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日本式企业管理的变革与发展

分享到:

定价:¥11.00

  • 出版时间:2003年08月
  • 页数:173页
  • ISBN:7-100-03657-7
  • 主题词:日本式企业管理变革发展
  • 人气:88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FONT></STRONG>

<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3>            编 选 说 明

</FONT>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创建(1985)以来,在努力致力于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作为研究机构,更重视推动日本学研究的发展。此次出版的“译丛”正是其中成果之一。

  中心社会研究室一直从事日本社会的研究,也不断跟踪了日本的社会学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到把该领域日本的代表性著作翻译到中国来,具有很大的学术和文化意义,因而策划和准备了此次共10册的《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在策划之中,以研究室成员为中心,组织了课题组,和中日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意见交流,并选定了合适的原作,委托了合适的译者。

  过去,关于近现代日本社会的日本人的著作也不是没有介绍过来,但数量十分有限,而且也不系统。鉴于这种情况,课题组着眼于大量的最新成果,同时更从建设“中国的日本学研究”这个根本的原则、方针出发,进行了选编。最终本译丛大致包括了以下三种著作:即1.属于社会学一般理论的。2.关于日本社会的社会学理论分析的。3.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现代日本社会特质的。

  本来选择就不可能是绝对的,社会学的领域又从理论到现状分析,非常广泛和多重,应该参考的著述不胜枚举。但是,我们在奉行上述方针原则时深信,我们所选的和现代日本社会分析以及日本的社会学研究理论探索相关的这些著作,每一本都是重要的文献和研究素材。

  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中日双方也在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日本论和中国论的交流。但是,在中国的知识界和文化界,日本人的学术著作以原汁原味的形式被直接利用还是很少的。从这一点看,作为日本人对日本社会的自我分析和自我理解,此次该套研究专著译丛的出版,必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衷心期待,本译丛不仅为日本学研究者和有志青年学生所利用,也为中国的学术界、文化界所接受,在各种形式和各种层次上得到利用。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前主任教授 本丛书顾问

                    野村浩一(日本立教大学名誉教授)

                            2002年8月10日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总序

</STRONG></FONT>

  翻译、出版这套《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缘故。

  一个是社会学研究本身的缘故。

  社会学诞生于近代的欧洲,在我国是一种“舶来”的学问。自70年代末社会学得以恢复以来,我国社会学界大量学习和引进了欧美的社会学理论和实践,但对邻国日本的社会学很少进行系统的了解。日本和我国同处亚洲的东方,又同属蒙古人种。由于这种地缘和人缘的因素,日本的社会学研究应该是可以直接给我国的社会学研究提供借鉴作用的。实际上,日本社会学者在运用社会学原理探索日本东方式社会结构方面是作出了很大成就的。在农村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学上,50年代就出现了福武直和有贺喜左卫门等杰出学者。近年来以富永健一的现代化论为代表,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新的成果。学习、借鉴日本社会学的这些新成果,无疑对我国的社会学研究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举措,这正是我们翻译和出版这套《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的主要意义之所在。

  另一个是日本社会研究的缘故。

  日本是我国的一个发达的邻国,日本的发展进程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古代中国人对日本的关注,可以说主要出于对受中国文明影响的异族的文化人类学式的兴趣,近代中国人对日本的探索,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试图通过日本的崛起验证东方文化对抗西方文化能力的文化比较,现代中国人对日本的研究,虽然还延续着近代的动力,但随着现实需要增长和学问的发展,开始步入了全方位的学术研究阶段。通过研究日本社会的基本结构、变化过程去理解日本社会现象和日本文化特征,已经被人们当作了认识、理解日本的基本途径。要了解和研究日本社会,当然首先应该参考日本学者对自己社会的研究。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很奇怪,我们更了解其他外国人对日本社会的研究,比如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赖肖尔的《日本人》以及中国人自己的《日本国志》(黄遵宪)、《日本论》(戴季陶)等等,几乎全是日本研究者必定读过的,而日本人对自己社会的研究我们知之甚少。其实,战前姑且不论,战后日本的社会自我研究是有了很大发展的,除了已经介绍到我国来的《依赖心理的结构》(土居健郎)和《纵式社会》(中根千枝)等名著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著作不断问世。尤其是90年代以后,可以说在社会学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引起社会反响的研究力作。如果能够及时地把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到中国来,对我们认识日本社会也同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推动作用。

  出于上述缘故,我们有幸得到日本学术界的协助和国际交流基金的支持,和商务印书馆合作,隆重推出《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这项大型的学术工程,争取把9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学领域出版的主要最新学术成果翻译介绍给中国学术界。

  此次日本社会学名著的翻译,鉴于人力物力的限制,首先翻译介绍10种日本社会学名著。这些著作的选定,反复征求了日本社会学专家的意见,入选的基本都是90年代以后出版的最新学术著作,在日本学术界均有很好的定评,甚至是学术畅销书。在类别上也涉及了社会学的多个分枝,如社会学理论、家庭研究、社会文化研究、社会经济研究、性差研究、城市研究等等。虽然10本书不足以全面网罗日本社会学界的最新成果,但也大致可以反映日本社会学界的最新学术进展。

  担任此次《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学术顾问的分别是日本著名学者、原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方主任教授野村浩一先生和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学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教授李强先生。担任译丛翻译的译者,都是曾毕业于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硕士课程的研究生,他们大都已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课程。

  我们相信,这一批日本社会学名著的翻译,不仅可以直接帮助我国对日本社会的研究,对我国本国社会学的研究也会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周维宏

显示全部后记

  很多人都认为,日本的企业社会是远离能力主义的。但是,对雇员个人广义上的能力考核与选拔和待遇密切相关的现象,不仅从优秀雇员层而且从整个雇员阶层来看的话,可以说日本比欧美国家表现得更加“能力主义”。所以现在经营者和“有识人士”号召要“更加讲究能力主义”,如果雇员在他们的强制和诱导下唯唯诺诺地听从的话,不仅要失去宽松和自由,甚至连劳动的喜悦都要丧失殆尽了吧!本书基本从这样的想法出发,审视企业内部和劳动的具体变化及雇员的意识状况,对于确实已进入新阶段的日本式能力主义管理,探讨了普通男女雇员最好如何应对的方法。

  考虑到本书采用小型丛书的形式,因此尽量努力用词浅显。但是在有限的篇幅内,我想从学问研究的角度进行准确的表达,文章的内容难免有令人费解的地方。回过去看,特别是理解第一章有必要对日本的劳动问题事先有所了解。因此对这个领域不太熟悉的读者,从具体介绍企业正在发生的现象即第二章开始读起的话,也许会容易理解一些。

  整体上我的立场是温和的,是从一个“生活者”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但尽管如此,为了让雇员能有上述理想的与能力主义相处的方式,无论怎样在一定程度上联合起来限制工作伙伴间的竞争是不可缺少的。1972年我写《劳动中的复权》(三一书房)时,副标题也用了“企业社会”这个词,但是雇员团结的思想和努力近年来越来越处于危机之中,使我的执笔比那个时候更加困难。写完时我感到相当疲劳,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年龄大了。尽管这样,三年前我就有这样的想法,想通过用“能力主义”这个时代用语来论述劳动的现状,以自己的方式投身于时代中去,在岩波新书这样有力的媒介帮助下我的愿望得以实现,真的非常高兴。在此,对最早推荐我出书的岩波书店大山美佐子和始终关照我的井上一夫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对新技术知识很贫乏,是属于(广告)上“总算花钱买了电脑,其实想去夏威夷”的那类人,假如我是民间企业雇员的话很有可能被炒鱿鱼。这就使我想要感谢的人更多了。如本书经常引用的新闻报道不是用计算机检索而是用传统的剪报方式进行的,这种费事的整理和分类作业得到去年春天还是甲南大学研究生的驹川智子(一桥大学博士课程)的帮助。而且在教学期间的四个月内能够脱稿,除了我个人勤奋的性格,首次采用草稿文字输入委托给“外包”,通过几次修改最后定稿这样的“生产体系”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明日香华子、大冢觉、岩本崇、秃绫美还有妻子滋子一直承担了文字输入工作。本书也写到过,的确可以说是主劳动离不开辅助性劳动。

  对于熟悉经营类书籍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认为本书把现状描述得太黑暗了,而寻求批判现体制的劳动运动论的读者可能会感到本书立场过于温和。但是,我希望自以为是“专业人员”的工薪阶层能更加注意脚下的黑暗和不确定性,还希望在劳资关系中经营者有压倒优势的状况下仍旧想依赖工会的人清醒,就此打住,并开始构思些新鲜的策略。本书寄托了这样的希望。

                         1997年严冬 熊泽诚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熊泽诚为日本资深社会经济学家,专攻劳资关系和社会政策。这本书是他近年来的优秀研究成果。当能力主义席卷整个西方世界,日本的手功序列制受到极大震撼,根基动摇之际,熊泽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日本的手功序列制并非忽略了能力主义,而完全施行欧美的能力主义会使弱势人群遭受极大的损害,社会公平也将面临新的危机,熊泽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解决方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未必没有借鉴之处,全书叙事深入浅出,论据翔实,是本优秀的学术著作。

显示全部目 录

序言  能力和工资

   1  本书论题

    “从重视年功到重视能力”/几点疑问

   2  能力评价和工资体系的多样性

    两种区分轴/四种类型/同工同酬的世界/“年龄”工资/“年龄与功绩”的工资

第一章  日本企业的能力主义管理

   1  能力主义管理的第一阶段

    对工龄工资体系的挑战/职能资格工资制度的形成/第一阶段的四种配套制度/四种配套制度的效果和局限性

   2  能力主义管理的第二阶段

    经济低速增长时期的日本式经营/追求高度弹性化/生活态度上的能力/在雇佣机会均等法之下/年功制度的空洞化

   3  日本式能力主义的特点

    对弹性工作的适应能力——对个人的评价/企业要求的几个层次/职业发展的愿望/竞争意识的广泛性和长期性/日本式的人事考核

   4  目前“日本特色的”改革

    “制度上能力主义、实施上年功性质”/白领雇员的目标管理/业绩主义工资/《新时代的“日本式经营”》/脱离日本特色?

第二章  企业和工作会如何变化

   1  在雇员间扩大的工资差距

    工资体系的动向——从劳动省的一项委托调查来看/企业工资管理的开展(1)/企业工资管理的开展(2)/个人工资差距的扩大

   2  不断增加的工作量

    职务分工的扩大/失去宽松/集体工作定额的束缚/个人的工作定额和工作过度/从营业人员的劳动时间管理调查说起/加重工作负担的各种原因

   3  不稳定的工作

    各种雇佣调整/调动范围的扩大/外派的频繁/从外派到正式调离/动员自愿离职

   4  雇佣形式的多样化和女性歧视

    非正式雇员的两种类型/从事简单、辅助性劳动的雇员/能力主义管理和岗位上的性别分工/结果的不平等/实行待遇个人化的劳动条件

第三章  如何看待能力主义管理

   1  各种雇员意识

    接受和迟疑/大企业里大学毕业的男性白领/工会领导

   2  接受的背景

    日本雇员的两大传统/“日本式的限制竞争、待遇平等”的发展/女性雇员如何适应/年轻人呢?/中老年层——优秀雇员和普通雇员

   3  能力主义管理的留意点(1)

    目前的状况、今后的时代/“程度”问题的重要性/集体劳动的企业——“专业性”的局限性

   4  能力主义管理的留意点(2)

    劳动的类型和能力评价/个人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限制能力主义的团结意识——在企业社会中/专业人员和职业社会/“灵活雇佣型”雇员的需求    

第四章  与能力主义管理相处的方式

   1  宽松、伙伴、决定权

    “能继续干下去的企业”所必须具备的/检查和纠正能力主义管理

   2  跨企业联合

    不同职业的“社会行情”的确立——专业人员的情形/法律、政治上的必要规范/临时雇员的能力主义管理/制定跨企业的劳动规则

   3  确保工作宽松的追求

    限制企业提出的能力要求的着眼点/作业量、人员编制、技术研修时间/晋级和加薪的最低保障

   4  培养伙伴之间团结的努力

    个人工作定额和工资体系/岗位安排的平等/制定弹性工作能力要求的规则/工作量分享的想法

   5  介入人事考核制度

    工资考核的极限/接受人事考核的条件/英国工会的评价项目

   6  视点:工作上的决定权

    有宽松环境才有决定权/关于弹性工作能力和“多能技工”/发言“场所”的问题/总结——企业社会和企业中心社会


参考文献

后记