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土木之魂——中华传统建筑的中和人文精神 精装中华传统中文化研究丛书

分享到:

定价:¥98.00

  • 著者:186183 
  •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本印时间:2022年1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96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1590-9
  • 读者对象:对中国传统建筑及其文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 主题词:古建筑建筑艺术研究中国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从巢栖穴居到高屋深院,从草叶土石到钢筋水泥,中华传统建筑亦是由土木谱写的人文史诗。本书正是以“中和”概念审视中国传统土木建筑的前世今生,尽览其过去、现在与未来。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为喜爱中国传统建筑及其文化的广大读者提供了深入浅出的全景式介绍,更就新时期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反思和期许,兼具学术和现实意义。
 

显示全部导言

导言:中国传统土木建筑
一、中国传统土木建筑与“中道”精神
中国远古先民在与大自然恶劣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解决着他们的居住问题。从利用天然的洞穴栖身,到进入地下的原始横穴、深袋穴,再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或者构筑树上巢屋,发展出单树巢、多树巢,再降低高度,以木柱代替天然树干,向干阑建筑演变。穴居向上上升的功能改善,意味着土木相结合的构筑方式,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巢居向下发展,也进一步积累了木构架房屋的建造技术经验。两种技术文化的交流,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文化。他们创造性地使用榫卯结构构筑木架房屋,使木构架技术得到了升华。而从洞穴上升到地面,筑土台、垒墙再到发明砖瓦,用土的技艺也不断提高。在早期,人们只能依靠泥土、木材及其他天然材料从事土木营造活动。后来人们借助火,用泥土做成砖和瓦。砖、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的发明,使人类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人们开始广泛、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市防卫工程等。土木工程技术由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木材、砖瓦一直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建筑材料,直到今天还被广泛采用,故中国古代建筑俗称土木建筑。随着文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具有以斗栱等为特殊构件等特征的中国土木建筑形态,扎根华夏,惊艳世界。比如北京天坛公园中宏伟壮丽的祈年殿,它的主体为木构架,采用榫卯结构,其木构件互相咬合,不用一根铁钉;北京故宫的角楼,奇丽多姿,巧夺天工,连国外的建筑大师也叹为观止。当然,在今天,土木建筑这个概念已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建筑活动,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居室建筑的范围。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多以石材构筑,中国古建筑偏爱木材,几千年来,虽然时代、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可木构架一直在建筑中唱主角。木构架建筑,由柱、梁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遗址中被发现,表明它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木结构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以圆木或方木四面围合,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古老且简单的结构,今天在一些山区林地仍可见到它的身影。二是穿斗式,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抗震效能最好,但其建筑规模不宜太大,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或称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逐渐加大,这使它成了大型宫殿、王府、宅第、坛庙、寺观等豪华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人们还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让建筑更加灵活多变。木构架建筑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这样一来,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且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民间俗语称“墙倒屋不塌”,说的就是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
在平面布局上,中国古代建筑是以群体组合出现的。它通常以若干单栋建筑围合成庭院,再由若干庭院组成建筑群。这种建筑群的绝大多数,都是按照轴线、庭院分布的正规布局。在中轴线上,每一座建筑就是一进。理论上说,庭院可以无穷扩建。可因地形所限,如山川河流的阻隔,庭院并不可能无穷延伸。另外,身份地位的等级体系也限制了建筑的规模。我们看到,中国古建筑有三进、四进、五进和九进四种主要规模,其中九进为最高规格,只有皇家才能享用。自然,除一般民居外,中国古建筑也有单独出现者,如风景区中用以装点风景的亭子或者塔等。至于古代园林的布局,则比较自由,比如苏州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北海、中南海,都是根据山水地形进行规划的自由布局。不过,也有少量地方会按轴线布局,如在一组中式建筑中,厅堂、庭院按轴线布局,而其周围的亭台桥榭则自由布局。
从建筑外观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这与中国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具有一致性:上为屋顶,为天;下为台基,为地;中间是木构架的柱子、门窗及墙面所构成的人生活的空间,为人。作为建筑的主体,木构架构成整个建筑的有效空间。关于木构架的成因,中国现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的结果。“我们的祖先发现木头有弹性,弄弯了以后还会恢复原状,石头很结实,垒起来就可以不倒等现象。远在原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最基本的材料力学和一些材料的物理性能。譬如,石头最好是垒起来,而木头需要连在一起用的时候,最好是想法子把它扎在一起,或用榫头衔接起来。”榫卯技术的发明,让木材的各种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让古人在建筑方面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在土木建筑的木构架上,有一非常明显的标记性构件,即斗栱。它是以华夏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特殊符号。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李永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1978年入湖北财经学院(原湖北大学、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主要从事逻辑学、历史学等教学工作,曾入南开大学研习逻辑学,参加在中央党校举办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结业。曾任湖北省逻辑学会秘书长、湖北省历史学会理事、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等。在中央与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00多篇,独著、合著、主编、参编著作30多部。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建材,自成体系,几千年来一脉相承,是与西方石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类型。经历代经营,其技艺以至理论都得到认真总结,虽经战乱摧毁与风雨剥蚀,仍在今天中国的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经典。本书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概念审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特征,寻找中国传统土木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基因,从现存中国传统土木建筑映射的精神演绎中国建筑文化的新发展,生动且深情地揭示其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以及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人文情怀。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言——中国传统土木建筑  
一、中国传统土木建筑与“中道”精神  
二、中国传统土木建筑设计建造的特点:以人合天,顺应自然  
三、东西方古代建筑设计差异的缘由  
第一章 智者的思考——中和之道  
第一节 甲骨文中的“中”与“和”  
第二节 哲人的品味:古代学者论建筑设计建造  
第三节 堪舆(风水)学中中和学说的折射  
第四节 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建造的影响  
第五节 历代能工巧匠  
第二章 初民的创造——原始民居与聚落  
第一节 有巢氏传说的符号学意义  
第二节 考古发掘的田野向度  
第三节 从天然逐渐向人工进化的民居  
第三章 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  
第二节 传统建筑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中国古建的特殊构件  
第四节 建筑小品  
第四章 独树一帜——形成地域特征的民居  
第一节 南北四合院的特色  
第二节 展山川灵气的徽派建筑  
第三节 素朴的黄土高原窑洞  
第四节 西南村寨吊脚楼  
第五节 土楼:客家建筑的奇葩  
第五章 文明社会礼赞——城邑、宫苑、园林
第一节 城市发展的多元取向  
第二节  宫苑建筑:宫殿、林苑、陵园  
第三节 写意山水——园林的梦幻景观  
第六章 文明社会礼赞——寺观、长城、运河、拱桥  
第一节 人神之间——宗教建筑的滥觞  
第二节  巨型建筑——华夏民族的建筑智慧  
第七章 中西交汇——西方建筑的影响  
第一节 入乡随俗:早期西方来华的商人与传教士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大量西式建筑  
结语:道不尽的中和建筑文化的韵味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