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FONT size=3><STRONG> “语言与计算机”丛书出版说明
</STRONG></FONT>
商务印书馆在1997年提出了出版“语言与计算机”丛书的设想。这套丛书共包括《中文文本自动分词和标注》、《计算语言学基础》、《机器翻译》和《语料库语言学》等。作者承担了《中文文本自动分词和标注》的编纂任务。1998年5月中旬在京召开了丛书样稿讨论会。关于“语言与计算机”丛书的定位问题,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本套丛书应是有一定学术性、一定专业水平的读物,是大专院校语言文字应用、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师生、语言文字和计算机工作者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读者的参考书。清华大学黄昌宁教授针对编辑这套丛书的意图,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明确的论述,他指出:这套丛书实际上是一座桥梁,它把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向语言学工作者介绍语言学知识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计算机研究和处理语言现象、语言信息的方法及成果;一方面把计算机处理各种语言信息过程中遇到的语言学方面的问题、难题告诉语言学工作者,把更多的语言学工作者吸引到这一领域来,使之为解决计算机处理中的语言学问题提供更多的、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而促进计算语言学的发展。
作者从事语言信息处理的教学与研究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先后多次得到国家863智能机主题组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语委等资助,并长期得到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力为教授,以及国内外计算语言学界同行的支持与帮助,取得了一些较满意的研究成果。借此机会,归纳并吸收了国内外最近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了这份资料。在体系和取材上,遵循理论上系统、科学,技术上先进、可行,论点正确,论据翔实、可靠等基本原则。在写作风格上,力求做到通俗易懂。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对复杂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技术问题,伴有语言例证,尽量简化处理。初稿完成于1999年初,由于教材上的需要,先行少量装订成册,一方面供我们研究生、本科生教学上使用,便于征求他(她)们的意见,另一方面可以请国内有关专家提出审阅意见。1999年末,参照中文信息处理一年来的最新进展和Internet上wordnet和hownet等在线词典的最新资料,并参考各方面的建议,重新进行整理,并在某几个章节上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本书编写过程中正值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启动,作者有幸承担了《歧义切分和专名识别软件》子课题,得到一次研究和学习的机会。在此同时,我们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文信息处理用词性、词的切分》,历时三年,已经圆满结题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这些研究为本书的编写作了关键性的支持。另外冯志伟教授、王惠临研究员审阅了本书初稿,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责任编辑刘玲女士在书稿内容及其出版方面都做了精细的工作。山西大学郑家恒教授、周晓强、谭红叶、李鑫、李竟、雒自清等师生都为本书的编写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我谨在此一并表示深深地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遗漏和错误难免,殷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刘开瑛
2000年元月
</STRONG></FONT>
商务印书馆在1997年提出了出版“语言与计算机”丛书的设想。这套丛书共包括《中文文本自动分词和标注》、《计算语言学基础》、《机器翻译》和《语料库语言学》等。作者承担了《中文文本自动分词和标注》的编纂任务。1998年5月中旬在京召开了丛书样稿讨论会。关于“语言与计算机”丛书的定位问题,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本套丛书应是有一定学术性、一定专业水平的读物,是大专院校语言文字应用、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师生、语言文字和计算机工作者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读者的参考书。清华大学黄昌宁教授针对编辑这套丛书的意图,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明确的论述,他指出:这套丛书实际上是一座桥梁,它把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向语言学工作者介绍语言学知识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计算机研究和处理语言现象、语言信息的方法及成果;一方面把计算机处理各种语言信息过程中遇到的语言学方面的问题、难题告诉语言学工作者,把更多的语言学工作者吸引到这一领域来,使之为解决计算机处理中的语言学问题提供更多的、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而促进计算语言学的发展。
作者从事语言信息处理的教学与研究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先后多次得到国家863智能机主题组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语委等资助,并长期得到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力为教授,以及国内外计算语言学界同行的支持与帮助,取得了一些较满意的研究成果。借此机会,归纳并吸收了国内外最近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了这份资料。在体系和取材上,遵循理论上系统、科学,技术上先进、可行,论点正确,论据翔实、可靠等基本原则。在写作风格上,力求做到通俗易懂。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对复杂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技术问题,伴有语言例证,尽量简化处理。初稿完成于1999年初,由于教材上的需要,先行少量装订成册,一方面供我们研究生、本科生教学上使用,便于征求他(她)们的意见,另一方面可以请国内有关专家提出审阅意见。1999年末,参照中文信息处理一年来的最新进展和Internet上wordnet和hownet等在线词典的最新资料,并参考各方面的建议,重新进行整理,并在某几个章节上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本书编写过程中正值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启动,作者有幸承担了《歧义切分和专名识别软件》子课题,得到一次研究和学习的机会。在此同时,我们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文信息处理用词性、词的切分》,历时三年,已经圆满结题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这些研究为本书的编写作了关键性的支持。另外冯志伟教授、王惠临研究员审阅了本书初稿,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责任编辑刘玲女士在书稿内容及其出版方面都做了精细的工作。山西大学郑家恒教授、周晓强、谭红叶、李鑫、李竟、雒自清等师生都为本书的编写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我谨在此一并表示深深地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遗漏和错误难免,殷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刘开瑛
2000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