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关联图书

图书搜索:

思想之光,当薪火相传
——评傅道彬随笔集《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

2022-09-04作者:张烨刊发媒体:黑龙江日报浏览人数:1

《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商务印书馆2022年5月出版)

 

  学术研究的灵魂是什么?或者说,研究学术最不能缺少的要素是什么?这恐怕是每一个学术研究者都思考过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尽管研究领域不同,但或多或少,都可以在傅道彬的学术随笔集《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中受到启发。
  《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这个温暖且极富诗意的题目既是这部学术随笔集的书名,又是其中一篇随笔的篇名。这篇随笔不仅为我们还原了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处境与心境,更以此次悟道为切入带我们走过了王阳明的思想发展路径。而这个过程的铺路石,则是诗性的文字。这篇随笔被收录在此书的第二编中,其名曰“人迹板桥霜”,是我们平日很熟悉却未必留心体味过的一句诗。这与我们的学术研究过程何其相似!我们研究的路走得越远,领域就越窄,同行者也就越来越少,直至在这一领域只剩我们自己。白日里我们或上班或上学,都避免不了杂事缠身,只有人静时分才是我们最易福至心灵的时候。探索之路自来如此,无论是我们的远古先民高举火把走出漫漫长夜,还是如今各种领域的突破创新,都需要先人一步或者深入一层的思想作为支撑,这或许正是第一编“思想是路”里问路人的状态。正如傅道彬在书中所说“路是思想的象征”,无路难,开路更难,正因这份“先”或“深”,问路人的孤独就成了必然。
  此书第三编名曰“文化是以诗开篇的”,用诗意的笔触勾勒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这些文章既能以其举重若轻与从容放松让我们用自己最舒适的状态去享受中国文学的诗意盎然,又以其中独到深刻却毫无矫伪的思想与感悟令我们如聆启示一般时恍然大悟。众所周知,文史哲不分家,这一特点在中国本土更为明显。事实上,人类的文化在起源上无论是中西方都是极具诗意的——无论是我们中国人的“立象以尽意”还是西方人概括的“诗性的智慧”,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告诉我们“文化是以诗开篇的”这一事实。既然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拥有诗意的开篇,我们的研究对象是诗意的,那么它们自会为我们带来诗意,带来感动,带来力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拥有诗性的情怀,对研究对象心怀感动,我们内心的力量就不会枯竭,正因如此,尽管研究之路有着艰辛的问路过程,但这个过程也会带给我们难以估量的感动与力量,收获与幸福。
  由上,我们不难发现,从“思想是路”到“人迹板桥霜”,从“人迹板桥霜”到“文化是以诗开篇的”,作为读者,我们从感受思想的魅力起,自然会对带给我们思想之光的人生出一探究竟的好奇;而当我们走入了思想者的精神世界后,再回过头来观照我们的文学乃至文化发展路径,显然会有别样的收获与感动。从学术批评的角度而言,我们能清晰地把握这部随笔集的精巧思路——它不是零篇散论简单堆砌的高头讲章大杂烩,而是有如串珠环环相扣,深入浅出且理趣共生的良师益友。当然,如果作为文学研究者,当我们的感动更深刻的时候,也许会对它产生更亲切的感觉与更深挚的情感。
  在对这部学术随笔集有一整体观照的基础上,我们更易深入其间体会其带给我们的启示。这些启示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术研究当以思想为灵魂。当下的学术研究不缺考据,最缺乏的恰恰是思想,古典文学研究更是如此。如果没有思想的支撑,为了考据而考据,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证出的结论就会难以经受推敲,甚至成为笑话。
  二是文学研究要坚守文学本位。坚守文学本位本应是我们文学研究的底线。
  三是学术论文需要文学的表达。傅道彬认为,学术的文学表达不是炫耀辞藻和技巧,而是为了思想的准确和精神的细致,贫乏的语词无法揭示丰富的心灵世界和深刻的思想蕴涵;而另一方面学术随笔要注意精神的放松,以轻松的笔调与读者对话交流,力求形式的简洁明快、平易流畅,而不是高头讲章、正襟危坐。此外,“文者气之所形”,笔者不相信文不从字不顺的人能做好学问。首先,文从字顺是一个人逻辑思路的外化,行文语言尚且做不到通顺,又何从条理清晰地论证观点?其次,文从字顺是一个学人自幼习得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基本功方面尚且不够扎实,又何从把握文字材料的重点?第三,文从字顺也是对读者的尊重,精当别致的表达会令读者赏心悦目,更加容易接受我们要论证的观点,有助于让读者信服我们的结论。正如傅道彬所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文学从来不是学术的对立物,而是学术的催生剂,文学会使思想和学术的天空更广阔,流传更久远。
  多年前,有学界泰斗曾说过“历史学和哲学是本,文学是末”这样的话,于此可见一斑。我们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人都知道,经历了漫漫寒冬的大树,它长达数月的休养积聚就是为了春天满树绿叶的生长。没有春天满树的绿叶,大树的生长还有什么意义呢?一年四季都片叶不存的树,还是有生命的树吗?文学是照亮现实生活的光,是让现实生活“出场”的使者,正如彰显植物生命存在的葱茏树叶一样。能够不完全对象化,甚至与我们的生活生命亲密无间,这样的研究对象,又有哪里不值得我们为之自豪呢?
  总之,通过阅读傅先生这部学术随笔集,我们无论从寻找学术研究的灵魂上,文学研究的坚守上,学术论文的表达上,还是身为文学研究者应有的信心上,都能够收获启发与成长,获得感动与力量。作为后辈学人,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对先人的亦步亦趋,更应该传承他们的思想之光,在未有人迹的路上留下我们的“人迹板桥霜”,我想,这才是他们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原载于《黑龙江日报》2022年9月4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