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 平装欧亚备要

分享到:

定价:¥118.00

购买电子书:
  • 著者:185184 
  •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本印时间:2022年05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54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0187-2
  • 读者对象: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历史学、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者
  • 主题词:半山类型彩陶研究马厂类型
  • 人气:228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研究西北彩陶文化的经典之作。

 

对半山、马厂彩陶研究的历史的全面回顾,以大量的篇幅对半山、马厂两类彩陶的器形、花纹进行了详细的类型学分析,兼顾考察了器形与花纹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器形与花纹的组合在时空框架上的位置,从而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期。

 

丛书简介:

所谓“欧亚”指内陆欧亚(Central Eurasia)。这是一个地理范畴,大致包括东北亚、北亚、中亚和东中欧。这一广袤地区的中央是一片大草原。在古代,由于游牧部族的活动,内陆欧亚各部(包括其周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内陆欧亚常常被研究者视作一个整体。

由于内陆欧亚研究难度大,早期的研究者要克服的障碍往往多于其他学科。本套丛书选择若干较优秀、尤急需者,请作者修订重印。这些原来分属各传统领域的著作(专著、资料、译作等)在“欧亚”的名义下汇聚在一起,有利于读者和研究者视野的开拓。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李水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2年,学士)、考古学系(1988年,硕士;1996年,博士)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99年)、哈佛大学(2000年)、英国剑桥大学(2006年)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系教授(1988—今)。主要研究领域: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西北史前—青铜时代考古、盐业考古、农业的起源、环境考古等。曾先后在中国山东、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山西、江西、重庆、辽宁、天津、湖南、内蒙古、陕西,以及法国进行考古调查发掘。现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客座研究员、英国人文艺术研究委员会(AHRC)行业评审院专家组成员(2009—2012年)。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彩陶是人类历史早期以陶器为载体的艺术创造活动。陶器与彩绘花纹是一对统一体,二者互为依存,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本书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西北地区半山—马厂文化(公元前4650—前4300年)的彩陶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从陶器形态和花纹装饰两个层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古类型学研究。以新的视角探讨了陶器与花纹的演化速率及时空关系,提出了彩陶产生于黄土地带并与旱地农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彩陶花纹的演变具有共时与多元的规律性现象。本书可供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历史学、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者和学生阅读。

显示全部目 录

绪论
陶器与彩陶
半山与马厂的发现与研究
较量——彩陶“西来说”与“西渐说”
半山类型的发现与研究
正式发掘的半山类型遗址
有重要采集品的半山类型遗址
半山时期彩陶典型器的形态与谱系
彩陶典型器形式划分与原则
彩陶典型器形态与谱系
典型单位器物组合与形态分析
半山类型彩陶花纹的形态与谱系
半山类型彩陶花纹特征及绘彩部位
颈部典型纹样及谱系
腹部典型纹样及谱系
内彩典型纹样及谱系
典型单位彩陶纹样组合与形态分析
半山类型彩陶编年及时空框架
典型器分组
典型纹样分组
器形与花纹的对应关系
半山彩陶的分期
半山类型彩陶的时空框架
马厂类型的发现与研究
正式发掘的马厂类型遗址
有重要采集品的马厂类型遗址
马厂类型彩陶典型器的形态与谱系
彩陶典型器形式划分与原则
彩陶典型器形态与谱系
典型单位器物组合与形态分析
马厂类型彩陶花纹的形态与谱系
马厂类型彩陶花纹特征及绘彩部位
颈部典型纹样及谱系
腹部典型纹样及谱系
内彩典型纹样及谱系
典型单位彩陶纹样组合与形态分析
马厂类型彩陶编年及时空框架
典型器分组
典型纹样分组
器形与花纹的对应关系
马厂彩陶的分期
马厂类型彩陶的时空框架
半山与马厂的制陶工艺
半山时期的彩陶制作
马厂时期的彩陶制作
半山与马厂彩陶的源流及时空框架
半山类型的来源
马厂类型的流变
半山与马厂彩陶的历史地位
文化“西渐”——历史的大趋势
黄土的儿女——彩陶与黄土地带及旱地农业的关系
共时与多元——彩陶花纹演化规律的探索
附录一 甘肃省半山、马厂类型遗址一览表
附录二 宁夏回族自治区半山、马厂类型遗址一览表
附录三 青海省半山、马厂类型遗址一览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再版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在中国史前文化中,彩陶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因素。从1921年发现第一批彩陶算起,至今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个世纪了。在这个期间发现的彩陶遗址不下千处,彩陶遗存之丰富与谱系之繁复,在世界上无出其右。且中国彩陶发生甚早,在老官台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时期便已露出端倪,其年代当不晚于公元前6000千年。到公元前5000—3000年即进入兴盛时期,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两湖地区的大溪文化、燕辽地区的红山文化、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乃至广东地区的咸头岭文化或大湾文化都有非常发达的彩陶。到公元前3000—2600年左右,上述大部分地区的彩陶进入衰落时期,再往后就没有彩陶了。不过福建和台湾的彩陶在较晚时期出现后还延续了一个时期。而甘肃、青海彩陶的发达期相对滞后,在一个短短的衰落时期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复苏期,延续到东周时才逐渐消失。新疆彩陶出现和消失的时间都比甘肃、青海为晚。中国史前彩陶如此丰富,而深入的整理研究并不很多,有必要组织人力有计划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鉴于此,所以当研究李水城的博士论文选题时,我特地提议他研究半山、马厂的彩陶,他欣然接受中国史前文化的彩陶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需要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和美术史等各种角度进行发掘和研究,但首先需要进行考古学的基础性研究,包括分文化类型的研究、分区分期的研究、专题性研究、综合性研究和比较考古学研究等等,都要花大力气去作,半山、马厂彩陶的研究应该是这一宏伟工程的组成部分。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把我国史前彩陶的研究沿着科学的轨道切切实实地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