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关联图书

图书搜索:

赏精美画作,品蛇年曼妙风景
——读《生肖日历:2025金蛇献瑞》

2025-01-12作者:钟芳刊发媒体:大同晚报浏览人数:1


《生肖日历:2025金蛇献瑞》(商务印书馆2024年出版)

 

  2025年是乙巳年,也就是金蛇之年。蛇在我国的生肖文化中,是灵动和智慧的象征。蛇年来临之际,一本介绍有关蛇类的博物艺术作品《生肖日历:2025金蛇献瑞》进入到公众视野。该书以日历的呈现方式,通过精美的画作及其简朴的文字介绍,带领读者领略蛇的博物史,并揭示出蛇在人类历史及世界主要文化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

  全书紧扣蛇这一物象,首先从博物学的角度,谈了生物学意义上的蛇。以往一谈起蛇,相信许多人都会对它有种敬畏感。但本书的讲解改变了我们对蛇的固有认知。从书中的科普得知,蛇在全世界有3900多种类型,几乎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地区。从高山到峡谷,从荒漠到雨林,从内陆到海洋,从乡村到城市,都有蛇的栖身之所。从确保生物多样性的层面而言,蛇作为地球上古老的生物物种,理应得到人们的合理保护。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生态知识介绍,让公众对蛇的种类、分布、习性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

  其次,全书还穿越古今,于纵横对比中,解析了蛇在不同国家的深邃文化寓意,真正让看似冰冷的蛇,走出了人们认知上的灰色地带,从而在意蕴厚朴的人文风景中,一点点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古往今来,在我国的生肖文化中,蛇与龙始终紧密相关,它也因此被称为“小龙”。“小龙”虽小,可能量一点也不小,在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它代表着力量、智慧和祥瑞。如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便有着人首蛇身的形象;而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有关白蛇与青蛇的人设,更是广为人知。而西方文化中,蛇也有着多重象征意味。一方面,它是邪恶与恐惧的代名词,如希腊神话中《农夫与蛇》的演绎,入木三分地诠释了蛇的冷血与无情。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不朽和永生,在西方画家们笔下,蛇常被描绘成头咬尾的圆圈,象征着周而复始、永生不死。而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蛇又是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圣物,象征着医术和神圣不可侵犯。这种迥异的艺术表达,既让我们体察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让我们洞悉到一个更加多元、立体的蛇形象。

  一张张精彩的画作与文物连通着古今,将金蛇的历史及其文化展现得格外引人入胜。每日一画的这本日历书,以多维的视角,展现出蛇的妖娆与聪慧,于是令每一个平凡的时日,都变得光彩熠熠起来。翰墨飘香中,不期然间,展开崭新的日历,处处都是曼妙的人文风景:战国文物《玉缕空龙蛇纹佩》,用精美的玉石,雕琢出龙与蛇的唇齿相依,彰显出中华民族延绵不决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耍蛇人》,用明暗相间的色调,写意的画笔,勾勒了一幅蛇与人、蛇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印度古画《蛇与公主》,用质朴的绘画语言,讲述了蛇与人类交往的故事,阐明了善待生灵的重要性。英国画家伊芙琳·德·摩根的《墨丘利与双蛇杖》,则用隐晦的笔法,用双蛇的相向而行,阐释了和平与止战的意蕴。这些散发着历史光泽的画与物,就像一张张金色的名片,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探索全球各地的蛇文化和蛇的博物学知识。从古代神话到现代科学,从神秘的仪式到日常生活,有关蛇的话题,总是那么常说常新。

  合上书卷,思绪纷飞。慨叹于小小的蛇类给了人类太多的启示,它除了默默为生物的优胜劣汰作着自己的贡献之外,还用它的灵动与睿智,启迪着尘世间的人们,在面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时,须秉持“穷则变,变则通”的思维;而在忍辱负重中,则更应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这真应了那句话,万物静观皆自得。

  祥龙辞旧岁,金蛇贺新春。在乙巳蛇年款款到来之际,品读《生肖日历:2025金蛇献瑞》,别有一番逸趣。它让我们满怀着憧憬,走进一个欣欣向荣的希望之年。且让我们放下负累,与流金岁月共舞,与烟火人间共情,在四季的静谧更替中,爱人、爱己、爱世界,展开温暖的怀抱,去尽享幸福绚丽的新生活。

 

(原载于《大同晚报》2025年01月12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