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 平装媒体人类学译丛

分享到:

定价:¥20.00

  • 著者:270 
  •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本印时间:2013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05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09621-8
  • 读者对象:一般大众读者
  • 主题词:中国网络政治历史考察电报清末时政
  • 人气:685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中文版说明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是拙著Historicizing Online Politics : Telegraphy, 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书的前半部分,原书2006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于是最早探讨互联网与中国政治关系的专著之一,英文版甫一问世,即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被列入欧美许多大学中国问题研究课程的必读书目。云南大学新闻系郭建斌教授2008年来访,提议将本书纳入其主编的“媒体人类学译丛”,并迅速翻译成稿。然好事多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书出版颇费周折,斟酌再三,我决定将电报部分单独成篇印行,以飨中文读者。
        20世纪末如潮如涌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发了来自西方形形色色的预测和断言。本书的写作初衷在于引入历史视野,通过剖析早期信息技术在中国的具体接受和应用过程,提醒人们注意技术和社会互动的复杂性,并揭示当今西方主流观点背后的技术决定论窠臼和意识形态价值预设。本书出版至今转眼已近七载,其间网络技术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尤其是博客、社交网站、手机短信以及微博的出现,已经大大改变了早期的网络空间生态。但作者仍然坚信回归历史有助于审视现实。了解电报技术在清末的遭遇不能离开当时特定的接受语境,搞清历史也将帮助人们理解互联网和当今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绕道历史是方法,了解现实才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作者写作本书时,互联网研究还刚刚起步。但短短十数年间,已经形成一个充满活力、人才济济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令人感到振奋。作者执教于美国高校多年,熟悉美国学术研究兼顾标新立异和实用价值的取向,时常提醒学生网络研究很可能像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艾滋病与社会的研究一样,将会产生数以千计的博士和研究职位,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热点,相信网络研究在中国也是前程远大。作者希望本书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期盼看到更多、更精彩的研究专著出现。
        中文版除了对内容进行些许“美容”外,基本保持原貌,以供读者定评。在导言的章节概要中保留了互联网部分几章的简介,以帮助读者了解英文版的整体结构,更好地理解电报部分中的相关论述。作者期望本书全篇能在不久的将来以合适的方式出版。在此之前,读者如果有兴趣阅读有关互联网部分各章的中文翻译,可以通过作者的个人博客查阅。
        就译文而言有两点要加以说明。一是针对电报技术传入中国后出现的独特政治文体——public telegraph,为行文统一,中文版中通常译为“公电”。但事实上“公电”和“通电”同义,可以互通使用。两者既是名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以当动词使用。二是由于英文版的特定读者对象,诸如“中国”、“中国人”、“中国精英”、“清朝当政者”这样的泛指不时出现。想提醒读者的是,这些概念本身是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构成成分之间差异很大。所以希望读者参考上下文理解它们的特指意义。任何将集合体概而化之的想法都是徒劳无功的,也非作者本意。
        最后,我要感谢郭建斌教授、尹松波先生、石琳女士。感谢他们的帮助和努力使得本书得以付梓。挚友高华教授对本书写作自始至终给予了很大帮助,是我在英文版中致谢的第一人。没想到去年岁末老友英年早逝,谨以此书作为对高华的纪念。

                                                  周永明
                                        2012年8月6日于威斯康辛大学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周永明教授供职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人类学系,其研究领域历史与政治人类学。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是“Historicizing Online Politics :Telegraphy, 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的前半部分。英文原版作为最早探讨互联网与中国政治的专著之一,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欧美许多大学中国研究课程的必读书目。本书截取了原版中电报与清末时政的部分,单独成书。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出现对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响巨大,但技术与社会互动的机制极为复杂,当下并不存在一个清晰的学术解释。本书着重考察清末电报(新技术)与时政的互动,乃是绕道历史,为我们理解今天互联网在当下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角色提供一个可信的历史参照。

    "本书从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和媒体研究等方面探讨了自晚清直到今天,电报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媒体人类学译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