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FONT size=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FONT></STRONG>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末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03年10月
本书第一版印行于1871年,在屡次重版的时候,我已经有机会提出若干点重要的改正。到现在更多的时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本书经历了烈火一般的考验;我也曾经尽力吸取这番考验的教训,并且把所有我认为合理的一些批评加以利用。对那些和我通信而把数量大得惊人的种种新事实、新见解告诉我的大群人士,我也大为感激。这些事实与见解实在是太多了,我所能利用的只是其中比较更为重要的一部分罢了。关于这些用到了的新东西,以及上面所曾说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改正,我准备在本版里附加一张清单,以示前后两版所以不同的原委。在这第二版里,有几幅插图是新添的,另有四幅旧的是换上了新而更好的,都是沃德(甲716)先生根据活标本的写生手笔。我必须特别提请读者注意,关于人脑和高等猿猴的脑的差别是属于甚么性质的一些观察,也是新的,是赫胥黎(甲344)教授推爱而提供给我的(今作为一个“附录”编在本书第一篇之末),我要在此向他表示我的谢意。我特别高兴地把这些观察提供出来,因为在最近几年之内,欧洲大陆上出现了关于这题目的好几本专题论著,它们的重要性,被某些通俗作家过分地夸大了,理应加以纠正。
我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说明一点,外间对我的批评时常假定,我把身体结构与心理能力的一切变化全都归因于自然选择对时常被称为自发变异(spontaneous variation)的那一类变异所起的作用,这是不对的。因为,早在《物种起源》一书的第一版里,我已经清清楚楚地说到,无论是身体方面的变化,或心理方面的变化,我们都必须把很大的分量归之于用进废退的遗传影响。我也曾把一部分数量的变化的原因归之于生活条件的改变所产生的直接而长期持续的作用。我也曾说到,我们还必须留一些余地给间或发生的结构上的返祖遗传。我们也不能忘记我称之为“相关”的生长(“correlated”growth)这一现象,那就是说,由于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在组织上有着我们现在还理解不到的某种方式的联系,只要一个部分发生变异,其它某些部分也牵连着发生变异;而如果一个部分所发生的变异通过选择而得到积累,其它部分也就会随而经历一些变化。再者,有若干批评我的意见说,当我发现人身上许多结构方面的细节无法用自然选择作出解释的时候,我就发明了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不过,我认为,我在《物种起源》的第一版里,已经对性选择的原理作出了相当清楚的一个素描,并且我也曾在那里说到,这原理也未尝不适用于人。性选择这一题目之所以到本书第二版才得到充分的处理,占有足够的篇幅,那只是因为到此我才取得机会罢了。有许多对性选择的批评是表示了相当程度的同意或同情的,它们和自然选择在初期里所受到的批评颇为相象,这一相象之点曾经很引起我的注意。例如,有人说,这一原理要说明某些少数几个琐碎的事实是可以的,但肯定不能象我那样地拿来漫无边际地加以应用。尽管如此,我对性选择的力量的信念至今一直没有动摇。但我也承认,我作的许多结论中,今后将发现有若干点大概会是,乃至几乎可以肯定会是错了的。一个题目第一次有人承当下来,加以处理,这样的前途也是难以避免的了。我相信,等到自然学家对性选择的观念变得熟悉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在比现在大得多的程度上接受它的。即使在今天,好几位有能力的、善于作出判断的学者也已经充分同意地把它接受下来了。
于肯特、柏根汉、草坪,
1874年9月。
本书是达尔文的主要著作之一,主要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且提出了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全书共分三编二十一章。
原书第一编叙述人类的由来或起源,阐述人是不是与任何一种其他物种一样,是从先于他出世的某一种生物类型传下来的。第二、三编叙述性选择,性选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版序言
引论
第一篇 人类的由来或起源
第一章 人类从某些低级类型诞降而来的证据
第二章 关于人类是怎样从某种低级类型发展而来的
第三章 人类和低等动物在心理能力方面的比较
第四章 人类和低等动物在心理能力方面的比较——续
第五章 经历原始与文明诸时代,种种理智与道德能力的发展
第六章 关于人类的亲缘关系和谱系
第七章 论人的种族
第二篇 性选择
第八章 性选择的若干原理
第九章 动物界较低级的几个纲的第二性征
第十章 昆虫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一章 昆虫类的第二性征——续:鳞翅目(蝶类与蛾类)
第十二章 鱼类、两栖类与爬行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三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四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十五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十六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续完
第十七章 哺乳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八章 哺乳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三篇 性选择与人类的关系,并结论
第十九章 人类的第二性征
第二十章 人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二十一章 全书总述与结论
补论 性选择与猿猴的关系
潘、胡译《人类的由来》书后
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