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修订本) 精装国家治理丛书

分享到:

定价:¥120.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本印时间:2022年1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66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273-1
  • 读者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领域学者、学生
  • 主题词:哲学研究中国现代现代化建设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部凝结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期学术界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哲学反思。

 

 

显示全部前言

初版前言
我们的共和国经过风风雨雨,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当举国上下庆贺新中国进入“不惑之年”的时候,我们把《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一书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广大读者。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以下简称《探讨》)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之一,是李秀林教授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课题的最终成果。研究和寻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是李秀林同志理论生涯的一个重要特点。
为此,他和他主持下的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拟定了《探讨》一书的编写纲要。可惜,在我们即将动手全面撰写之时,李秀林同志因病不幸与世长辞了。遵照他生前的嘱托和遗愿,课题组的同志们克服失去他而出现的困难,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几经讨论和修改,终于完成了《探讨》一书的编写任务。本书保持了编写纲要的基本思路、框架和风貌,但在内容和结构上作了部分增删和调整。
《探讨》是集体性的研究成果。为本书提供初稿的有:郭湛(导论),肖峰(第一章、第八章第三节),水延凯(第二章),钟国兴(第三章),任平(第四章),何包钢(第五章、第六章),庞元正(第七章),段忠桥(第八章第一节),宋锦添(第八章第二节,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李登样、冯志斌、朱光磊为第八章提供了部分初稿。杨彦钧、秦锡瑜参加了编写纲要的拟定和书稿的研讨活动,并在编写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李秀林同志去世后,李淮春、陈晏清、郭湛主持了全书的编写工作,并在初稿基础上完成了统一修改和最后定稿。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理论界和实际部门许多专家、学者们的热心关注,他们为《探讨》的成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人民出版社的薛德震、李连科同志,以及责任编辑王粤同志,在拟定编写纲要和成书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所限,加之《探讨》课题的难度较大,疏漏、误谬之处必定难免,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作 者
1989年3月

显示全部导言

导论 现代化与中国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不自今日始。实际上,我们早已卷入社会现代化的浪潮之中,只不过现在比过去更加自觉、主动、全面和深刻罢了。开拓、推进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先辈、我辈和后辈许多代人的历史责任。
要从事一项事业,必须认识这项事业,认识自己与这项事业的关系。一个现代化的建设者,不仅应当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具体任务和直接相关的环境条件,而且需要了解由各个局部或环节所构成的系统整体及其发展进程。这种认识既包括对现代化对象客体的了解,也包括对现代化活动主体的了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系统整体及其发展进程,作为现实的、具体的对象,是各门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而哲学因为它的高度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对于从动态的整体上总览复杂的、巨大的社会变迁,把握现代化过程的客体、主体和主客体关系,具有其他各门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世界范围内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本质上是社会现代化潮流的精神产物和反映。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哲学探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现代化的哲学反思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用理性的笔触勾画和建构哲学思维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化。哲学是带有总体性、系统性的理性思维方式。借助它在现代化的建设者面前呈现中国现代化的动态图景,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客观逻辑,使人们形成现代化的全局观念,这无疑会增强从事这项宏伟事业的自觉能动性和必胜信心。
第一节 现代化的含义和特征
何谓现代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从现代化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现代化过程的主要特征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现代化作为概念,既有时间的含义,又有变化的含义;另一方面,现代化作为过程,也是既有时间的特征,又有变化的特征。只有从时间与变化的含义和特征中,才能理解现代化是社会状态在现代的变化或社会向现代状态的变化。为此,就需要依次考察现代、现代性、现代化及其特征,由抽象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以便对所谓现代化形成一个带有一般性而又不致失之空泛的了解。
一、现代和现代性
现实的人以自身为感受的主体,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此时的现在不断地成为过去,未来又不断地转化为现在。人只生活在现在,感受着现在,然而时光不断流逝,现在转瞬即逝,似乎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无限的。现代(modern),即现在的时代,与瞬间的现在不同,它是以现在为中心向过去和未来两侧有限延伸的时间跨度,是边际相对确定的广阔的时间域。T.帕森斯曾将社会演变分成原始、中间和现代三大阶段。
要对人类历史做粗略的时间划分,不妨把帕森斯所说的原始阶段再划分为初始和古代两个阶段,并称之为世纪。这样共有四个世纪,即初世纪、古世纪、中世纪和现世纪。这里所谓的世纪,是由若干以百年计的世纪合成的复数的世纪。现代就是现世纪,从世界范围讲,大致包括从17世纪以来的几个过去的世纪和未来的世纪。在这个意义上的现代,包括通常所说的近代,可以把近代看作现代的准备或过渡阶段。也许几个世纪后我们所说的现世纪结束了,人类历史更新的世纪真正到来,那时的人们会把我们的现世纪称为近世纪,而把他们所处的世纪叫作现世纪,以便研究他们所面临的现代问题。
作为历史时代的现代,不是空无内容的时间框架。现代是现代人历史的活动和现代人活动的历史。现代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的这种时代的性质或属性,可以称之为现代性(modernity)。人类学家曼宁•纳什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的和心理的结构,它促进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这个定义虽然简单了些,但它强调现代性同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紧密相关的特征,不能不说是抓住了问题的主要之点。当然,不能孤立地研究社会或人的时代属性,这种研究只有在社会或人的历史关系和对比中才有可能深入进行。因此,许多学者都力图对传统与现代加以比较,从与传统性的联系和区别中揭示现代性的内涵。
现代性贯穿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各个向度、各种活动中,是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诸方面与传统社会和传统人不同的各种特性的总和。举凡表征现代社会或现代人特征的属性,如商品性、竞争性、民主性、科学性、世俗性、开放性等,都包含在现代性的含义之中。这里所说的现代性仅仅是一个总的一般性的概括。在现时代中,并非每个社会组织形式都具有充分的、完全的现代性,也并非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十足具有现代性的人。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冲突,在社会内部,在人与人之间,甚至在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中都表现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在于“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这个“资产阶级时代”正是我们所说的现代的最初阶段,在此期间所显现的剧烈的社会变化的景象,尤其表现了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尖锐冲突。
西方学者对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比较注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在传统社会里,传统主义的价值观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向往过去,缺乏适应新的环境的文化能力;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可以保留传统的东西,但却不做传统的奴隶,敢于摒弃一切不必要的或阻碍文明继续进步的东西。(2)在传统社会里,世系门第制度是决定一切社会实践的依据,这种制度是实行经济、政治和法律控制的主要工具;在现代社会里,门第关系无足轻重,人的社会地位要靠努力工作和高度的进取心来获得。(3)在传统社会里,人们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迷信的和宿命的眼光看待世界,认为一切都得由命运摆布;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听天由命,而是勇往直前和富于革新意识,表现出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和对世界的理性与科学的态度。
这种分析的不足之处,是未涉及两类社会在生产方式上的根本区别。也许他们是把这种区别当作不言而喻的前提,因而不必包括在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特征的理解之中。应该看到,同这个前提相比,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人们在价值观念、等级制度和精神状态上的巨大差异,只是由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造成的本质区别的表现;而两种社会中人们在衣、食、住、行方式上的不同,则不过是外观上的差别。从整体上讲,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之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区别,本质上在于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以及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之不同。
毫无疑问,现代性首先意味着对传统性的突破和否定,由此而表现了历史发展中的间断性或阶段性。但是另一方面,充分发展了的现代性还内在地包含着对传统中积极因素的肯定和发掘,体现了历史发展中的连续性或一体性。社会生活中现代性对传统性的这种肯定和保留,不是对原有传统的完全恢复,而是对原有传统的时代性“扬弃”,即在现代社会的质态中包容和改造原先的传统形式或内容。人类历史的进步趋向,总的说来是不可逆转的。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李秀林(1931-1986),山西襄汾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秀林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李秀林与萧前、汪永祥合作主编了哲学专业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原理》(1981)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98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了高校文科哲学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982)。这些教材在全国高校和社会上影响深远。李秀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阐发受到学界重视。除上述教科书外,代表作还有:论文集《时代精神的哲学反思》(1987),与李淮春、陈晏清、郭湛合作主编《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1990),文集《李秀林文存》(2007)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初版由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秀林教授主持的“六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果;由李秀林、李淮春、陈晏清、郭湛主编,分11章从哲学高度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如中国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的具体内涵、现代化的途径、现代化的主体、传统观念的现代改造等问题;以中国现代化为主题,站在时代高度,从我国客观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方法,对我国现代化给予理论上的说明与阐发,揭示其丰富内涵,探讨其实质、规律。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是一部历史文献,凝结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期学术界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哲学反思。这种反思着的思想本身是动态的和开放性的,体现着历史唯物论同时也是历史辩证法的哲学本性。至于书中的具体论述,本来就具有历史的性质,今天更没有必要去改变它。尊重历史的客观过程,也包括尊重对于历史过程的真实描述。当然,这个历史是有思想和情感的人自己创造的历史,是海内外中国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所以,修订本没有对书中的观点和论述做大的修改,只是从全书规范统一的要求考虑,对初版文本做了一些必要的技术性处理。通过修订,在保持原书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力求使之符合当代出版物基本规范,便于读者阅读,希望能够达到相对更完善的形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之后,能够再版这部《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无疑是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的。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论 现代化与中国
第一节 现代化的含义和特征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潮流
第三节 探讨中国现代化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章 中国现代化之目标
第一节 现代化目标的哲学含义
第二节 作为目标的现代化模式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确定和实施
第二章 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第一节 现代化的生产力系统
第二节 与现代化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体系
第三节 现代生产方式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第一节 生活方式的内容和含义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发展与功能
第三节 传统生活方式分析
第四节 生活方式的变革趋势
第四章 行为方式的现代化
第一节 行为方式的内容
第二节 行为方式与社会生活
第三节 行为方式的现代化趋势
第五章 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内容
第二节 思维方式的根源和演变
第三节 思维方式现代化的趋势
第六章 情感方式的现代化
第一节 情感方式的内容和作用
第二节 情感方式的根源和演变
第三节 情感方式现代化的趋势
第七章 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第一节 管理的职能、性质和要素
第二节 管理方式现代化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中国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第八章 中国现代化之途径
第一节 发展商品经济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中国的现代化与民主化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繁荣与发展
第九章 中国现代化之主体
第一节 人:主体与客体及其统一
第二节 人的现实与现实的人
第三节  现代化:中国人对中国现实的超越
第十章 传统观念的现代化改造
第一节 现代化呼唤传统观念的变革
第二节 传统和谐观念与现代自我意识
第三节 传统依附观念与现代民主意识
第四节 传统祖训崇拜与现代自由意识
第十一章 靠中国人实现中国现代化
第一节 开发中国人的主体潜能
第二节 提高中国人的主体素质
第三节 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