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古代都城

分享到:

定价:¥15.40

  • 出版时间:1998年12月
  • 页数:178页
  • ISBN:7-100-02705-5
  • 主题词:中国古代都城
  • 人气:136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FONT face=幼圆 size=3>《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出版说明

</FONT></STRONG>

  百册本《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是由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主编,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由我国著名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面向青少年和一般读者的大型文化普及丛书。被共青团中央启动的“新世纪读书计划”列为第一批推荐书目。这套丛书,是在1991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1991版曾荣获当年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台湾、香港商务印书馆和日本、韩国的出版机构相继选译和出版了这套丛书,丛书的英文选译本也随后面市。

  新版由原先每本5万字增加为8万字。合并了一些内容近似的图书,同时增加了一些选题,对古代难辨字还注了音,并补充了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一套内容丰富、文字规范、装帧精美、可读性强的真正的图书精品。

  丛书编委会及作者队伍强大,名家云集,他们中有著名学者,有北京大学的校长,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总,几乎都是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可以说,这套丛书,是名附其实的大专家给普读者写小书。他们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保证了丛书的科学性,文字表述方面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丛书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体系。可大致分为10个专题,分别是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考古、史地、军事、经济、文艺、体育。从多角度、多层面勾勒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丛书加强了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说的介绍,文理兼备,显示出编者整体上把握传统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是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百科丛书。同时也是一套增长知识、陶冶情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face=幼圆 size=3><STRONG>编 者 献 辞

</STRONG></FONT>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 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中国文化是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包容性与持久性:除了时代差异外,尚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它是在连绵几千年中,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壮、满、蒙、回、藏等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网络。 中国文化是起源于上古贯穿到现在,在黄河、长江及其周围地域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与习俗的结晶。

  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并不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毫无选择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继承其优良传统,摒弃其封建糟粕。

  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的目标。要让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掌握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文化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基础,这是一件宏伟的事业,也是我们编辑这部丛书的宗旨。

  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成年读者以至专家来说,个人的专业知识总归有限,本丛书对于成年人也不失为一种高品位的、可信赖的文化知识读物。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loo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最大愿望。

  对于本丛书的批评及建议,我们将十分欢迎,力求使之趋于完善。


                     <FONT face=楷体_GB2312>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辑委员会</FONT>

                            一九九六年四月

显示全部后记

  一个古都,是一部历史,是昔日社会状况的缩影,也是一轴长长的反映古代经济、科学、文化成就的绚丽画卷。都城的城市布局和宫殿、寺庙、街坊、园林、陵墓、雕塑,无不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汉唐的长安、洛阳,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代的北京,都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城市建筑最漂亮的城市之一。我国有如此众多、辉煌壮丽的古都,确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

  春去秋来,星移斗转,随着时间的变化,昔日赫赫有名的古都不少已沦为废墟,成为农田,或为荒草所湮没。商朝覆亡还不到几年,商都已成一片麦黍之地。在中国古都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曹魏和十六国北朝五朝的首都邺城,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的都城统万城,蒙古国时美仑美奂的都城和林和上都城,都已化为一片废墟。

  值得欣慰的是,毕竟还有不少古都经过许多次重建再重建的艰难历程,幸存了下来,有的并发展为我国今天重要的大都市。我国的七大古都,除安阳外,皆在旧都城遗址上发展而来。其中,北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南京、杭州、西安,以及广州、福州、长沙、银川、成都、拉萨、太原、沈阳都是省会和自治区首府。这些千年古城,今天正焕发着新的活力。还有一些古都,虽然幸存下来,但因各种原因衰落下去,今天只是很一般的城镇,有的只是人烟稀少的小村庄,与昔日的显赫地位相比未免有天壤之别。湖北江陵在战国时为泱泱大国楚的都城所在,今天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县。海东盛国渤海国都城东京龙泉府,称雄中国北部的辽朝的首都上京临潢府,今天只是不起眼的小城镇。尽管这样,我们不能因后来的变化,抹煞它们以前曾作为某一较大区域政权都城的光荣历史。

  当年李白登上今南京的小丘,寻找六朝古都,只见一片废墟,野草丛生,不由感慨“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其实,岂止六朝古都,其他古都无不如此。即使今天仍然存在的古都,历经战火和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的破坏,真正存在至今的古迹已不多见,难以复见昔日都城的全貌。

  以古都北京来说,自1911年辛亥革命将清朝皇帝赶下台,至今仅80多年时间,已由一个古色古香的封建都城,演变为生气勃勃的现代化大都市。由于近代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民国初年开始拆除皇城城垣,至1923年大部分已拆除。民国以后,拆除个别城楼及瓮城,加开豁口和开辟新城门的工程,也在陆续进行。在1956年以后的几年间,北京旧城墙被全部拆除,彻底改变了北京城的古老格局。此外,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市内交通系统也得到改造。今天,北京旧城的面貌已大体改变,只留下一些古建筑、古园林和古陵墓,以及一些古代的残墙断壁,使人依稀想起它的过去。

  中国最后一个古都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古都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要寻找一个比较完整地保存昔日风貌的古都,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时代在前进,古都在发展,将昔日封闭、森严、死气沉沉的封建帝都,改造为充满生气,方便生产方便生活的现代化城市,是历史的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新世界的第一步只能是首先破坏旧世界,因此要在旧城的基础上建设新城市难免要伤及旧格局。不过,作为历史文化结晶的古都,一旦昔日的文化遗存荡然无存,要想再窥探其过去的面貌,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即使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考证出以往状况,但那毕竟是纸面的、缺乏形象的,且带有主观想象的东西,远不如一圈破旧的古城、几间往日的宫室说明问题。因此,保护古都,保护文物,减轻对其破坏程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古都及其文物古迹,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产物,是残留至今的古老文化的精华。它属于古人,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改造古都,保护古都,使现代化城市与古老文化遗存和谐相处,已摆到每一个古都所在的城市的面前。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古都并使之在前代基础上重新焕发出原有的光彩,也成为古都所在城市正在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我国古都的旅游资源,日益得到重视和开发。北京、杭州、西安、南京、苏州、洛阳等古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典雅庄重的古建筑群和经过历代精心雕琢的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成为旅游热点。某些位置比较偏僻的古都或古都遗址,如新疆吐鲁番市以东的高昌故城、黑龙江宁安县境的渤海国都城遗址,也开始引起海内外游客的兴趣。在建设旅游风光区的同时,古都的文物遗迹开始得到修复。例如,西安人民依靠自己力量,修复残破的旧城墙,疏浚湮塞的护城河,建成别具一格的环城公园。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综合研究古都,取得了新的成果。总之,古都是古老的,同时又是生机勃勃的,它的未来将更加灿烂辉煌。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都城不仅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往往还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我国自夏商以来曾存在许多大小不一各具特色的都城。本书扼要介绍秦统一前早期的都城;秦统一后历代王朝的五大都城;分裂时期和边疆民族政权的都城、陪都;都城的选址与布局及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状况;统一王朝都城转移的原因等等。对于希望了解古代都城的读者,有一定的帮助。

显示全部目 录

概述

一 文明之光——早期的都城

二 “秦中自古帝王都”——统一王朝的都城

三 一方之胜,区域中心——分裂时期的都城

四 一方之胜,区域中心——边疆民族政权的都城

五 首都之外的都城——陪都

六 何处是天下之中——统一王朝都城转移的原因

七 京华一瞥:都城的选址

八 京华一瞥:都城的布局

 l 城与郭

 2 街道与建筑物

 3 居民区和商业区

 4 绿化与苑圃

 5 宫殿和坛庙

九 京华一瞥:都城的经济

十 京华一瞥:都城的文化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