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分享到:

定价:¥15.00

  • 出版时间:2004年11月
  • 页数:267页
  • ISBN:7-100-03129-X
  • 主题词:荷尔德林诗阐释
  • 人气:652

显示全部前言

<FONT size=3><STRONG>         增订第四版前言</STRONG></FONT>


  本书的一系列阐释无意于成为文学史研究论文和美学论文。这些阐释乃出自一种思的必然性。


<FONT size=3><STRONG>         第 二 版 前 言</STRONG></FONT>


  关于荷尔德林几首诗歌的阐释文章已经分别发表过,这里原封不动地汇集成册。

  这些阐释乃是一种思(Denken)与一种诗(Dichten)的对话;这种诗的历史惟一性是决不能在文学史上得到证明的,而通过运思的对话却能进入这种惟一性。

  关于阐释,我在早些时候做的一个评论中有如下说法:

  荷尔德林的诗歌究竟是什么,我们迄今仍全然无知,尽管我们知道“哀歌”和“颂歌”之类名称。这些诗歌就像一个失去神庙的圣龛,里面保藏着诗意创作物。在“无诗意的语言”的喧嚷声中,这些诗歌就像一口钟,悬于旷野之中,已然为一场轻飘的降雪所覆盖而走了调。也许正因此,荷尔德林在后期诗作中曾道出一句诗,这句诗听起来就像散文,但其诗意却绝无仅有(《哥伦布》草稿,第四卷,第395页):


    <FONT face=楷体_GB2312>这并非稀罕之事

    犹如那晚餐时分

    鸣响的钟

    为落雪覆盖而走了调</FONT>


  也许任何对这些诗歌的阐释都脱不了是一场钟上的降雪。无论是能做一种阐释还是不能做这种阐释,对这种阐释来说始终有这样的情形:为了让诗歌中纯粹的诗意创作物稍为明晰地透露出来,阐释性的谈论势必总是支离破碎的。为诗意创作物的缘故,对诗歌的阐释必然力求便自身成为多余的。任何解释最后的、但也最艰难的一个步骤乃在于:随着它的阐释而在诗歌的纯粹显露面前销声匿迹。这首置身于本己法则中的诗歌自身就直接把一道光线带入其他诗歌中。因此,在反复诵读中,我们以为我们大约总是已经如此这般领悟了诗歌。我们最好就这样认为罢。

显示全部后记

<FONT size=3><STRONG>          译 后 记

</STRONG></FONT>

  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98—1976)对诗人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二十世纪的“荷尔德林热”,也使得“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成为当代哲学和诗学的一个重要论题。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Fr.H&ouml;lderlin,1770—1843)是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诗人,一生悒郁而孤独,1802年始犯癫疾,之后约四十年间在精神分裂中苟延生命。这位诗人生前和死后长期未受世人关注,直到二十世纪初才重放光彩。诗人的遗稿也由诺伯特•封•海林格拉特于本世纪初整理出版。

  海德格尔自称从大学时代起就倾心于荷尔德林,但把荷氏诗歌立为思想课题予以重点研讨,还是三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仅在1934年至1944年十年间,除了撰写若干有关荷尔德林诗歌的论文外,海德格尔还开设了多个学期的讲座,专题讲授荷氏以下诗作:《日耳曼尼亚》、《莱茵河》、《追忆》、《伊斯特河》等(这些讲课稿均已收入海氏《全集》出版)。在同期以及此后的著作中,海氏对荷氏之诗亦多有标举。

  海德格尔认为自已的思想与荷尔德林的诗歌处于一种“非此不可的关系”中,并且说荷尔德林是一位“指向未来、期待上帝”的诗人,因而不能仅仅被处理为文学史研究的一个对象。海德格尔明言,他对荷尔德林诗的探讨,并不是做文学史的考证工作,也不是做荷氏诗歌的“入门”或“导读”之类,而是出于“思想的必然性”。

  但我们仍有一问:为什么海德格尔之“思”特别要与荷尔德林之“诗”作一番“对话”,而不是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等大诗人“对话”呢?对此,海德格尔也自有说法:诗人须思入由“存在之澄明”规定的处所,而荷尔德林的“诗”就亲密地居于这一处所中;这就是说,荷尔德林的诗歌诗意地思了存在之真理(澄明),这是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都无法与之比肩的。进一步,海氏还认为,荷尔德林的诗蕴含着诗的规定性而特别地诗化了诗的本质,诗意地道出了诗人的使命,在这个意义上,荷尔德林就是别具一格的“诗人之诗人”。

  海德格尔是在“存在历史”的意义上理解荷尔德林诗歌的。海氏认为,早期希腊之诗和思属于“存在历史”的第一开端;之后为哲学或形而上学的时代;而在哲学趋于终结的现时代,正在萌发一种非形而上学或后形而上学的文化,即“存在历史”的另一开端。诗人荷尔德林已经先行一步,以先知般的歌声道出时代的贫困和不妙,唱出诗人的天命和诗的本质,追思远逝诸神的踪迹,从而启发了“存在历史”的另一开端。

  从“存在历史”上看,我们既不能把荷尔德林当作浪漫美学意义上的诗人,也不能把他视为基督教神学意义上的神学家。实际上,无论荷尔德林还是海德格尔,都不能简单地被归入传统哲学、美学或神学的范畴内。荷尔德林歌唱的“神圣者”并非基督教的“神性”,同样地,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亦以超越存在学传统为指归。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荷尔德林之诗和海德格尔之思是“互释”的。联系到海氏的存在历史观,我们甚至可以说,早期希腊之诗和思、荷尔德林之诗、海德格尔之思,这三者是“互释”的。


  本书初版于1944年,后多次重版,至1971年出扩充第四版,补收了正文中的第五篇和第六篇文章。本书现被辑为《海德格尔全集》第四卷,由德国弗莱堡大学弗里德里希-威廉姆•封•海尔曼(Friedrich-Wilhelm von Herrmann)教授编辑,维多里奥•克劳斯特曼出版社(美茵法兰克福)1981年出版。全集版又增加了“附录”部分。中译文据此全集版翻译。

  中译本中的注释分为原注、作者边注和译注。所谓“作者边注”是海德格尔在他所藏样书上做的若干批注,由本书全集版编者整理,增补于脚注中(参看“编者后记”)。书后的“汉德对照荷尔德林作品目录”和“人名对照表”是译者制做的,收录了本书中出现的荷氏作品和人名。

  著名现象学哲学家、德国伍珀塔大学教授克劳斯•海尔德博士(Klaus Held)帮助译者克服了本书译文中出现的几个疑难问题,在此特表谢忱。

  海德格尔之“思”奇谲晦涩,荷尔德林之“诗”亦艰难费解,本书的翻译工作因此有了双重的困难。译者虽已尽心尽力,在几年内对译文做了反反复复的推敲,但仍不敢有十分的自信,盼望哲学界和文学界的专家不吝赐教。


                           孙 周 兴

                  1996年12月10日记,1999年4月12日再记

                          西子湖畔求是村寓所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他倾心于荷尔德林,把荷氏诗歌立为思想课题予以重点研究,撰写论文,开设专题讲座,有些诗作收入自己的《全集》。
  本书是海德格尔的一部重要著作,它通过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来阐发自己的思想。本书初版于1944年,后多次重版,到1917年第四版时加以扩充,补收了正文中的第五篇和第六篇文章。本书现被辑为《海德格尔全集》第四卷。还附录了相关的三篇文章。中译文据全集版翻译。

显示全部目 录

增订第四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返乡——致亲人》

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

《如当节日的时候……》

《追忆》

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

诗歌


附录

重复演说时的开场白

荷尔德林诗歌朗诵唱片前言

工作场所一瞥


说明

编者后记

汉德对照荷尔德林作品目录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