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音乐隐喻学 精装

分享到:

定价:¥80.00

  • 著者:119515 
  • 页数:239页
  • 开本:16
  • ISBN:978-7-100-12130-9
  • 读者对象:民间音乐研究者、以及高校音乐专业学生
  • 主题词:音乐学隐喻研究
  • 人气:18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音乐隐喻的理论著作。

显示全部前言

  前 言
  自20 世纪80 年代隐喻学成为显学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展,隐喻学理论逐渐延伸到了各个学科领域,音乐领域也不例外。当然,关于音乐的隐喻问题,虽然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就有不少论述,但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至今都没有建立起系统的音乐隐喻理论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学术欠缺和遗憾。因此,当务之急,或者说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尽快建立起音乐隐喻学的理论体系。    

  这本书的立意与写作,还得从我的艺术隐喻研究说起。那是2007 年,我怀着一种大胆探索的心境,选择了一个很冷僻的选题“隐喻艺术思维研究”,本来是抱着一试的态度申报了教育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结果获批,并且得到5 万元的课题经费。这是学校第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也是经费较多的一个项目。学校领导不仅给了我很多鼓励,而且还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扬我,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我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申报课题的,所以对于开展研究,本身心里还是没底。究竟怎么开展研究,都研究什么,课题构架里面还有很多未定点,还需要日后认真琢磨;而且隐喻学我也是才开始接触,对它也不是很熟悉。那时我心里真的有点紧张。但学校的鼓励还在继续,很快,学校1∶1 的配套资金的一部分就到位了。于是,我开始前行。
  在研究隐喻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在门类艺术隐喻的一章里,我写了“音乐的隐喻”一节,总共不到5000 字,后来我把这一节作为一篇文章加工,于2010 年前半年投给了《人民音乐》杂志社。几个月后的一天,我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应答了几句才知道原来是《人民音乐》的常务副主编金兆钧先生打过来的,说我给他们编辑部投了一篇文章,我愣了一下,因为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而且我投出去的文章有数十篇,已经记不清楚了,况且我对投到《人民音乐》的文章并不抱多大希望,但最后证实我的文章已经被编排了,这使我感到欣喜,也使我感到意外。两个月后,我收到了《人民音乐》寄来的一本杂志,感到格外开心,开心倒不是因为自己的文章被重要刊物发表,关键是我的研究被音乐界认可,这大大鼓励了我,我一下子买了10 本杂志,把其中四五本送给了要好的朋友。此后,我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开展音乐隐喻研究的问题。
  终于,在2011 年的暑假,我的教育部项目顺利结题,而且这一项目的最终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隐喻艺术思维研究》,后来分别于2013 年、2014 年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这也大大激发了我的研究热情。于是,我夜以继日地每天工作10 个小时以上,开始了《音乐隐喻学》的写作。期间,我没有寒暑假,没有礼拜天,终于在4 年多的寂寞与苦斗中完成了写作任务,而且得到了学校出版基金的大力资助。
  《音乐隐喻学》总共分七章。原计划各章相对比较均匀,每章写3 万字左右,但经过再三斟酌,总觉得这样一个陌生的理论,要把它介绍给大家,总得以理服人,所以后来就加大了对中国音乐隐喻和西方音乐隐喻的研究力度,也就是书中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两章也就比其他各章的篇幅长了不少,其中更多的是对音乐隐喻史的回顾和对音乐隐喻的个案分析,这就使得其他各章的理论落到了实处,也便于读者对照阅读和进一步研究。这些是我需要特别说明的。
  如今,这本书就要和大家见面了,我真切希望艺术理论界尤其是音乐界的同仁们不吝赐教,以便我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修正错误,不断进步。

  王炳社
  2014 年9 月24 日于惜阳斋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王炳社教授学术兴趣广泛,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主要研究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九十年代末开始研究美学、文艺理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著述总量超过170万字。其中数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美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重要刊物转载。进入21世纪以来,王炳社教授开始关注艺术思维、艺术隐喻相关理论,填补了多项艺术理论空白。2003年出版《艺术思维学》,形成了系统的艺术思维学理论体系,填补了该学科理论空白;2006年出版《艺术思维能力论》,把艺术思维理论应用于素质教育研究,具有创新和应用价值;2010年出版《隐喻艺术思维研究》,对艺术隐喻理论进行了系统学术探索,该著作出版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分别于2013年、2014年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出版《艺术隐喻学》,形成了系统的艺术隐喻学学科体系,宣布了艺术隐喻学学科的诞生,填补了该学科的理论空白;2014年完成《音乐隐喻学》,形成了系统的音乐隐喻理论体系,填补了国内音乐隐喻研究方面的空白,该著作也标志着作者由艺术隐喻宏观理论向门类艺术隐喻研究的转变。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音乐隐喻的理论著作。其中部分章节已经先期在《人民音乐》、《交响》、《民族艺术研究》等专业核心上发表,并有文章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国音乐隐喻史的简要轮廓。内容共有四节:第一节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二节为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三节为宋元时期的音乐隐喻,第四节为明清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二章是西方的音乐隐喻简史。内容共有七节:第一节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二节为中世纪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三节为“新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隐喻,第四节为巴罗克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五节为古典时期的音乐隐喻,第六节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隐喻,第七节为20世纪西方的音乐隐喻。 以上两章篇幅相对比较长一些,其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具体的音乐隐喻现象分析与研究,给读者一个音乐隐喻的直感,为后面各章理论的展开打下基础。第三章为音乐隐喻学的本质与特征,包括隐喻是什么、音乐隐喻的产生、音乐隐喻的本质、音乐隐喻的特征等内容。第四章为音乐隐喻的基本内涵,包括情感、替代、转换、暗示、可体验性等内容。第五章为音乐隐喻的表现方式,包括节奏、旋律、和声、摹仿等内容。第六章为音乐隐喻的思维流程,包括比较与类比、联想与想象、意象与象征等内容。第七章为音乐隐喻的理解,包括了解音乐的隐喻、投入主观情感、了解音乐表现的复杂性、理解音乐隐喻的途径等内容。为了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音乐隐喻问题,该书的最后还附有100余条主要参考文献,便于读者查阅和借鉴。

显示全部目 录

序 1
前 言 3
第一章 中国的音乐隐喻 5
第一节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隐喻 5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隐喻 11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音乐隐喻 20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音乐隐喻 28
第二章 西方的音乐隐喻 41
第一节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隐喻 41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音乐隐喻 44
第三节 “新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隐喻 48
第四节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隐喻 54
第五节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隐喻 59
第六节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隐喻 63
第七节 20 世纪西方的音乐隐喻 100
第三章 音乐隐喻的本质与特征 117
第一节 隐喻是什么 117
第二节 音乐隐喻的产生 121
第三节 音乐隐喻的本质 128
第四节 音乐隐喻的特征 134
第四章 音乐隐喻的基本内涵 143
第一节 情感 143
第二节 替代 149
第三节 转换 153
第四节 暗示 158
第五节 可体验性 161
第五章 音乐隐喻的表现方式 168
第一节 节奏 168
第二节 旋律 172
第三节 和声 176
第四节 模仿 180
第六章 音乐隐喻的思维流程 185
第一节 比较与类比 185
第二节 联想与想象 194
第三节 意象与象征 203
第七章 音乐隐喻的理解 214
第一节 了解音乐的隐喻 214
第二节 投入主观情感 219
第三节 了解音乐表现的复杂性 223
第四节 理解音乐隐喻的途径 228
主要参考文献 232
后 记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