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见识世界:全球化时代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 平装大学之思

分享到:

定价:¥78.00

  • 著者:187815,187816,187817 译者:
  •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本印时间:2023年1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52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2901-2
  • 读者对象:区域研究者、研究中心人员、知识社会学及美国大学教育的研究者,留美高校学生,对跨学科研究、当代美国教育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 主题词:高等教育研究美国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以他山之石开拓区域研究视野,借西方经验推动本国大学建设。本书提供了有关美国大学影响和塑造全球知识体系的深入洞察,为我国的大学建设和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数十位顶尖学者、大学领导者的深入采访;
★十余年课题追踪,沉浸式研究的经典实践;
★大量一手数据,破解全球与本土的复杂难题;
★翔实的访谈提纲和流程设计为相关师生开展定性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大学之思丛书是刘东教授倾力策划,关注世界高等教育前沿问题的系列图书。
 

显示全部序言

总序
刘 东
令人生畏的是,恰是当下这股全球化的逆流,更迫使我们理应睁开眼睛看清楚,即使美国只具备高教这一个优势,也足以盖过它诸多的次要优势,从而在根本上创造和保持着综合的国力,这才是美国大学最令人羡慕,也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六年前,我曾在“腾讯思享会”举办的授奖仪式上,历数过自己对当代中国的种种忧虑,包括“生态恶化”“创新不足”“生育下滑”“社会萎缩”和“文化垮塌”等等,而“创新不足”又在其中排得相当靠前,因为这更使得我们的社会经不起“脱钩”。——说到根子上,这又跟我们每天都在校园里发出的长吁短叹有关:“从我作为教授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我相信我们的创新是不可指望的。我先教北大、后教清华,我的学生里边有很多状元,但是他们不会创新,他们的博士论文主题都是老师我给的。一个博士论文题目都找不到,怎么可能做出能打败乔布斯的新成果?”
出于这种深深的忧虑,尽管我不赞成某些文人的“东施效颦”——他们往往就连装出的愤怒都属于“舶来”的——然而,一旦涉及整个文明的“创造性根源”,我们又不能不对于外部的话语有所敏感、深感触动,或者说,不能不去倾听那些作为激发动力的、对于大学制度本身的批判反思,并由此再对身边的问题发出触类旁通的反思。无论如何,绝不能再摆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架势,更不能只是琢磨怎么去钻现有制度的空子,所以它越是千疮百孔地、不可救药地糟透了,就反而越让自己有机可乘、有利可图。否则,那一切自夸就终是在妄发“虚火”,既徒然地招人嫉恨,又浅薄得令人喷饭;而我们正在快速崛起的父母之邦,则更匹配不上最起码的、与其体量相适应的“脑容量”,只剩下规模庞大的肉体身躯,像是尚未进化到“智人”阶段的远古猿人。
应当转念想到,我们置身其中的高等学府,并不只是我们借以安顿自己的机构,以至一旦有幸躲到了里边,那就什么样的话题都可以研究,哪方面的合理性都敢于追问,偏偏就不去研究这个机构本身更不敢追问它是否具有合理性。而事实上,这种具有历史性的学术和教育机构,本身也是脱生于具体的社会语境,也有自己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绝不可能是天然合理、天经地义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只有通过不间断的检讨与反思,才可能一步步地去改进和优化它,从而也让自己在其中发出的深层运思,都变得更加自如和富于活力,获得更上一层的解放与焕发。
第一章 美国大学眼里的世界
历史的变迁影响了知识分子。正如20世纪中叶欧洲殖民主义的消亡和新的主权国家的建立促使学术界批判性地审视文明图式,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随后的苏联解体,也引发了政治战略家和学术界关于如何管理“民主转型”以及如何组织“自由”世界市场的全球治理的新论争。“9•11事件”发生后,学界领袖和政府官员对中东研究的地位和优先级非常担忧,尤其是在美国大学校园中。这些现象都对区域研究计划的建立前提提出了疑问。艾滋病、气候变化、脸书(Facebook)、“伊斯兰国”(ISIS)……所有这些都基于严峻的现实,不局限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或地理边界。在这样一个新世界里,把一个地区指定为研究对象或把民族国家指定为主要分析单位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这三种图式的遗产。文明图式将世界其他地区定义为一片异国情调的领域,学术研究可以收集这些地区的知识和物品,通过学者和精心选择的对象来呈现。国家图式将世界其他地区定义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通过系统性、应用性的学术研究来解决。全球图式将世界定义为跨国学生和教师穿越的流动复合体,而伟大的大学为之赋能。
在美国学术界,文明、国家和全球三种图式是层累的而不是重复的。新的思考世界的方式及其随之而来的组织策略层层叠加,形成了复杂的考古学。这种累积意味着今天的大学保留了许多过去的痕迹,即便它们的领导人正在为未来而建设。
我们的一位同事建议用一个有机隐喻来描述这种累积。可以把一所研究型大学想象成一座珊瑚礁:由处于不同发展和衰败阶段的生物组成。新生命并不会完全取代过去的生命。相反,随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较老的实体为较年轻的实体提供支持和帮助。尽管这几乎不是任何理性规划的结果,但整个实体仍然具有完整性、连贯性,甚至具有美感,因为它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持着智识生活和人们的生计。区域研究中心是我们调查的重点,是学术组织形式如何在这种环境中持续存在的生动例证。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构思的区域研究项目,仍然是美国学院构建世界区域研究的内部生态的活跃组成部分。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米切尔•L.史蒂文斯(Mitchell L. Stevens),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教授。
辛西娅•米勒-伊德里斯(Cynthia Miller-Idriss),美利坚大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教授。
塞特尼•沙米(Seteney Shami),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SRC)项目主任,阿拉伯社会科学理事会(ACSS)创始总干事。
译者简介:
王翔,毕业于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后,高校教师,政企学三界亲历者,跨学科研究实践者。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二战后的美国大学如何影响和塑造了全球知识体系的建构?
高等教育机构如何将金钱和智力转化为知识生产?
全球化时代,跨学科研究如何通过非院系形式实现转型?
跨国合作——数十位顶尖学者、大学领导者的深入采访;
多元文化——十余年课题追踪,沉浸式研究的经典实践;
区域研究——大量一手数据,破解全球与本土的复杂难题。
放眼世界,认识自己——见微知著、重思大学教育使命的力作。

显示全部目 录

致谢
导 言 学术界的视角
第一章 美国大学眼里的世界
第二章 何为区域研究?
第三章 院系和非院系
第四章 在大学里做“石头汤”
第五章 数字和语言
第六章 世界眼里的美国大学
附 录 方法与数据
注释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