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用钢铁铸就人生
——记我国著名建筑钢结构设计专家李瑞骅

2022-06-01作者:计亚男刊发媒体:光明日报浏览人数:1

《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商务印书馆2020年出版)

 

一九五二年,李瑞骅持这封信回到新中国。选自《钢的交响》

 

一九五八年,李瑞骅参加人民大会堂工程主体结构的聘书。选自《钢的交响》

 

  1959年国庆节前夕,全国人民盼望的人民大会堂如期建成。
  在为新中国十大建筑胜利竣工举行的庆功宴上,周恩来总理特意向三位参与人民大会堂建设的突出贡献者敬酒祝贺和致谢。负责人民大会堂钢结构设计的李瑞骅工程师,是其中的一位。
  那年,他35岁,风华正茂。
  今年暮春的一个上午,本报记者采访了李瑞骅的妻子张珑女士。在她那间明净雅致的客厅里,听眼前这位笑容温婉、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徐徐道来,讲述李瑞骅的“钢铁人生”,讲述《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书里书外的故事。
 
“我愿意将我在国外所学报效祖国”
 
  李瑞骅祖籍苏州,出生在上海一个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李伯涵是经营房地产的儒商,母亲文涵秋是明代著名文人文徵明的后人。
  1942年,李瑞骅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8年远赴加拿大,先是进入加拿大位于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郊的子邦桥梁公司,获得实习工程师资格,这成为李瑞骅毕生从事建筑钢结构设计的起点。
  按照这家公司的规定,李瑞骅先由已退休的总制图师比滕先生指导,每天上午讲课,下午做练习,包括制图时如何画线、如何写字,以及如何设计各种钢结构节点的方法。这些内容都是该公司百年建筑工程经验的积累,在一般大学课堂上很难学到。经过半年的严格培训,李瑞骅正式上岗。
  李瑞骅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每天上班前都会提前削好一天所需的十多支铅笔,以免上班时削铅笔耽误时间。
  采访张珑时,她拿出一把老式水果刀。“这就是当年的削笔刀,一直使用至今。天长日久,这把水果刀虽已磨得很薄,但仍十分锋利。”张珑介绍道。
  在这期间,由于李瑞骅持有绿卡和工作签证,而且年纪轻、工作出色,加拿大移民局多次就入籍一事与他联系,说只要签个字就行了,唯一的条件是他必须放弃中国国籍。“在关键时刻,李瑞骅总是能作出正确的决定。他要做中国人,不肯放弃国籍。”张珑的言语间透出内心的骄傲。
  1950年10月,李瑞骅辞去该公司的工作,考入多伦多大学土木系攻读研究生。仅用七个月,他便完成了结构力学、混凝土力学和土壤力学等专业课程,以全A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1951年年底,李瑞骅获悉新中国希望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并得知只要写信给新中国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即可获得回国入境证明。刻不容缓,他立即致信周恩来总理,表达了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热切意愿。1952年2月8日,李瑞骅收到政务院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复信,表示欢迎他回国。
  接到祖国复信的李瑞骅心潮澎湃,竟等不得即将在7月举行的毕业典礼。他放弃了因学习成绩优异可在毕业典礼上获得的奖品,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回国之路。
  “直到2000年,在加拿大定居的嫂子盘桂仙向多伦多大学反映此事,李瑞骅才拿到了一份正式的硕士学位证书。而证书上的照片,已由原来英姿勃发的青年,换成了一个白发老翁!”张珑笑盈盈地说。
  1952年3月,朝鲜战场上正炮火连天,中国和美国之间已断绝一切外交联系。李瑞骅匆匆离开加拿大,绕行11个国家,终于在当年8月回到上海。
  常有人问他:“你在加拿大有绿卡,又可以入籍,工作优越,收入丰厚,过的是高级白领的生活,你为什么回来,后悔吗?”
  在回忆录《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里,李瑞骅清楚地陈述了当年选择回国的初衷和理由:在加拿大,“虽然我收入颇丰,但日复一日如机器一般工作,无乐趣可言,更谈不上有所进步和创新……我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我的父辈都是从贫困中成就事业的。这种精神自小融入在我的血液里。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我相信总有我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我愿意将我在国外所学报效祖国。”
  当初作的决定,他未曾后悔。
 
 “终生难忘的一次光荣经历”
 
  在李瑞骅设计的所有钢结构项目中,最为夺目的,当属人民大会堂。
  张珑告诉记者,李瑞骅生前曾说,能够完美设计出人民大会堂的钢结构,还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和赞许,这是他“终生难忘的一次光荣经历”。
  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没有宏大的建筑。1958年,国家决定建造人民大会堂。这是建设新中国首都的“十大工程”之首,由周总理亲自抓,必须在十个月内建成。
  整个工程的设计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总建筑师和总工程师分别是该院的张镈和朱兆雪。朱总早年留学法国,是建筑界资深的老前辈。因为他对建筑钢结构设计并不熟悉,所以他让李瑞骅全面承担人民大会堂钢结构部分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包括60米跨度万人大礼堂屋盖、出挑16.5米悬臂看台、48米跨度148吨重的宴会厅钢结构桁架等的设计。
  人民大会堂工程的总建筑面积,比整个故宫的建筑面积还大。当年故宫的建设用了十多载,而人民大会堂却要在十个月内完成。在当时条件下,完成这个任务既不允许有丝毫浪费,又必须确保安全,达到百年大计的水平,计算书也必须接受公开审查。
  “人民大会堂是我国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型公共建筑,仅钢结构设计部分,其规模之庞大、复杂和难度,都是空前的。”李瑞骅生前同仁姚家礽说:“李总对工程设计起了决定性作用,因为他有坚实、雄厚的钢结构专业知识,结构理论扎实,国内外设计实践经验丰富等优势。因此对结构选型、连接方式、材料选用、安全度控制等重大原则问题起了领军作用,并为此付出了太多心血。”
  人民大会堂工程在1959年9月如期完成。那年的国庆日,李瑞骅很荣幸地被邀请到天安门观礼台上观看大游行。
  工程结束后,周总理在福建厅召集庆功大会,宴请参加国庆十大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李瑞骅有幸受邀参加。宴会上,选了朱兆雪总工程师、铁道部的汪菊潜副部长和代表建工部的李瑞骅三位代表上前接受周总理的祝贺。周总理对他们说:“祝贺你们成功!”并分别与他们一一碰杯,一饮而尽。
  当时,站在周总理身旁的北京市市长彭真说:“给个分吧。”周总理举起一只手,连声说:“五分!五分!”
  在国庆60周年之际,网上有多篇文章记述了当年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施工过程。其中有一条留言这样写道:“人民大会堂的钢结构负责人是李瑞骅教授,他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由加拿大回国的钢结构专家。可惜李老已去世了。人民大会堂按期建成后,周总理说李瑞骅是最应该感谢的三个人之一。”一条跟帖接着说:“他们是我们民族应该永远铭记的人!”
  “当年,强调的是集体的创造和成就,而承担具体设计的个人则不会留下任何印迹。数十年之后,他居然没有被遗忘,还能见到有人写下这样的话语,缅怀他当年的功绩和贡献,使我格外地感动。”张珑感慨地说。
 
 “有益于世,无愧于人”
 
  1946年,李瑞骅从上海交大毕业后,进入浙江杭州钱塘江海塘工程局工作。在美丽的凤凰山下,他住了一年的光景。他的体格健硕,热爱运动,参加过全国游泳比赛,取得过880码蛙泳全国亚军。因为身体好,他被安排做外勤工作,测量钱塘江的容量和流量。由此,他对闻名遐迩的海宁观潮景点非常熟悉,潮水来袭时排山倒海的威猛之势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段工作经历,使李瑞骅领悟到了土木工程的最基本要点:建筑物必须与大地相结合,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服务的对象——人,融为一体。
  在回忆录中,他还阐释了一生始终铭记于心的基本信念:对一个结构工程师来说,结构的安全度是最重要的。“我非常注意结构安全度,所以这一辈子做了成百上千项工程,从未出过事故。”
  回国后,1952年9月,李瑞骅被分配到华东设计院土木室任副主任工程师。因为当时他是唯一的钢结构专家,所以承担起华中地区淮河上的多座钢结构船闸的设计和施工。
  李瑞骅设计过无数国内和援外的钢结构工程,涵盖了各种形式的钢结构,如塔桅钢结构、网架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建筑机械钢结构等等。
  李瑞骅总是喜欢创造新的形式。北京首都体育馆,是上世纪60年代为了开展乒乓外交而建的一个面积巨大、能容纳18000名观众的大型体育馆。李瑞骅开创性地采用小角钢拼成的网架结构,计算十分复杂,有108个未知数,需要解108个方程式,在没有电脑的年代,这样的计算极具挑战性。建成后有法国代表团来访问,称赞这个结构达到了国际水平。
  北京工人体育馆的屋盖,是车轮式的悬索钢结构,像个巨大的自行车轮子,在国内也是首创性的设计,在高空施工的难度极大。
  那时候,大型钢结构工程都是由北京市机械化施工公司承担的。该公司的总工程师刘育毅和李瑞骅很熟悉,见了面他总会说:“你又出什么新花样,真难为我们了!”
  李瑞骅的创新精神,还表现在他设计的一个木结构工程:康乐宫。那是北京亚运村建设的一部分,是一个综合性的娱乐设施,里面有大面积的游泳池、沙滩、树木、瀑布等,空气十分潮湿。为此,建筑师要求采用木结构。
  中国古代的建筑虽然都为木结构,但近代很少再有木结构建筑了,也没有单位愿意承担这个高难度项目,所以来找李瑞骅。那时他已经退休,接下这个项目后,他找了曾在北京工业设计院的同事王仲富、留美教授级高工周文彦一起合作。木结构设计由李瑞骅负责,画图由他和王仲富共同完成,周文彦负责设计混凝土柱和基础部分。
  李瑞骅前所未有地运用钢结构的原理、计算方法和制造方法来设计这座木结构建筑,并且做到了使这个12边形木穹顶结构的制造精确度、安装精确度和结构安全度均达到了几近完美的水平。
  李瑞骅的一位新西兰老朋友吉姆·葛雷是木结构工程师,见到这个设计赞叹不已。美国木结构协会和日本木结构研究中心都来信对李瑞骅表示赞扬和祝贺。
  1956年,金属结构局下属金属结构室正式成立,李瑞骅任主任工程师。他每天从北京西城区西北部的百万庄家里出发,骑车到东城区山老胡同上班,带领全室技术人员完成了156项重大项目中许多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详图设计。
  “李瑞骅完成这些工程的同时,正是我国钢结构队伍从无到有,刚刚起步的阶段。经过多年艰辛努力,他带起了中国第一支钢结构设计专业队伍。”李瑞骅生前同事傅志镇说。
  “瑞骅姊丈不是风花雪月式的文人,他是一位实干家。自幼接受‘今日事,今日毕’的古训,他养成了在学业和工作中一步一个足印、踏踏实实不断进取的品性,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张珑的胞弟、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张人凤教授说。
  李瑞骅喜欢这句格言:“人之所求,世之所尊。以健为本,以德为魂。有益于世,无愧于人。”他能以豁达的心胸,对待世间万事万物,做到了无愧于天,无愧于人,无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
  “2009年,李瑞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在医院病床上,竟然还做了一个设计,对工程项目作出最后的贡献。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知识分子的楷模,值得我深深敬仰!”李瑞骅夫妇的好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审程明琨感动地说。
 
“我与张珑从没有红过脸”
 
  1952年8月的一天,刚从加拿大回国的李瑞骅,在父亲带领下,与兄长李瑞麒一起去拜见时年86岁高龄的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
  简短的会面,李瑞骅给张元济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这个人没有歪心思,又肯为国家出力,是个好人。”
  1954年2月5日,李瑞骅与张元济的孙女张珑结为伉俪。如今谈到这段姻缘,张珑仿佛又回到了过去:“有人说我挺幸运的,有那么一位祖父把关,是祖父铸就的姻缘。真的,老李很老实,不大说话,整天心思都在工作上。”
  令张珑记忆犹新的是,当年张元济还在他俩喜结良缘时,写了两首七言诗:
  “万里骅骝开道路,娇儿生就玉玲珑。
  定教百事都如意,天然嘉耦喜相逢。”
  “夭桃秾李春光好,每诵葩经乐意盈。
  缔得仙缘齐美满,更持吉语颂双星。”
  李瑞骅说:“我喜欢‘万里骅骝开道路’这句诗,因为我喜欢创新,喜欢研究关键性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尖端、精准和先进的事物。”
  刚建立小家庭的时候,他们生活过得很简朴。李瑞骅把每月工资的大部分都买了国债,自己仅留下很少的一点生活费,当时曾一度在设计院里传为美谈。“我们可以生活得舒适一些,但不可以浪费,更不可以奢侈。”这是他们夫妇共同生活的55年中,始终信守的生活原则。
  “瑞骅姊丈待人宽厚,性格开朗,一起聊天或用餐时,时常谈及祖父写给他父亲李伯涵先生的对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他很欣赏并赞同这种恬淡的人生哲理。”张人凤回忆说。
  张元济的为人之道和家国情怀,也深深地影响着李瑞骅。“我记得,他说今天的事能做完的,尽量要做完。这点我是根据他说的那样,尽量去做。”李瑞骅说。
  在改革开放后,李瑞骅与外商多有联系,并常为国内公司引进设备。1984年,李瑞骅帮山东一个厂家引进一套意大利塞柯公司的设备。在生意谈成之后,外商要按照国际惯例给他9万美元,相当于全套设备价格3%的佣金,并可为他在国外开立一个银行账户。但是李瑞骅坚决拒绝,说:“我是国家的干部,我不能拿这笔钱。”外商不解,问他为什么。他回答道:“为了我的名誉和尊严。”一句话,令外商肃然起敬。
  在李瑞骅看来,一个人的头脑如果被金钱充斥,那么就没有名誉和尊严的容身之地。“在他的心里,没有名利;从他的手里,出不了豆腐渣工程。”张珑最了解李瑞骅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
  “风清明月夜,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张珑在《风清明月——张元济孙女的回忆点滴》一书中追忆:“我们从相识到结婚,不足一年的时间。但是互爱互重、风雨相依却是一生的过程。也许是因为都是出生在上海,小时候都读过一点《论语》《孟子》、唐诗、宋词,又都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都有很强的事业心,都不羡慕虚荣的物质生活,也都选择了低调的处世方式。众多的因素使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价值观。”
  程明琨记得李瑞骅曾自豪地说,“我与张珑这么多年从没有红过脸。”用“和好相敬”“齐眉到老”来形容他们之间融洽和谐的生活,再恰当不过。
  张珑曾问过李瑞骅:“你回国后后悔过吗?”他风趣地答:“我不回来,能遇见你吗?我现在事业有成,爱情有托,家庭美满。你说后悔吗?”
  如此斑斓的人生。这便是李瑞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他生命的全部。

 

原载于《光明日报》2022年6月1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