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与会嘉宾致辞
与会嘉宾致辞
于殿利:茅盾与商务印书馆的情缘
2016.12.05作者:于殿利浏览人次:108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先生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2016年是茅盾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入职商务印书馆10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这位伟大的现代文学大师、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表达对他无限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

  20世纪初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它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包容和涵养了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精英人物如陈云、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周建人等,走上了革命和文学的道路。

  1916年,20岁的茅盾从水乡乌镇来到大都市上海,成为商务印书馆的一名员工。直到1926年离开,整整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沈雁冰到茅盾的成长和蜕变。

  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茅盾翻译了大量文学和理论作品,并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发表了大量社论以及宣传妇女解放的文章。随着在新文学领域崭露头角,1920年,茅盾被任命为《小说月报》主编,负责全面革新杂志。经过茅盾的改革,《小说月报》创造了中国文艺的新气象,成为当时中国文学期刊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杂志之一。

  在编辑、译介和创作的同时,茅盾关注世界进步潮流,关注中国社会革命,认识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10月,茅盾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商务印书馆的第一位党员。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茅盾曾为创立伊始的中国共产党翻译了一系列介绍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文章,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茅盾还曾担任中共中央的联络员,并在商务印书馆馆内外发展了大量党、团员,这些党员团员成为五卅运动到上海工人武装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和中坚力量。

  离开商务后,茅盾与商务之间的情缘一直持续数十载。1927年,茅盾经历了一段从“幻灭”“动摇”到“追求”的时期,创作了著名的“蚀”三部曲,在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情况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第一次使用“茅盾”的笔名。由此,茅盾实现了从文学评论家、政治活动家到以从事文学创作为主的作家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前后,83岁的张元济先生向茅盾多次致意聘请他出任商务出版委员会会长,希望茅盾能够协助自己振兴商务,之后还多次书信往来协商出版“新中国丛书”。1979年,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职工座谈会,茅盾在会上讲话,表达了对商务印书馆出版工作的关怀,并建议商务与台湾同仁建立联系,交流出版物,互相通讯,探亲访友。

  茅盾先生曾经说:我如果不是到上海来,我如果不是到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来工作的话,可能就没有我文学上这样的成就。(沈韦宁转述)1977年商务印书馆建馆八十周年之际,茅盾先生题词“维新大业,数出版先驱,堪称巨擘。世事白云苍狗,风涛荡激,顺潮流左右应付,稳度过,滩陡浪急。曾开风气,影印善本,移译西哲”,高度评价了商务印书馆为中国出版事业做出的贡献,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商务印书馆的深厚感情。

  今年是茅盾先生诞辰120周年、入职商务印书馆100周年,我馆是茅盾先生一生文学和革命起步的地方,我们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出版协会联合主办“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暨入职商务印书馆100周年图片展”,就是为了重新回顾和缅怀茅盾先生走过的辉煌道路和谱写的不朽成就。

  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彪炳史册的人物。他创作的“蚀”三部曲、《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作品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喜爱和赞扬,并一次次冲破时间和年代的关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等其他艺术形式,证明了其不可磨灭的经典性。茅盾明确提出和实践的“为人生”的文学观,为促进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当代作家树立了正确的文学创作观。

  茅盾先生还是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第一任作协主席,为新中国文学事业的开创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创办并主编《人民文学》杂志,热心提携和奖掖文艺晚辈。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茅盾先生在弥留之际捐献自己的25万元稿费作为基金创立“茅盾文学奖”。如今“茅盾文学奖”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大奖。

  今天,我们纪念茅盾先生,不仅是要研究、总结和学习茅盾先生一生的文学和革命贡献,而且要学习和发扬他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以及把为“人的解放“奋斗作为终生诉求的人格雅量。

  一百多前的小树,如今已经成长为世人仰慕的参天大树,茅盾走过的辉煌道路值得我们永远追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