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导演的手记:2010—2019 平装卢昂导演创作文集

分享到:

定价:¥188.00

  • 著者:184313 
  •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本印时间:2021年06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736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8942-2
  • 读者对象:戏剧研习者、戏剧创作者、戏剧爱好者
  • 主题词:戏剧创作文集
  • 人气:55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知名戏剧导演2010—2019年间独家创作笔记,记录经典戏剧作品诞生背后的点滴秘辛

《导演的手记:2010—2019》精选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教授2010—2019年25部戏剧作品的导演创作笔记,收录创作构想、剧本分析及修改建议、与主创的沟通信函等珍贵资料,详细、专业、生动,是极佳的研习戏剧创作的书籍。
《导演的手记:2010—2019》展现了京剧《瑞蚨祥》、淮剧《小镇》、秦腔《易俗社》等经典戏剧作品构思、丰富、成熟、主题升华的创作过程,也呈现了卢昂教授多年探索“东西方戏剧的比较与融合”课题的成果——“三位一体”创作方式在戏剧创作中的实践。在这十年的戏剧创作笔记中可以看到,这位步入“知天命”年纪的戏剧导演不断尝试将话剧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原则与中国戏曲表现主义艺术手法、当代西方身体训练技法和集体即兴创作方法相结合、相统一,越加注重提升具体戏剧作品的思想价值。他用丰富精彩的舞台表达引领观众探究人性本真的丑陋与美丽、叩问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为中国民族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讨论、研究的经典案例。
阅读本书及“卢昂导演创作文集”前两册可观察一个优秀导演的成长轨迹,有益于戏剧学习者、研究者、创作者的规划和成长。作者饱含情感的文字亦可引领广大的戏剧爱好者进一步了解喜爱的戏剧及其创作过程,走进优秀导演的精彩思想世界。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卢昂,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新世纪杰出导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ACC)高级访问学者,英国利兹大学高级研究学者。
在境内外执导戏剧作品八十余部,九次荣获文华奖“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个人四次荣获“文华导演奖”。所执导的七部作品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吕剧《补天》、桂剧《大儒还乡》等五部作品荣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因其“东西方戏剧交融及民族戏剧探索的突出成就”而颁发“成就奖”(卢昂教授为唯一获奖的华人戏剧家)。
出版专著《东西方戏剧的比较与融合》《导演的阐述》《导演的创作》《导演的手记》;主持美、英、俄、法、德、大洋洲等十一届“国际导演大师班”,并主编“国际导演大师班”系列丛书;发表专业论文百余万字。
代表作有淮剧《小镇》《小城》,京剧《瑞蚨祥》《文明太后》,越剧《舞台姐妹》《我的娘姨我的娘》,豫剧《红果,红了》《清风亭上》,昆剧《司马相如》《顾炎武》,秦腔《易俗社》,黄梅戏《大清名相》,实验京剧《王者俄狄》;歌剧《赵氏孤儿》;音乐剧《阿诗玛》;话剧《菩萨岭》、《兵•道》、《军歌》、《谁杀了:ROMEO & JULIET》(英语)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导演的手记:2010—2019》为“卢昂导演创作文集”第三册,收录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新世纪杰出导演”卢昂教授2010—2019年25部戏剧作品的导演创作笔记,含括导演阐述、创作构想、剧本分析及修改建议、与主创的沟通信函等珍贵资料,真实展现每部戏剧的导演二度创作过程,呈现作者对戏剧创作的独特体悟。
本书精选的戏剧作品,尤其是戏曲作品中,不乏斩获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各大艺术节和戏剧节、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经典之作,如京剧《瑞蚨祥》、京剧《文明太后》、淮剧《小镇》、淮剧《小城》、秦腔《易俗社》、昆剧《顾炎武》、黄梅戏《大清名相》。

显示全部目 录

自序 一生的课题
小镇风波——淮剧《小镇》
晚唐诗篇——越剧《双飞翼》
百年剧社——秦腔《易俗社》
齐鲁商号——京剧《瑞蚨祥》
千年守望——原创音乐剧《阿诗玛》
六尺窄巷——黄梅戏《大清名相》
落叶归根——吕剧《回家》
中华文脉——昆剧《顾炎武》
上兵伐谋——原创话剧《兵•道》
天地悲恸——歌剧《赵氏孤儿》
道路抉择——琼剧《王国兴》
浪漫之吻——姚剧《浪漫村庄》
母爱无边——潮剧《红军阿姆》
大音希声——壮剧《天上恋曲》
敢为人先——锡剧《锡商》
南下闽江——上党梆子《长江支队》
海岛守护——越剧《我的娘姨我的娘》
一诺千金——秦腔《柳河湾的新娘》
难得糊涂——吕剧《板桥县令》
百姓家事——黄梅戏《老支书》
昆坛三杰——昆剧《浣纱记传奇》
走过黑暗——淮剧《小城》
军歌嘹亮——原创话剧《军歌》
文明拓荒——京剧《文明太后》
王权之殇——潮剧《绣虎》
卢昂创作年表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自序:一生的课题(节选)

从小成长在剧团,父亲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自己后又在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因此,我与戏剧的缘分是天然的。
童年时期,电视机还非常稀缺,看父辈练功、排戏、彩排、演出,是我们剧团孩子的每日功课,也是我们所沉醉的快乐所在。记得省话剧团老剧场有一个巨大而神秘的仓库,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逼真道具:卡宾枪、步话机、太师椅、梳妆台……只是仓库终日紧锁,唯有一个十来米高的小窗户用来通气。于是,我们常常等待大人排完戏离开后偷偷溜进剧场,费尽全身力气搬运一道道景片靠在小铁窗下的墙体上,而后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一样攀缘着错落的景片爬进“藏宝库”,佩戴起各种逼真的“枪支弹药”,扮演着各自心中的英雄。
剧场侧台角落里有一辆破旧的坦克车,那是当年团里排演《南征北战》后废弃的。这辆威武雄壮的战车,就是我当年叱咤风云、指挥“三军”的司令部。在这里,我常常指挥我们一批话剧团的孩子排练大人们排演的剧目。我们会像正规剧团一样分配角色,背诵台词,观察导演和演员们的排练,在他们下班离开剧场后开始全情排练……而当他们演出开始了,我们剧目的彩排也将“隆重揭幕”。
在这里,我们曾经整台整台地演出了《万水千山》《西安事变》《少帅传奇》《一双绣花鞋》《十五桩离婚案》……这些演出所给我们带来的激动和陶醉是深刻而难以忘怀的。我们的童年就是这般开心而浪漫地沉浸于戏剧世界,我的导演梦想也就注定从这里开启。
1985年,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时隔二十多年再次在全国招收戏剧与影视导演专业本科生(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始建于1962年,并于当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而且考点就设在我的出生地。不知道是否是上苍的眷顾,我最终成了这个考区唯一被录取的导演专业学生。于是只有十七岁的我,那一年只身来到了多次憧憬和遥望的上海戏剧学院。
初到之时,恰逢绚丽多彩、誉满中外的“莎士比亚戏剧节”。一台台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剧目精彩纷呈,即刻引起整个城市乃至全国戏剧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各种戏剧观念的争鸣、讨论、碰撞更为热烈、深入,真真是一个激情四射、倾城关爱的戏剧时代!
我情不自禁地被上海这座城市的戏剧浪潮所席裹,除了如饥似渴地学习和训练,还能有什么他望呢?每天,我总是一身练功衣、背着大书包兴奋地穿梭于排练厅、图书馆、阅览室、小讲堂,当然还有大大小小、远近不一的各色剧场:实验剧院、端钧剧场、逸夫舞台、长江剧场、儿童艺术剧场、兰心大戏院、瑞金剧场……记得有次日本知名剧团 “俳优座”来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布莱希特名剧《四川好人》,主演是著名的电影女星栗原小卷。当时真是一票难求,剧场更是层层把守。为了看戏,我甚至千方百计从服装间借来演出用的燕尾服、大礼帽、文明杖,化装成日本演员,瞒过剧场门卫,从后台“混”进剧场。
大学时期,对我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张仲年教授。他治学严谨、知识广博、理论深厚、谦逊坦诚。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逐渐形成了一生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待人谦逊有礼,治学严谨踏实,创作一丝不苟,理论深入探究,努力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完善人格,敏于思考,擅于创造的学者型导演。三十多年来,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和波澜,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起老师慈善、祥和、真诚、俊朗的笑脸,那是君子之风、德高之范。
研究生时期,指导我的导师是薛沐先生和张仲年老师。对于我这个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毕业攻读硕士学位的第一人,两位导师及导演系的其他所有教师都倾心相助,真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味道。薛沐先生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义无反顾地将我这个从小成长在话剧团、对戏曲完全陌生的导演系学生强行领进了戏曲的广博天地,从而为我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戏剧世界,自然也影响我形成一个全然不同的戏剧观。
应当承认,初识戏曲的感觉是陌生和“怪异”的,那时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薛沐先生这份善意的苦心。他总是温和而坚定地对我说:“在中国做导演,不懂戏曲,不了解民族戏剧,是不可以的,也是做不大的!”
最终引领我彻底走进梨园天地的,除了对我谆谆教导的薛沐先生,还有两位我所崇敬的精神导师——一位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导演焦菊隐先生,一位是俄国伟大的导演大师梅耶荷德。焦菊隐先生开创了崭新的“中国学派”的话剧艺术,是一位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先生曾创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并担任首届校长,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京剧演员,对于民族戏曲艺术非常推崇。他在许多著作中都充分论述了戏曲艺术的独特价值,以及中国话剧应该努力吸收民族戏曲的灼见,并在其《论民族化(提纲)》一文中明确阐述。遗憾的是,政治运动的不幸使他高屋建瓴的《论民族化(提纲)》终究未能丰富成为系统的论著。而梅耶荷德在莫斯科观看了梅兰芳先生的中国戏曲演出后,如获至宝,激动不已,振聋发聩地向世人预言:未来戏剧的发展将是西欧戏剧艺术和中国戏剧艺术的某种结合。同样由于政治迫害的原因,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导演梅耶荷德为捍卫自己的戏剧观念与理想而遭枪决。他终究没有机会将他伟大的预言转化成伟大的实践,这不仅是梅耶荷德本人的悲哀,更是那个世纪人类戏剧巨大的不幸。
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聆听我的两位导师的教诲,潜下心来研究、学习戏曲,也逐渐明确了自己一生所关注、探究的美学课题:东西方戏剧的比较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