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关联图书

图书搜索:

与蓝琪教授一起走过的中亚历史文化之旅——《中亚五国史研究》编辑手记

2024-08-28作者:程景楠 刊发媒体:中华读书报浏览人数:2

《中亚五国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继六卷本的《中亚史》之后,五卷本的《中亚五国史研究》的付梓,标志着本人历时四十多年的中亚史研究完成了。如果将储备各种知识的二十多年的学习阶段也算在内的话,那么本人一生只做了梳理中亚地区历史这一件事。”(语出蓝琪教授)

  2019年底,在《中亚史》第六卷编辑加工工作接近尾声时,我开始着手筹划同作者蓝琪教授刚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亚五国史研究》的选题工作;该选题最终于2020年在商务印书馆正式立项。其中,六卷本的《中亚史》是陆续出版于2018—2020年的一部通史性著作(石器时代至1991年);五卷本的《中亚五国史研究》则是中亚五个独立国家的国别史(1991—2017年),已于2024年5月出版。

  作者在《中亚五国史研究》后记中写道:“继六卷本的《中亚史》之后,五卷本的《中亚五国史研究》的付梓,标志着本人历时四十多年的中亚史研究完成了。如果将储备各种知识的二十多年的学习阶段也算在内的话,那么本人一生只做了梳理中亚地区历史这一件事。”作为蓝琪教授倾毕生心血写就的两套书的主要责任编辑,历时多年,从一编一章一节到一段一句一字,仿佛与她一起走过了一段艰辛漫长而又无比充实的中亚历史文化之旅。

  回顾《中亚五国史研究》的出版历程,自2020年立项后,我便着手初审,到2021年底,五卷(哈萨克斯坦卷、吉尔吉斯斯坦卷、塔吉克斯坦卷、土库曼斯坦卷、乌兹别克斯坦卷)三审全部完成,并依照六卷本《中亚史》的整体设计完成了排版。随后因客观原因被耽搁下来,直到2023年6月才再次启动编辑加工。由于该书所论述的时间范畴为1991年到2017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如何使该书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尽快面世,是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我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考虑到当时距离书稿完稿的2018年已有五年之久,有些文献或具体表述需要更新,且稿件在2022年初已完成排版工作,因此在做整体编辑规划时,敲定了由作者通读稿件与编辑加工同时进行的工作方案。在作者通读和编辑加工的双重视角加持下,作者补充了较多的新内容并配合新内容对行文做了统一,编辑提出了新问题并就势与作者沟通解决,最终两版校样合二为一,构成了全书的第一次大改版。

  在第一次改版并一校后,恰逢商务印书馆《区域国别史丛书》(第一辑)的陆续规划出版。《区域国别史丛书》整体设计为32开,六卷本的《中亚史》亦改版后收入其中。考虑到《中亚五国史研究》与该丛书主题相近,同时又考虑可以降低印制成本,与总编辑商量后将原16开的《中亚五国史研究》改版为32开。于是便有了该书的第二次改版。

  这次改版势必给编辑工作带来新问题,责编在后期翻看校样时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注意。在编校工作进入尾声时,有必要对本套书的书前书后事做一些整体说明:虽然作者在每卷前言中均做了概述,但尚缺少整体性论述,比如它与六卷本《中亚史》的关系,作者对两套书的自我定位和看法,本套书对近几年中亚史研究成果的运用情况,近几年中亚历史本身的新进展,等等。因此建议作者补充了后记,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概述性交代。至此,这套书的宏观要件可谓完整了。

  对这套书所引文献和成书之间的关系,作者在后记中有个巧妙的比喻:“(我)从各类中英文文献中搬来了这些‘砖头’,经过主观的甄选、细致的整理、认真的辨识,最终用来构建了自己的‘建筑’。”该书所引文献涉及现当代政治、经贸往来、社会问题等,有不少来自官方新闻报道,编辑加工时发现个别网址失效以及一些文献引用不规范不准确。作为责任编辑,必须保证这一建筑中数以万计的“砖头”的准确性,否则这座“建筑”的基础就不牢固。于是我便组织相关专业外校人员对五卷引文文献进行了核查,又请作者替换了失效文献及引用不规范的文献。本套书每卷都包含近千个注释,因此这部分工作量还是很大的。核对完、替换完不恰当的“砖头”后,为了确保“建筑”的严谨结构,还要观察新“砖头”在“建筑”中的位置是否合适,对于不合逻辑的,要请作者及时对它们进行局部调整。

  另一方面,中亚史研究资料繁杂,不论是古代史还是现当代史,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译名不统一问题,一直是中亚史写作和中亚史阅读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当代史涉及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专有名词,如政党名称、机构名称、大型项目名称、公司或企业名称等,它们或出现在现代各类新闻报道中,或散见于各种研究性论文里,译法很不一致,有时甚至较难分辨它们是否代指同一事物。作者在做通史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掉这些看起来细枝末节的部分,这对于编校人员来说,可谓比较大的挑战。

  在综合编辑加工意见和作者通读意见对全书进行第一次改版后,书稿整体已有一次较大提升;后经核查全书文献,进一步扎实了书稿的准确性。在这些基础工作完成后,全书较作者第一次通读校样时已有很大不同,且考虑到作者在书稿润色方面所具备的对关键点的准确抓取(即绝非无意义的修改),便与作者商议,待出新校样后请她再次通读。这次通读,主要是为了保证全书在经历大改动之后,能在作者整体把握下保持一以贯之的连贯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书稿有新的润色提升。

  责编需要做的、能做的、已做的工作,绝不止于作品上所呈现的,而更多时候扮演的是隐形人的角色。进行通史写作的大多为老一辈学者,也正是老一辈学者才有这个学术功底进行通史写作。对于老年写作者——蓝琪教授已75岁高龄,编辑在出版过程中需要投入得更多。比如书稿中出现的文献问题,若请她来处理,不仅需要很长的周期,而且会大大分散她的精力。再比如前述的对前后人名、地名、政党名等专有名词的核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多方文献,主要关注的是历史脉络的整体写作,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就难以顾及。这时责编就要不厌其烦地协助作者完成一些具体而琐碎的工作。再比如对书稿出于多重考虑而顺势改版所进行的优化工作,如果不去做则只是有遗憾且省事不少,然而,如果努力去做了,就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在本书编校过程中,作者经历了肠道疾病、因骨质疏松造成的脊椎骨裂,以及肺炎。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为了尽快完成出版,她仍坚持看稿,于我而言,既钦佩又担心。2023年11月初,给她寄去需要二次通读的“土库曼斯坦卷”后的某天,想到她已经好几天没有消息了,电话问候才得知她肺炎住院了……过了半个月再问候时,正赶上她在医院急诊室,听她声音已明显感觉到她的虚弱,但又故作坚强不让我担心。挂掉电话思索片刻后,我还是给她的一个关系很近的学生打了电话。后来蓝老师回忆这件事时说,她当时来医院复查,不想麻烦别人,因为没吃东西有点低血糖,便被护士送到急诊室,躺在床上才慢慢缓过来;还好我打电话给她学生,否则在医院跑来跑去那么多流程,她都不知自己怎样才能走完……

  所以,对于很多书稿,我觉得需要的绝非只是死板的编校能力和专业知识,更需要人文关怀,即对书稿背后的人和事的关心、爱护和体谅。

  书出版后,作为责编,还需要给它做好定位。这是一部通史性著作,一部写给大众阅读的中亚五国入门类书籍。既是通史,便需要在探讨深度上有所妥协;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又不能用具有新材料、新观点的严肃深度学术著作强求之。

  再回归现实。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中亚地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此时正是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时期,急需中亚五国以及阿富汗相关知识。另一方面,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确定将区域国别学纳入第14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可见,中亚区域史的研究成果,对于助力中亚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与学科构建有重要意义。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24年08月28日06版,本文作者为商务印书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