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世界灵长类图鉴 精装

分享到:

定价:¥398.00

  • 著者:182777,189852,97881,189853,189854,25978,189855 
  • 出版时间:2025年09月本印时间:2025年09月
  • 版次:1印次:1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5245-4
  • 人气:6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是截至2025年底国内外收录世界灵长类物种zui全的图鉴类工具书,由国内外学者共同合作完成,得到了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的特别支持。为了让国内读者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国内的灵长类,本书还随书附赠一张包含28种中国野生灵长类的海报。


1. 内容专业。本书由多位灵长类研究的一线专家共同打造,对世界现生灵长类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分类有争议的物种均进行了标注。
2. 绘图精准。本书手绘图由以擅长绘制灵长类动物著称的英国野生生物画家斯蒂芬·D.纳什(Stephen D. Nash)绘制。
3. 内容全面。本书收录了全球灵长类530余种,900余幅手绘图,另有若干照片,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了物种的分类、分布、特征、栖息环境、食性、繁殖、社会生态以及生存现状。
4. 名家推荐。IUCN灵长类专家组主席Russel A.Mittermeier和副主席Anthony B.Rylands共同作序推荐。
5. 使用方便。为方便读者使用,本书打破按传统的生物分类系统介绍的方式,采用按地区介绍的模式,按马达加斯加岛——新大陆(中美洲和南美洲)——亚洲——非洲的顺序介绍,各地区条目下按生物分类系统顺序。



 

 

显示全部序言

推荐序
拉塞尔•A. 米特迈尔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灵长类专家组主席、Re: Wild 首席自然保护官)
安东尼•B. 赖兰兹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灵长类专家组副主席、Re: Wild 灵长类项目负责人)
很高兴向大家推荐这本关于灵长类的重要新书,书中全面介绍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代表类群之一的灵长类动物。
目前已确认在中国境内分布的现生非人灵长类动物包括3 科(懒猴科、猴科、长臂猿科)、8 属、28 种(见本书附录)。其中,7 种为中国特有种,包括台湾猕猴(Macaca cyclopis)、藏酋猴(M. thibetana)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黔金丝猴(R. brelichi)、滇金丝猴(R. bieti)、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和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
中国有全球闻名的灵长类种类,尤其是仰鼻猴属的川金丝猴,它作为旗舰物种的保护价值仅次于大熊猫。川金丝猴一直比较神秘,但当其首次在国际动物园展示时,便立刻成为全球公众喜爱的对象。但是,金丝猴的其他种类仍然很少为人所知,包括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后者数量仅几百只,全部分布于贵州省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金丝猴(R. strykeri,也叫缅甸金丝猴)更不为人所知,直到2011 年才在缅甸被发现,后来在中国也发现了一些种群。越南金丝猴(R. avunculus)分布于越南北部,是唯一一种在中国没有分布记录的金丝猴。
海南长臂猿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之一,目前只记录到40 余只。就像大熊猫保护的成功案例一样,海南长臂猿是名副其实获得成功保护的物种。几十年前仅发现15 只海南长臂猿,由于受到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关注,尤其是在2007 年,全球25 种最濒危灵长类动物名录在海南发布之后,被收录其中的海南长臂猿得到了海南省政府的重点关注,种群数量逐渐增加。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物种。它以前分布于缅甸和中国云南怒江以西,于2017 年首次被描述,但现在种群数量减少到不足200 只(约26 个繁殖群)。
除了目前已知分布在中国的28 个物种,其他一些物种也可能出现在中国。例如,前面提到的分布在越南北部的越南金丝猴在中国可能也有分布。此外,1996 年描述的藏酋猴的贵州亚种(Macaca thibetana guizhouensis)和黄山亚种(M. t. huangshanensis)也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有效亚种。
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中国境内的非人灵长类也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活动范围严重缩小。其次,有些地区曾经捕猎灵长类作为食物、药材或竞赛狩猎对象,也有种类被捕获用于圈养种群或宠物贸易。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一些灵长类濒临灭绝。
灵长类正在灭绝已经既成事实。在过去几千年里,有许多灵长类灭绝的例子。自2000 多年前人类首次登陆马达加斯加岛以来,该岛内有8 个属至少17 种狐猴已经灭绝。冠长臂猿类自更新世以来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而今天仅分布于云南、广西、西藏和海南岛。科学家在重庆和陕西陆续发现了2 个已灭绝的长臂猿属。其中,重庆发现的物种被命名为Bunopithecus sericus,属于晚更新世物种。发现于陕西的Junzi imperialis 源自陕西神禾塬秦陵墓中,是全新世长臂猿头盖骨化石,为秦国皇族的陪葬动物,该物种也因此被称为“帝国君子”长臂猿。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灵长类专家组于2000 年提议了一份25 种世界最濒危灵长类动物名单,简要报告了每个物种的信息及威胁其生存的因素。其目的不仅是提高公众的保护认知,更是提醒各国政府、资金捐助者、研究人员和非政府保护组织采取行动。国际灵长类学会第19 届大会于2002 年在北京举办,其间举行了公开论证并于两年后推出了第二份物种名单。此后,历届国际灵长类学会双年会都会更新提名一份25 种世界最濒危灵长类动物名单。截至2022年,6 种中国灵长类被列入了这些名单,其中,海南长臂猿被列入5 次(2000、2004、2006、2014、2016),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被列入4 次(2002、2008、2010、2012),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被列入2 次(2018、2022),黔金丝猴被列入2 次(2002,2022),白头叶猴和滇金丝猴在2002 年被列入1 次。
保护灵长类需要一些方法。首先,需要建立有效的保护区、公园,严禁栖息地破坏和狩猎。其次,必须制定动物保护法规,防止非法商业化利用动物活体和组织器官。更重要的是,需要让当地群众理解保护灵长类动物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以及生态保护对当地带来哪些效益。经过合理规划的生态旅游可以为当地人带来很多实际好处。
过去25 年来,我们参考户外观鸟的模式,一直在推广灵长类生态旅游、自然观察等活动。中国已经认识到了灵长类生态观察的价值,特别是川金丝猴和其他金丝猴物种。希望中国继续开展这些活动,并成为全球公认的最佳实践案例。
最后,我们需要通过保护教育,提升公众对灵长类动物的认知和观赏意识,培养更多愿意研究和保护灵长类的年轻人。一些研究课题非常有必要开展,包括灵长类的生态学、行为学、分类学、自然栖息地等研究,还需要重点研究了解中国灵长类的地理分布,尤其是最濒临灭绝物种的相关信息。
这本涵盖中国和世界灵长类的工具书非常值得收藏。本书中的手绘图由世界著名灵长类绘图师斯蒂芬•D. 纳什博士绘制,参考了过去40 年来中国和世界各地灵长类照片。相信这本书将对公众了解灵长类做出新贡献。我们很高兴看到本书出版,希望本书能增加中国朋友们对灵长类及其保护工作的兴趣。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董贵信,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集团首席动植物执行官。
张鹏,博士,广东长隆集团科研中心主任。
李保国,西北大学教授、博导,现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灵长类专家组东亚区副主席、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分会理事长。
龙勇诚,中国灵长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灵长类专家组组长。
斯蒂芬•D.•纳什,英国野生生物画家,以擅长绘制灵长类动物出名,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灵长类专家组创作了大量科学绘图。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世界上最大的灵长类是哪一种?最小的灵长类又是哪一种?这些灵长类都分布在哪里?我国有多少灵长类物种?它们的生存现状如何?动物园里的各种灵长类到底是哪一种?所有这些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本书是目前国内外收录世界灵长类种类最全的图鉴,作者团队均系国内外灵长类保育及野外研究的专家,作者团队通力合作,整合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灵长类研究的最新权威资料,对现生世界灵长类进行了全面梳理。
全书收录灵长类530余种,配以手绘图900余幅,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了每个物种的分类、分布、特征、栖息环境、食性、繁殖、社会生态以及生存现状,让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与我们共享地球的“人类表亲”。同时,本书还随书附赠了中国野生灵长类的海报,以便国内读者更好地认识、了解和保护国内的野生灵长类动物。
 

显示全部目 录

灵长类简介 / 1
第一篇 马达加斯加灵长类 / 11
鼠狐猴科CHEIROGALEIDAE / 13
倭狐猴属Cheirogaleus / 14
鼠狐猴属Microcebus / 24
毛耳倭狐猴属Allocebus / 48
巨鼠狐猴属Mirza / 49
叉斑鼠狐猴属Phaner / 51
鼬狐猴科LEPILEMURIDAE / 55
鼬狐猴属Lepilemur / 56
狐猴科LEMURIDAE / 81
竹狐猴属Hapalemur / 82
大竹狐猴属Prolemur / 88
狐猴属Lemur / 89
美狐猴属Eulemur / 91
领狐猴属Varecia / 103
大狐猴科INDRIIDAE / 107
大狐猴属Indri / 108
绒狐猴属Avahi / 110
冕狐猴属Propithecus / 119
指猴科DAUBENTONIIDAE / 129
指猴属Daubentonia / 130
第二篇 新大陆灵长类 / 133
狨科CALLITRICHIDAE / 135
黑狨属Callimico / 136
倭狨属Cebuella / 137
狨属 Callithrix / 139
微狨属Mico / 145
柽柳狨属Saguinus / 161
狮狨属Leontocebus / 175
狮面狨属Leontopithecus / 188
卷尾猴科CEBIDAE / 193
卷尾猴属Cebus / 194
帽卷尾猴属Sapajus / 210
松鼠猴属Saimiri / 218
夜猴科AOTIDAE / 227
夜猴属Aotus / 228
蛛猴科ATELIDAE / 241
蛛猴属Ateles / 242
绒毛猴属 Lagothrix / 250
绒毛蛛猴属 Brachyteles / 253
吼猴属Alouatta / 255
僧面猴科PITHECIIDAE / 271
僧面猴属Pithecia / 272
须僧面猴属Chiropotes / 288
秃猴属Cacajao / 293
伶猴属Callicebus / 301
织伶猴属Plecturocebus / 306
美伶猴属Cheracebus / 331
第三篇 亚洲灵长类 / 337
懒猴科LORISIDAE / 339
懒猴属Loris / 340
倭蜂猴属Xanthonycticebus / 344
蜂猴属Nycticebus / 346
跗猴科TARSIIDAE / 355
跗猴属Tarsius / 356
大眼跗猴属Cephalopachus / 368
菲律宾跗猴属Carlito / 370
猴科 CERCOPITHECIDAE / 373
猕猴属Macaca / 374
狒狒属Papio / 408
叶猴属Presbytis / 409
白臀叶猴属Pygathrix / 433
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 / 436
长鼻猴属Nasalis / 442
豚尾叶猴属Simias / 444
长尾叶猴属Semnopithecus / 446
乌叶猴属Trachypithecus / 457
长臂猿科HYLOBATIDAE / 481
长臂猿属Hylobates / 482
冠长臂猿属Nomascus / 492
白眉长臂猿属Hoolock / 499
合趾猿属Symphalangus / 502
人科HOMINIDAE / 503
猩猩属Pongo / 504
第四篇 非洲灵长类 / 509
懒猴科LORISIDAE / 511
树熊猴属Perodicticus / 512
金熊猴属Arctocebus / 515
婴猴科GALAGIDAE / 517
婴猴属Galago / 518
松鼠婴猴属Sciurocheirus / 523
西倭婴猴属Galagoides / 527
东倭婴猴属Paragalago / 531
大婴猴属Otolemur / 536
尖爪婴猴属Euoticus / 540
猴科CERCOPITHECIDAE / 543
猕猴属Macaca / 544
白眉猴属Cercocebus / 545
山魈属Mandrillus / 552
冠髭猴属Lophocebus / 555
伦圭卷尾猴属Rungwecebus / 558
狒狒属Papio / 559
狮尾狒属Theropithecus / 567
长尾猴属Cercopithecus / 569
短肢猴属Allenopithecus / 596
暗长尾猴属Allochrocebus / 597
赤猴属Erythrocebus / 600
侏长尾猴属Miopithecus / 604
绿猴属Chlorocebus / 606
疣猴属Colobus / 616
红疣猴属Piliocolobus / 625
绿疣猴属Procolobus / 642
人科HOMINIDAE / 643
大猩猩属Gorilla / 644
黑猩猩属Pan / 648
索引 / 651
部分地名中英文对照 / 670
中国灵长类动物名录 / 673
主要参考文献 / 675
特别支持机构 / 677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