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

分享到:

定价:¥14.00

  • 出版时间:2003年08月
  • 页数:247页
  • ISBN:7-100-03605-4
  • 主题词:跨越后现代分界线
  • 人气:112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FONT size=3>       《现代性研究译丛》出版说明
</FONT></STRONG>
  现代性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特征,是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帮助读者拓展思路,更好地观察思考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商务印书馆特从汗牛充栋的西方现代性问题研究的著述中,精选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汇编成“现代性研究译丛”。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STRONG><STRONG>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STRONG>
</FONT>
  中国古代思想中历来有“变”的智慧。《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斗转星移,王朝更迭,上下几千年,“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梁启超)。
  照史家说法,“变”有三个级度:一曰十年期的时尚之变;二曰百年期的缓慢渐变;第三种变化并不基于时间维度,通称“激变”或“剧烈脱节”。这种变化实为根本性的摇撼和震动,它动摇乃至颠覆了我们最坚实、最核心的信念和规范,怀疑或告别过去,以无可遏止的创新冲动奔向未来。倘使以此来透视中国历史之变,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变革也许正是这第三种。
  鸦片战争以降,随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叩开国门,现代性始遭遇中国。外患和内忧相交织,启蒙与救亡相纠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朝向现代的道路上艰难探索,现代化既是一种激励人建构的想像,又是一个迂回反复漫长的过程。无疑,在中国,现代性仍是一个问题。
  其实,现代性不只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问题,在率先遭遇它的西方世界,它同样是一个难题。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预言家的口吻对现代性作了一个天才的描述:“现代性就是短暂、瞬间即逝、偶然”,是“从短暂中抽取出永恒”。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诗人兰波,则铿锵有力地呼吁:“必须绝对地现代!”如果说波德莱尔是对现代性变动不居特性的说明的话,那么,兰波的吁请显然是一种立场和态度。成为现代的,就是指进入现代,不但是形形色色的民族国家和社会,而且是千千万万男女个体。于是,现代性便成为现代这个历史概念和现代化这个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性特征。
  现代性问题虽然发轫于西方,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履加快,它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在中国思考现代性问题,有必要强调两点:一方面是保持清醒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又必须确立一个广阔的跨文化视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着这种精神,我们从汗牛充栋的西方现代性研究的著述中,遴选一些重要篇什,编辑成系列丛书,意在为当前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思考提供更为广阔的参照系,提供一个言说现代性问题更加深厚的语境。所选书目,大多涉及现代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尤以80年代以来的代表性学者和论著为主,同时兼顾到西方学术界传统的欧陆和英美的地域性划分。
  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现代性标志了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在性。它既是一个量的时间范畴,一个可以界划的时段,又是一个质的概念,亦即根据某种变化的特质来标识这一时段。由于时间总是延绵不断的,激变总是与渐变错综纠结,因而关于现代性起于何时或终于(如果有的话)何时,以及现代性的特质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更由于后现代问题的出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便不可避免地缠结在一起,显得尤为复杂。有人力主后现代是现代的初始阶段,有人坚信现代性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规划,还有人凸显现代与后现代的历史分期差异。然而,无论是主张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终结,还是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另一种形态,它都无法摆脱现代性这个关节点。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现代性总是和现代化过程密不可分,工业化、城市化、科层化、世俗化、市民社会、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历史进程,就是现代化的种种指标。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涉及以下四种历史进程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过程。世俗政治权力的确立和合法化,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过程,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和社会的分化与分工,以及宗教的衰微与世俗文化的兴起,这些进程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形成。诚然,现代性并非一个单一的过程和结果,毋宁说,它自身充满了矛盾和对抗。社会存在与其文化的冲突非常尖锐。作为一个文化或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似乎总是与作为社会范畴的现代性处于对立之中,这也就是许多西方思想家所指出的现代性的矛盾及其危机。启蒙运动以来,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种种文化运动似乎一直在扮演某种“反叛角色”。个中三昧,很是值得玩味。
  作为一个心理学范畴,现代性不仅是再现了一个客观的历史巨变,而且也是无数“必须绝对地现代”的男男女女对这一巨变的特定体验。这是一种对时间与空间、自我与他者、生活的可能性与危难的体验。恰如伯曼所言:成为现代的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这样的境况中,它允诺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去经历冒险、强大、欢乐、成长和变化,但同时又可能摧毁我们所拥有、所知道和所是的一切。它把我们卷入这样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那儿有永恒的分裂和革新,抗争和矛盾,含混和痛楚。“成为现代就是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如马克思所说,在那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化把人变成为现代化的主体的同时,也在把他们变成现代化的对象。换言之,现代性赋予人们改变世界的力量的同时也在改变人自身。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多次遭遇现代性,反反复复地有过这样的深切体验:惶恐与向往、进步与倒退、激进与保守、激情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种种矛盾体验塑造了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判断。
  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在世纪之交,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定的将来,思考现代性,不仅是思考现在,也是思考历史,思考未来。
  是为序。
                             周 宪 许 钧
                            1999年9月26日于南京

显示全部后记

           译后记:关于美国哲学家鲍尔格曼
  自1986-1987年和1994年我访问美国蒙大拿大学和曼斯斐尔德中心以来,有机会和该大学哲学系教授艾尔伯特•鲍尔格曼(Albert Borgmann)相识并有较多交往,讨论共同感兴趣的哲学问题,受益良多。他为人诚挚,乐于助人,为学刻苦钻研而严谨,尤其潜心于社会与文化的哲学、科学技术和消费文化的发展对美国社会传统、观念以及生活影响的研究;20世纪近30年中,陆续发表关于这些方面的哲学思想论著,成果丰硕。我愿将鲍尔格曼教授从事哲学学习和教研实践情况,简要地介绍给读者。
  鲍尔格曼教授1937年生于德国弗赖堡,在那里读完中学后入弗赖堡大学,主修哲学、德国和英国文学以及艺术史等课。读了3个学期以后,他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继续读德国和英国哲学及语言学一年,后又转到伊利诺伊大学厄尔班那分校继续学习两年,1961年获德国文学硕士学位。此后,他回到德国慕尼黑研读哲学,主要从师于M.缪勒(海德格尔的学生)与施泰格缪勒(卡尔那普的学生),1963年以关于英国诗人、散文家、哲学家约翰•纽曼的博士论文的最优异成绩,获博士学位。
  鲍尔格曼教授最初集中研究海德格尔思想与语言哲学。1974年出版《语言哲学:历史的基础和当代的问题》一书,以此结束了他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但他对海德格尔的研究兴趣却有增无减。1978年他在《对技术的解释》一文中,对他前此时期的看法作了重大修改,并且开始发表他个人多年来关于海德格尔和技术的研究的评介文章。他认为,对海德格尔的研究兴趣使他越来越感到,应把技术问题当作一个哲学问题加以考察。1968年他对这一领域开始大胆探索,发表《神学在技术时代的地位》一文,1971年以后更深入系统地研究,发表一系列论著,逐步形成了他自己关于这一论题比较综合而连贯一致的看法。1984年他的成名著作《技术和当代生活的特质:一种哲学探索》(约300页)出版。这是他寄赠我的第一本论著。
  鲍尔格曼教授也发表一些关于身-心问题及自由与决定论的关系的文章。他认为,任何哲学家都会碰到这些问题;但他感到,在打算给技术哲学决定一个地位、探索它的基础时,这些问题特别使他苦恼、为难。这些年来,他一直设法弄清楚当代英美传统中因保护对技术执异议者而产生的争论问题,并加以回答,尤其注意反驳那些责怪执异议者犯了什么天真幼稚与浪漫主义毛病的论证。他仍然在这些领域饶有兴味地探索研究。此外,他还乐于参加一些科普等公益实践活动,时常演讲,发表对技术、公共政策、环境与生活素质的意见。他还是当地某水土与资源保护团体的一位发起人和成员。
  鲍尔格曼教授的主要论著还有:《技术与现实》(1971);《技术的方向》(1972);《科学和技术中的功能主义》(1973-1975);《心、身与世界》(1976);《从技术框架看自由与决定论》(1979);《评W.巴尔瑞特(Barret):技术的幻象》(1980);《海德格尔与技术问题》;《美好的生活与适宜的技术》(1983);《论技术与民主》(1984);《关于微电子革命的哲学思考》(1985);《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1992);《抓紧现实》(1999)。
  此外,在我翻译本书过程中,鲍尔格曼教授曾耐心地当面和在书信中多次给我极大帮助,在此谨表衷心谢忱。我也感谢蒙大拿大学的热情赞助。译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译    者
                         2001年8月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艾尔伯特•鲍尔格曼(Albert Borgman),美国蒙大拿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著有《技术与现实》(1971)、《科学和技术中的功能主义》(1973—75)、《心、耳与世界》(1976)、《论技术与民主》(1984)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世纪开始,描述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经济发展以及宗教对现时代产生的重大影响,着重说明所谓的现代规划利用技术与经济这两个利器,造成了“一种以侵略性的现实主义、有条理的普遍主义和意义含糊不清的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中的人变得冷漠、消极、不负责任、愠怒不快、自私自利、精神空虚。作者提出应实行“后现代现实主义”,即恢复小社区的务实精神和富有韧性的精神,鼓励公众从事庆祝活动。

显示全部目 录

致谢
第1章 结束和过渡
  导言
  愠怒不快
  过度活动
第2章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的兴起
  侵略性的现实主义
  方法上的普遍主义
  意义含糊的个人主义
第3章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对现实主义的批评
  后现代的经济
第4章 超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力量和模糊性
  超现实
  过度活动
  超智能
第5章 后现代现实主义
  道德决定和物质文化
  焦点的现实主义
  忍耐的活力
  共同的庆祝
注释
索引
附录 努力寻找哲学
译后记:关于美国哲学家鲍尔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