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平装浙大学术精品文丛

分享到:

定价:¥30.00

  • 著者:3051 
  •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本印时间:2008年1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61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05871-1
  • 读者对象:中文系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
  • 主题词: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 人气:1088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该书被认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代文学专题研究著作。

显示全部序言

  中国文学史和古典文学研究,是一片丰盛而广阔的园地。当然,在这片园地上,还有许多领域有待开拓,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前数年,曾有一次“重写文学史”的讨论。那次讨论,最终未能展开,也没有什么结果。虽然学术界似乎没有十分重视这次讨论,但这个问题的提出,据我看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无的放矢,倒是说明某些老观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值得文学史研究者和古典文学研究者们深入思索。视野再开阔一点,像这样的讨论(虽然中途夭折),或许对整个学术界也不无启发。好多年来,学术界盛行集体写书,其中集体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就有多种,此风至今未泯。集体写书有个好处,可以博采众议,集思广益;但也带来副作用,虽不公开以“权威”自居,人们却以“权威”视之,既是“权威”,写的书就成了“定本”,诸本皆废,唯此独尊,后来者更是裹足不前。但学术上的任何所谓“权威”、“定本”,其实只是一家之言,同样应该容许争论、批评和重新审议。大家都承认这句话:真理愈辩愈明。倘换个说法,也即是:真理不辩不明。而学术的悲哀,莫大于不辩。不辩意味着屈从和无所用心,其特征便是不动脑筋,人云亦云。无以名之,我姑名之为思想上的一种“赖汉现象”。这种现象倘生生不息,绵延无已,则学术将面临停滞不前以至奄无生气的危机。
  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就其著作出版情况来看,可说两多两少。两多是通史与专史多,两少是断代史与专题研究少(单篇论文不在内)。断代史也是一种小型的通史,所以最少的是专题研究著作,不是说没有,而是在已出版的文学史著作中从数量到质量真可谓凤毛麟角。这种情况说明,中国文学史研究长期来有一种追求大而全的宏观气势的风尚,同时这也反映一种忽视具体课题研究,不愿作深入扎实、细致、艰苦工作的倾向。我这样说,绝没有贬彼褒此的意思。通史与专题著作,只有体裁之别,而无高低之分,这是不言自明的。不过当前应该更多填补的是专题研究的空白点。但是,不论是何种著作,从当前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总体观察,我想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加以考虑。
  第一是政治与文学的关系。有一段时期,大家遵循一条“文学是阶级斗争晴雨表”的理论,把一部文学史写成了阶级斗争史。“文革”期间,大家又遵循一条“儒法斗争”为主线的理论,虽然那时没有来得及写出一部以这条主线为纲的新的文学史,但有的作者已忙不迭地把自己已出版的文学史改写成儒法斗争史,并正式修订出版或准备出版。那时还出现了两部经过“特批”而出版的“大批判”式的专题著作,把杜甫与韩愈这两位“儒家”打翻在地。今天的研究者不会再受这种极“左”理论的束缚,但如何处理好政治与文学二者之间的分合关系,仍是一大题目。
  第二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一代有一代的文学,这已成为文学史研究的一条规律。但是,文学首先是心灵的产物,有它自己独立的世界——心灵的世界。文学不应仅是时代的附庸,更不是时代的应声虫。已出的一些文学史,几乎有一个共同的公式,每一章节的开始,必是一段时代、社会背景的概述,下面方入文学正题。每一个时代都有初盛晚衰,因之文学随着也有了初盛晚衰。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文学当然离不开时代,但是文学有没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人,有青年、壮年、老年以至死亡的发展规律。人与时代、社会也是密不可分的,但人的成长不是以时代的初盛中晚衰来区分的。人有自己的成长发展规律。一代一代的人,从生到死,重复着这条规律。文学同人一样,也应有自己的发生、发展以至衰亡的规律。一代一代的文学,经历着这个过程。文学史所研究的,应该就是这个过程,而不是现有一些文学史所描述的那个依附于时代盛衰的公式化的过程。我很希望看到一部突破公式化的崭新文学史的出现。
  第三是如何摆脱传统诗文评的影响。我这是有感而发,因为好多年前看过一部以集体名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其中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评论,大都似曾相识,原来差不多都是从一些诗话、词话、文论中摘录而来的。有的改头换面,有的则是直录原语。传统的诗文评有许多精辟之见,可以引用,也可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但如受其片言只语的牢笼,必将为其所误,丧失主见。举例说,如本书所揭示,明代复古派之长期遭受冷落误解,逐渐变形,与明清两代诗文评的剿袭成说、不读原书、妄加评论是分不开的,这在有些文学史中就可看到它的明显影响。
  这些想法,是不是悬鹄过高?我看不是。在廖可斌君这部研究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著作中,我的这些想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几个问题,已经得到部分的答复和论证。这是一部专题著作,而且是一部攻坚之作,论辩之作。攻的是中国文学史和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明代文学复古运动。辩的是有关这次运动的来龙去脉、思想内涵、群体关系、文学成就及其功过影响等等,可以说存在着一系列的复杂问题。这里需要廓清几代人的耳食之言,拨开长年来似是而非的迷雾,深入细致地爬梳清理,还其本来面目,正其历史位置。我不能说本书已经完美地达到了这一步,但我可以说本书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可贵的一步。对本书的评价,应由学术界特别是文学史和古典文学研究者来作出评判;对作者所依据的材料和所持的论点,可以提出驳难指正。如果由此而能引发对文学史和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某些历来以为不成问题的问题,重加审视和深入思考,我想这对当前学术研究来说不无裨益。我所感到欣慰的,可斌好学深思,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孜孜为文。唯认真读书,所以能探本溯源,发现问题;唯独立思考,所以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争辩,不说空话;唯孜孜为文,所以能处繁华之世,而从事乎寂寞之途,不趋附时尚,作热门文章。韩愈说,“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此道此理,若换作今日的道理,这两句话亦可适用于今天,可斌这本书庶几乎当之。故乐为之序。

                             钱伯城
                        1994年7月2日于上海

显示全部后记

        重版后记

       此书199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倏忽已经十四年。在此期间,我攻读硕士学位时的导师马积高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徐朔方教授及曾参加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陈贻焮先生先后辞世。值此书在商务印书馆重版之际,我深切缅怀两位恩师和陈先生。对曾给我指点和帮助的钱伯城先生、魏同贤先生、章培恒先生、吴熊和先生和原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先生等,也充满感念之情。谨附志于此。

                             廖可斌
                        2008年10月于杭州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把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作为三次高潮来叙述,即前七子、后七子和明末陈子龙的三次复古运动,将其放到明代文学思潮以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广阔背景中进行考察,认为复古运动打破了明前期以至整个思想文学领域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沉寂局面,开启了明后期浪漫文学思潮和进步思想潮流的先河,是由前者演进为后者的重要过度。

显示全部目 录

序                             钱伯城
引言
第一章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诞生的宏观历史背景: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变迁
  一、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形成及其要素
  二、从“比兴说”到“情景说”——先秦至六朝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
  三、“意境说”——古典审美理想的实现与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四、理性化与俗化——古典审美理想的解体与中唐至南宋时期古典诗歌的分化和衰落
  五、严羽等人的呐喊
  六、南宋末至明前期古典诗歌的继续分化和衰落
第二章 复古运动的滥觞——茶陵派
  一、茶陵派的形成
  二、茶陵派的诗歌理论
  三、茶陵派与复古派
第三章 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第一阶段:在茶陵派卵翼下
  三、第二阶段:反刘瑾斗争及与茶陵派脱钩
  四、第三阶段:作家群落
  五、余波:六朝初唐派与中唐派
  六、归宿:弃文入道
第四章 前七子的文学理论
  一、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
  二、重格调
  三、提倡学古
第五章 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的诗文创作
  一、李梦阳
  二、何景明
  三、徐祯卿
  四、康海、王九思
  五、王廷相
  六、边贡、顾璘
  七、郑善夫
  八、杨慎
  九、薛蕙、高叔嗣
第六章 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第一个十五年
  三、第二个十五年
  四、第三个十五年
第七章 后七子的文学理论
  一、古典诗歌审美特征论
  二、古典诗歌体裁论
  三、古典诗歌发展史论
  四、古典诗歌创作论:意与法
  五、关于王世贞的“晚年定论”问题
第八章 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的诗文创作
  一、李攀龙
  二、谢榛
  三、宗臣
  四、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五、王世贞(附王世懋)
  六、汪道昆
第九章 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复社
  三、几社
第十章 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的文学理论与诗文创作
  一、继承前后七子,重倡复古主义
  二、重雅正
  三、重情采和体裁法度
  四、张溥
  五、陈子龙
  六、夏完淳
  七、徐孚远、张煌言
结语
  一、复古派与明代社会
  二、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
  三、复古派与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的发展变迁
附录:主要引用参考书目
后记
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