入考察分析了欧洲城市在中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的历史,并借助空间研究方法着力分析了其背后的政治和权力因素对塑造城市样貌的决定性影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欧洲城市史研究著作。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市曙光学者。巴黎高师、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佛罗伦萨)访问学者,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欧洲城市史和全球史方面的研究,著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经济体的兴衰》(人民出版社,2012年),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城市结构与空间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欧洲城市从罗马帝国之后到近代早期的发展历程。在国内外城市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利用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尤其注重考察城市空间背后更深层次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结构,注重空间与结构、城市与人的互动。本书进行了大量的个案研究,通过对城市景观、城市布局、城市规划的考察展现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并深入探讨城市发展中的权力因素,做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解读。本书也尝试将欧洲城市放在全球史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以新的视角探讨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脉络和特点,有助于读者对西方城市的发展史有更深入的理解。
 

显示全部目 录

绪论:中世纪城市研究的传统和进展
第一节 国外的研究状况
1.城市史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理论转型
2.城市空间研究的成果和类型
3.城市史的区域和跨区域研究
第二节 国内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框架
第一部分:中世纪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古典城市的延续与变化
第一节 中世纪城市发展的政治因素和传统因素
第二节 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经济因素
第三节 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督教因素
第二章 中世纪早期欧洲城市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加洛林帝国的影响
第二节 城堡型城市的兴起
第三节 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外部因素
第三章  城市的新局面:城市扩张与新城
第一节 13世纪欧洲城市的更新
第二节 法国西南部的新城
第三节 城市的兴衰及其经验
第四章  中世纪城市的形成及其性质
第一节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及其“自由”
第二节 领主与城市
第三节 理念与现实的差异
第二部分:中世纪城市的特征
第五章 琅城:中世纪城市的“公社运动”
第一节 琅城事件始末
第二节 教会、领主和国王
第三节 城市公社与特许状
第六章  巴黎:中世纪的王权与城市
第一节 从教权之城到王权之城
第二节 中世纪的政治局势
第三节 建造首都城市
第四节 权力的表征
第七章  锡耶纳:中世纪的城市空间转型
第一节 转型前的城市布局
第二节“商业革命”带来的阶层变化
第三节 权贵家族、平民与共和政府
第四节 权力转移与城市空间的转型
第三部分:中世纪城市的鼎盛时期
第八章 从家族到教皇:中世纪的罗马城市空间改造
第一节 罗马城的古典遗产
第二节 中世纪中期的家族与城市
第三节 中世纪晚期的教皇与城市
第四节 作为策略的空间改造
第九章 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形成与近代城市形态的兴起
第一节 乌尔比诺:山城上的领主
第二节 皮恩扎:教皇的城市设计
第三节 曼图瓦:宫殿般的城市
第四节 费拉拉:第一个现代城市
第五节 城市设计思想的变革
第十章  法国的领地国家与其首府城市
第一节 中世纪法国的封建领地变迁
第二节 勃艮第在巴黎的空间争夺
第三节 勃艮第领地国家的城市空间建构
第四节 领地国家及其首府城市
第四部分:中世纪城市的衰落与转型
第十一章 从领地城市到国家城市——法国近代国家的兴起与城市整合
第一节 从地方的城市到国家的城市
第二节  作为国家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城市
第三节 空间整合中的国家和城市
第十二章 君主城市的形成和封建领主时代的终结
第一节 西班牙的首府城市
第二节 神圣罗马帝国的城市
第三节 都灵:帝国之间的边疆城市
第四节 威尼斯:从城邦到帝国
第十三章 西班牙帝国的全球城市网络
第一节 米兰:文艺复兴理想城市的试验场
第二节 马德里:西班牙帝国缔造的首都城市
第三节 墨西哥城:欧洲思想和美洲传统交汇的产物
第四节 文艺复兴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和联系
结 语
参考书目
后 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关于琅城公社事件的描述都是以吉贝尔·德·诺让的《自传》为根据的。吉贝尔是当时琅城教区库西的诺让(Nogent-sous-Coucy)修道院的院长,他的记载成为后人了解琅城公社的重要资料,是有关琅城公社运动事件的流传甚广、引用最多的版本。但这诸多记述大都集中在公社暴动事件本身,即:琅城的市民决定成立公社,遭到主教戈德里的反对,主教于1112年请求国王给予剿灭,并为此向国王付出700里弗的贿金。公社被取消后,主教随即将700里弗转化为强加在城市市民头上的税收项目,因此一场以“公社”为旗帜的暴动发生,主教在这场冲突中身亡。
然而,在吉贝尔的自传中,对琅城公社的始末记载却远不止于此。为大部分史料汇编和历史文本所忽略的细节是吉贝尔在自传第三编中所描述的吉哈尔(Gerardus)被刺事件。这一事件是1112年暴动的重要环节,显示了城市中领主派系之间、主教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吉哈尔是居住在琅城的一个领主(procere urbis),据吉贝尔讲,他勇气超群、声名卓著,但行事傲慢,经常以粗野的语言侮辱那些他看不惯的人。由于吉哈尔对主教戈德里言辞不敬,二人之间产生仇隙,戈德里不能容忍这种挑衅,于是召集琅城的几乎所有领主(pene omnibus proceribus urbis)密谋刺杀吉哈尔,主教将此事交给同谋者后便前往罗马教廷。吉贝尔认为这并非朝觐教皇,而是制造不在场证明,以为其罪名开脱。
主显节的第六天凌晨,吉哈尔前往琅城的圣母大教堂,他让骑士随从在外等候,独自进入教堂祈祷。主教的同谋者趁机在教堂里将吉哈尔残忍杀害,参与谋杀的两名主要同谋随后逃到主教府邸,那里还有城中的其他领主以及两位副主教。对此,国王和吉哈尔的庇护者圣让修道院感到很愤慨,王室监察官(provost)伊沃(Yvo)立即带领国王的人马和圣让修道院的仆从,将凶手的住处劫掠并付之一炬,副主教与谋杀吉哈尔的领主被迫逃离琅城,但仍坚持他们对主教的忠诚。
各方在琅城大教堂内进行了调解,将凶手革出教门,国王也命令查封主教的官邸及所有动产。但是戈德里却在罗马通过贿赂教皇洗清了其同谋嫌疑的罪名,领取教皇谕旨返回琅城,要求恢复其财产,并威胁要使用武力占领将其驱逐的城市,同时以巨额贿赂使最初立场坚定的国王妥协,主教重获权力,副主教和那些同谋也得以逃脱惩罚。主教不仅没有惩罚凶手,反而还迫害那些追查凶手的人,因而受到教士和平民(populo)的反感,城市和主教管区的所有人(totius urbis et dioeceseos)对主教包庇凶手的行为极为愤慨。由于引起众怨,主教不得不对一些同谋施行了绝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