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认为有志于作诗者,应当如何呢?我们从他的《梅花诗境记》中就可以知道他的主张,我简单地把里面的内容说一下:“凡诗,应以自然为工,以感人为能。”最后又为我们这样阐释:“诗者,不得已之言也。忧国思家,叹逝怨别,吊古纪行,以人情之所本有,播之音律,使循声而歌之,乃有至于感泣者。若谷风、桑柔、板荡、离骚,杜甫北征诸作是尔。其次则闲适,若陶、韦之属,俯仰悠然,亦足以自抒其乐。”里面举例有陶渊明、韦庄几位诗人,由此而知,林纾论诗主自然、主“人情之所本有”者,主张自抒其乐。他除了揭示诗有性情,还特别强调作诗应以自然为目的,感人为能,这就是他作诗的感觉。
林纾每画一幅画都基本会题一首诗,写了很多的题画诗,但是《畏庐诗存》里面只收了30多首,这几年来我把所有的能看到的林纾的诗对照了一下,收集到大概130多首题画诗。最近又看到一首林纾写的《牧童牵牛图》:“十四年前看打牛,斜阳疏柳弄残秋。而今琼水东头路,尚有儿童识我不?”现在福州还有琼东路。从他题的这首诗里面,我们看到他作诗是多用白描手法,抒写性情自然,不假雕饰,字里行间弥漫着清新的山水之趣,我觉得这就是林纾有别于清末民初同光派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