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

分享到:

定价:¥23.00

  • 出版时间:2005年01月
  • 页数:399页
  • ISBN:7-100-03569-4
  • 主题词: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历史记忆
  • 人气:431

显示全部序言

  在中国传统著述中,自传实属罕见,但是,以年谱为形式的行状却占有一定的地位。这种题材的传记,往往由传主的好友或仰慕者编撰,按照严格的年月顺序,记载他一生的主要事迹。此外,也不乏有名人日记,以手稿或刊本传世。还有文集,其洋洋大观者,首推《李文忠公全书》,该全书收集有直隶总督、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一生的文稿,其中包括:家书、奏稿、总理衙门往来函稿、电稿等,总计100余卷。晚清派往国外的使臣,虽不谙外语,但都是翰林名士。他们持节域外,不辍笔耕。日记所载,除例行公事、特殊使命外,更有见闻观感。遗憾的是,后来供职于外务部的年轻者,未能坚持先贤作法,使人无从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经历。殊不知,形诸文字的经验,不仅会使同代人和继任者深受裨益,对后世的史学家也颇有价值。
  我绝非妄言本人的经历和琐事值得记录下来,即使这些经历与一般人的有所不同。但是,我的生活确实展现了一幅历史画面,它可能并不完整,也有缺陷,却反映了我们国家革故鼎新的重要时代。它也揭示了一个普通的新式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内容包括:我的家庭关系、日常起居、学历、职业和娱乐,我是怎样步入仕途、历经升迁、直至引退(出于自愿抑或其他原因)的,以及作为外交官供职于海外的经历。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的职业生涯漫长而富于变化。由于具有广泛的兴趣,我还积极地参与了知识界、教育界、慈善界的大量社会活动,使得人生阅历更加多姿多彩。
  外国读者可能会发现有些平凡小事不值得记载,然而,我写此书也是为了给我国同胞看的。他们对西方的环境和风俗很不熟悉,自然会很感兴趣,而且可以增长知识。作为自传,避不开个人,“我”字频用,在所难免,唯望见谅。
  30余年来,每天晚上,我坚持记下当日发生的主要事情。有时,对令人兴奋或有趣的事,尤详加著录。此外,还积累有大量的官方记录和文件,包括我在国内外任职期间制定的工作方案、颁布的法令等。其中,仅我必须副署的总统命令即有数十件。如果对这些汗牛充栋的材料一一披览,爬梳剔抉,取其精要,融入书中,非积年累月,无以告其成。在史实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我则主要依靠尚可依赖的记亿力,力求把自传写得简明扼要。
  由于环境所限,只能参阅很少的书。其中,《三水梁燕孙先生(梁士诒)年谱》涵盖了同一时代的重要事件,使我获益匪浅,激起了我对当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回亿。收入自传的参加关税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的通电,即是译自梁公的年谱。清帝退位诏书,也同样引自此谱。我还得益于徐淑希教授撰写的《中国外交史》,特别是有关满洲问题的那部分。我还要感谢徐教授、罗伯特•沃德(Robert Ward)领事和佩特罗(Petro)夫人,他们向我提供了书中某些部分的材料。书中所引希特勒的讲话,则取自赛尔斯(Raoul de Roussy de Sales)编辑的《我的新秩序》(My New Order)一书。
  自传中涉及的众多人士,难免提及姓名,无论褒贬,只限于社会生活一面,均依据事实,且留有余地。
  关于列强对中国的政策和态度,书中每有批判,语言不免严厉、激愤,这绝非出于排外情绪和个人偏见,而是依据确凿的事实和充足的理由。为什么某些国家越来越招致我国人民和新闻舆论界的激烈批评,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因为,长期以来,他们在中国攫夺了很多利益,与中国人民的冲突自然会加剧。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国家的历史和理想有深刻的了解,对他们在对华关系中的行为有较高的期望,然而,现实却与愿违。我们知道,私人交往中理想的破灭,都会招致感情的交恶;国际关系,也莫不如此。所幸的是,世界形势在变化,中国和中国人民不但更为世界所了解,也获得了更高的评价。民主国家对我们尤为友善,这种感情也得到了我国人民的回报。
  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喜欢这部书,特别是年轻的同胞,能从此书中汲取思想,将有裨于他们认清国内外的困难形势,为祖国的富强和幸福,做出贡献。
                               颜惠庆
                             1946年于上海

显示全部前言

  民国外交元老颜惠庆先生用英文撰写的自传首次在中国大陆翻译出版了。

  这部自传完稿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我的这部自传,也许简单平实,但所反映的时代,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时期,读者不难从字里行间受到启发,纵使不能借此对中国的未来作出判断,也肯定会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的认识。”诚如斯言。该自传不仅展现了民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披露了很多不见于史书的细节。对于治史者,它是弥足珍贵的史料,可以推进民国史的研究。对于一般读者,它是一段娓娓道来的人生历程,使人们宛若走入悲怆的岁月,从那波澜起伏的往事中审视社会的变迁。

  颜惠庆先生,字骏人,1877年4月2日出生于上海虹口。颜氏祖籍山东,后迁居福建厦门。清朝道光初年,因避战乱,复迁上海。颜惠庆的父亲颜永京曾于青年时赴美留学;归国后,参与创建圣约翰书院,并任学监;晚年,专任上海虹口圣公会救主堂教区牧师。

  童年时代的颜惠庆,读过一段私塾后,转入教会所办的英华学塾,后来又就读于英人开办的同文书院。1895年,父亲送他前往美国读书。5年后,颜惠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回国后,他执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兼任商务印书馆和《南方报》的编辑。1906年10月,颜惠庆赴北京,参加清廷首次举行的游学欧美毕业生考试,名列第二,赐进士出身(译科)。

  1908年2月,颜惠庆经自荐,被聘为二等参赞,随同伍廷芳出使美国,从此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驻美期间,他不但积累了从事外交工作的实践经验,而且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系统地进修了外交理论和国际法知识,为成为卓越的职业外交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09年冬,颜惠庆应召回国,在外务部任主事,供职于新闻处,负责接待驻京外国记者,并协助发刊英文《北京日报》。翌年,参加清廷举行的游学生殿试,授翰林院检讨,升任参议,兼任清华学堂总办。1911年,参加中英禁烟问题谈判,使英国政府承认了禁烟原则。11月,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后,升任外务部左丞。

  民国建立后,颜惠庆任唐绍仪内阁外交部次长。1903年,他出使欧洲,任驻德国、瑞典、丹麦三国公使。1920年,他辞去三国公使职务,返回国内。8月11日,颜惠庆出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此后,曾三次出任此职,数次兼、代、署理国务总理。1926年5月,在奉系的逼迫下,颜惠庆辞去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的职务,隐退于天津。

  在北京政府任职期间(包括出使欧洲),颜惠庆曾以中国代表团顾问的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1919年),筹备、组织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1921年),参与了北京关税特别会议(1925年)的谈判;为收回日本在山东攫夺的权利和恢复中国关税自主权,斡旋于西方列强之间。他任外交总长时,曾奉令宣布停止沙俄驻华使领待遇,废止沙俄在华特权(1920年);主持废止了中日军事协定,并与德国签定复交条约(1921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急于起用一批北京政府时代的外交官,开展国联外交。颜惠庆应召抵南京,被任命为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11月,被任命为驻美公使,赶赴华盛顿。未及正式上任,又被任命为中国驻国联代表团首席代表,前往日内瓦。在1932年1月召开的国联会议上,他援引国联盟约有关条款,提交了日本侵略中国案,促请国联大会和行政院制裁日本。2月19日,颜惠庆在国联大会上,痛斥日本的侵华行径。他用英语作的演说,流畅地道,锋利有力,取得了极大成功。同年春天,国际裁军会议也在日内瓦开幕,颜惠庆被任命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他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积极接触,秘密谈判中苏复交问题。终于在当年12月,于24小时内办妥了复交手续。消息公布后,震惊了世界。

  1933年1月31日,颜惠庆被任命为中国驻苏联大使;直到1936年3月,因对南京政府政策的不满,他辞去了大使职务。回国后,在上海主持难民救济与伤兵救护工作,出任上海国际救济委员会主席,后来,又当选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主席团成员。

  1939年8月,颜惠庆被任命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出席在美国召开的太平洋国际学会第六届大会。利用这次机会,他以特使身份,两次谒见罗斯福总统,以促成美国对华经济援助、贷款和制裁日本。他频繁拜访各界政要以及老同学和朋友,大力宣传中国的抗战。此间,蒋介石曾致电颜惠庆,邀其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被他婉言拒绝。

  1940年3月,颜惠庆从旧金山乘船抵达香港,因上海已被汪伪政权所控制,只得羁留于此。翌年12月,日军攻占香港。乔装成难民的颜惠庆被日军认出,软禁于香港酒店。日军两次请他出山,施以威胁利诱,都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最后,只好把他押返上海。

  抗日战争胜利后,颜惠庆被选为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由于对国民党的统治早已失去了信心,他经常托病,不去南京开会。

  1949年2月,颜惠庆受代总统李宗仁的委托,赴北平与中国共产党商谈和平事宜;并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   

   解放后,颜惠庆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等职。1950年5月24日,他病逝于上海,毛主席和周总理特电其家属致唁。

  颜惠庆先生不仅对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外交卓有贡献,而且,在发展现代文化教育事业方面也多有建树。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执教期间,他主持编辑了《英华大辞典》,严复为该书作序,于190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中国驻美使馆担任参赞时,他奔走于当地各出版机构,为商务印书馆联系引进教材问题。在北京任职时,他最早参与筹办清华学堂。后来,又主持成立了清华学校基本金委员会和校董会,使清华学校的发展走上正轨。他对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建立、现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1920年代,他参加发起组织了欧美同学会。

  颜惠庆先生热心于发展民族企业。在寓居天津期间,他应邀担任多家公司的董事或董事长。1929年天津大陆商业公司创立,他出任董事长。凭借着他与海外华洋工商界的广泛联系,使这家公司迅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此外,他还曾担任天津大陆银行的董事长;对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庆丰面粉厂、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厂等企业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颜惠庆先生的一生,适逢一个风云激荡、新旧递嬗的时代;无论中国还是世界,社会环境和世态风俗都处在沧桑变化中。丰富的阅历,使他的自传犹如五彩斑斓的画卷,描绘下了流逝的历史时光。因而,他最初用英文发表的自传,题目是《东西方万花筒》(East-West Kaleidoscope)。从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1880年代的上海既有十里洋场的喧嚣,又有南市旧城的古雅;既有跑马厅骏乘角逐,又有江湾镇龙舟竞渡。我们还可以看到:宣统二年(1910年),清廷举行留学生殿试时,保和殿内挂满了缝有假辫子的官帽的奇特景象。辛亥革命后,古都居民措手不及,竟不知在脱去长袍马褂后,穿什么样式的衣服;政府官员也不知上下级如何称呼。北洋军阀时期;天津寓公的出现,以及他们形形色色的生活。此外,我们还可以沿着当年颜惠庆先生的海外旅程,一览欧美大陆的人情世态。可以看到19世纪末美国乡村小镇的各类居民——英国旧家、帝俄贵胄……,以及当地妇女衣着的保守和男士的贪杯豪饮。还可以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的灾难:当时的柏林,物资奇缺。所谓咖啡乃系烘干的苹果皮捣碎而成;白糖完全绝迹,代以细粒人造糖精。为了解决军火的不足,居民必须将家具上的金属品拆下捐献,尤以铜类金属最为需要。诸如此类的世间百态,确实像万花筒变幻出的奇异影像。然而,它们折射的却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使人们感觉到的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沉重步履。

  颜惠庆先生的自传只记述到1941年底。为了使读者了解他晚年的重要活动,我们将他于1949年1月28日至2月27日写的英文日记译成中文,附在正文后。这是一份值得关注的珍贵史料,由颜惠庆先生的女儿颜彬生女士提供。日记详细记载了颜惠庆先生率李宗仁私人代表团赴北平与中国共产党商谈和平事宜的过程,特别是他赴西柏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的情景。尽管他来自旧营垒,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有不了解和不理解之处,但是,凭着正直的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他为解放区的欣欣向荣深感欢欣鼓舞,为能见到毛泽东、周恩来而激动不已,赞誉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这正是他后来拒绝去台湾、坚持留在大陆的原因。

  颜惠庆先生在自传后记中,深情地提到这样一件事:他的父亲于花甲之年讲道:“孩子们,我很遗憾在我的有生之年将看不到国家的富强。但是你们比我幸运,应该能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这是那些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同时又为祖国的积弱而痛心疾首的先贤们的共同心声。折冲坫坛几近半个世纪的颜惠庆先生,终于像他的父亲所期望的那样,见到了新中国的曙光。    

                       吴建雍

                     2002年6月27日







显示全部后记

  颜惠庆的自传体回忆录始作于20世纪40年代初,全部用英文写就。1973年,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依据颜惠庆英文原稿,出版了中文版的《颜惠庆传》,译者为姚崧龄先生。1974年,美国圣约翰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的颜惠庆自传,书名为:East-West Kaleidoscope1877-1944:An Autobiography by W.W.Yen。本译稿即根据圣约翰大学英文版重新翻译而成,翻译过程中,对姚氏译稿中的一些明显舛误做了纠正。圣约翰大学出版社的英文版原书共计有17章,本中文版在保留原书所有章节的基础上新增加了附录部分。
  本书译者分工如下:第1-6章及附录由北京社科院历史所吴建雍翻译,第7-11章由北京社科院历史所李宝臣翻译,第12-17章及后记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叶凤美翻译。
  颜惠庆先生的女儿颜彬生女士为本书的出版翻译提供了很多帮助。附录中所列入的颜惠庆先生晚年的日记以及书中许多难得一见的图片,都是颜女士本人提供的。这些珍贵的资料实令本书增色不少。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朱绛同志为本书的出版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谨对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吴建雍
  197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1981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研究员。1992-1993年曾赴荷兰莱顿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主要学术专著有:《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北京通史》(清代卷)、《美洲华侨华人史》(第二篇)等。译文有:《早期中西关系研究的进展与档案》、《国际白银流动与中国经济》等。
李宝臣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著有:《文化冲击中的制度惯性》《在历史的关节点上》(合著)、《北京城市生活史》(明代部分)。论文有:《大顺用兵北京试论》、《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等20余篇。
叶凤美
  1968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1981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曾赴英国进行学术交流两年。主要专著有:《失守的国门——旧中国海关》、《清政权半殖民地化研究》(合著)等。译著有:《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清代名人传略》(合译)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为一位历经现代中国三个时代的老人,一位曾官至民国总理、外交总长、目击见证当时中国和世界许多重大事件,并与许多中外名人有过交往的现代中国外交重要人物,作者在1944年完成了这部自传体著作,一部关于他个人、关于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的一段历史。作者不仅为我们披露了他所亲历的许多历史事件的内幕和真相,也为我们展示了他眼中的袁世凯、溥仪、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罗斯福、加里宁、甘地……

显示全部目 录

自 序
第一章 少年时代
第二章 留学美国
第三章 执教上海
第四章 再度赴美
第五章 初仕北京
第六章 鼎革之际
第七章 持节欧洲
第八章 初任外长
第九章 进退之间
第十章 京城琐记
第十一章 退隐天津
第十二章 与会国联
第十三章 赴苏履任
第十四章 重返苏联
第十五章 救难沪上
第十六章 四度访美
第十七章 旅居香港
后 记
附录:颜惠庆日记(1949年1月28日-2月27日)
译者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