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逻辑•语言•计算——马希文文选

分享到:

定价:¥47.00

  • 出版时间:2003年01月
  • 页数:604页
  • ISBN:7-100-03543-0
  • 主题词:逻辑bull语言计算马希文文选
  • 人气:941

显示全部序言

  马希文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入学时才15岁,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他非常聪明,在专业学习上花的时间很少,但成绩却很好,与他同班的同学开玩笑称他为“小天才”。当时,我教他们高等代数,又是他所在小班的班主任,所以从他进入北大开始我们就非常熟悉。马希文兴趣广泛,值得一提的是他颇有音乐才能,学生时代担任过学生乐团的指挥,自己还能作曲。另外,他的语言天赋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记得他不但学习了课程规定的俄文,还自学了蒙古文及东欧一些国家的语言及世界语。

  马希文不仅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而且对涉猎的很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取得过一些很好的研究成果或者提出过一些新的见解。这本集子中收入的仅是他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这些论文除了数学方面的以外,还涉及到语言学,其中包括方言,计算机语言以及计算理论。他的研究工作在很多方面可能只是开始,但我认为他提出的很多问题是值得深入进行研究的。所以,这本文集对从事有关研究的同志是有启发意义的。

  马希文是极少见的聪明、多才多艺的人,可惜天不假年,对于他的过早去世我至今犹感悲痛。是为序。

                                      丁石孙

显示全部后记

                编 后 记

  2001年3月24日,由老校长丁石孙先生发起,在北京大学数学学院举行了马希文先生的生平追思会。当日会后,与会的马希文先生的研究生一致决议,筹备出版先生的文集。

  先生19岁从教,桃李无数,我们作为研究生所受恩泽最多。先生遽然西去,师恩无从报答,只能以出版先生文集的形式,略补心灵的创痛,聊寄纪念之情。

  当然,出版这本文集不仅是为了纪念。我们希望能常常温习这些闪耀着智慧的文字,也希望后人能有机会读到它们,获知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有这样一位智者,曾对我们的科学和文化作出过出色的贡献。

  但是,出版文集并非易事。首先是收集材料。先生的论著时间跨越40载,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诸多领域,分散于各种报刊杂志书籍之中。编者依自己所知,并请教先生的同事、同学、老师,查阅了多年的文献,收集到论文、著作、讲义等数十篇册,内容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逻辑、人工智能、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诸方面。显然,这并非先生论著之全部。但出版时间不能久拖,材料收集只好暂告段落。好在主要的论著应当说已经收集得比较齐全。

  其次是材料编选。编者虽为先生之弟子,但也只了解先生所涉领域之一隅。故此,文集采取如下编选原则:凡先生个人署名且正式发表之论文皆原文收录;先生与他人合作之论文,若确为先生的工作且为第一作者的按原文收录,否则不收;讲义和未正式出版之论文不收。有两篇英文论文,因有内容相近之中文论文,故未收入。正式出版之著作多数未收:《正交设计的数学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为长篇专著;《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1990)的主要内容已包含于《理论计算机科学引论》(《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8年2期);《数学花园漫游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已再版多次。书著中只收了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程序设计学》。因本书未包括先生的全部论著,故称为文选。正题取为《逻辑•语言•计算》,是因为这样可以概括本书中的论著所涉的领域,也比较简炼。

  另一大困难是编纂先生的生平介绍。事实需收集核准,还需有适当评价。作为编者只能多问多记,力求完整准确。在此,编者特别感谢林建祥、陈家鼎、冯志伟先生亲自撰写材料,高庆狮、谢衷洁先生口头提供详细资料,还有多位先生提供了咨询和修改意见。

  最当感谢的是丁石孙先生。丁先生是马希文先生的老师,德高望重。他十分关注文选的编撰,亲自作序。

  感谢先生的夫人张世珍女士授权出版本书。编者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先生的夫人及子女带来一点慰藉。

  参加本书选编工作的有郭维德、裘宗燕、白硕、周昌乐、胡卫翔、朱连山、王鑫、宋柔。于剑裔整理了先生生平的初稿。列出这些姓名是因为我们应当为文选编纂中可能出现的失误负责。

  感谢商务印书馆鼎力支持文选的出版。

                              2002年6月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马希文教授生平简历

   主要著作:

   1.关于动词“了”的弱化形式/?10u/《中国语言学报》1983年第一期

   2.跟副词“再”有关的几个句式,《中国语文》1985年第二期

   3.北京方言里的“着”,《方言》1987年第一期

   4.与动结式动词有关的某些句式,《中国语文》1987年第六期   

   我和马希文相识纯属偶然。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后,中国语言学界又走向了正轨,恢复了学术活动,中国语言学会于1983年恢复出版了会刊《中国语言学报》第一期。卷首的论文就是“动词“了”的弱化形式/I.LOU/”。

   要给“了”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中国语法学中最大的难题。无论哪种语言总有一些词经常被使用,但无法彻底说清它的作用和意义,就像日语中的<ハとガ><夕>一样。中文中的“了”和“的”一样,出现频率很高,但在它的功能和用法上,总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

   该文从全新的视角对“了”进行了简明易懂的论述。署名是马希文(北京大学)。这个名字从未听过,也未见过。日本的中文学界怎能不知道有一位这么有实力的人物存在呢?原来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中文语法研究方面的处女作,这时候,马希文已经四十四岁了。在此之前我们不知道马教授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一位数学教授。处女作发表以来,马教授的论文频繁出现在《中国语言》、《方言》等杂志上,在世界中文学界都开始知道马希文这个人了。

   先生说自己做的工作是研究具体事例。先生的做法是把每一个问题从所有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深刻、细致的探讨,直至明白无误为止,学风可谓“精细严谨”。他那种数学工作者所具有的追求精确、不允许任何似是而非的研究风格给传统的中国语言学界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让人为之一振。他并没有提出什么宏大的理论,只是在语言研究工作中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地工作。

   第一、对语言的关键问题――语音进行了全角度的探讨研究。中文都是用汉字来标记的。每一个汉字占一格,看起来就好像是资历相同的人并排站在一起,地位都是平等的一样,可实际上,在一个句子中,语音问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韵律、词的重声、轻声、以及语调等等是一个句子形成完整音形的重要条件。先生对语音方面的观察研究比以往任何一位研究者更敏锐、更深入,而且,他的研究范围限定在语音对句子能起到有意义的辨别作用这个条件下,范围明确,从不虚张声势。

   第二、对词义的解释非常严谨,从语用论的角度对词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生提出:当某个词对语法结构有影响的时候,解释这个词的意义可以从“意图”、“设想”、“前提”三个方面来进行。例如“我修理自行车”这个句子中,修理自行车是我的动作呢,还是开修车铺的人的行为呢?这种场合,和自行车的所有权又有什么关系?先生指出了这种意义关系对语法结构变换的影响作用。

   第三、论据充分。利用所有的证据(例如,从语音、方言、其它结构的互换性、平行性等方面)来论证其论点。

   读先生的论文就像听一位优秀的侦探在解说破案的经过一样。对某一个事件从各种角度提出有力的证据,然后利用推理把整个事件串联起来,最后让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有时甚至会让坐在旁听席上的你发出这种感慨:哎呀,连这种证据都想到了!这种感叹声中也夹杂着外国人的自愧不如的绝望感。

   先生在中国语言学界的地位近于理论派的朱德熙先生。朱先生也是学理科出身,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是马希文教授的上司。所不同的是马教授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讲一口地地道道的北京话,而朱先生是苏州人,北京话已经和马先生的生命溶为一体。

   自然,马先生所研究的主要内容都是他非常熟悉的北京话,而且论文题目要么冠以“北京方言的…”,要么在文章开头阐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北京方言的。马希文先生促进了中国方言、特别是北京方言的研究。

   朱德熙先生从理论方面提出:现代中文的语法研究所依据的语言资料首先应该以北京口语为准。马先生的研究工作恰好把朱德熙先生的理论体系化了,两人一个理论,一个实践,分工协作,配合默契,这好像是语言界的共识。

   马先生曾经担任日本一中国机器翻译协会中方负责人,1987年曾三次访问日本。

             (〔日本〕相原茂,原载日本《言语》1988年第6期,蓬头?P凤英译)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者马希文是我国计算语言学奠基人,本文选收集了他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及语言学(包括计算语言学)方面的重要论述20余篇,数学论文4篇,专著1部。其深邃独到、极富创新的学术思想对今天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具有指导意义。

显示全部目 录

<STRONG>      数 学

</STRONG>双曲函数

  (一)引言

  (二)双曲函数的定义

  (三)双曲函数与指数函数

有限传输设备系统的Feinstein引理

  1.引言

  2.Shannon引理

  3.有限传输设备系统的Feinstein引理证明

  4.专线组的大小

关于拟因子法

  §1.用线性模型的一般理论处理拟因子设计

  §2.部分均衡搭配

  §3.列对比的应用

  §4.跋

分布式计算与异步叠代法

      <STRONG>计算机科学

</STRONG>树计算机与树程序

  §1.基本概念

  §2.树程序的支行映象

  §3.树程序的描述公式

  §4.讨论

附录 定理3.1的证明

语义学中的关系方法

 一、一个简单的例子

 二、形式化

 三、验证

 四、函数和调用

 五、一个递归程序

 六、数据结构

 七、结束语

什么是理论计算机科学

  元计算机科学

  人工智能

  数据结构

  程序理论

  程序语言

  计算机系统

程序设计学

  引言

  第一章 一个简单的例子

  第二章 简单程序

  第三章 简单程序的设计

  第四章 类型

  第五章 阵列

  第六章 文件

  第七章 子程序

  第八章 记录

  第九章 指针

  附录 PASCAL语法图

理论计算机科学引论

 一、抽象计算机

 二、S表达式

 三、递归函数

 四、顺序计算

 五、可举集合

 六、逻辑计算

什么是可计算性?

《LISP语言》绪言

      <STRONG>人工智能

</STRONG>机器证明及其应用

  第一部分 机器证明

    1.1 关于一阶谓词演算的说明

    1.2 消解法则

    1.3 机器证明

    1.4 调解法

  第二部分 程序验证

    2.1 程序验证

    2.2  Floyd方法

    2.3  程序图

  第三部分 程序的设计

    3.1 程序设计与机器证明

    3.2 追溯算法

有关“知道”的逻辑问题的形式化

  一、引言

  二、“知道”的模态逻辑

  三、可能界的谓词演算

  四、可能组合算法

W-JS 有关“知道”的模态逻辑

  一、引言

  二、形式系统 W

  三、语义解释 JS

  四、“S先生和P先生”谜题在W-JS下的形式化

《计算机不能做什么》校者的话――代中译本序

人工智能中的逻辑问题

  §1.限制逻辑

  §2.主观模态逻辑

  §3.行动逻辑

  §4.内涵逻辑

  §5.人工智能与逻辑

计算机与思维科学

自然语言理解

计算机与思维

  附:计算机与社会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译校者的话

<STRONG>      语 言 学

</STRONG>关于动词“了”的弱化形式/?lou/

计算机与汉字改革

跟副词“再”有关的几个句式

通字――文字改革的一种途径

语文工作与科学技术

  一、科技工作对语文工作有什么要求

  二、科技工作怎样为语文工作做出贡献

  三、语文工作本身的科学化

北京方言里的“着”

与动结式动词有关的某些句式

  0.引言

  1.“N1V1V2了”是“N1V2了”

  2.“N1V1V2了”的一种扩展:“N1N2V1V2了”

  3.用“把”来扩充“N1V1V2了”

  4.领属性的主语

  5.扩展引起的置换

  6.用“让”来扩展“N1V1V2了”

  7.与“数?量?名”结构有关的句式

  8.小结

从计算机汉字系统看《汉语拼音方案》

语言文字资料的计算机处理

以计算语言学为背景看语法问题

比较方言学中的计量方法

  一、弗洛茨瓦夫分类法

  二、因子分析法 

  三、相关系数的计算

  四、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

《语言学知识的计算机辅助发现》序

<STRONG>      附 录</STRONG>

良师益友

马希文

马希文教授生平简历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