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平装

分享到:

定价:¥59.00

  • 著者:4581,4582 译者:
  • 出版时间:2005年04月
  • 版次:1印次:15页数:746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00778-8
  • 主题词: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 人气:294

显示全部序言

    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种尝试。它是从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不仅按年代列举和解释各种哲学理论,而且研究各种哲学理论彼此的关系、产生的时期,以及提供哲学理论的思想家。每一种思想体系或多或少地有赖于其所由兴起的文明、以前各种思想体系的性质,及其创始者的个性;它又反过来对当代和后代的思想和制度发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哲学史又必须试图追踪人类思辨历史上往前推进的线索:说明称为哲学的思想观点怎样产生,各种问题和提供的解答怎样引起新的问题和答案,各个时代对于达到最后的解决有哪些进展。
    介绍各种体系时,我们将注意让作者摆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泛加品评。可以发现:哲学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哲学最好的评论者;某一体系由它的后继者所继承、演变、发挥或推翻,这就会暴露其中的错误和矛盾;这种体系又往往是新的思想倾向的起点。哲学史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应当采取不偏不倚和客观的态度,并且尽可能避免在探讨中渗入自己的哲学理论。但是完全消除个人因素是不可能的,哲学史家先入为主的成见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于他的著作中。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重视某些哲学,表明什么是进步和衰退,甚至对各个思想家论述的篇幅也有所不同。所有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不过,应当让每个哲学家有机会充分地表明自己的论点,而不要常常加以批驳,使他受到干扰。而且我们不能单从现在的成就方面着眼来批评一个体系,就是说,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而贬低它。同近代理论相比较,古希腊的世界观似乎是朴素、幼稚和粗糙的,而嘲讽这种世界观却极不明智。从当时的观点来看,人类最初努力了解世界而形成的这种世界观,显然是划时代的事件。评价一种思想体系,必须着眼于它本身的目的和历史背景,着眼于同它直接的前身和后继的体系相比较,着眼于它的前因后果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的和批判的。
    研究哲学史的价值应当很明显。有识之士都对存在的根本问题和人类力求在文明的各个不同阶段所作的解答感兴趣。此外,这种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自己的时代和其他时代,通过揭示各种思想所依据的根本原理,会使我们弄清过去和当代的伦理、宗教、政治、法律和经济思想。同时,这种研究对哲学思辨也是一种有益的准备。它评述民族的哲学经验,从比较简单的推向更复杂艰深的思想结构,并训练人们作抽象思维。这样,我们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就会得到助益。如果有人试图建立一种哲学体系而绝对不依赖前人的工作,其结果必然同人类文明初期的粗糙理论相差无几,不会有什么提高。
    科学和哲学可以说起源于宗教,或者毋宁说,起初科学、哲学和宗教是一回事:神话是了解世界的原始的尝试。人最初根据自己浅薄的经验来解释那大部分以某种理由(主要是实用的理由)而引起注意的现象。他设想现象具有他自己的特性,根据自己的形象来塑造现象,赋之以生命,把现象看作是活着的和“有灵魂的”。在许多民族中间,这种模糊不清的物活论观念演变为清晰明确的关于人格的思想,——这种人格比人类更高一级,而本质上同人类相仿(多神论)。可是,不能把任何一种神话看作是个人的创造或逻辑思维的产物,神话是集体智慧的表现,其中想像和意志会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哲学通史要包括所有民族的哲学。不过,不是所有的民族都已产生真正的思想体系,只有少数几个民族的思辨可以说具有历史。许多民族没有超过神话阶段。甚至东方民族如印度人、埃及人和中国人的理论,主要是神话和伦理学说,而不是纯粹的思想体系:这种理论同诗和信仰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将限于研究西方国家,从古希腊人的哲学开始,而西方文明的一部分是建立在古希腊人的文化之上的。我们将遵循通史的一贯的分类法,把哲学划分为古代哲学、中世纪或基督教哲学和近代哲学。
    哲学史研究所用的资料将是:(一)哲学家的著作或者哲学家仅仅现存的著述的断简残篇,这是原始资料。(二)如果前两者都没有,要了解哲学家的学说,我们就必须依赖别人所作的最可靠和最准确的论述。对本书有帮助的资料中,有关于某些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的论述,关于哲学史的通论和专论,对某些学说的批评以及在各种书中关于某些学说的引证。原始资料散佚时,这种第二手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原始资料没有散佚,第二手资料在阐明其所探究的体系方面,也有很大价值。哲学史家要参阅一切对了解其课题有补益的著作,其中第二手资料占有重要地位。他还要涉猎那些足以使他了解他所探讨的时代精神的研究领域,涉猎诸如科学、文学、艺术、道德、教育、政治和宗教等一切人类活动的历史。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弗兰克•梯利弗兰克•梯利(Frank Thilly,1865—1934),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曾任教于密苏里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康乃尔大学。在大学讲授哲学史多年。以其讲义为基础编写的哲学史著作《西方哲学史》一书在西方哲学界颇受好评,已成为美国各大学哲学系广泛采用的哲学史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希腊哲学、中古哲学、近代哲学、增订本补遗四部分。包括:自然哲学、知识和行为问题、重建时期、伦理问题的探讨、斯多葛主义、基督教神学的兴起、经院哲学的开端、经院哲学的唯实论的发展等内容。

显示全部目 录

序论
第一编 希腊哲学
第一篇 自然哲学
  第一章 早期希腊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 前智者学派哲学的发展
  第三章 实体问题
  第四章 数的问题
  第五章 变化的问题
  第六章 变化的解说
第二篇 知识和行为问题
  第一章 智者时期
  第二章 苏格拉底
第三篇 重建时期
  第一章 柏拉图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
第四篇 伦理问题的探讨
  第一章 概观
  第二章 伊璧鸠鲁主义
  第三章 斯多葛主义
  第四章 怀疑主义和折中主义
第五篇 宗教运动
  第一章 犹太希腊哲学
  第二章 新柏拉图主义

第二编 中古哲学

第一篇 基督教神学的兴起
  第一章 基督教的开端
  第二章 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第三章 奥古斯丁的宇宙观
第二篇 经院哲学的开端
  第一章 黑暗时期
  第二章 中世纪的精神和基督教哲学
  第三章 约翰•司各脱•伊里杰纳
  第四章 一般概念的问题 唯实论和唯名论
第三篇 经院哲学的唯实论的发展
  第一章 坎特伯雷的安瑟伦
  第二章 彼得•阿贝拉和十二世纪的经院哲学家
  第三章 神秘主义和泛神论
  第四章 不安的征兆
第四篇 经院哲学的鼎盛时期
  第一章 阿拉伯哲学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卓越地位
  第三章 托马斯•阿奎那
  第四章 反经院哲学的倾向:神秘主义、泛神论和自然科学
第五篇 经院哲学的衰落
  第一章 约翰•邓•司各脱
  第二章 唯名论
  第三章 神秘主义
  第四章 自由思想的发展
第六篇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 新启蒙思潮
  第二章 新哲学
  第三章 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
  第四章 布鲁诺和康帕内拉
  第五章 新国家理论、宗教哲学和怀疑主义
  第六章 宗教改革

第三编 近代哲学

  近代哲学的精神
第一篇 英国经验主义
  第一章 弗兰西斯•培根
  第二章 托马斯•霍布斯
第二篇 大陆的唯理主义
  第一章 勒奈•笛卡尔
  第二章 笛卡尔的后继者
  第三章 斯宾诺莎
第三篇 经验主义的发展
  第一章 洛克
  第二章 洛克的后继者
  第三章 贝克莱
  第四章 休谟
  第五章 英国唯理主义反对派
第四篇 德国唯理主义的发展
  第一章 莱布尼兹
  第二章 莱布尼兹的后继者
第五篇 启蒙运动哲学
  第一章 启蒙运动的进展
第六篇 康德的批判哲学
  第一章 伊曼努尔•康德
  第二章 康德的后继者
第七篇 德国唯心主义
  第一章 费希特
  第二章 谢林
  第三章 施累尔马哈尔
  第四章 黑格尔
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第一章 赫尔巴特的实在论
  第二章 唯意志哲学:叔本华和哈特曼
  第三章 新康德主义
  第四章 新唯心主义
第九篇 法国和英国的哲学
  第一章 法国实证主义及其反对者
  第二章 苏格兰的唯理主义哲学
  第三章 穆勒的经验主义
  第四章 斯宾塞的进化论
  第五章 英美的新唯心主义
第十篇 现代对唯理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反动新倾向
  第一章 新实证主义的认识论
  第二章 实用主义
  第三章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
  第四章 实在论对唯心主义的反动
  第五章 唯理主义及其反对者

增订本补遗

一、近代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
二、近代哲学中的实在论倾向
三、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