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西方的时代危机本质是一种伦理危机

2023-04-15作者:曾云刊发媒体:解放日报浏览人数:0

《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导论卷):道义实存论伦理学》

(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20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胡塞尔在其《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一书中指出:“我们时代所遭受的最极端的生活困境就是:任何的规范或是受到争议,或是在经验上受到嘲讽和歪曲并被剥夺了观念的有效性。”这句话贴切地表达了现时代的“精神困境”,这种困境实质上是一种伦理困境。价值和伦理规范的失序带来的不确定性给这个时代的人们带来了深度的不安和焦虑。我们迫切需要基于道义的公序良俗来安顿迷茫的现代心灵。
  《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于此进行了深入探索。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优秀成果《西方道德哲学通史》(10卷本)的导论卷,由复旦大学邓安庆教授积十年之心血撰写而成。书中一方面以道义实存论弥合第一哲学和伦理学的分裂,提出正义、自由和爱的三大伦理学原则,并从概念上澄清道德、伦理和德性的区别和联系;另一方面以道义实存论融通三种类型的规范伦理学,即德性论伦理学、义务论伦理学和功利论伦理学。
  书中对古今中外道德哲学的发展史,不仅用历史谱系学的方法对道德观念的发生机制做出了本原的解释,而且对不同的道德类型给出了客观的清晰描述;不仅以世界性的眼光冷静审视全球的伦理危机和人类的生存困境,而且立足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发生史和不同文明形态的伦理类型,重新建构了一种新型的伦理学形态,即道义实存论伦理学。它不仅对于中国理论学界、中国哲学伦理学,而且对于国际学术和西方道德哲学史领域都是一种突破性贡献。本书重新把伦理学放在第一哲学的位置上来思考,不仅解决了传统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分离问题,并赋予其道义的实存机制,而且打通了古今中外各种伦理学类型的分割对峙的问题。正如作者指出的:“‘通史’研究的意义在于我们以哲学追本溯源的固有方式,追溯到特殊性的伦理道德之根源,回到每一种文明最初发源时的伦理觉悟,发掘人类源初伦理觉悟的经验,洞察本原伦理道义的存在论机制,就可跳出‘古今中外’的特殊性,回到伦理之本家。通过本原伦理之实存的谱系,我们才有可能具有一种超越的视野,见识每一种本原文化自身具有的伦理之体面。同时,‘通史’的历史学特征,更能让我们看清,伦理道义的观念史与伦理社会的经验史之间具有非同一性,以观念代替实在,或以实在臧否观念,都无法真正达到伦理的真正自觉。伦理既有观念的理想性,因为它不仅仅是‘应该’,同时又要求具有规范的有效性,即规范现实。”通观全书,它既有立足历史对存在真理的本源解释,又有对习俗伦常所孕育道义之善的具体描述。伦理实存之道的普遍性和习俗伦常的特殊性在这部作品中实现了统一。
  就伦理学的理论基础而言,本书的创造性贡献在于从存在本身的实存机制阐明存在之道向伦理之义的转化,不仅从后习俗伦常上描述了其经验实存的具体形态,而且从存在的自然本原上解释了其理念上的真相。作者于纷繁复杂的道德哲学史中独具慧眼地提出了伦理学的三大原则,即正义、自由和爱。它们既是人类相生共存的伦理精神之根本,又是人类生活世界的公共精神之内核,不仅对于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导向意义,而且对于个体的实存和幸福的实现也不可或缺。
  在对伦理学概念和问题的解释中,作者不是采用抽象的归纳和概括,而是援引古今中外的典籍,进行客观描述和详细论证。如在分析伦理学的原则之一爱这个概念时,作者不仅引证希腊哲学史,论证爱与争作为自然万物本原的生成与毁灭之道,而且详实地引用柏拉图的《吕西斯》篇,把对友爱的解释上升到一种存在论,揭示了友爱作为伦理原则的存在根源和社会机制。因此,这种解释就超越了爱欲内在的情感本能模式和低级的社会功利模式。在分析伦理学的第一原则即正义原则时,作者以柏拉图的正义思想为例总结指出:“伦理既是‘立天之道’,又是‘立地之道’和‘立人之道’,是使立足大地共聚共存得以可能的第一根据,在这一点上,柏拉图的哲学与我们的《周易》有共通之处:‘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关于自由的实现,作者基于黑格尔的相关思想指出:“国家具有伦理本性,其实就是说作为伦理理念的正义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实现,才是现实的正义。所以关于自由的实现,既不需要假设的自然状态,也不需要从契约论来解释,个人与国家之间从没有实在的契约。契约基于自由的任性,而社会和国家绝不能基于这种任性自由,它作为实体需要在自在自为的自由的社会历史中来逐步实现。”
  在伦理学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历史谱系学和描述伦理学的方法,一方面从伦理学的实存机制上本原地解释了伦理学概念的起源,澄清了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易混的概念,如道德、伦理和德性,另一方面客观地描述了五种类型的伦理学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在历史谱系学和描述分析学的方法中贯彻了“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它体现了道义实存论的一个基本理念:伦理学不仅追求实践上善的实现,而且追求实践和理论的真理。
  我们时代的危机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危机,是自然与精神对立带来的分裂危机,解决此危机的唯一办法,是回到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存在机制的起源处,重新思考自然与精神分裂的根源,从本原存在论上统一二者,而这个任务只有建立一种本原伦理学才能解决。20世纪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以及《筑·居·思》中指出,存在的澄明需要思,只有独立的“思”才能有真正的行动。思,实际上不是对现成对象之“什么”的规定,而是对“使事物是其所是”的存在意义之思。只有澄清了人类存在的意义,才能解决人类精神的安顿问题。《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不仅体现了这种本原伦理学关于存在之道的思考,而且对存在之道向存在之义的实存转化进行了强有力的论证和辩护。
 
 
原载于《解放日报》2023年4月15日
(作者曾云系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