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和审美研究 精装中华传统中文化研究丛书

分享到:

定价:¥98.00

  • 著者:186413 
  •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本印时间:2023年0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84页
  • 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587-9
  • 读者对象: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与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主题词:审美文化美学史研究中国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思想,强调传统审美意识中“执两用中”“虚静守中”“持守中道”的文化特质,构建出一副中国本土审美理论的完整图谱。

★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探讨中华审美特质。
★通过还原中和审美理念的发展历史,整合古代中国的审美理论,揭示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特殊的思维方式与生命意识。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刁生虎,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工程专家组顾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授、《语言文学前沿》编委。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易学与儒道文化、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出版有《庄子的生存哲学》《庄子文学新探》《庄学管窥》《诸子言诠》《经典蠡测》等专著,并在《周易研究》《学术月刊》《史学月刊》《广东社会科学》《诸子学刊》《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东吴哲学学报》(中国台湾)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中和”概念历史悠久、延绵不绝,直至今日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时都体现出对中和的认同和依循,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准则,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不仅贯穿中华文化史始终,还渗透到中国诗歌、音乐、书法、绘画、小说、戏曲、建筑等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本书正是试图对中和审美进行历史还原、理论整合与意义新探,力求构建一幅本土化、整体性的中和审美理论图谱。

显示全部目 录

引论 中和审美研究期待推陈出新
一、中和审美研究与时代共
二、中和审美研究的开拓空
三、中和审美研究之新变尝
第一章 中和审美历程
一、先秦:中和审美的奠基
二、两汉:中和审美的发展
三、六朝:中和审美的自觉
四、隋唐:中和审美的成熟
五、宋元:中和审美的转型
六、明清:中和审美的深化
小 结
第二章 中和审美思维
一、天人合一与中和审美
二、阴阳和合与中和审美
小结
第三章 中和审美关系
一、人与自然:天人和谐,用之有节
二、人与社会:和美守中,天下太平
三、人与自身:身心和谐,养中和气
小 结
第四章 中和审美流派
一、儒:执两用中以致和
二、道:虚静守中以致和
三、佛:持守中道以致和
小 结
第五章 中和审美类型
一、诗歌:天人一体,情景中和
二、音乐:情性秉和,技法持中
三、绘画:主客交融,形神兼备
四、书法:中正气和,端美合度
五、小说:多元合一,悲喜相间
六、戏曲:天人相合,但求圆满
七、建筑:象天法地,对称中正
小 结
余 论
一、中西审美:中和为美与美是和谐
二、中和审美:从古典精神到现代生活
参考文献
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引论 中和审美研究期待推陈出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 ,“中和”历经先秦、两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而不绝。直至今日,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时,都体现出对中和的认同和依循。可以说,中和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准则,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不仅贯穿中华文化史始终,而且渗透到中国诗歌、音乐、书法、绘画、小说、戏曲、建筑等各个艺术领域,因而成为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中华传统艺术美与艺术精神的本质不是什么别的,它就是以‘中’为人学内容,综合天地之理,以‘和’为圆融境界的中和之美。” 为此,拙著试图对中和审美进行历史还原、理论整合与意义新探,力求构建一幅本土化、整体性的中和审美理论图谱。

一、中和审美研究与时代共振

数十年来的中和审美研究,可谓成就斐然。1947年,朱自清于专著《诗言志辨》 中将中和置于儒家思想系统下,认为其等同于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观:“‘温柔敦厚’是‘和’,是‘亲’,也是‘节’,是‘敬’,也是‘适’,是‘中’。”此观点引起学界巨大反响,一直延续至今。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中和审美研究未能进一步深入。
20世纪80至90年代是中和审美研究的转折和繁荣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和审美研究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涌现了诸多开拓性成果。一是在中西比较视野下探究中和审美。如宗白华的专著《美学散步》 中《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一文比较了儒家中庸、中和思想与希腊和谐美学,表示和谐与秩序不仅是宇宙之美,也是人生之美,执中、中庸正是实现这种美的方式与途径,儒家孔子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都持有这一观点。叶朗所编《现代美学体系》 一书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中和”与西方美学体系中的“崇高”“美”“荒诞”等概念进行对比,探究了中国古典美学在世界美学体系建构中的独特意义。高小康论文《从东西方早期美学思想看“中和之美”》 对中西相似审美原则中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
二是从美学发展史的角度探究中和审美的内涵与外延。其中,于民的《春秋末期审美认识的发展》 一文与《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 一书极具代表性。于著对中和审美的考察主要集中于西周至战国时期,认为以春秋为分界线,西周至春秋时期,中和审美内涵呈现出调和对立双方的美感体验;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由于抒怨之风的出现,中和审美逐渐有了外延,中和审美之外是“非中和”,而那些不够平和的文艺作品都被归于非中和作品之中。在中国美学史上,始终存在着中和与非中和两条线索,如“发愤著书”“不平则鸣”“怨愤说”等等都体现出非中和的存在。于著观点一经提出即引起学界广泛讨论,《中和与非中和的审美要求——古典美学艺术思辨探微及其现实意义》 《谈司马迁的非“中和”的审美观》 《魏晋时代非中和艺术观:怨愤孤忧》 等论文与于著持有相似观点,但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此种观点混淆了艺术美的表现形式与具体内容之间的关系。 而作为目前美学史研究较为成熟之作,敏泽专著《中国美学思想史》 在世界美学的视野中考察中国美学问题,对传统文学艺术发展的总体特点加以研究,认为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体系及其特征有三个重要支柱,即法自然的人与天调、中和之美与宗法制的伦理道德。其中,中和之美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三者中占据核心地位。
三是从建构文艺美学的角度探究中和审美的本质与价值。张皓在专著《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 中,《和:刚柔相济》一章在分析儒道中和范畴的不同时,认为儒家更重视现实的人伦之和,道家则更向往心灵的“天和”之境。而这种“天和”,甚至直接影响到李白、刘商、孟郊等诗人的艺术风格。中国文化以和为贵,除养生意义外,还有艺术诸因素配合的协调适度的美感意义。此外,毛时安的《〈艺概〉和刘熙载的美学思想》 、蒋树勇的《论“中和之美”的艺术辩证法——古代文论民族特色初探》 、陈顺智的《略论先秦儒家中和文艺观》 等论文也都关注到中和在文艺美学上的价值。
四是周来祥在其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美是和谐” 这一观点基础上,于80至90年代连续发表《美学问题论稿》 《论美是和谐》 《再论美是和谐》 《美是和谐——为〈社会科学家〉而作》 《和谐美学的逻辑与历史》 《和谐美学的理论特征》 《和谐美学的总体风貌》 等系列论著,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和谐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五是该时期还出现了两部以“和”与“中和”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美学专著。其中袁济喜的专著《和:审美理想之维》 系统梳理了审美范畴“和”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审美范畴“和”的具体结构。而张国庆专著《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 则从普遍艺术和谐观和特定艺术风格论两个层面深入系统讨论了中和之美这个既有深厚历史和理论内涵,又有明显现实意义的重要美学、艺术问题。
新世纪以来,学界对中和审美的研究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沿着专题化方向发展。一是在不少美学著作中辟出专门章节讨论和谐美问题。如祁志祥在专著《中国美学原理》 中认为,儒家在天地、天人、人人等关系及政治、音乐、诗教等诸多领域中都崇尚中和之美。朱志荣在专著《中国审美理论》 第四章《审美特征》中“和谐原则”一节视和谐为中国古人获得审美愉悦的重要原则。其以古典乐论为依据分析了审美对象的和谐、审美主客关系的和谐以及生命的和谐。樊美筠在专著《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 第二章《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整体意识》中“‘和’中的‘整体意识’”一节提出“道”与“和”都是中国古代美学“整体意识”的体现,“道”侧重对整体性的强调,而“和”侧重于整体性的实现。二是当代“和谐美学”的开创者周来祥的《三论美是和谐》 一书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集中了其关于“和谐美学”的主要学术观点:和谐为美,不和谐,不协调,就不美;中国古代的美是古典的和谐美,是美的三大历史形态的第一形态;美在审美关系之中,而审美关系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和谐自由的关系。三是出现数部以“中和”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文艺美学专著。如王清淮的专著《中和论——中国文学批评原则》 从文学批评层面入手,探究中和在情志、哀乐、感应、诚伪、讽颂、文学、文质、文笔、隐显、风骨、刚柔、气味、繁简、收放、方圆、因变等十六个方面的体现与应用,从而说明中国文艺的基调在于中和。吴国富的专著《论陶渊明的中和》 以陶渊明为研究对象,阐释了陶氏在物质概念、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及文艺偏好中的中和理念及审美思想。杨挺在专著《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结合宋代中和观念兴盛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认为宋代由于心性学盛行,对中和性情的追求超越前代,这种中和性情导致在诗学审美观念上更加注重创作主体的中和,认为创作主体应该注意诗歌流露性情的中和、表达过程的中和、表达结果的中和及诗歌品鉴的中和。另有曾繁仁的论文《中西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古代“中和论”美学思想》 ,认为“中和论”中所包含的“保合大和”“元亨利贞”“中庸适中”“和实相生”等美学内涵对构建当代美学体系具有重要价值。以上著述无论是在内容的丰富程度上还是在理论的体系建构上都有所创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