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卡夫卡研究 平装

分享到:

定价:¥55.00

  • 著者:571 
  •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本印时间:2009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24页
  • 开本:16册数:1
  • ISBN:978-7-100-06425-5
  • 读者对象:卡夫卡研究人员及爱好者
  • 主题词:卡夫卡研究
  • 人气:216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该书为国内出版的一部问题意识突出、论述深入、视角新颖、资料翔实的综合性地研究卡夫卡的学术专著。

显示全部序言

       近年来,中国读者对卡夫卡的接受心理经历了一个“S”形的过程。早在1930年,当中国对西方文化还是相对开放的年代,卡夫卡经赵景深的介绍,首次以“卡夫加”的译名与中国读者见面。当然,由于当时的卡夫卡在国外的影响还不大,国内也没有引起大的反响。这一空谷足音一直持续了30余年!其间只有个别零星的呼应。20世纪60年代中期,卡夫卡和——批其他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初次被介绍到我国,却是以“颓废派”的身份和“反面教材”的名义获得“签证”的。直到70年代末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个国策,像我和李文俊这一代当时的中年人,感到有责任给卡夫卡这样一些所谓“颓废派”作家正名。
       但这一工作的推行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我们自己的思想解放很难一步到位,另一方面大的禁区虽然没有了,小的禁区却依然存在。比如当时官方的口径是:对现代派作家艺术上可以借鉴……言下之意是思想上必须划清界限,特别是卡夫卡作品所涉及的存在主义、异化等内容。因此我当时的策略是:先从审美分析人手,从卡夫卡的作品看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关于思想内容则主要采用国外学术界的分析和评论,为此编了一部论文集《论卡夫卡》,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学者来了解和研究卡夫卡。这一阶段,即卡夫卡以正面形象“亮相”阶段,有几位从事英语文学了作的朋友也参加丁,起了积极作用,除李文俊外,还有钱满素和汤永宽等。可惜一等局面打开,他们就基本“退隐”,专心于英语文学的本职工作了。
       90年代以来,我的卡夫卡研究除了继续在美学上进行探索外,比较关注卡夫卡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同时,致力于系统编纂并组织翻译卡夫卡的全集和一些分门别类的集子,如《卡夫卡散文选》、《卡夫卡随笔集》、《卡夫卡文学书简》、《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卡夫卡传》(勃罗德)等。然而,由于本人兴趣较广,关注的领域较宽,因而不能全力以赴于卡夫卡研究,而德语同行中馀了个别老年人如谢莹莹外,中青年几乎没有人投入较大力量于卡夫卡研究,而国外的卡夫卡研究却依然方兴末艾,资料汗牛充栋。这使我不免焦急。就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学队伍中一支通过英语研究卡夫卡的力量如异军突起,相当活跃。其中较有实力的是“山东军”:一个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胡志明,一个就是本书作者、青岛大学的曾艳兵(近年来主要执教于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内地的卡夫卡研究起步很晚,加上改革开放头15年的政治形势时有波动,对外交流也不够活跃,资料来源也缺乏畅通的渠道。这些因素都构成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客观环境的限制,这也注定了这一阶段卡夫卡研究不可能全面而深入。但90年代末,当曾艳兵这新一代中年人崛起的时候,学术环境宽松多了,物质条件包括经费来源和资料来源也明显改善了,这使新一代学人有可能在深度上超越我们,体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事物发展规律,尽管曾艳兵与胡志明一样,不懂卡夫卡所使用的德语,但这不会影响他们在大的方面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掌握英语,而英语界的卡夫卡研究队伍并不比德语界的小,英语中有关卡夫卡的资料也相当丰富。因此我早就表示了这样一种看法:只要懂英语,照样能研究卡夫卡。读了曾艳兵这部《卡夫卡研究》的手稿后,我更有信心这么说。
       《卡夫卡研究》是试图全面介绍和解读卡夫卡的一部专著,是当前我国卡夫卡研究的一个进展,或者说一次深入,它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不少空白。全书分上、中、下三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即“上编”主要分析卡夫卡及其与家庭、民族、宗教以及国家的关系,是研究卡夫卡的出发点。……

显示全部前言

   弗兰茨•卡夫卡,这位欧洲文坛的“怪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以痛苦走进世界,以绝望拥抱爱人,以惊恐触摸真实,以毁灭为自己加冕……,他属于什么流派,什么“主义”?他什么都不星,他是现代世界里的唯一的“精神裸体者”,他的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创作,他的创作完成了他自己。
   卡夫卡(1883~1924)是一位出生在布拉格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当时的布拉格属于奥匈帝国。卡夫卡一生创作的作品并不多。他的早期写作(1902~1912)只有一部散文小说集《观察》,共收18篇作品.此外还有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乡村婚礼筹备》。1912年是卡夫卡创作的爆发期,《变形汜》和《判决》就是这一年问世的。1912年至逝世前,他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如《司炉》(1913)、《在流刑营》(又译作《在流放地))1914)、《一份为某科学院写的报告》(1917)、《乡村医生》(1919)、《饥饿艺术家》(1922)等,还有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又译作《失踪者》)、《审判》(又译作《诉讼》)和《城堡》。此外卡夫卡还写有大量的书信、日记和随笔等。
   卡夫卡生前发表作品极少。他只对朗诵自己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它们的发表却很少关心。他对自己的作品极少满意,从不愿从他的抽屉里拿出他的手稿。他生前发表的作品,大多是在朋友的逼迫下,怀着希望和惋惜的颤栗心情交出来的。但这些作品仅占他的作品集中九卷中的一卷。而愈到晚年,他对自己的作品愈不满意,最后他给朋友布罗德留下这样一份遗嘱:要求将他遗物里的所有稿件,毫无保留地、读也不必读统统予以焚毁。然而布罗德并没有遵从遗嘱,而是将卡夫卡的全部文稿陆续整理发表了,尤其是将三部未写完且稿页零乱的长篇小说《诉讼》(1925)、《城堡》(1926)、《美同》(1927)分别整理发表,并于1935年、1936年和1949年、1950年先后两次编纂了六卷本和九卷本的文集。幸耶,不幸?卡夫卡失去了一位“忠诚”的朋友,但世界上多了一份伟大的文化遗产。
   卡夫卡生前几乎默默无闻,他的作品只有极少数是在他生前发表的。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观察》第一版共印了800册,5年后还有一大半积压在仓库里。卡夫卡自己说,在布拉格一家著名的书店里,几年来共售出了11册书,“其中10册很容易找到买主,因为是他自己买的,不过,他一直想知道究竟是谁买走了那第11册?”尽管他的挚友布罗德早在1916年就指出,卡夫卡是堪与当时德国著名作家霍普特曼等人媲美的第一流大作家,但他的这种评价在当时却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卡夫卡作品的第一个法译本的出版是1928年,这时卡夫卡已经去世四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一场噩梦的欧洲终于发现了卡夫卡的价值和意义。卡夫卡开始越出国界,在欧洲和美国走红,其影响迅速扩展到了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世界各地。
   1950年,随着布罗德新编的九卷集《卡夫卡文集》的出版,一股“卡夫卡热”很快遍及西方文坛。随后,各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流派,如荒诞派、新小说派、存在主义文学、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都纷纷去卡夫卡那里寻找渊源和灵感。1963年.,当卡夫卡80周年诞辰的时候,他的故乡举行了国际性的卡夫卡学术讨论会,会议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人能提出全盘否定卡夫卡的理由了。”这以后卡夫卡便成了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便“将卡夫卡在深沉的笔触下产生的作品列为最值得一读的世界文学名作”

显示全部后记

   自1993年我在《湘潭大学学报》上发表第一篇有关卡夫卡研究的论文《卡住了吗—一论卡夫卡》至今,已经整整过去了15年。这以后卡夫卡渐渐成为我的一个心结,无论如何也释怀不开,挥之不去。2000年后卡夫卡更是成为了我学术关注和思考的中心,我与卡夫卡似乎走得越来越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谷歌网上我的名字常常与卡夫卡的名字连在一起。我对有关卡夫卡的一切都感兴趣,甚至人迷。我看到有关卡夫卡的一切都兴奋,以后甚至一看到“卡”字就激动,眼睛就放亮。夜深人静,我常常对着卡夫卡的照片入迷,希望他对我能说些什么,希望能听到点什么。这期间我发表的有关卡夫卡的大小文章大约有60余篇。2003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卡夫卡与中国文化》,2006年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我申请了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卡夫卡研究”,2006年结项;2004年我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研究”,2007年初结项,并被评定为优秀。本书就是在以上这一切的基础上完成的。
本书要感谢的人很多,无法一一列举,好在我在《卡夫卡与中国文化》的后记中已有较为详尽的表达,这里不再赘述
   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再次感谢我的博士导师刘象愚先生。我的博士论文《卡夫卡与中国文化》准备修订出版时,原想请刘先生作序的,只是由于该书有幸收入由乐黛云先生主编的“中学西渐丛书”,而根据丛书的统一体例的要求和安排,只好暂时放弃这——想法。不过,那时我已经有了出版《卡夫卡研究》的计划,我期待着刘先生届时为陔书作序。果然,今年6月,在我的请求下,刘先生在日程安排非常紧张、身体欠安的情况下,暂时搁下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曾艳兵,1957年生于湖北。文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天津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20世纪西方文学和中西比较文学。已出版学术专著《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东方后现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吃的后现代与后现代的吃》等。主编教材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史》、《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等。自1985年以来,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共发表论文150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卡夫卡,20世纪德文小说家。他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的问题引发了整个世界的兴趣和思考。该书对卡夫卡及其问题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尤其集中地思考和研究了某些重点、难点、盲点、疑点、热点问题。

显示全部目 录

序一  叶廷芳
序二  刘象愚
题记
导言
第一章  无家可归的异乡人
   ——卡夫卡的“归属”问题
   一、无所归属
   二、无处不“归属”
   三、超越“归属”
第二章  卡住了吗?
   ——论卡夫卡创作的思想特征
   一、一切都卡住了
   二、“每一个障碍摧毁了我”
   三、自由之路
第三章  一个捏着生命痛处的寓言
   ——卡夫卡小说的基本特征
   一、卡夫卡的寓言世界
   二、跟随寓言,成为寓言
   三、从象征到寓言
第四章  “耗子王国”的歌手
   ——论卡夫卡与犹太文化的关系
   一、“脚踏坚实的土地”
   二、“裸体”漂泊在异乡
   三、“手挽着手”的阐释
第五章  “从摇篮里抱走了别人的孩子”
   ——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
   一、“生与死之间的抉择”
   二、在绳索上跳舞
   三、语言的“城堡”
第六章  失去谜底的谜语
   一一卡夫卡创作中的后现代特征
   一、不确定性原则与特征
   二、延异与延缓
   三、语言的危机与焦虑
第七章  闭上眼睛的图像
   ——论《美国》
   一、《美国》与美国
   二、《美国》与狄更斯
   三、《美国》与卡夫卡
第八章  法门内外
   ——论《诉讼》
   一、自我控告
   二、社会控告
   三、宗教控告
第九章  对抗与消解
   ——论《城堡》
   一、失重的悲剧与尴尬的喜剧
   二、幻想的真实与真实的噩梦
   三、形而上的疼痛与疼痛的游戏
第十章  为何变形?
   ——论《变形记》
   一、童年的记忆
   二、成年的焦虑
   三、爱的困惑
第十一章  扑朔迷离的叙述策略
   ——论《判决》
   一、“身心开放”的写作
   二、悖论式的叙述方法
第十二章  作为颠覆性阅读的创作
   ——论卡夫卡的三篇小小说
   一、《塞壬的沉默》:消解经典—
   二、《城徽》:重建“通天塔”
   三、《一道圣旨》:现代寓言
第十三章  冬天里迈出的第一个舞步
   ——论《一次战斗纪实》
   一、遥望中国
   二、描绘中国
   三、跨越中国
第十四章  跨文化语境中的万里长城
   ——论《万里长城建造时》
   一、文本中的“万里长城”
   二、历史性的“万里长城”
   三、跨文化的“万里长城”
第十五章  来自中国的古老手稿
   ——论《往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