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现场快报
现场快报
2018上海书展 | 文明互动:《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宗教法》新书分享会举行
2018.08.24来源:商务印书馆作者:官网报道浏览人次:265

 

 

《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宗教法》新书分享会举行

 

  8月16日,商务印书馆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在上海书展举办“文明互动:《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宗教法》新书分享会”。来自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丛书撰稿人、师生及读者参加了分享会。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何勤华教授,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先生出席活动。分享会由商务印书馆编审、威科项目组组长王兰萍女士主持。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先生致辞表示,《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宗教法》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法律文明史”丛书中最新面世的两种。该丛书汇集古今中外不同法系与法律的源与流,发展阶段与转型;系统梳理亚洲、欧洲、美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非洲等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法律文献资料,首次在法律文明史的主题下,阐释法律社会现象的起源、流变与发展,探寻其发展规律,预测其未来方向,进而揭示法律文明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引进与吸收、继承与创新并存发展的历史规律。

 

商务印书馆编审、威科项目组组长王兰萍女士主持分享会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先生致辞

 

  “法律文明史”丛书主编、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回顾了该项目启动、编写、出版的过程。丛书自2009年立项至今历时九年,陆续出版了7卷,还有9卷正在撰稿编写。丛书撰稿团队达200余人,几乎涵盖了国内相关法学领域的中坚学者。人数之众,组织范围之广,审稿、编辑难度之大,都是其他项目难以比拟的。

  何教授认为,人类法律文明进入21世纪以后,其发展趋势日益明朗、逐步清晰:一方面,各国家、各民族乃至各地区的法律日益趋同,相同的因素越来越多,并逐步成为一种法律文明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世界法律趋同化的浪潮中,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的法律又都保持了本土的特色,有些特色甚至在近代以后曾消亡了一段时间,至现代又重新开始复兴,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就法律文明而言,国际化与本土化,既是全球文明的要求,也是地方文化的需要。就文明与宗教而言,也表现为全球文明的共性与具体宗教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保持共性与承认差异,或许是文明发展的方向。

 

“法律文明史”丛书主编、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

 

  最新面世的《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涉及一个永恒的文明话题,国际化与本土化是矛盾对立又统一的体系。中国法治文明的推进是这个议题中的现实问题,探讨这一主题意义深远,前瞻性很强。《宗教法》主要涉及基督教法、伊斯兰教法、佛教法,在中文著述中,本书首次将上述三大宗教法纳入一个话语体系下论述,有着著述方式上的创新,特别是解释了宗教法在法律文明起源上的意义。同时,触及了世界主要宗教法律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在与世俗法的对比过程中,凸显了人类法律文明形态的多样性和内涵的丰富性。

  活动中,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慧玥博士、译林出版社上海出版中心主任王笑红编审、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震宇博士、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何佳馨博士从撰稿人的角度,与读者分享了他们研究项目相关子课题及撰稿过程中的个人经历与学术提升。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慧玥博士

译林出版社上海出版中心主任王笑红编审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震宇博士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何佳馨博士

 

  “法律文明史”丛书目前已出版了《大陆法系》《中世纪欧洲世俗法》《古代远东法》《近代亚非拉地区法》《现代公法的变革》以及最新的两卷《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宗教法》。丛书以全球视域贯通古今,商务印书馆将继续推动本项目的后续出版,为读者展示历史悠久的法律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曙光。

 

《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商务印书馆2018年出版)


 《宗教法》(商务印书馆201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